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2章世界史》中的方舟形象解读

2024-06-01 02:45:53马晨晨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3期
关键词:世界史巴恩斯诺亚

马晨晨

[摘  要] 巴恩斯的《10 1/2章世界史》呈现出了文学作品中与众不同的叙事视角与文学意象。这部作品共包含了10个半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其中方舟的形象,一直贯穿全文。本文主要分析方舟形象及其变体,包括圣经中的“方舟”、被劫持的轮渡、女性逃离男权社会的小舟、坠落的宇宙飞船和最后半个章节中的“天堂”,从而进一步解读方舟形象背后的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巴恩斯的作品。

[关键词] 《10 1/2章世界史》  方舟  意象

[中图分类号] I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3-0028-04

在西方神话中,“方舟”一直被视为救赎和神圣的化身,而在《10 1/2章世界史》中方舟的意象发生了变化。这本书分为十又二分之一章节,每个章节看似独立又有所关联,其中方舟的形象也以不同的形式贯穿其中,构成了每个章节中独特的意象[1]。第一章是关于诺亚和他的家人按照上帝的指示建造方舟,在末日洪水到来之时同动物一起避难;在第二章中,主人公富兰克林喜欢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被劫持的游轮上成为恐怖分子和访客之间的调解人[2];第三章中,主教的宝座因木虫逐渐倒塌,木虫被指控亵渎神明,并被送到宗教法庭;第四章中,作者从女性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以主人公凯瑟琳的视角看待男性话语权下书写的历史;第五章中,巴恩斯用一幅关于沉船的油画展开叙述,回顾了法国远征舰队沉船事件的经过;第六章中,虔诚的基督教徒弗格森小姐前往高山朝圣,寻找所谓的方舟遗迹;第七章的三个故事讲述了二战时期犹太难民乘船前往美国避难的经历;第八章是关于主人公查理前往印第安部落拍摄电影《丛林》的经历,他写给情人的15封信从未得到反馈,最终这段关系以心碎结束。作者在此章中分析了人类之爱的起源、维持和影响;在第九章“亚拉腊计划”中,宇航员斯派克·提格勒突然听到月球上的声音“去寻找诺亚方舟”,于是返回地球之后踏上寻找方舟之旅;在第十章中,作者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王国,在那里可以得到任何他想要的东西,并享受上层社会的生活;最后半个章节是作者对自己创作历史小说的自述插曲。

巴恩斯作为英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其创作手法也体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意象在小说中一直是重要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中倾向于用传统的意象表达与传统背道而驰的含义。对《10 1/2章世界史》的批判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巴恩斯的写作技巧和语境分析上,也有学者从女权主义和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10 1/2章世界史》[3]。李津发表了关于巴恩斯的写作技巧的论文,如互文性或叙述模式[4]。赵胜杰主要关注解构历史权威的视角和巴恩斯的历史观[5]。同样女性作为书中章节的主人公,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迄今为止,他们很少从方舟意象角度来解读其作品。小说中“方舟”的意象频频出现,一些地方采用了类似于方舟的变体,比如劫持乘客的游轮、女性逃离男权社会的独木舟、油画中的沉船、现实社会中的飞船等。这些意象在丰富方舟形象的同时,也将小说的每个章节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历史。本文从方舟的意象分析出发,将为巴恩斯小說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圣经中的“方舟”

