小学生性别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06-01 16:11朱雄君冯小会苏治玉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角色小学生

朱雄君 冯小会 苏治玉

摘  要:儿童时期是性别意识形成、性别认同型塑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向C市S小学521名小學生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对家长、老师和小学生的访谈和观察,探索小学生性别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小学生整体上的性别认同程度比较高,女生的性别认同高于男生,3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从影响因素来看,个体认知是影响性别认同的主要因素,家庭承担性别认同教育的主体责任,学校是性别认同型塑的重要场所,大众传媒也是不可忽视的长期潜在影响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性别认同;社会性别;性别角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娘炮”“伪男”“中性人” “假小子”“女汉子”“男人婆”等名词一度成为媒介的热点词汇,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这一现象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性别取向,彰显了现代社会对性别倾向更加包容的时代特质,也对传统二元结构的性别取向带来了挑战和冲击。借助互联网媒体强大的传播技术,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的偶像形象走进青少年的生活日常,影响青少年的性别倾向型塑,也引发了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当代青少年性别取向问题的担忧。

性别取向问题的实质是主体基于性别认同而形成的性别偏好问题,性别取向是否正常的根本在于性别认同是否正常。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现象折射的是当代青少年性别认同问题。因此,学术界对当代青少年的性别认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学术界聚焦于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性别认同问题开展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认同呈多元化的趋势明显,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性别认同低于男大学生,同性恋取向显著高于男生 ,城镇女性比农村女性具有更高的性别认同 。与女性持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态度不同,青年男性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持更加传统和保守的态度。 这些研究解释了当代青年性别认同的状况、特征及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也有学者以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跨性别的女初中生在性别选择、心理及社交方面存在压力与困惑。 青春期女生的女性化如美丽、温柔和善解人意等形象和性格特征发展需求强烈,同时具有男性化如坚强、勇敢和阳光帅气等异性形象和性格特征发展的需求,即兼有男女双性化的发展要求。 父女的沟通模式、相处质量以及女儿对父亲的感知会影响青春期女儿的性别认同发展, 父母对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期望也呈现多元复杂性,男生父母期望男生的性别认同更加男性化,女生父母更期望女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 这些研究对于透视青少年性别认同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性别认同尽管贯穿整个青少年周期,对中学生、大学生乃至社会青年的性别认同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但是性别认同的基础阶段是少年儿童时期。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性别认同理论、班杜拉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也都揭示了儿童期是性别认同形成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因此,对少年儿童时期的性别认同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为把握和透视当代青少年性别取向问题的关键性议题。

根据我国法律,儿童年满6周岁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在小学毕业时一般为12岁。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基本处于6-12岁的年龄阶段。因此,有学者聚焦于小学生群体,对少年儿童的性别认同开展研究。一是对小学生性别认同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有学者发现,我国青少年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女生异常发生率高于男生 。有学者以小学3~6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儿童的性别认同会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且男生和女生存在不同,男生和女生在性别原型认知、性别角色优势、与同伴性别选择中都存在性别差异 。也有学者发现4年级是学生性别认同发展的关键期 。还有学者基于不同地区的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常州某小学女生的性别认同高于男生 ,成都某小学女生的性别认同低于男生 ,武汉某小学男女生性别认同程度较高 。二是对小学生性别认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学者通过对沈阳1~6年级小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小学生性别认同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方面达到显著? 。也有学者发现,个体、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少年儿童的性别认同? ,其中父母的角色期待最大,老师和书籍次之,电视、同伴影响最小? 。也有学者认为,青少年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儿童性别认同产生不利影响? ,单亲家庭结构中家庭角色的缺失会导致子女的性别角色认知出现偏差 。这些研究对于人们把握我国少年儿童的性别认同状况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这些研究有的是在十多年之前进行的 ,时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有的只关注学校部分学生群体 ,研究对象没有覆盖整个学校学生群体;有的学者基于不同地区的个案进行分析,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除了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之外,将问卷调查作为资料收集的唯一方式导致调查效度存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发现,尽管青少年性别取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担忧,青少年性别认同状况如何、形成机制怎样、发展趋势如何是学术界必须做出的理论回应,但是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年大学生以及中学生群体,缺少对少年儿童的应有关注。即使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了少年儿童性别认同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在研究的时效性、代表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方面还留有遗憾。以往研究文献的缺陷有:第一,研究对象上,以往关于性别认同的实证研究,都没有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覆盖1~6年级整体,没有更全面地探索性别认同发展规律;第二,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而低年级的学生对问卷的理解填写能力不足,导致问卷的效度存疑;第三,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及传统性别观念都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研究缺少对更多地区小学生的性别认同整体性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中部地区湖南省C市S小学1~6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访谈+观察”的形式进行实证调查,进而对小学生性别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二、概念、指标与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简称“性别”,英文Sex,包括生理结构和机能及解剖结构的差异。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彻底改变;社会性别,英文Gender,指的是男女两性在相应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下所赋予的性别特征和差异,是某种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对不同性别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规定。

