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万 里,张 恒 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的需求理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两种需求理论。不同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个体出发来进行研究,马克思的需求理论“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1)董强:《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础》,《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将人纳入群体视野以及社会整体系统来看待。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可划分成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层次。自然需要指的是“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需要”(2)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1卷·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社会需要是指由于人具有社会属性而产生的社会交往需要;精神需要处在需要体系的最高层次,人在满足最低的生存需要后,其同时还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服务、劳动、追求境界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需要’视角,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美好生活为目的”(3)林彦虎:《需要的本质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4期。,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马克思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可以通过交往、交流和交融得到满足。民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就现阶段而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马克思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马克思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主要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社会交往交流逐渐形成的。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可能会形成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念。因此,了解和尊重对方的需求是交往的基础。通过需求满足、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促进了彼此的交往与交流。然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需要注意到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的差距、文化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可能导致各民族间的紧张碰撞与矛盾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和推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注重满足各民族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以实现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
人类“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4)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页。,即必须要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这也就是人的自然需要,“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增长作为强大的支撑力,那么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只能是空中楼阁”(5)杨泽、邓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启示》,《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这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中华各民族也同样如此,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自然而然地存在,各民族相互交往是交流交融的基础和前提,各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延伸与发展,更为民族交融创造出可能性。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转变,部分民族开始不再局限于自己封闭的生活状态,民族间的交往以经济交往和军事交往为主。各民族的流动融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真实写照,自先秦至清代,在漫长、复杂的历史演变中,每一次统一,都推动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一方面,民族间经济交往是满足民族发展需要的重要一环,经济交往具有互利性与互补性,经济交往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互惠是民族间交往的重要动力。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料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对需要对象的明确指向”(6)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1卷·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7页。,也正是这种生存需要促使人们开始进行劳动创造或活动,这就表明“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各民族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并利用其改造环境。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民族形成具有不同优势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互补性,而民族发展的需要促使民族间开始进行生产资料以及产品交换,互利互市、互通有无,这种交往正是为了满足各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即自然需要。例如在汉族、藏族与汉族、蒙古族之间的经济交往中,茶马贸易就是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与从事农业的民族交换生产生活必需品,由此来满足民族发展阶段中最低的自然需要。另一方面,文化的碰撞是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民族间经济交往形式的延伸,属于更深层次的交往。各个民族之间通过经济交往来满足彼此生存发展的需要,但当一方依仗自身生产的物质资料优势从而对他民族进行压迫、剥削和奴役,他民族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物质资料,往往就会产生冲突碰撞、摩擦乃至战争。这种特殊的民族交往方式,其中一个因素是为了人的基本需要。
“人也依赖一定的外部环境,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生存和延续,这是人的需要的客观物质根源。”(8)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1卷·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7页。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写道:“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26页。各民族基于自然需要,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等要素的获取和竞争,这不仅促使各民族物质生产资料更加丰富,同时也提升了各民族社会生产力,为后续的精神需要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与其他民族交往,人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和共享经验与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在民族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和偏见,从而促进和谐与和平共处,这样人的需要的满足必定会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就为后续的精神交融和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民族交往是一种自然的需要,也是一种应然的需要,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不同民族可以共享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然,也需要正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消除偏见和歧视、改善环境条件等。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我们才能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民族交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丰富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只有低级需要得到了满足,高级需要才会出现并刺激人去追求”(10)马可:《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论析》,《云南社会科学》2020第6期。,当民族满足了最基本的自然需要之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也是满足自然需要后的延展和延续。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涵有三方面: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由此可以推断出,人的本质之一即是人的需要,那么民族的需要也是同一个道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人在社会交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诉求。各民族交流是一种频率高、波及面较广的较高层次的民族交往,这是实现民族交融的重要前提。民族交流则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涵化提供了条件。(11)杜娟:《从文化涵化视角看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民族间的交流涉及到文化、科技、风俗等方方面面,也正是因为民族的社会需要才促使了民族交流这种交往方式的产生。从民族平等的社会环境来看,民族交流可以促进人们对于其他民族的了解与尊重,从而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不同民族之间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交往障碍,使得人们对于其他民族的了解和认知存在偏见和误解。