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田径教学设计探讨

2024-06-01 23:30:17谢娟
高考·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高中新课改

谢娟

摘 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新教学标准中,第六章节《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重要转变,高中田径教学要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即重点放在教师的讲授上,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际教学中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田径教学

在最近实施的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的焦点已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能和个人素养,体育课的活动结构和强度有了明确的规定: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应达到课时的75%以上,而个人活动的参与度则不应低于50%,课程的运动强度应处于中到高等级,以确保班级学生的平均心率在每分钟140—160次之间。这些规定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体育课运动量不足、学生不流汗的现状,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提升其身体素质。课程的理念强调了“教会、勤练、常赛”的原则,让高中生不仅学会体育技能,还要频繁练习并参与比赛,以避免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特别是在田径运动这一专项技能的教学中,一定要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并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实际运用所学的技能。

一、高中田径教学按新课改要求进行优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田径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身价值,参与田径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获得身体锻炼的机会,提高体能水平,促进身体健康。在现代社会,学生长期处于久坐的状态,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高中的田径教学有跑步、跳远、投掷等各种项目,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体质,预防肥胖等健康问题。通过田径教学,学生还能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也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参与田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自身潜力的挖掘和不断突破,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田径教学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1]。

(二)符合我国教育标准

田径作为一项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活动,融合了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田径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促进他们身体健康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水平,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而田径项目涵盖了短跑、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多个项目,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符合教育标准中的要求。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和压力过大的情况,田径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途径,通过锻炼身体,缓解高中生的精神压力,增强其自信心,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联,身体健康的学生更容易保持专注力和学习效率,因此,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它包括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怕困难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品质在田径教学中得到了深刻的培养和锻炼。田径教学鼓励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其中长跑项目是田径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需要学生在面对疲劳和困难时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比赛,学生不仅锤炼了身体的耐力,还培养了不轻言放弃的毅力,这是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尽管田径项目通常是个人比赛,但在团队中训练和比赛也是常见的,学生需要与教练和队友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和协作,共同追求团队的胜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会他们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尊重和信任他人。

二、新课改后高中田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田径运动在提升身体素质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益,对高中生的身体有多重好处,积极参与田径训练可明显增强高中生的综合运动能力,让其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表现也有明显的进步。然而,目前高中田径的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田径教学不应试

2022年,我国已经有39所强基计划试点的一流高校,率先将体育纳入高考,那么就意味着:体育测试不合格者,学校不会录取。而且我国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但是,高中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导致田径教学被边缘化,仅仅被视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应试导向的教育方式降低了学生对田径的兴趣和参与度,限制了其潜能的发掘。同时,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标准化也限制了学生在田径领域的个性化发展,未能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2]。

(二)高中学校投入不足

许多高中学校将重心集中在主科的教育上,忽视了体育项目的重要性。田径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教练和培训资源都相对匮乏,田径项目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由于投入不足,学校往往难以提供良好的田径训练条件,学生缺乏充分的机会参与和发展田径训练,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田径项目在高中院校中的发展潜力。

(三)内容形式单一影响学生积极性

高中田径教学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根本原因在于其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往往沿用一成不变的训练方法和技能练习,缺乏创新和变化。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兴趣点,导致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到乏味和不愉快,单一的教学内容形式未能有效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无法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田径教师应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极强。

三、新课改下高中田径教学实践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水平,加強田径教学的专业性

新课改下的高中田径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化发展,教师是田径教学的主体,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田径理论和技能的研修班,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进行现场教学演示,这不仅能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能激发他们对田径教学的热情。而且田径教学应注重专业性,即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相结合。以跑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训练计划。对于初学者,教师应重点讲解跑步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步伐调整;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引入更为复杂的技巧训练,如间歇跑和速度控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田径比赛,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提高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仅是迈向更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举措。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以竞技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技能的突出,在实际田径教学中需要从以竞技为中心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转向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将田径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终身受益的体验。为了提高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制订全面的田径教育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体育素养水平,确保田径教学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3];其次,学校要建立田径社团和俱乐部,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竞技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组织各类田径赛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让田径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最后,要积极倡导田径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度。通过举办家长会、体育节等活动,让家长了解田径教育的价值,鼓励他们积极支持孩子参与田径活动,并借助社会力量,提供更多的田径资源和支持,为田径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高中田径课特色课堂“快速跑”为例,要事先设立课堂目标:第一,学生将了解跑步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跑步的基本方法;第二,约80%的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将有明显提高;第三,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体验跑步的乐趣。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快速跑能力以及两腿蹬摆的协调配合能力,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着装及场地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课中做好跑步准备活动,练习时听从指令,加强安全教育。上课后教师教态端正,声音洪亮,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开始检查上课学生的服装,安排见习生,并以游戏“听数抱团”为开始来拉开课堂序幕,引导学生慢跑热身,再组织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共八节。这些训练不仅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技能的提升,还强调以肩为轴的屈臂前后摆动和腿部的正确协调运动,体现了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向学生中心式的教学观念转变,而且通过细致周到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展现了对田径教学重视程度的提升。

