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
科学思维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科学思维指的是以思维指导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贯穿科学探索的整个过程,对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优化课堂结构,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研究明确了目标,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科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有价值的问题上,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科学思维方法在学生脑海中扎根。
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也是本节课的主题,对于声音这个课题,大家脑海中有什么疑问呢?”此时,学生充满好奇,开始思考声音这一奇特却又容易忽视的现象。有学生很快提出问题:“人可以发出声音,动物和植物也可以发出声音,那么声音是从哪里产生的呢?”教师继续指引:“很好,这位同学提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有没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呢?”片刻思考后,有学生提出:“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我们可以听见,但是楼上的同学却听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概括:“你主要围绕声音的远近提出问题的,还有同学有其他思考吗?”学生继续发言:“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可以听见声音,水里的鱼也能听到声音吗?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听到声音吗?”综合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声音这一常见的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远近之分和声音产生的条件,这些问题将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让我们一同去探索答案吧。”
培养科学思维的前提是善于提出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科学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学习内容中,有效突出学习重点并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
课堂实践活动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例如,根据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声音产生的原理”,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直尺发出声音,看哪个小组让直尺发出声音的方法最多。经过实践探究后,有小组提出可以用直尺敲击桌面发出声音,也有小组提出可以把尺子的一端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弹击悬空的一端可以发出声音。在学生有了一定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这些例子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请大家保持每次力度相同,改变钢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看看声音有什么变化?”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聆听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直尺声音的变化。学生得出统一的结论: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短,发出的声音高,尺子伸出的部分长,发出的声音低。最后,教师总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且同一种物体,越短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对科学问题有了更多新颖、独特的思考角度,对所学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开展实践活动,并以实践过程作为知识的载体,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表达指的是以准确的语言将科学现象描述出来。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需要通过交流汇报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在表达中让学生的思维有更深的体验。小学科学课对表达能力的培养需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准确性,即准确表述科学事实;二是逻辑性,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三是规范性,即用词规范,学会使用科学术语。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利用音叉验证振动和声音之间的关联时,可以轻轻敲击音叉,使其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音叉在发出声音时有没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老师敲击音叉使其发生振动,振动产生声音被我们听到。但是,我没有看到音叉的振动。”此时,教师走到学生身边继续提问:“没有看到音叉的振动,那么就请你伸出手轻轻触摸音叉,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触摸发声的音叉后马上回答:“我感觉到了音叉的振动,原来有些振动是我们看不到的,但是同样可以发出声音。”教师继续引导:“大家总结得很好,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方法验证音叉的振动,比如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请大家观察水的变化。”教师敲击音叉后,立即将音叉插入水中,能看到水花四溅。学生踊跃发言:“音叉的振动传递到了水中,水放大了音叉细小的振动,使眼睛可以观察到。”
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绘科学现象。在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需要根据实验内容制定课堂策略,不断强化学生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助力学生有更好的思维体验。
在小学阶段,启发学生思考,获得感知科学知识的方法,是科学教育的关键所在。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以多角度、多元化的形式开展,而不应该简单传授课本知识。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创造性、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深度。
例如,讲解“声音与振动的关系”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蝴蝶和蜜蜂是春天常见的昆虫,当蜜蜂飞到我们身边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但是,当蝴蝶飞过时,我们卻很难听到声音,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讲故事的同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展示蜜蜂和蝴蝶飞翔的视频,并配上声音,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接着,教师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给出提示:“请同学们想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学生看着幻灯片播放的动画陷入了沉思。思考良久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有学生跃跃欲试:“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蜜蜂和蝴蝶振动的快慢不一样,蜜蜂翅膀振动更快,而蝴蝶翅膀振动得很慢。”教师继续指引思考:“大家想想这个现象和我们之前做的尺子发声实验有哪些相同点呢?”经过深入思考后,有学生想出了答案:“尺子伸出桌面越少,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响,这跟蜜蜂翅膀的发声是类似的。”
可见,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要灵活选用教学材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科学现象,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促进他们融入探究的过程,进而助力他们科学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以科学思维培养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给予学生深入思考与表达的空间,提升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