性别角色,与男女身心特征有关,存在社会学上的差别。男性与女性会随着社会风俗与习惯制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如“男人应当刚强”“女人应当温柔”“男主外,女主内”“女留男走”等社会风俗与习惯。男性具有男性气质,如攻击性、果断性等心理品质;女性具有女性气质,如依赖性、亲和性等心理品质。

性别角色认同,即个体对社会性别的认识,在理解性别角色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及行为,也就是认可且接受社会文化和习俗所期望的性别群体的行为方式。

性别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充分了解并且理解和接受,即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从而产生认同的态度。性别认同建立在个体生理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双重认同之上,具有渐进性、稳定性等特点。性别认同与性倾向、社会性别、性别表达都有一定联系,但其概念与内容又各不相同。性别认同是在儿童时期形成,而性倾向、社会性别、性别表达在青少年时期形成,性别认同会对性倾向、社会性别、性别表达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讨论的性别认同是个体对生理性别的自我认同之后,对社会性别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并接受、模仿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本研究将小学1~3年级归为低年级,4~6年级归为高年级,通过高、低年级的对比总结归纳小学生性别认同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指标

根据现有研究,性别图式理论是关于认知结构的理论。在个体的儿童时期,性别是一种图式,儿童会因为自己的性别,将与性别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服饰、玩具、语言等调整并形成一定的图式,根据自己已知的、刚认识的性别概念来比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本研究从性别图式理论里,选取到性别偏好、性别满意度、性别角色行为、性别理想四个指标,分别从这四个指标进行儿童性别认同程度的分析(见表1)。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湖南省C市S小学,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定1~6年级全体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法。本研究结合前期的走访和调研,参照Zucker的《2-12.5岁儿童性别认同问卷》,对小学生性别认同现状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量表和影响因素,总共22个题目。基础信息为年级、年龄、性别、户籍、家庭结构五个部分;量表题目为12个,采用五级评分;在需要特殊处理数据时,会合并为三级评分;影响因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三方面进行探析。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老师、家长、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老师个人对性别认同的态度及其对学生在性别方面的引导,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性别教育。此外,本研究还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学校场域的表现,包括在课间的活动时间和户外体育课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年级的男生、女生的游戏类型、游戏伙伴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相处方式。

(四)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1.问卷基本情况

2022年10月共发放521份问卷,有效问卷为511份,回收率为98.08%。问卷填写对象为S小学1~6年级的学生,从性别看,男生269人,占总人数的52.60%,女生242人,占比为47.40%;从年级看,一年级人数最少;从户籍看,非本地的小学生比例更高,占比68.10%;从家庭结构来看,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小学生比例更高,达到72.00%(见表2)。

2.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分析,量表的整体alpha值为0.832,在性别偏好、性别角色行为、满意度、性别理想四个维度中,任意去掉一个题目后alpha值都没有变得很大,表明该量表信度很高。量表KMO值为0.918,该量表的效度符合要求。