(三)丰富训练方式,优化训练过程

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体能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提供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而且传统的田径训练过于注重竞技成绩,而忽视了技能的逐步提高和个体差异的考虑。通过优化训练过程,教师可以更加注重技能的细化和分步教学,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所进步。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通过引入多种训练方式,如团队合作训练、跨学科合作等,学生将更容易培养这些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长跑训练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挑选激动人心的马拉松比赛片段,制作成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材料。课程开始时,通过播放这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接着,教师会详细讲解长跑的关键动作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跑步过程中的细节。学生被分为六人一组,每组通过简单的猜拳游戏选出一名领队。在领队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先完成热身,然后进行800米左右的跑步训练,逐渐增加至1000米和1500米。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小组领队,确保他们能够有效与队员交流,特别是发现小组有成员动作技巧和跑步姿势上存在问题时,要能够很好地对自己的队员进行调整,教师还鼓励学生在每个训练阶段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训练经验。这种方法不仅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长跑速度和训练质量,使训练环境更加活跃和多元。

(四)提高训练趣味性,激发训练热情

传统的田径训练往往以单调的重复动作为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引入有趣的竞赛、游戏、趣味挑战等元素,训练过程将变得更具吸引力,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训练效果。激发训练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能力[4]。提高趣味性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更愿意自愿参加训练,而不是仅仅出于义务。这种自愿参与训练的动力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教师可以设计创新的训练活动,如变化丰富的练习项目、挑战性的竞技游戏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校际田径比赛、校内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竞技中体验乐趣,同时培养竞争精神。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训练的社交性和趣味性。在开展短跑训练课程中,教师可以创新性地引入名为“捉兔子的狐狸” 的游戏,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比赛场地,并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场地上放置有标记为“小兔子”和“狐狸”的纸条,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自己的角色。游戏开始时,扮演小兔子的学生站在狐狸前两米处,听到信号后,狐狸追逐小兔子。如果小兔子成功抵达终点而未被狐狸捕捉,则狐狸需表演一个小节目;反之,如果狐狸捕捉到小兔子,则小兔子表演节目。通过适度增加游戏轮数,并结合训练要求,这种游戏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短跑能力和体能,还能显著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通过这种互动和竞争,学生不仅在锻炼中获得乐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短跑水平。

(五)以高中生为主体,开展分层训练

新课改要求田径课堂要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求,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高中生在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传统的统一训练模式难以满足这些差异。通过分层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的效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技能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训练组,每组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教师需要不断进行个体化的评估,了解每位学生的训练进展和需求,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视频分析、数据监测等,更精确地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在三级跳远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两套训练计划,第一套针对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基本功的巩固,而第二套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并挖掘其运动潜能。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哪种训练,教师结合对学生的了解,最终确定每个学生的训练方案,并进行分组训练。对于那些基础技能较弱的学生,教师会重点训练标准动作,并帮助他们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同时适当减少训练量。对于另一组学生,教师将增加训练量,并以提高跳远成绩为目标,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他们的三级跳远成绩。每个小组将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训练。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帮助他们纠正训练中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不同的动作技巧,提高训练的质量。

(六)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训练基础

田径项目中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例如短跑需要精确的起跑和终点技巧,跳高需要良好的起跳和跳跃技能,加强基本功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扎实地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提高竞技水平,增加在比赛中的胜算。而且田径训练的各个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训练方式不合理或者技术动作长期存在失误,就会损害高中生的身体健康。教师要制订详细的基本功训练计划,计划中要包含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多个方面,并根据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组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计。注重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让学生从基础开始逐步建立技术和体能基础,教师还要严格监督训练过程,查看学生的训练动作是否正确。在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跳远”锻炼时,要先从热身运动开始,唤醒学生的肌肉和关节活力,除了按常规进行拉伸和慢跑之外,还可以使用“兔子舞”“科目三”等当前受年轻人喜爱的活动方式,结合视频演示和现场示范等方法,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开始动作。等热身运动结束后,就开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跑步的姿势进行调整,教学生起跑技巧的学习和跳远的动作练习。教师还要一对一地指导每位学生,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技术和动作,为了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要组织一些小型竞赛和接力跑,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在课程接近尾声时,还要带着学生做一做基本的放松训练,缓解学生的肌肉紧张状态。

(七)多元化评价,增强运动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实践应重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超越传统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更全面地考量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包括技能掌握、运动态度、合作精神、运动习惯等多个维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状态,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有效增强他们的运动意识。实际操作时,田径教师要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量高中生的田径技能水平,如跑步速度、跳远距离等传统量化指标外,还应包括学生的运动态度、运动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合作与团队精神等。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团队接力赛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和运动精神。这种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和努力。然后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既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又能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例如:在每次田径活动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并互评队友的表现,以此来促进对运动技能和态度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评价,运用智能穿戴设备、运动分析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更精确地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运动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还能激发学生对科技与运动结合的兴趣。此外,应重视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定期组织校内或校外的田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外运动会等方式,培养学生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内化为个人的运动意识。

结束语

在现代高中体育课程中,田径项目不仅对学生的体能强化非常关键,还对提升其田径技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实施田径训练时应不断创新训练方法,采取多樣化的训练计划,增加训练的吸引力,有效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要重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高中生的体育基本技能,并改进传统的评估与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训练,进而不断提升田径训练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龙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体育·运动与科技,2022(1):76-79.

[2]黄杰.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新课程,2022(4):94.

[3]顾黎明.“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在高中田径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21.

[4]闫龙超.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田径训练教学探究[J].田径,2021(5):16-17.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高中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2:56:2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探索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50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3:57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