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党刊APP视觉设计策略研究

2024-06-01 09:36刘发波朱守会
美与时代·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设计策略新时代

刘发波 朱守会

摘  要:通过对当下党刊APP现状的分析和视觉设计方面的思考,梳理出其文化外显的独特要素和视觉传播的新颖方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党刊APP视觉设计策略,为建构更具情感黏性和传播效力的党刊APP提供方法借鉴,对新时代党刊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党刊APP;视觉设计;设计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意,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全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不仅极大地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魅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先进性[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报告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立足新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然为文化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多维的呈现载体,且传播形式已经成为内容传递媒介的主流,其传播范围广,有较强的即时性,增加了用户与平台间的双向互动,多样化的传播形态和多平台的传播方式给用户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选择空间,满足受众的情感个性需要。与此同时,新媒体的技术革新不但压缩了部分传统媒介的生存空间,信息过载也导致传播内容呈现零散化、可信度缺失、内容的专业化不足等情况。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要围绕百年党刊新媒体APP的设计建构、视觉表现的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提升百年党刊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一、党刊APP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新媒体传播平台的APP成为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媒介,同时也为发扬新时代的文化精神提供了契机。如何挖掘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对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及传递新时代文化意义重大。从对党刊类相关新媒体平台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何深度融合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凸显其品牌特色文化、强化传播效应、增进受众的认同感是目前亟需面对的几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党刊新媒介方面的研究有所触及,但尚未全面、系统地基于党刊的发展历史、结合数字媒体的传播技术开展相关研究。文章通过对党刊APP现状的调研和视觉设计方面的分析发现,随着党刊由纸媒到数字化的迭新,党刊新媒介平台与日俱增,部分党刊新媒介平台在用户体验、品牌视觉呈现等方面有所不足。

(一)用户体验有所不足

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介,主要在“新”,更多体现出一种新型的数字应用技术媒介展现出来的传播力,其优势是给受众带来即时性、沉浸式、交互式等方面的体验。数字化媒介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体现传播媒介的友好和易用性,以此留住用户。党刊新媒介在传播文化内容方面,需结合时代背景,考虑载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双向的良性互动,能够实现文化内涵的传播与用户的认可。从目前的设计现状来看,主流党刊平台着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势态较好,展现内容多样化,体现其文化的正统和权威性。但在部分党刊媒体中,其平台所体现的文化流于模式化,对用户的调研和用户需求挖掘方面存在不足,基本功能架构走得通,但展示内容过于庞杂,交互形式略显生硬,导致用户体验有所缺失,无法与其产生情感联结,使用戶的关注度和吸引力下降。

(二)用户情感关联性不足

诺曼在《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一书中论述了情感化设计对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用户体验来源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其中反思层是获得情感体验最为重要的因素。从部分党刊APP的现状看,与用户情感的关联性较弱,从本能层就弱化了用户的阅览意愿。本能层来源于感官刺激,在党刊APP中主要体现为视觉感官决定用户接续使用的意愿,这种感官刺激带来的意愿是基于用户的情感直觉、使用习惯、认知等因素。基于用户心理,本能层回馈给受众的情感认知不符时,可能弱化用户的使用意愿,触及不到用户与APP之间的交互行为,难以进行文化的传播,无法构建用户与APP的情感关联。

(三)视觉设计创新性不足

新媒介视觉设计如果流于形式,风格陈旧,未紧跟时代审美趋势,将会削弱用户的阅览意愿。从相关党刊新媒介的调研中发现,部分APP视觉设计存在同质化、品牌文化弱、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给用户留下呆板、僵化的印象,无法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2],未能引导用户通过视觉的感性认知深度思考为精神导向的意识形态,影响其传播效力。在视觉元素中,某一类文化符号在受众心中已经形成了视觉共识,这需要考量保留其受众共识又要植入文化个性,设计表现形式“外化于形”的同时又要体现其“内化于心”的文化独特性,提升其新颖度。

(四)品牌力不足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召开2022年度党报党刊发行的工作视频会议中指出,党报党刊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主要手段,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同行者、见证者和书写者。每一处党刊自成立之日起就有其个性文化和办刊理念,具有社会、时代和历史价值。然而,部分党刊因其品牌力不足而鲜为人知,导致其传播力较弱。因此,亟需基于自身文化优势,发展其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文化,增强品牌价值,提升竞争力。在主体内容的建构上、视觉形式的呈现上、传播策略上,提炼自身文化主题,构建品牌传播体系,提升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获取社会关注,拓展读者群体。