(五)访谈对象样本情况

本研究对在校的学生进行访谈观察,了解学生对性别的态度、情感以及认知,共访谈17位学生,包括9位男生和8位女生(见表3)。同时,还对课间休息和体育课等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段进行非参与式的观察,了解学生之间相处、互动和交流现状。

本研究以非随机抽样中的配额抽样,对S学校的校长、每个年级的任课老师做了访谈和观察,共访谈17位老师,其中16位女性,1位男性,其中9位既是老师身份也是家长身份(见表4)。

另外,本研究以偶遇抽样的方式,在学校门口对接送学生的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家长对性别认同的态度,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子女的性别教育以及存在的问题。共访谈9位家长,其中3位父亲,6位母亲(见表5)。

三、性别认同的现状分析

(一)性别偏好

1.大部分学生同性别交友倾向明显

表6显示,男生最喜欢的玩伴“都是男孩”和“大部分是男孩”的比例共计76.20%,女生最喜欢的玩伴“都是女孩”和“大部分是女孩”的占比78.10%,男生最喜欢玩伴大多数是男生的比例和女生最喜欢玩伴是女生的比例持平。另外,男生最喜欢的玩伴大部分是女生的比例只有3.37%,女生最喜歡的玩伴大部分是男生的比例只有3.35%。在访谈时,家长说“我会为自己的孩子介绍玩伴,比如邻居、亲戚朋友的孩子,更多的是介绍同性别的一起玩,男孩会和男孩熟得快,女孩也会和女孩熟得快,有话题聊”(P1-F1)。男生表示“我会和弟弟一起在家玩乐高、象棋”(S5-M1+M2)“我喜欢和姐姐一起玩游戏,她会让着我”(S2-M2)。

大部分小学生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的玩伴,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表现得更明显,高年级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同性别交友。小学生对朋友的选择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选择,也会受到学生家长不同程度的干预。家长会基于自己的性别观念对子女交友有一定的干预,而且家长对社会上的暴力、性侵犯事件十分警觉,更愿意选择亲属、熟悉、同性别的儿童与子女交往。在多子女家庭中,交友倾向也受到同胞的性别影响。

2.男生比女生更加偏好同性别类型玩具

表7可知,关于喜欢男孩类型的玩具,有55.76%的男生表示非常喜欢,19.70%的表示比较喜欢。而对于女孩类型玩具,女生表示非常喜欢的为28.51%,比较喜欢的为22.31%。可见,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同性别玩具高出24.64%,低年级男、女生比高年级男、女生更偏爱同性别玩具。结合学生访谈了解到,女生会玩一些异性类型的玩具,甚至少部分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异性类型的玩具,男生表明“我不喜欢女生的玩具,我从来不玩,我拿到毛绒娃娃类型的玩具我会撕掉”(S2-M2)。家长表示“大部分的玩具由女儿自己选择,有时候我也会购买一些益智类的中性玩具给她,比如魔方、拼图、卡牌这些给她,她玩得也很开心”(P3-F1)。

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玩同性别的玩具,女生对于异性类型的玩具的态度更开明和包容。这主要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对玩具的认知会潜移默化传递出性别态度,同时借助玩具寄托对子女的性别角色期待。男孩的父母会选择男性气质明显的玩具,女孩的父母会选择多样性的玩具,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

本研究将选项“都是男(女)孩”和“大部分是男(女)孩”合并为比较喜欢男(女)玩伴,“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合并为比较喜欢男(女)孩玩具。如表8所示,女生比较喜欢女性玩伴和女孩玩具的占比分別为70.81%和50.82%,与男生比较喜欢男性玩伴和男孩玩具的占比相比,分别低出5.39%和24.64%。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玩伴和玩具的选择都形成明显的同性别偏好,男生对同性别玩伴和玩具的偏好比女生更强烈。

不论是交友还是玩具选择,低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小,很多时候会受到来自父母或者成年哥哥、姐姐的干预;高年级学生虽然可以比较自主选择玩伴,但选择玩具时,也受到家长、同伴的影响。在访谈中发现,男生在聊天话题、玩具、游戏等兴趣方面会更倾向于同性别伙伴,刻意避开与女生的交往。

