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英
〔内容提要〕青年发展型城市是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两个维度的相互统一,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高校和城市产业联系紧密,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也是青年学生踏入社会的起点。高校共青团更加贴近青年,了解青年,拥有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浪潮中,高校共青团应率先做好青年价值观培育,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模式,建好青年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桥梁,成为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先锋力量,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价值观;社会实践
注:本文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22年委托课题“教育服务东北振兴有效模式和路径研究”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青年事业的创新,城市治理的创新,更是发展动能的创新。20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对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作出一系列部署。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进该项建设走深走实,取得很多实质性进展和良好的成效。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愿景愈加清晰。
青年发展型城市是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两个维度的相互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新征程上,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更多的对话交流,让青年与城市更加契合。高校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地,聚集着天南海北的青年人才,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青年学生踏入社会的起点。高校共青团更加贴近青年,了解青年,拥有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肩负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浪潮中,高校共青团应当积极承担起思想引领、实践育人、服务成长等方面的主要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以高质量青年服务助推青年发展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共青团要下好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先手棋”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离不开对青年价值观的引领,培育青年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引导他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挑重担。高校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共青团履行为党育人政治职责,以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是引导青年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
首先,高校共青团应结合自身优势特长,牢牢扭住“党管青年”这一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原则,在青年学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认同、涵养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譬如,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贴近青年、贴近学生的区位优势,在青年学生中组建青年宣讲团,让青年人听同龄人说,感同龄人想,做奋斗者事。
其次,以“青马工程”为抓手,深度开展各级各类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训,提高青年同学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再者,高校共青团应依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契机,通过拓展青年参与渠道,提供青年发声表达的机会等举措,培育青年的参与精神、提升青年的参与能力,让青年在规范引导下享受参政议政、参与城市建设的权利。譬如,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载体和青联、学联等组织枢纽,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畅通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构建青年广泛参与的共治共建体系。在实践中深化思想理解,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充分激发青年建功立业的奋斗激情,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中,让青年把自身成长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积极融入社会、奉献青春力量。
二、高校共青团要建牢连接青年与城市的桥梁纽带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城市设身处地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理解青年所思所需,了解青年中不同细分群体的需求,才能激发城市更蓬勃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城市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沃土。同时,青年也需要一个了解城市的窗口。青年人需要在踏入社会之前,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拥有普遍的社会认知,明确自身的价值和目标。青年特别是在校青年与城市两个维度间的缺口,需要高校共青团发挥服务学生成长的主要职责,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帮助解决学生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青年和城市提供双向对接的桥梁。
首先,推动实践育人常态化、系统化、稳定化发展。要充分利用好青年学生在校闲暇时间,按照不同年龄段青年同学的思想状态,分批次、有针对性地设计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让青年人在关心呵护与自我探索中逐步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譬如,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有计划、大批量、小规模、经常性地组织团员学生开展社会观察和社区实践,加强校地共建、區域联建,提高青年人社会化能力,培养家国情怀。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走进周边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开展常态化社会实践工作,增加同学们在社会中的活动频率,为在校青年创造更多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机会。
其次,拓展实践育人模式,激发实践育人新活力。加强高校共青团对社会实践的统筹规划,与时俱进增加校外活动场所,不断创新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模式,提高校外社会实践质量,以高质量实践带动青年高质量成长。譬如,以“一周一企”等模式,广泛动员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社区参观实践,提前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企业薪资待遇,城市建设情况,增加青年人社会阅历,让青年人提前感受城市的温度,在“零距离”的交流中,为城市发展留住人才。
再者,开辟青年与城市交流新渠道,提高城市对青年的了解度。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与团省委、团市委、属地党委政府、党群组织的联系便利,依托“青马工程”“扬帆计划”的高质量社会实践项目,带动更多的在校青年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在实践中交流想法,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三、高校共青团要成为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先锋力量
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拓宽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的空间,以产聚人、以人兴产,多措并举建设青年发展高地,形成青年群体与社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的服务体系,为青年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条件。
首先,高校共青团应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主要方向,积极拓宽“科技小院”“乡村振兴小院”等载体的服务职能,针对地方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和科创活动,让青年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产出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青年人留在城市发展创造空间。
其次,完善服务体系,常态化支持城市发展。可以立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和青年发展需要,创新开拓更多与学科培养、定点帮扶等工作紧密融合的服务模式,引导大学生服务队走进基层深入开展长流水、不断线的科技服务活动。譬如,择优支持大学生科技服务队、青年突破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开展主题鲜明、覆盖广泛的科技服务项目,创造青年参与城市建设的机遇,丰富青年参与城市治理的路径,最终实现城市产业与青年人自身的共同发展。
再者,汇集高校青春智慧,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不仅要在硬件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更要在软性的城市管理上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高校共青团可以针对城市治理的问题、难点,组建青年调研团,深入政府、街道调查研究,积极利用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解决城市治理的旧有难题,逐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让城市的治理方式更加贴近青年人,打造更加友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