二、党刊新媒介创新设计路径

(一)增强党刊APP新媒介的用户情感黏性

数媒时代需要创新,良好的视觉感受是引导受众深入认知的基础,需考量视觉审美的前沿性、符合大众耳目一新的既视感又不失其外显的文化性,强调创新创意与时代性,通过数字平台的传播,让受众感知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在进行党刊APP的视觉再创时,从本能层吸引读者的同时须考虑用户的行为层与反思层,最终的反思层才是党媒传播的首要目的;APP建构应与时俱进,设计出受众认可的象征元素,形成共识符号,再进行传统与现代、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整合与融合,使其具有新的文化内涵,引导用户自发性互动,培养其品牌忠诚度,激发党刊活力。在视觉调性方面,可倾向严肃、稳重、简洁耐看的视觉风格,这类呈现形式给予用户的情感认知导向趋于严谨、有内涵、不浮夸,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内在文化的直接映射。在社会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倾向于这类表现形式,简明扼要地表达关键点和功能逻辑性,快速吸引用户群。如何在时代的视觉审美性与文化表现性之间寻求平衡的关键点和逻辑性在于用户心理诉求,当时代进程节奏快时,受众心理稳定性较差,视觉外化须寻求平和冷静,引导受众心理趋于平缓。当时代进程慢下来时,可选择差异化的文化内涵外化形式,吸引受众关注,提升用户的新颖体验度。用户的多维度了解能培养对APP的情感黏性,因此探索用户的心理规律,凝练自身的文化底蕴,进行二次创新性转化为符合用户自觉接纳的视觉形式尤为重要,从本能层吸引用户,表现自身独特的刊物文化,开辟其自身的设计呈现形式,引导用户沉浸式阅览,使用户能够深度参与到新媒体交互性的阅读中,获取良好的阅览体验[3]。这要求党刊APP主抓用户心理的同时又不拘泥于现有形式,平衡传统与现代、审美性与实用性、个性与共性。在内容传播上,建构优秀良好的内容,提高其可读性和趣味性。从相关调研数据看,年轻的读者群体更喜欢阅览简练易懂的内容,这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阅览习惯;可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利用大数据推广传播,精准定位用户群,精准内容投放,满足各用户层的个性需求,拓展其受众面,拉近用户与APP间的距离。基于用户心理规律,在视觉呈现和传播内容形式上进行情感化策略建构,提高党刊新媒介的文化普世性。

(二)彰显自身品牌文化

党刊新媒介平台需彰显自身的品牌文化,增强行业竞争力。如今,品牌多样、视觉呈现纷繁复杂,受众有较广的选择性;如何通过品牌力塑造,建立用户与党刊之间的联系,培养用户忠诚度是党刊媒介的时代之任。建构品牌文化不仅局限于品牌文化的凝练、视觉的再创,而是整个党刊文化对受众的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实际是“说服受众、占领受众心智”的过程[4],党刊需要从文化渊源和办刊理念提取文化符号和创新外化的视觉形式,构建符合自身特征风格的视觉调性,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保持行业竞争力;并且需要基于自身文化明确定位,提高刊物内容质量,拓展传播面;其传递的正确导向是品牌成功的基础,打造品牌个性又有新意的文化是冲破传播壁垒的关键因素。数字化时代,品牌的同质化和审美返祖现象导致品牌文化创新的停滞,新时代的党刊需要深挖其历史文化底蕴,追根溯源,根据其个性特色与时代相结合,从文化外化与传播策略,建构完善的品牌体系和丰富的品牌文化;优秀的传播策略能够培养忠实的读者群,增加平台的用户活力,且内容的差异性已然成为品牌具备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党刊媒体平台应用好其属性定位,根据自身特色,在传播内容上丰富自身,利用读者群引流,从内容及文化层进行品牌特色的引导,实现读者自发性向外裂变传播。只要明确品牌定位,结合用户群的心理倾向和阅览习惯,创新发展自身特色优秀的文化内涵,党刊品牌自然会获得受众关注。