(二)性别满意度

1.女生的性别满意度比男生更高

表9显示,男生和女生对自身性别感到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是49.81%和62.40%,女生的性别满意度比男生高出12.59%。老师认为“我以前会引导男生让着一点女生,保护女生。但是,现在我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强势。我们学校很多女老师,要管这么多学生,天天扯着嗓子很彪悍地教育学生,可能会影响男生。另外,小学的班干部大多数也是女生,对男生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让他们有一些压抑吧”(T6-F1O数学)。学生表示,“女生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女生可以大声地哭,可以撒娇”等等看似作为女性的一种特权行为,对于爱哭的男生,简直委屈得难以言说。家长对女生的要求较低,“女孩子可以撒娇,不用那么拼,快快乐乐的就会好了,更不要和男孩子进行比较”(P1-F1)。在有些家庭中,家长会根据孩子性别提出截然不同的要求,“男孩要有男人的担当,和妹妹一起玩的时候,多让着一点,要敢于冒险、有反抗精神,吃苦耐劳,必须能挣钱养家;女孩子没必要这么强,可以弱一点”(T3-F1-语文)。这些潜移默化的引导对小学生的性别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

整体上看,女生性别满意度高于男生,虽然社会上还存在传统的“重男轻女”性别观念,但是,个体的感受并没有受此影响,这可能与家长、老师对性别角色期待不同,所提出的要求规范也不同,给予女生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强调表意性角色;但是对男生有更高性别角色期待,强调工具性角色,男生感受到的压力更大一些,所以对自身性别满意度略低。

2.低年级比高年级学生性别满意度高

从表10可知,低年级学生对自己性别的满意程度总体较高,非常满意的比例为63.20%,而高年级比例为49.60%,比低年级少13.60%。随着年级的升高,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性别满意度变化明显,家长对高年级的子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女生,学生的访谈时提到,“爸爸妈妈说女孩子要优雅、文静和淑女,不能和男孩一样大吼大叫,说话要斯文一点”(S5-F1),“爸爸和妈妈经常说女生坐着的时候,腿不要往外伸要并拢,要注意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要乱跑”(S5-F3)。

由于家长和老师对高年级学生有更多性别角色的要求和期待,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成长环境的约束和限制,高年级学生更能感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加剧了自身性别认同的矛盾冲突,导致高年级学生的性别满意度相对低年级有所下降。

为了体现整体的变化趋势,将选项“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合并为“满意”,对数据进行加总处理(如图1)。随着年级升高,男生和女生对自己性别持满意态度都呈下降的趋势,持无所谓中立态度的男生和女生比例都呈上升的动向。6年级与1年级相比,持无所谓态度的男生增加20.91%,女生增加14.48,他们认为“男生和女生都一样的,现在是人人平等,男生和女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只要努力都能有成就,觉得自己是男生或者女生都无所谓”(S6-M1)。

随着年级的升高,性别满意度有所下降,持无所谓中立态度的学生占比上升,这与我国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社会背景有关。学生感受到生理性别的相对差异并不能带来绝对的优势,而是更加注重个体的能力提升,这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性别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的改变,进而影响性别认同。

(三)性别角色行为

1.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模仿同性别角色

表11显示,男生喜欢模仿电视或电影中男性行为的比例为68.76%,比女生高出18.76%,男生比女生更加认可、愿意模仿同性别的角色行为。在校园里,男生会很在意自己的行为被同学贴上“娘”“女性化”的标签,会倾向于模仿普遍男生喜欢的男性偶像行为。对于性别角色的期待,家长对女生的期望和要求比较复杂,“(女孩)长大靠自己吃饭,得有自己的工作,独立、勇敢坚强,能照顾好自己,就是要符合社会大众的行为,也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P1-M1),“女孩子不能太温柔,不然以后在社会上受欺负”(P4-F1)。随着年级的上升,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行为会减少,也会出现不喜欢模仿同性别角色的想法。