书的第一章节借鉴了《圣经》中诺亚遵照上帝指示建造方舟的故事。不过与传统的圣经故事不同,巴恩斯给予了方舟这一意象不同的内涵。故事中的人类并非唯有诺亚及其家人,同在方舟之上的还有被选中的动物。这些动物作为地球上仅存的物种,承载着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使命,然而在诺亚一家的眼里它们却只是桌子上的美味佳肴,甚至是可以肆意浪费的低等食材。书中不起眼的动物“蠡虫”作为偷渡客与叙述者,讲述了它存在于方舟之上目睹的事实。他们的依据就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对亚当的授权,让他“统辖水中的鱼,空中的鸟,以及地上行走的一切动物”。属于救赎与生存的方舟,却沦为了动物们的地狱。有一处细节描写是诺亚一家人对于方舟上动物的处理,诺亚禁止动物走动和发出叫声,只因为会影响他及其家人休息,甚至禁止动物进食,每天选择自己喜欢吃的动物,把剩下的残羹倒入大海。对于看似生病的动物,比如到了季节换羽毛的鸟儿,都被诺亚认为是得了传染病而全部杀掉。其中动物们所敬重的独角兽,也被诺亚杀一儆百。最终,每一物种的动物寥寥无几,甚至一些物种已经在方舟上灭绝。

诺亚是建造并同时控制方舟的人选,但他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任何深刻洞察力的酒鬼。正如木虫告诉他的那样,“他脾气坏、发臭、不可靠、嫉妒和胆怯”。他羡慕独角兽的声誉和强大的能力,所以独角兽最终被诺亚的家人杀死并吃掉了。在它的叙述中,方舟不再是动物的救生船,而是一艘囚犯船,在那里动物就像囚犯一样,在人类的控制之下。木虫还强调,诺亚家族不吃动物。他们会浪费很多肉,随时改变自己的味道,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一种动物的生存会受到威胁。巴恩斯抛弃以往人类英雄主义的视角,从动物的角度看待人类的救赎,进一步思考方舟的意义。同时借助动物的声音表达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巴恩斯选择了维护动物的权利。

另一处出现圣经中的方舟是在第六章。主人公弗格森小姐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她固执地前往阿勒山朝圣,笃信方舟的存在。在所有人认为她是一个疯子的时候,她不畏艰难只身前往,却在旅行中不慎跌落山崖,最终没能亲自找到方舟。他们寄宿的修道院变成了一个农场,这个亵渎神明的村庄的村民最终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这两处出现的方舟均与圣经中的方舟相关,并且前后经历了跨世纪的间隔。前后出现的方舟都是圣经中的方舟,然而一处是想象,一处是现实。弗格森小姐寻找的方舟是圣经中最神圣、最完美无瑕的方舟,可以说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寄托,然而在方舟之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对于人类来说是永远无法得知的真相。巴恩斯前后的对比描写,也是在淡化宗教赋予方舟的神秘色彩,同时启示人类不应该把宗教凌驾于生命之上,方舟未必是人类的救赎,反而会是其他生命的地狱,或者是人类特权滥用的保护所[6],体现的是动物在人类中心主义肆虐下的悲惨命运。

二、方舟的变体

1.被劫持的轮渡

在第二章中,主人公富兰克林极其势力又喜欢出风头。当船被恐怖分子劫持时,他被选为恐怖分子和访客之间的调解人。虽然他害怕会受到恐怖分子的惩罚或者游客的谴责,但他接受了这份工作。在这场谈判中,起初富兰克林作为被绑架的乘客中的一员,依然站在游客的角度为游客争取更多的自由,比如获得食物以及休息空间。然而渐渐地,在发现自己拥有劫匪赋予的权力的时候,他开始享受这种权力带来的满足感和权威,他逐渐开始搜刮游客财物,禁止游客直接参与他和绑匪的交流。最终富兰克林变本加厉成为了恐怖分子的一员。在这一章中巴恩斯着力塑造了富兰克林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在轮渡之上人类之间的故事。虽然没有体现出方舟的意象,但是这个故事和开篇亚当建造方舟如出一辙,被劫持的轮渡便是方舟的变体,开篇的动物换成了人类。相较于动物在灾难面前的齐心协力,人类往往倾向于关注个人利益。恐怖分子也是人类的一员,然而在轮渡之上却像是亚当一家贪婪而恐怖的存在,对待游客如同对待动物一般残暴。方舟的这一变体,也体现了巴恩斯创作中的反讽手法,他旨在凸显面对灾难时真正可以实现救赎的并不是方舟,而是人的品行。对比之下,人类的品行经不住欲望的考验,反而不及动物。巴恩斯同样让读者思考在面对灾难时人类该如何做出抉择。