(三)整体构建微阵地模式

在数字化时代的洪流中,有必要构建自身数字化情境,打造行业竞争优势。这种情境时空,有别于品牌体系的建构,在共享交流数据资源的同时,用户能够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人机耦合式的沉浸阅读,提高閱览效率,深度了解党刊的传播内容,打破传统的阅览方式,享乐于数字化平台。不仅仅是动态视觉空间和视觉设计表现,而是一个属于党刊文化体系建构,这种系统性的方式颠覆了传统设计服务于外部的固有思维[5],空间虚拟而现实时间同步,能够把阅读提高到一种高维度、情境式。根据目前现有的技术条件,可构建一个党刊类别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以体系化、类别式的内容展现为主,无论是交互形式、传播策略、动态形式,都衍生出党刊的文化性、时代融合性、创意创新性,让读者具有沉浸式的文化阅览体验,这种系统建构机制不局限于AR/VR、虚拟现实空间等形式。

三、新时代背景下党刊APP视觉设计策略

(一)品牌定位精准

党刊由传统媒介向数字媒介的拓展过程中,技术革新的同时,永葆自身文化基因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凸显自身的品牌文化尤为重要。党刊可通过整合自身的办刊理念、内容倾向、受众群体、结合地域差异等因素,梳理出典型性文化,凝练品牌核心要素、文化符号和视觉调性,再根据市场需求调研,从行业现状与受众心理等方面精准定位,以品牌理念为核心,建构新媒体平台。

(二)功能逻辑清晰

良好的功能架构是APP成功的关键,党媒作为以知识型传播平台,功能架构不必复杂,主体功能为满足用户的阅览需求。从阅览类APP的功能需求看,首先层级架构需要明确,层次不超过三级为宜。其次功能结构方面需要厘清阅览的主次。最后逻辑关系是新媒体建构的基础,清晰的逻辑结构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降低用户的使用焦虑。基于用户心理拟定功能框架,在功能框架确定的基础上,实用亮点的附加功能是产品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关键。个性化、实用性的功能是APP的特色和基础,需要考量其前瞻性、创新性、现实性;确认基础层级定位后,需留有其他衍生功能开发的余地,其衍生功能的定位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倾向以及APP的逻辑架构,能在多样化、体系化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同用户层的使用需要。主体以阅读功能为主,在个性化需求中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拟定不同的使用倾向,这些个性化倾向在完善身份时,自动智能匹配推荐,满足用户需求;且APP需要具有一定的用户激励机制,这种功能的存在能够抓住用户群,满足用户的猎奇心、培养忠诚度、增加用户黏性。主体架构不变,多样化功能将会充实新媒体的体系建构。

(三)基于用户层的交互界面

用户与交互界面的交互过程可分解为用户发出行为,行为后界面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用户产生的心理感受,界面产生的变化对行为产生者的视听觉等反馈,就是交互体验。这种体验给予用户的情感反馈是衡量交互优劣的关键,因此交互界面以满足用户体验为核心。界面中的层级与功能图标需要进行合理的编排,以功能为层级划分次重点,须从几点区分:根据莱斯托夫效应“人类在同一场景中容易注意到特殊现象”,首先从色彩的对比上,主要功能图标及功能区域在色彩上相对于整个界面形成强弱对比,以及面积比例的大小,形成版式布局的视觉反差能够使用户快速定位到主体功能,引导用户无意识的交互行为,减少用户的识别负担;其次党刊媒体以展示阅览功能为主,因此在界面的版式布局中,首页列表式是党刊目前较优选择之一,用户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所需要的栏目或内容信息,此种类型的布局突出标题,尽可能展示较多的直观信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所需,这样的布局能够使页面界面显得规整,突出严谨性与正统性。在功能布局中,导航是用户的视觉重心,是满足用户直观需要的前提,党刊新媒体中的内容多,栏目杂,导航能够在范围及功能上引导用户的操作,满足用户的需求;重点功能除栏目导航分类,消息通知等常用功能图标外,搜索功能是用户能够精准找到内容的主要入口,基于用户需求,搜索功能在整个用户界面中需重点突出。标签栏是整个党刊新媒体的核心,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APP的使用,交互形式上,选中与非选中状态及切换方式都需考量其良好的反馈。在交互行为中,实时的反馈及形式会使得界面更丰富,增加其趣味性、灵动性,并且内容展示页面的功能应多样化,拥有视听功能的同时,增加多样化功能,如笔记功能,满足用户的阅览体验所需。内容页切换中,翻书式交互情境能够使用户对整个新媒体平台感到亲和,感受整个平台的友好。在图标与界面及动效的呈现中,根据其党刊的品牌视觉文化衍生出功能性设计,用户接收到党刊文化体系的同时也能了解其品牌视觉文化体系,有助于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和区分。