总体上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模仿同性别角色,更愿意维持传统的性别角色。而现代社会对女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女生也需要具备“勇敢”“坚强”等男性气质的特征,而这符合女生的性别认同与社会性别原型和社会传统文化要求相符合,且兼具双性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学生对性别角色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不再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逐渐形成个人的性别角色行为习惯。

2.小学3年级是性别角色认同的转折期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2-3年级是学生对性别角色认知波动较大的时期。结合老师、家长和学生访谈发现,2年级学生认知主要停留在生理性别的差异,“2年级的学生基本在一起玩,抓人或画画,还没有男、女两性区别的意识”(T2-F2-语文);与家长的访谈中,明显感受到3年级的家长与1-2年级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不同。“女孩子还是要有女孩子的样子,家里会有引导说女孩子做事说话要斯文,淑女一点,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都会参与引导”(P3-F1),“男孩子比较淘气,我都是亲自盯着他写作业,陪着他玩,带着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磨炼意志,动不动就哭太不像样子”(P3-M1)。与3年级的女生访谈“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和女生一起玩,如果没有女生的话,也和男生一起玩”(S3-F1)。

在學校课间休息时,通过观察发现:1年级的学生,男生女生一起跳绳、抓人等游戏,男女生出现亲密的肢体接触也不太在意;3年级的学生,男生和女生一起玩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转起来;还有男生女生一起玩抓人的游戏;5年级的学生,男生和男生一起玩围圈,女生和女生一起玩围圈,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分化。

综合图表、访谈和观察,可以发现3年级是小学阶段性别角色认同的转折期。3年级学生对性别角色有一定的理解,家长和老师更加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男性或女性气质特征,引导他们学习传统和主流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行为,以改变他们未分化或与性别不相符的性别气质及行为特征,家长、老师或同伴施加的压力,导致学生心理和情绪产生波动和变化,从而形成比较明显的转折期,4-6年级后期的变化相对比较平稳。

(四)性别理想

1.整体上性别理想与自身的生理性别保持一致

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将“每天”“经常”合并为比较想,“有时候”“很少”合并为一般想(如表12)。男生长大比较想成为男孩占40.52%,比女生高出5.81%;男生长大不想变成女孩的比例为92.19%,比女生低出4.09%。双胞胎男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也不愿意变成女生,女生长大了要生孩子很痛的,女生如果比较胖的话,会没人喜欢”(S5-M1+M2),访谈的女生都表示不愿意变成男生。

性别理想的构建离不开时代背景及相应的社会分工。子女首先参照家庭中父母的性别形象和角色,比如母亲的角色必须生育,父亲必须赚钱,通过对比异性的角色分工,子女更加认同同性别父母的角色,愿意坚持自己的生理性别,意味着对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认同,也体现对自己性别理想的认同和展望。

2.低年级性别理想比高年级更强烈

低年级、高年级男生长大比较想成为男孩的占比分别为55.80%和28.20%,不想成为女孩的占比87.50%和96.00%;低年级、高年级女生长大想成为女孩的比例为52.30%和19.80%,不想成为男孩占比为95.50%和96.90%(如表13)。低年级比高年级的性别理想更稳定。

低年级学生对两性的理解比较僵化。本研究访谈中发现,低年级学生表示自己无论是现在还是长大,都是自己当下的性别,更多停留在生理上的认可。而高年级学生对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有更深的认知,不再单纯地将个体喜好与性别建立紧密联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环境对女生参与男性化活动持开放认可的态度,而对男生参加女生化活动持负面评价,所以,男生保持自身生理性别的愿望更加强烈,比女生的性别理想更稳定。

从访谈中发现有少部分学生对未来的性别身份缺少设想,性别理想不明确。访谈一位男生说:“我想体验一下当女生,看看是什么感觉,但是不想一直当女生”(S2-M3),“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长大成为什么样子,现在我当女孩子很开心,妈妈会送我跳舞,奶奶也很喜欢我”(S4-F3)。

