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培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分析

2024-06-01 23:30:17康祥琴
高考·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学策略

康祥琴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自信成为一种重要的状态和品质,涵盖着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教育领域,培养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美术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基于文化自信培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激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高中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既是国家和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每个个体充满自信和自我意识的表现。在高中美术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关键。高中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既要追求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文化自信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高中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

问题。

一、文化自信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一)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提升

文化自信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使他们对自身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艺术遗产感到自豪。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激发学生自我审美价值的肯定,有助于建立学生对自己多元文化身份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中国美术史、中国传统艺术等课程,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代绘画、书法、工艺等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和体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践与创作,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

通过美术教学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将有机会重塑自身价值观。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意义,并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将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建立稳定的个人身份认同,增强自我认同及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素质。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文化自信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设多样化的美术课程,融入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找到自身与中国文化的共鸣点,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和艺术表达的浓厚兴趣。

当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时,他们会更加珍视并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1]。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体验传统美学思维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工艺等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和内涵。这样的学习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同时,在教学中加强文化学习的内容密度和程度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找到更多的启发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培养文化自信不仅仅关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加深审美感知,进一步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也注重养成优秀学生的生涯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不断发掘学生个人潜力,引导学生立足于未来,发展创造性和领导才能,健全人格和自我能力,为美术领域的精英培养奠定坚实

基础。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问题与挑战

(一)对文化自信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在美术教育中,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美术创作中的思想、价值以及精神内涵等方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对于文化自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美术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可能没有足够的了解,认为美术教学应该更注重技能训练和学科知识,而忽略了文化自信的培养。这种消极认知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于文化自信的认知和培养。其次,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不足。很多学生可能认为只有掌握一定的画技才能成为美术爱好者,而忽视了文化自信的培养重要性。

(二)社会多样化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越来越明显,这种多样化的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日益重要。然而,一些学生在接受现代化、时尚化展现的文艺作品时,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忽视本地化美术文化的价值和基础,导致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不足,有些甚至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不理解或是不屑。这种情况使得文化自信的培养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度较高,往往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追求和模仿,使其对于本土文化的价值认知不足,从而导致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够。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理解,帮助他们发现和关注自身文化中的独特性和魅力。

其次,学生面临的外来文化内容过多,流行的、时髦的文艺作品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而本土文化的价值和心理体验则容易被忽视。因此,美术教育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联系起来,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本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让他们在熟悉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强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认知。

(三)教材内容的单一与缺乏创新

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创新性,特别是在涉及文化自信的部分。首先,教材中的文化自信内容比较单一。一些教材在介绍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重点强调传统的美术技法和传统的审美标准,而忽略了文化自信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相对贫乏,无法深入感受本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这种单一的教材内容限制了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全面认知和培养。其次,教材缺乏创新性。一些教材和课程设置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虑。教材中的文化自信内容往往呈现刻板化、死板化的形式,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降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

三、基于文化自信培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丰富美术元素、独特精神内涵和价值观的特有文化资源。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是培养他们文化自信的核心措施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民族文化中常见的“左右对称”“中和”等美学诉求[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中国绘画、书法等案例,介绍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形式,并通过实际练习、纸本作品及实地观摩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这些元素的感受和实际经验。

通过教授中国山水画,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表现和构图技巧,同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自然景色或传统文化的感受。教育者可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绘画来展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通过教授中国山水画的技巧和美学原则,学生可以在绘画中体验和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教师还可以提供练习的机会,例如指导学生进行传统绘画作品的描摹,以锻炼他们的视觉观察和艺术技巧。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以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实地体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传统园林,如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引导他们欣赏园林中的建筑设计、景观布局和艺术构造,深入体验传统文化在建筑与景观中的表现形式。通过与实际艺术作品互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讲解历史故事、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解读以及相关艺术手工活动,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例如:通过讲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同时,通过手工制作传统文化工艺品,例如剪纸、扇面等,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独特魅力,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这一策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促进了他们对美的理解与感知。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实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将当代艺术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在实际的美术创作中将传统和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邀请当代艺术家或专业人士举办讲座,介绍他们在当代艺术实践中如何融合和创新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邀请专业人士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艺术家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对创新性实践的

兴趣[3]。

在绘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符号或故事作为创作主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来进行创作。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著名的传统文化故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或者选取传统文化中的具象元素,如中国画中的花鸟、山水等,然后结合个人的创意,用当代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和当代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化研究,了解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和影响,以及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思考和实践,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此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当代艺术的手法和技术,创造出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艺术作品。例如:学生可以运用抽象表现手法和现代绘画技术,通过色彩、形状和线条的变化,重新构思和设计传统元素。他们还可以使用电脑绘图软件,将传统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创新的艺术表达。这样的融合和创新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例如传统文化与设计、传统文化与时尚等,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服装、家居用品、建筑空间等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融入当代的审美观念与技术手法,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作品。

通过融合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创作中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当代社会及艺术时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提升學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1.开设艺术鉴赏课程

教师可以开设艺术鉴赏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这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涵盖不同的艺术流派、风格和创作手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培养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艺术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分析艺术作品。首先,学生可以学习作品的形式美,即从线条、色彩、构图等角度来评价作品的视觉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及艺术家运用的绘画技法和材料选择,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其次,学生还可以学习作品的意境美。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还包括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主题。通过学习作品的背景知识和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境和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个人对作品意境美的理解和感受。

此外,学生可以学习艺术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时期、地区和文化对艺术的影响和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家的意图。

在艺术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展示作品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敏感性和审美素养。学生可以学会用专业性的术语和理论来分析和描述作品,同时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艺术展览和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2.引入多样性的艺术创作方法与题材

教师可以引入多样性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题材,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风格,如素描、水彩、油画、雕塑等,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并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样的题材出发进行创作。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题材,如自然景观、人物形象、抽象概念等,通过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多样性题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

在引入多样性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题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和平台。例如:可以组织艺术展览或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作动力,还可以让他们获得来自同龄人以及专业人士的反馈和启发。

教师在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时,应注重鼓励学生表达独立的观点和情感。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作品背后的意义,鼓励他们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指导和评价,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建立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理解。

3.组织艺术展览和评比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展览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欣赏和借鉴他人优秀的艺术作品。

通过组织艺术展览,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这样的展览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创造力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与观众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展览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和提升的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或社区内举办小型艺术展览,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认可。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艺术作品评比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创新。这样的评比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化的评判和反馈机制,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评比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欲望。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评审团来评选学生的作品,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评价。

通过参与艺术展览和评比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创作手法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到更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通过欣赏、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思维模式,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4.鼓励跨学科的艺术创作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展开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艺术创作。这样的跨学科创作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例如:在语言文学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插图、拍摄照片或制作短片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节或主题呈现出来。这样的跨学科创作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并培养他们在艺术表达中的创新能力。

同样地,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形式来展示科学原理和实验结果。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科学实验图表、制作科学展览、设计科学实验装置等方式,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这样的跨学科创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理论,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鼓励跨学科的艺术创作时,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密切合作,共同规划课程和项目。通过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入艺术创作中,学生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能力。这样的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角,让他们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拓宽自己的知识

视野。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養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丰富他们的文化体验和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

结束语

总之,文化自信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能够促进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和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积极认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探索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和

创新。

参考文献

[1]许蕾.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美术教学优化[J].教育界,2023(34):26-28.

[2]杨美华.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文化自信的探索[J].新智慧,2022(4):32-34.

[3]张有波.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初探[J].明日风尚,2019(8):76.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8:44:33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09:20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