(四)新时代文化的视觉转化

在党刊新媒体中,文化是平台的“根”和“魂”,其使命便是传播文化意识形态。在视觉界面中,视觉符号不但具备功能性,同时也是党媒的文化映射,视觉元素的文化再创在时代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视觉符号具备文化性又能跟进时代的审美要求,才能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的同时,也能传达其文化。视觉元素再创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用户界面呈现中并非对文化符号的直接套用,需要总结归纳其党刊的特性,对其历史与现代的视觉符号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刊物的创刊理念、创刊时间以及背景,纵向以时间为基准,横向以同类行业为参照,总结掌握其视觉规律和刊物特性,根据时代的审美性,进行视觉符号的创造性转化,达到刊物的文化延续和创新,保持其核心底色又不失时代审美,使视觉创新设计有理有据。

1.字体设计及应用

在党媒视觉系统中,字体的设计和运用应严谨,尊重其权威性。党刊作为文化载体,有自身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字体设计中,需要以权威的视觉体系为参照,对其字体设计再创,体现红色基因的延续,衍生出文化正统又极具刊物个性。在字体选择中,须考量其形式突出的功能性、文化性、审美性。衬线体经典,具有文化气息和美感,易识别性,但是由于笔画的粗细和形式,反而会受制于电子设备造成呈现的视觉性变弱,甚至降低整体的审美性和识别性;无衬线体极具实用性和现代感,在电子设备上呈现的视觉感强,有较高的可识别性,但是突出的文化性和美感较弱。在新时代进程中,衬线体与无衬线体各有优势,在新媒体APP视觉界面中,受制于移动端设备,用户功能页字体须选择无衬线体,满足功能使用的引导;正文阅读部分则需要以衬线体宋体为主,遵循中国用户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要。因此字体的选择须根据设备与功能定位,功能主体界面以无衬线体为主,增强其时代性与可用性,閱览部分则以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宋体为主。

2.图形设计

在移动端用户界面设计中,遵循统一性、识别性、差异性原则[6]。党刊APP主要作为阅览类平台,极简的扁平化风格是最优选择,能够提高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7]。明确设计调性后,深度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形态,总结差异性与统一性,从品牌标志到其他衍生图形,无论是形式构成,文化映射,都需遵循统一性主体原则,在统一的基础上找差异,应用于视觉设计中,形成用户喜闻乐见的视觉语言。特别在图标设计中,主体功能的识别需遵循用户的使用习惯,不能因突出自身的文化调性而丧失其视觉共识性,导致用户无法明确其图标的使用功能。在新媒体视觉语言中,很多视觉符号已经形成共识,过度差异化会失去识别性,因此在遵循原形的基础上,达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在党刊APP中,要将其个性文化符号衍生应用于图标中,因其属于党刊文化的视觉体系,务必遵循其文化主体性,在不影响功能识别性的同时,使之与文化产生关联,设计出个性化图标。

3.色彩选取的依据

大多数党刊以红色为主,金黄色为辅,此类色彩搭配应用方式主要依据党的历史性。红色象征革命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繁荣昌盛的向往,黄色象征阳光、光明和对生活美好的愿景[8],因此,红、黄色彩的搭配是最常用的色彩方法。在对百年党刊的搜集整理中,大多数党刊以红色为主要色彩体系(如表1)。党刊属于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红色必不可少。但可根据自身刊物的调性与个性文化结合,选取自身独有的色系为辅色,既能延续红色基因也能突出自身的文化。为了使用户拥有具身的阅读体验,在色彩搭配中应重视主体色彩之间的对比度,产生关联性的同时需要突出严肃性,营造其舒适的美感,色彩的纯度基本偏高,明度深,有较强的识别性,页面主体色偏暖的同时,也能起到护眼作用,减少眼球的刺激,缓解读者焦虑[9],体现其正向积极的内核特性。视觉界面中的色彩调性固然重要,但是色彩并非愈多愈好,新媒体用户界面中需惜色如金,大量的用色只会让整个用户界面看起来繁杂,增加用户的视觉负担,导致视觉疲劳,简洁的色彩搭配能够提高识别度和传播效率,使用户心理趋于平缓,基于用户层需要,阅读类APP应该重视设计简洁的色彩关系。