造成这部分学生性别理想模糊的原因可以分析为:在微观层面,家长未有意识地引导子女认识、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尤其在单亲家庭或祖辈家庭中未提供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性别榜样,对未来的性别角色模糊,从而没有树立自己的性别理想;中观层面上,学校没有开设专业的性别教育课程,引导小学生学习正确的科学性别知识;在宏观层面,儿童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不再重点关注两性之间的差异。

四、性别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性别认知是小学生性别认同的前提条件

科尔博格提出,性别认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然结果,并分为认识、稳定、恒定三个阶段,儿童7-8岁(2-3年级)完成生理性别的认同。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男生喜欢女性玩具、模仿女性行为、女性伙伴及女性游戏的程度,随着年级上升,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女生喜欢男性玩具、模仿男性行为、男性伙伴及男性游戏的程度,随着年级上升,整体上呈现平稳略有上升的趋势,而变化最明显的阶段处于2-4年级之间。由此可见,小学3年级是个体性别认同的关键期,这与以往的研究认为小学4年级是儿童性别认同的关键期,  略有出入。

就小学生自身而言,对于性别行为的调节是以获得社会认同为基础的,他们会积极表现出那些能够赢得他人表扬和肯定的行为。一次男子汉的行为在班级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其他同学就会争相学习和模仿以期获得认可。对与性别相关的生理、心理知识,小学生会向父母求助或通过互联网自学以满足对性别的好奇心。当然,小学生对互联网信息过滤能力不足,可能形成错误的认知。

(二)家庭是小学生性别认同的第一教育主体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承担儿童性别教育的主体责任。大多数家庭都给予子女正确的性别引导。调查问卷中也显示,在男生家庭中50.56%的男性家长承担了更多引导的责任,在女生家庭中有74.29%的女性家长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教养责任。与家长访谈了解到性别教育在家庭中的分工,“我平时会给孩子說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淑女、漂亮,她妈妈告诉她生理方面的知识,我一个大男人不好说的。‘家训‘家教这些自古以来的东西很重要,父母一起教育孩子”(P1-M1),“我们家里面有分工的,所有关于男性生理方面的引导,都是爸爸在负责,我主要是管女儿”(T3-F1-语文)。也有19.83%的女生和30.11%的男生表示没有接受到来自家庭的性别教育,高年级男生和女生分别为26.20%和16.00%,低年级男生和女生35.00%和26.20%。总之,男生受到家庭性别教育少于女生,低年级少于高年级。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进行性别教育,“会告诉他(儿子)男女有别,让他注意一点,比如妈妈在换衣服的时候要敲门,但他现在比较好奇,比如妈妈洗澡的时候,他可能会伸脑袋看一眼,也不知道怎么引导”(P2-F2),还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性别教育,子女长大了自己就知道了。

父母对子女的性别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不同品质、性别气质特征的期待,男性品质中包括勇敢、担当等,女性品质中包括温柔、文静等,父母对这些品质的强化促进子女的性别刻板印象。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认为6-12岁子女模仿学习同性别父母的角色行为,也反映了他们认可、接受父母对性别角色的具体要求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完成性别角色认同,进而实现自身性别认同。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由父或母或祖辈单独抚养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学校是小学生性别认同型塑的重要场域

老师是学生性别认同的主要引导者,其次是同学。“作为老师,在学校里会引导男、女学生不同的行为,比如表扬男生有阳刚之气,女生朗读课文时,我表扬她们声音很甜美”(T4-F1-语文)。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的老师表明自己会在教学中引导男、女学生认识性别角色行为,并通过表扬来达到强化其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性别行为。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受到性别教育,S校的校长明确表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并未落实儿童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学生通过模仿和追随同性别教师的行为来内化性别角色及其价值观,但是小学阶段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S校31名教职工只有1位男性教师,给男生的榜样太少。教师对性别角色期望效应也会暗示学生调整、塑造自己的行为。本次调研发现,教科书中的男主角多为阳刚勇敢、保护众人的领导者或杰出人物,而女主角多为温柔贤淑、端庄大方的家庭妇女或职业妇女,这些角色在给学生树立性别行为规范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种性别刻板印象错觉。

