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艳
摘 要:新高考改革语文阅读量逐年增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视野、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变化,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新要求。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学习不够积极和深刻等问题。针对基于新高考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本文提出了提高专业素养、深度品味文本、设置任务驱动等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性质”中强调,语文课程要对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1]。现代诗歌作为一种美的文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其文化底蕴皆有积极价值。具体而言,现代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感受力,让学生体会诗的境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体会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魅力,并且引发自己对于这种文学形式的思考。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何顺应新高考的要求,促进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商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新高考对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高考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是国内最具公平性、最受公众关注、最影响学生人生轨迹、最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和选拔等各方面的选拔性考试。语文学科位列高考“三大主科”的高考主阵地,对于新高考的改革极为敏感,高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语文学科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新高考的变化
1.阅读量逐年增加
考查历年的语文高考真题,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量逐年增加,对基础知识等记忆性能力的考查力度在被削弱。以湖北省为例,2016年以前高考语文试卷开篇就是围绕读音、语法、字形等设置找出注音错误、病句、错别字辨识等题型。而自从2016年后,高考真题卷首就出现了文本阅读取代注音错误、病句、错别字辨识等题型的变化。从真题的字数上来看,此前的语文学科高考真题的字数大多是在6000到7000的区间范围内,近年,字数已经变为8000到10000字。此外,语文学科高考试卷的字数还在以较为稳定的幅度在逐年增加,这个幅度基本稳定在3%~8%左右。湖北省在2016年就纳入了全国卷使用范畴,其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种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高考背景下语文真题阅读量增加的变化趋势[2]。
2.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视野
近些年语文学科高考试题出现了很多和经典名著相关的题型。比如在一些涉及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里面,会明确要求学生为某一部名著里某一情景下的某一个人物写一段内心独白。学生做这种题型的前提,不再是简单地知道该名著的书名、作者,而是要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验,熟悉该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在这些阅读经历的基础上,呈现自己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题目涉及的名著是随机的,题目形式也是多样的,可能是为《红楼梦》的人物写内心独白,也可能是给《三国演义》某一个将军或者谋士写一个墓志铭等。这些变化都指向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视野较广的学生,更容易在这些题型上拿到高分,而阅读视野较为狭窄的学生则很难在相同的题目上竞争出彩。
3.越来越重视信息处理能力
在大家的印象中,语文学科一直是和“记忆”高度挂钩的,认为背得越多,考的分数就会越高,以至于在学生群体中曾经流行过“语文就是贝多芬”的调侃。“贝多芬”谐音“背多分”,很形象地表现了传统的语文学科高考很重视“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在这种记忆思维的题型导向下,语文学科的学习往往侧重于记忆,对于高考的备考则倾向于“模式化”训练,即使语文学科的素养并不是很高,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教授的模板加持下获得相当可观的分数。这种情况,就往往把学生教得“懒”了。
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题目设置已经在逐步淘汰那种只是针对学生记忆能力的题型,而是更加倾向于设置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辨能力。和原来的语文高考试题比较,不难看出,一些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是“迷雾重重”“危机四伏”,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这其实并不是出题的教师在故意为难学生,而是在考查學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看到题目之后,首先需要吸收题目传达的信息,而后迅速将吸收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提炼出正确信息,排除具有诱导性但却是错误的信息,最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如此,学生方能排除陷阱,避开雷区。可以这样理解,近年语文学科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的“陷阱”“雷区”,就能够说明新高考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4.越来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20世纪80年代,语文学科中关于逻辑方面的知识被取消了,这使得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辨能力的训练有了很大的空白。而在新高考中,却出现了越来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兆头。这种转变在默写题的变化上就能体现。曾经的默写大多是给了上句填写下句,而近几年的高考,则出现了“理解性默写”,即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和默写内容相关的提示来填写特定的内容,这些提示或者是手法,或者是特征,或者是感情色彩,或者是思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默写内容的时候要舍弃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要对所学进行逻辑上的把握,使用逻辑思维对文本进行一定的分析,才能够在这些题型上拿到分数。这种题型变化说明了新高考更加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新要求
阅读量、阅读视野、信息处理、逻辑思维等新高考改革后出现的变化,同样适用于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因为现代诗歌的特点利于应对这些变化。从这个观念出发,也就是新高考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现代诗歌教学的特点
首先,现代诗歌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现代诗歌和传统的诗词歌赋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以白话文来作诗。这种特点是很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当下语文学科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在现代汉语范畴下使用的汉民族共同语,即和古汉语相对应的白话文,文言文则更多是辅助。现代诗歌采用白话文,就能减少学生在语言上的隔阂,从而更愿意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其次,现代诗歌本身就很强调思辨,讲究对语言的玩味和品析。这种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有帮助的。现代诗歌的阅读并不是很容易的。诗讲究曲折地表达,朦胧地传语,如果不经过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就很难真正接触新诗的核心,很难领略其魅力。而一旦接触到诗歌的核心,感受到其语言的精妙,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奇妙的语言享受。从这个角度看,阅读现代诗歌,很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现代诗歌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应当说,高中语文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都具有美育功能。但是现代诗歌的美育功能则是极为独特的。其强调学生对于文字的感受,在和文字组合于彼此忘我的前提下互动,直接感受文字带来的美的享受,于语文学习来说更为根本。和其他白话文文本相比,这是现代诗歌最大的特点。比如:散文的魅力在于巧思,是“瞬间的感悟”;小说的魅力在于情节和人物,在情节和人物中让人思考,让人共鸣。这些都是在文字组合之上依托主题或者情节来展开,其美育特点更倾向于“文化”“价值观”“思想”等较为宏观的方面。而诗歌的美育则更为纯粹,就是依靠“蒙太奇”“陌生化”等针对文字本身的技法来展现其魅力。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诗歌比散文、小说等文体都更适合当下新高考背景的原因。