2.女性逃离男权社会的小舟

凯瑟琳是一个在父权社会压制下敏感而善良的女人。在书中描写的男权社会里,凯瑟琳一直生活在丈夫的话语之下,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她甚至一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使得自己陷入了歇斯底里的境地。古代一直将女性的歇斯底里视作精神疾病,而讽刺的是,这种疾病通常由男医生治疗,这也暗示了凯瑟琳不仅在家庭中受到男性的控制,在社会中也一直处在男性的监视之下。不管她关心什么,她周围的人总是无视她的想法。当凯瑟琳询问男性医生冷战有没有爆发时,医生回答她:“看上去好像真要打一场战争,但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听到医生这么说,凯瑟琳立马用挖苦的语气喊道:“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此刻凯瑟琳已经厌倦了由男性 (“他们”) 所主宰的话语权。 直到她最终再也无法忍受没有精神、没有爱的生活,决定出走。她在路上捡到一只猫,取名为琳达。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并且极度脱水后,凯瑟琳开始梦到自己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受治疗。男医生可以控制凯瑟琳的身体活动和对她的洗脑。最后,凯瑟琳不知疲倦地战斗将男医生从自己的思维中抹去。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岛上,琳达生下了五只小猫。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构,凯瑟琳最终控制了她的身体和精神生活。这是作者为女性发声反抗男权社会的胜利。

巴恩斯很巧妙地设计了凯瑟琳出逃选择的交通工具,这艘独木舟是另一个方舟的变体,此刻凯瑟琳的出逃是为了救赎自己。这也是女性主义书写的一大进步,即一个女性不需要男性的拯救,而是通过自救实现摆脱男性控制,驾驶自己的“方舟”前往自由之岛。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往往会被塑造为弱者,等待男性的拯救或者牺牲自己维护集体利益,然而巴恩斯打破了这种“伪女性主义”,他给予了凯瑟琳自救的勇气和工具。“方舟”是独属于女性的救赎。最终随凯瑟琳一起出逃的小猫琳达实现了做母亲的愿望,这也是对凯瑟琳的新生活的一种暗示。巴恩斯擅长创造双向的结局,另一种理解也可能是凯瑟琳依然处于梦境之中,她永远地被控制在了男权的社会中,而“独木舟”是她在潜意识中出逃的方式。

3.坠落的“飞船”

在第九章“亚拉腊计划”中,宇航员斯派克·提格勒突然听到月球上的声音“去寻找诺亚方舟”。斯派克·提格勒本已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宇航员,他本可以享受航天计划带来的荣耀,却因为一个声音而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不惜放弃家庭去寻找诺亚方舟。实际上,斯派克·提格勒在月球上听到的传来的声音很可能是他自己大脑里产生的幻想,这种对于方舟的渴求促使他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自己的信仰。这种行为也暗示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依然无法摆脱对于宗教信仰的执念,或许正是精神层面的缺失,才导致人们不断寻找自己的“方舟”。不管人类进入外太空还是身处地球,人们依然希望找到自己精神的寄托。此处宇航员驾驶的离开地球的飞船是方舟的另一变体,时隔几个世纪其存在依然被后人质疑或者笃定,也正是如此又推动人们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飞船”在本章节最后只剩下了遗骸,这也是方舟的另一变体,这一意象推动了后代人不断寻找精神寄托。