(四)大众媒体是小学生性别认同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因素

日常生活中儿童所接触的电视、手机等大众媒体,同样会影响到儿童的性别行为。随着网络低龄化,小学生的性别角色行为一定程度受到网络平台中男明星或女明星的影响,少数学生会把在网络平台上学的言语、服装等在班级展示,班级内其他学生会出现盲目跟风。学习明星的言语、服装等行为。通过观察发现,在学校门口小卖部售卖的玩具也会针对性地推出只适用于男孩或者女孩的玩具,精准地面向男孩或者女孩出售,周围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性别认同。访谈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家里的电视、手机、平板了解性别相关的知识、态度及价值观。

另外,一些动漫影视中的角色呈现出“去性别化”的特点,即没有体现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某些少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存在明显的性别混乱,这也会对儿童性别认同产生影响。铺天盖地的大众传媒信息,对于分辨能力不足的小学生可能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误区。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湖南省C市S小学1-6年级学生的实证调查,对小学生性别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

第一,在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术界不必过度担心小学生性别认同异常行为。“娘炮”“伪男”“中性人”“假小子”等性别认同异常的现象,只出现在小学生的认识层面,并未有实际行动。对于极少部分性别认同异常的现象,小学生更多是出于好奇,暂时没有显现出极端化。因此,小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不必过于担忧、苛责。但是对于个别性别认同行为明显异常的小学生应当尽早教育和引导。

第二,大部分小学生比较满意自己的性别。整体而言,性别满意度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低年级高于高年级。低年级学生性别认同模糊,而高年级学生性别特征发展需求强烈,且学校、家庭对于性别教育引导少。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高年级学生的关注,将性别教育课程纳入高年级课程计划,辅助相关教师开展契合儿童特点的针对性教学,强化高年级性别认同,提升性别满意度。

第三,女生性别满意度高于男生,男生性别满意度较低,但比女生更愿意模仿同性别角色行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男生担心自身行为被同学或者朋友贴上“娘”“女性化”的标签,由此受到校园排挤、边缘化等。因此,家长、老师应把性别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教学课堂、校园活动中,家庭和学校对于男生的成长空间和成长氛围应当更加包容。

第四,小学3年级是性别认同发展的关键期。这与2006年的研究结论“小学4年级是儿童性别认同发展的关键期”有出入,但与我国儿童青春期启动年龄提前趋势相符合。因此,这意味着,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性别教育要抓住关键时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要加大关注、引导力度,及时做好性别教育方面的教育引导。

第五,小学生性别认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认知是主要因素,家长、老师以及同伴的性别观念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鉴于当下小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媒介的时间和频率,大众媒体已然是小学生性别认同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因素,因此,社区、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应当加大性别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发挥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广泛传播积极正向的性别观念,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本研究聚焦当代小学生性别认同现状,探索性别认同因素,对于了解当代小学生性别认同状况、特征与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能回应当代社会对小学生性别认同的疑虑。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作为个案研究,是否可以推论到整体有一定局限性。尽管个案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开展个案研究对于整体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个案研究终究不能代表整体研究,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发现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整体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支撑。其次,研究分析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影响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小学生的性别认同,还缺乏详尽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也是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重要课题。

A Study on Gender Ident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 Primary School in C City

Zhu Xiongjun  FengXiaohui  Su Zhiyu

Abstract:Childhood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awareness and the shaping of gender identity. This study used cluster sampling to distribute survey questionnaires to 521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S Primary School in C city, and combin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with parents, teachers,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nder identity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a higher level of gender identity, with girls having higher levels of gender identity than boys. Third grade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gender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dividual cognition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gender identity. Families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gender identity education, schools are important places for shaping gender identity, and mass media are also long-term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gender identify; social gender; gender roles

責任编辑刘巍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性别角色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健康公平性探析
我是小学生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