2.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新要求
基于以上梳理的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前面分析的新高考变化,我们能够总结出新高考变化对于诗歌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要求现代诗歌教学要紧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既包含了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更强调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3]。其次,要求现代诗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新高考逐渐趋向于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诗歌因为其“朦胧”“曲折”的表现特征,很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诗歌主旨的思辨性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裨益,这就要求高中现代诗歌教学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最后,要求高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情,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前面在诗歌的特点中提到,一旦真正进入诗歌的核心,感受到其艺术魅力,就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和享受美感,这是吸引学生爱上语文最基础的条件。结合新高考对于阅读视野、阅读量的要求,和诗歌对于文字本身审美的特点,就可以使得学生在获得诗歌审美享受的同时更容易将这种享受迁移到其他文本的审美享受中,从而打开语文阅读的大门,更容易进行大量的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一)教师层面的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上,普遍存在教师在现代诗歌方面专业素质欠缺的问题。在一次针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全体语文教师的调查中,无法准确说出三个现代诗歌流派的教师占比四分之一,而人教版必修教材涉及的新诗流派就有新月派的《再别康桥》、象征主义的《雨巷》、七月诗派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该调查还显示,无法熟练背诵出五首及以上现代诗歌的教师超过样本的三分之一,而人教版必修教材涉及的新诗就至少有四首。由此可见,当下教师群体对现代诗歌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4]。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调查中,接近60%的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态度是“没感觉”和“讨厌”,能够经常主动阅读现代诗歌的学生占比不足10%。这说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积极性不高就会导致学生对新诗的阅读量少,更无法进行深度的品味和体验。
三、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高考的变化、现代诗歌的特点,以及当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给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进步的职业。“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促进质量提升的根本之道在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5]。如果教師自己也无法进入诗歌语言层面的审美,不能进入诗歌的核心,就不可能存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魅力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是最根本的策略。
(二)引导学生深度品味
高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涉及的学习任务群10里明确指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习”“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等要求,说明精读文本是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该策略强调精读时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更强调要“刨根问底”地细读,要引导学生敏锐地捕捉诗歌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文本细读,深度品味,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而且也有助于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新高考提出的要求。
比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但我不能放歌”之“不能”进行深度探究。可以探究“不能”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可能会觉得不能放歌,是怕破坏彼时安静的美好;也会觉得离别是伤心的,虽然主人公有放歌的欲望,但是一想到离别,不禁陡然悲伤,便也不能放歌了。这样抓住一个细节品读,就能促使学生联系诗歌中其他的细节,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结合“不能”一分析,就是在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了。
(三)设置任务驱动学生
现代诗歌虽然在语言上相较于旧体诗有优势,但是要想深度地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语言简易而内涵深远的情况,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新诗简单不足学。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诗歌的“惰性”,提不起兴趣。“任务驱动”则是很好的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进行诗歌教学时精心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诗歌内涵。这种策略一般要和深度品味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雨巷》的教学中,“丁香姑娘”和“我”的关系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就可以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驱动任务:阅读文本,思考“丁香姑娘”和“我”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结合深度品味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从文本的第一层信息来看,“丁香姑娘”和“我”应当是一对不相识的男女关系,都是一样的惆怅。但是结合其他细节来品读,发现诗中充满着“惆怅”“迷茫”的字样,“丁香姑娘”可能是“我”在不断寻找的“同类”,是不断寻找的一种慰藉和希望。再结合写作年代,就会发现,“我”的“惆怅”“迷茫”,是一代青年在不断追求国家民族命运过程中的茫然,“我”和“丁香姑娘”都是一代青年的缩影。再联系文本,为何是“姑娘”,而不是“兄弟”,或者是“朋友”呢?这是因为“丁香姑娘”身上带着“我”作为青年的浪漫想象,有点屈原香草美人的隐喻,将青年的惆怅用一种浪漫、素雅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这些驱动型问题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感受到现代诗歌独特的魅力了。
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可以是挑战,也可以是机遇,结合现代诗歌本身的特点,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提高专业素养、深度品味文本、设置任务驱动等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适应新高考带来的变化,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6.
[2]鹿敏.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变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2023(32):98-99.
[3]张玉新,李金红,王春,等.新诗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J].中学语文教学,2011(8):4-11.
[4]贾莹,辛万祥.高中语文教师阅读素养提升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6):18-19.
[5]温儒敏.读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J].内蒙古教育,2015(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