通过民族交流,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并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等,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其他民族的特点和优势,减少对其他民族的误解和偏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不同文明、不同民族文化不断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12)李锐:《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年第6期。民族文化交流必然会出现价值理念的碰撞与交流,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价值理念、价值向往。而不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通过相互碰撞、相互理解最后达到相互认同。在此过程中,对自身文化可以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同时,当双方相互认同彼此的文化,更加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已为一种常态,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乃至冲突碰撞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从未间断过。如今我国的经济繁荣更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的结果。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促使各民族相互吸收优点,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例如,自先秦以来,蒙古族的战马、百越民族的水稻等都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又如,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体现各个民族的交流。
社会需要是基于自然需要基础上的发展,同样地,各民族交流是基于民族交往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民族的社会交往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并完善了本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民族本身的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的需要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更多的社会需要;民族与民族之间通过民族交流的方式来满足各民族的社会需要。
如果说马斯洛需要理论是基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需求,那么马克思需求理论则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研究人的需求。马克思曾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在推进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的需要,照应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价值取向,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和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民族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着力瞄准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以推进民族间、区域间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为主题,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流还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利于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增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通过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成员对国家历史、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交流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减少民族矛盾和冲突,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共同繁荣。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精神需要是最高阶段的需要。精神需要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人际关系的精神需要,其次是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的精神需要,最后是奉献的精神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单纯从物质层面难以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注重从精神层面入手,充分发挥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杠杆作用,兼顾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儿女大团结,进一步为各民族交融保驾护航、凝聚力量。
民族交融是民族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满足精神需要重要的路径之一是各民族交融,而民族交融是对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发展与升华,不同民族深度了解彼此,民族特征趋于相似,不断促进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促进了人们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求同存异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主要逻辑,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积淀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利益命运。因此,应该珍视各民族交融的机遇,推动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社会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成员和谐共处。
其一,要满足精神需要,须先构建平等的人际关系、族际关系。民族有自尊的需求,这种尊重是体现在社会、本民族之外的他者对其自身价值相应的肯定与承认。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民族交融的方式,民族之间的平等感与和睦感加强,民族关系也日益友好。在长期交往中,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和谐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夯实了民族团结奋进的情感基础,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其二,要满足精神需要,须满足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民族发展所达到的成就,能够体现其满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能力。民族社会实践不仅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而且实现了民族自我价值的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美的标准和尺度,也就是审美的需要,即“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5)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尺度和需要。各个民族之间的审美需要各不相同,审美的标准也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简单地叠加形成,而是各民族文化在长期不断的互鉴融通中形成的。“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6)《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美学价值和精神滋养(17)刘洋、肖远平:《原初意象与媒介隐喻:南方史诗的审美研究》,《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各民族人民的价值情怀,从而促使人们不断进行自我灵魂洗礼,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视野,最终形成欣欣向荣、和谐奋进的文化风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
其三,要满足精神需要,须满足奉献的需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追求的都是大一统,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所建朝代纳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体系,越强盛的朝代吸纳和涵盖的民族越多,其包容性就越强。而之所以能够通过交融来达到奉献的需要,关键在于民族交融可以加强价值认同、道德认同、文化认同,从而达到思想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从马克思需求理论视角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同样地,民族交往是基础,交流是交往的延续和发展,而交融则是交往和交流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就势必会出现新的需要即精神需要。民族的精神需要则分为三个层次,使各民族相融相通,民族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共同性不断增多,增强各个民族的“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由此全面满足民族发展繁荣的各种需要。在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视角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是一个复杂而且多层次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民族之间的共同需求是核心驱动力,而实现共同需求的手段和方式则受到社会制度等的影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通过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合作,各民族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夯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不断满足各族儿女的合法需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永无尽头的,新的需要必须要建立在社会发展基础上,从而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美好的生活需要”是当前各族儿女的需要,要把握好“美好生活需要”关键在于对“需要”的准确理解,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实现,加快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对推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思想指导,同时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以满足各族儿女需要为标准和方向,才能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