三、方舟形象的延伸

在第十章中,作者描述了一个人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天堂。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永生,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渐渐地,他们厌倦了购物、吃饭、打高尔夫球和结识名人的舒适生活。此处的方舟就是主人公所生活的天堂,看似可以得到一切,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虽然没有遗憾和痛苦,但却是身处囹圄。表面上任何人都没有阶级的差距,生活在天堂的人可以自由见到总统,享受高级的美味佳肴,但却最容易陷入精神的疲惫,产生对生活的厌倦感。这里没有苦难,只有满足,然而苦难本身与快乐就是相对的,没有苦难便难以在对比中凸显快乐的纯粹性。巴恩斯同样暗示,虽然人间的生活没有那么容易和快乐,但是可以让人类在“得到”与“失去”的平衡中获得满足感[7],这也是巴恩斯对于通过道德、艺术和爱达到和谐生活的独特阐释。叔本华说过,人类总是处于“得到了就无聊,得不到便痛苦”的两极分化状态,无论乌托邦的世界有多么美好,得到一切的人类也会厌倦已有的生活。

这其中的天堂也有多種理解,可以是人类依靠科技手段达到的乌托邦世界,在未来文明中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主人公进入了想象的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幻想。那么这两种情况都在启示人类对于方舟一样的天堂生活的反思,是否人类的命运可以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置之度外,人类是否可以任性地享受所有自然的馈赠以及科技带来的舒适感。在天堂的生活没有污染、没有利益、没有其他物种,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享受生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映射,反映了现代人对于社会问题的逃避态度,这种逃避并不能带来永远的快乐和安全感,反而会滋生恐惧和无聊。[8]同样,如果人类一直以自我为中心,最终换来的也不是幸福和满足,反而会是更大的精神危机与生存危机。

四、方舟与世界史

在巴恩斯的写作中,寻找历史的真理是一种朝圣之旅,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书中的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个基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故事,巴恩斯重述了这些故事来展示后现代主义的多个主题。在《10 1/2章世界史》中,世界的历史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故事,而巴恩斯只写了一个故事。读者可以把历史解释为一本寓言书或一篇研究论文。方舟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方舟是人类的救赎,方舟是人类生存的希望,唯有方舟能够带领人类逃脱末日洪水,然而巴恩斯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方舟的崇拜,其对于方舟之上发展的故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叙述,营造出了不同的方舟意象及其变体。

五、结语

巴恩斯的作品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历史性作品的认知,将恢宏庞大的叙事融入到日常的故事之中,并且通过方舟的形象贯穿全文,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被人们厌弃并且又在寻找的方舟的形象。不管是亚当创造的方舟,还是现实生活中沉落的方舟,或者是人类苦苦追寻的圣经中的方舟,被劫持的轮渡,用于逃亡的木舟或者是即将沉没的木筏,方舟不仅仅是人们对于宗教的崇拜,更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寄托。小说中的方舟象征了救赎的同时也象征了罪恶,象征了精神寄托的同时也象征了精神迷茫。同时,人类寻找方舟的过程犹如人生成长的过程,在欲望面前唯一能够战胜的只有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坚毅善良的品格。人类只有相信爱,才能在宗教和艺术的相继沦陷之后获得希望。人类寻找方舟的过程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从以自我为中心到接受自然的惩罚,从逃避责任到自我的觉醒,在灾难面前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是自身坚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 Barnes J.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M]. 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89.

[2] Finney B.A Worm's Eye View of History:Julian Barnes'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J].Papers on Language & Literature,2003,39(1).

[3] 赵胜杰.边缘叙事策略及其表征的历史——朱利安·巴恩斯《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之新解[J].外国语文,2015,31(03).

[4] 李津.多元与对话:《10 1/2章世界史》的互文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5] 王丽君.《10 1/2章世界史》中的方舟共同体[D].湖南科技大学,2019.

[6] 李颖.论《10 1/2章世界历史》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当代外国文学,2012,33(01).

[7] 劉丽霞.以爱之名:论《10 1/2章世界史》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思想[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01).

[8]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特约编辑 杨  艳)

猜你喜欢
世界史巴恩斯诺亚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革
英语世界(2020年7期)2020-08-04 20:00:36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生日惊喜
畅谈(2018年14期)2018-08-27 09:11:16
江湖留名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学与玩(2017年5期)2017-02-16 07:06:24
无理之人
聪明的布莱恩
小喜鹊,你是我兄弟
美国学者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史——浅析英文版《世界史》第一卷至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