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BOPPPS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4-06-01 13:01:48曹辉陈颖甘苹
大学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曹辉  陈颖  甘苹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使专业课程更有效地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关注点。课题组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OBE+BOPPPS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考评四方面进行探讨,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OBE;BOPPPS;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6-0045-0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对懂得新兴网络技术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知识点,提升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其“科学知识+应用能力+思政素质”综合素养、创新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面对培养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的任务,课题组以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开展的教学改革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以BOPPPS和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通过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推进该课程适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面向计算机大类(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点:

(一) 教学模式

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易导致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满堂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上课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

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课程案例比较陈旧,导致教学深度、广度不足,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考评

传统的教学中,期末考试学生临考前突击,不注重平常的学习,造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

二、基于OBE+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探索

本文结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从四个不同角度探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课程利用学习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BOPPPS和翻转式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划分为课堂导入(Bridge?in)、教学目标(Objective)、前测 (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个环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深度广度,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见图1)。

教学以线下课堂的面对面师生交流为主干,以线上教学平台的各种开放资源为补充,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案例授课,理论和实验内容相互间促进补充,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2)。学生课前在线观看微课视频并完成相应题目的解答,教师依据学生答题情况,在面对面线下课堂选择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该方法由强化教师“教”转化为强调学生“学”,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为每个OBE模块设定“先导问题”,结合应用实例导入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再通过“参与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原理、概念、应用以及实验等进行讨论,最终回答“先导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沉浸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学习的愉悦感,将知识体系化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程在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在教学中添加思政元素,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网络设计方法和网络应用安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信念。

(三)教学内容的改变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网络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引企入教”,請企业的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讲授,让学生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本课程在学习通上建立了教学网站,网站上含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26个授课视频,视频总时长1175分钟(见图3)。同时,网站上还有丰富的习题资源供学生练习。由于课程涉及面广,选择题库的题目有难易的不同。目前题库内共有选择题800多道,试卷50多套。此外,本课程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三级“网络技术”科目的考试要求,并结合参照CISCO思科的CCNA考试要求,在教学网站上充实相关考试辅导材料和练习,帮助同学了解考试的特点、方式以及内容。

(四)学生考评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平时成绩采取的是考勤、 作业、期中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其中考勤分占30%,作业分占40%,期中考试占30%。学生只要坐到教室就可以得到考勤分,只要按时交作业就可以得到作业分。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够好。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平时成绩考核多样化,包括课前活动任务点学习、课程作业、课堂测验、过程化考核、学习报告等内容。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有两次过程化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到总评成绩中。本课程平时分数考核方案见表1。

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小组同学互评的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批阅网络设计作业,在相互批阅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网络设计方案,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和设计的不足之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小组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布置的项目任务,通过这项活动,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同学们在互相评阅的过程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评价学生在小组中的成绩,可以依据学生三方面成绩,分别是:学生自评成绩C1、学生互评成绩C2、教师评价成绩C3,小组中的学生个人成绩C=C1*30%+C2*30%+C3*40%。

三、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加不同的学习形式,延伸了课堂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增加了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下面选取两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比较这两个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情况(见图4)。A、B两个班级总人数相同,A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B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级期末考试的试卷相同。结果显示,A班80~100分人数明显高于B班,B班不及格人数比A班多,B班的平均分比A班低5.1分,B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比A班低。

课后,学生反馈采用混合式教学较好,许多学生主动在教学网站上给予好评。开展混合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少学生积极参加CISCO思科、华为举行的考试并获得证书。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为实现我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努力,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新的探索。

四、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课程组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OBE+BOPPPS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考评四方面进行探讨,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谢丹艳,任向民.基于“三能导向”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23,22(6):114-118.

[2] 严文蕃,李娜.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深度学习: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2):26-31.

[3] 徐航,谢莹,严涛,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6):148-151.

[4] 王显清.基于OBE的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5] 王冬姣.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福建轻纺,2022(12):53-56.

[6] 陳燕,陈亚林,顾大刚.新工科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7(1):109-112.

[7] 姚丽芬,高宏.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效课堂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86):262-265.

[8] 何海浪,周晓燕,黄乘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153-154.

[9] 刘杰丹.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6):73-75.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