四、党刊APP设计建构实践

党刊APP在内容架构上应严肃严谨,逻辑结构清晰,言简意赅,使其具有强烈的可信度与真实性;交互形式要易于理解,严谨的逻辑结构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好评,能够直观地进行文化传播,形成用户群的统一认知,使其视觉设计体现出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众对其视觉符号和视觉风格有深刻的认知和识别(如图1)。

(一)“党刊视界”APP的架构定位

建党百年以来,尚未有系统性展示党刊史料的APP平台,基于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呈现方式,与百年党刊文化融合,构建“党刊视界”新媒体传播平台,展现百年党刊,传递党刊文化,推动党刊呈现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如图2)。“党刊视界”APP的主要功能定位为:传承与传播。在传承方面,基于百年党刊的文献史料,按时间顺序系统整理成党刊数据库,在“党刊视界”APP中供用户阅览;在传播方面,总结百年党刊主题文化,基于用户体验,定位其视听读写的阅览功能,厘清其传播逻辑,建构情感化的交互逻辑功能和用户界面,为用户多维度呈现党刊,用户能够了解过去、熟悉历史。在APP内,增加了党刊史料收集端口,针对党刊的缺失部分设置,目前很多刊物史料呈现零散化,收集难度大。因此针对用户设置奖励机制,发动群众,对其留存的刊物史料,拍照即可上传,后台进行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会上架展示,这对完善百年党刊是一个技术性的进步。

(二)品牌视觉再创

党刊作为党的“喉舌”,是中国革命的指向标和引领社会正确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自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发刊起,党刊宣扬的“共产主义”指明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至此党刊便肩负起了与党相关宣传的历史任务,给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道路。基于百年党刊的发展之路,对“党刊视界”APP的品牌主题提炼为“照亮前行的路”,根据其主题设计建构品牌视觉系统。如图3,首先在文字形标志的设计中,灵感来源于《人民日报》,选用了毛体字形式,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表现出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精神、革命必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精神,是党的文字代表和文化外显[10];英文应用了传统的宋体,展现古朴、正统严谨和权威的中国优秀文化;色彩取自于党徽配色,呈现红色文化的正统性,延续红色基因,色彩并非套用其色值,而是在其基础上提高明度,使整个色调明亮,突出现代性,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突出红色基因和公信力。

其衍生的视觉元素中,根据品牌主题“照亮前行的路”,定义其视觉设计主题为“光”,以太阳、刊物、灯塔、五角星、火焰等进行视觉元素衍生设计(如图4)。

针对“党刊视界”APP功能架构的图标和视觉元素,延续其红色基因,保证其功能识别性的基础上又体现出党刊的文化寓意(如图5)。

(三)用户界面

“党刊视界”APP页面突出其功能导向性,以满足用户的易用性。启动页如图6,以火焰燃烧的动效隐喻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首页以瀑布流的布局展示其严谨性;其底纹的几何形寓意为“光”,整个暖色的界面给人以视觉舒适性,传达党刊文化的品牌性。

五、结语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断言:“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能够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党刊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其作用和影响力是红色文化发展继承的关键,继承发展红色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党刊自身的文化连续性与个性。数字化时代,党刊的呈现与传播形式迎来革新式拓展。文章从增强党刊APP新媒介的用户情感黏性、彰显自身品牌文化、整体构建微阵地模式三个主要方面对党刊APP的设计建构提出创新设计路径,通过借势数字化时代,挖掘其个性品牌文化,构建交互逻辑友好,界面实用美观的党刊APP,打造其行业竞争力,以期对党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补充理论依据,为新时代文化的发扬光大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马珂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9.

[2]侯佳,谢臻,夏敏燕,等.在地实践语境下的上海红色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22(4):376-382,422.

[3]郭青青.具身交互阅读:数字化生存视域下深阅读复归图景[J].编辑之友,2023(4):29-36.

[4]章一莎.地方黨刊品牌传播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5]郭桐桐,陈原川.书籍阅读体验设计的两条路线[J].包装工程,2023(24):398-404.

[6]丁男,时慧娴.手机界面图标设计原则[J].戏剧之家,2019(21):140,142.

[7]王宪宇.拟物化与扁平化两类图标视觉搜索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旗和党徽的历史演变[J].四川党的建设,2017(8):72-74.

[9]吴彬.跨媒介阅读下手机APP界面的视觉艺术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10]张雪阳.毛泽东书法的革命精神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刘发波,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朱守会,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设计策略新时代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设计的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论空间视角下平面设计的视觉延展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