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师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广受关注,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摒弃碎片化教学模式,从单元主题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着力探索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推动英语教学向结构化教学转变,落实新课标要求,持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程立柱 2022)。教学评一体化的提出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学习及评价割裂的问题,针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给出了明确且具体的方向,使单元整体内容借助评价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助力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课程改革,有力践行课程标准,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为英语课程改革助力(庄满满、吴麦琪 2022)。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对教育评价及教学和评价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的有效转变(戴界蕾 2021)。虽然学习结果评价重要,但是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局限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而应发挥评价的促学及督学功能,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转变和调整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开展作为载体,将教学评价的进行作为驱动力,助力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总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在促进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持续提升的同时能提高教学质量(何燕华 2023)。
首先,有利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提出的结构化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指导,教师能够从教学、学习及评价三个不同维度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和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将评价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动力。另外,基于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有效调整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苏伟 2022)。
其次,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教学、学习及评价等不同维度入手,不仅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进学习行为的发生,而且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身、同学的学习活动展开评价,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让评价更全面,使其在相互学习中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杨小兰 2022)。
要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下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从逆向设计原则出发,先确定教学的预期结果,给出恰当的评估证据,然后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姚桂招、胡莉 2022)。逆向设计能够使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有效整合相关资源,立足整体设计角度,推进英语教学开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基础。
新课程改革予以学生主体地位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能够借助评价更好地审视自身的学习过程,实现教学主体从教师到学生的有效转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陈晓飞 2023)。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七单元为例,从逆向设计理论出发,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明确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活动。该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中的“艺术”,主要介绍绘画、戏剧及音乐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结合新课标及主题语境,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了解艺术类型和艺术演变,正确理解艺术的价值;
2.能够在了解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分析艺术家的品质;
3.能够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中国绘画作品,展示文化自信。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每个小课例中都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从而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三个语篇的阅读,了解三幅经典绘画作品的基本信息及创作背景。因此,将单元中的阅读理解评价任务确立为:观察思维导图,通过连线及标箭头的方式呈现信息之间的正确关系。通过上述具体、明确且可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再次明确评价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校画廊招募导游。让学生介绍画廊中的作品,并预设在讲解过程中要包含的内容,如the appearance of the painting、author’s background 等。在收集和整理学生的想法后,教师引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给出明确的逻辑和关键词,使他们能够在明确、清晰的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完成思维导图,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和准备。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活动应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进一步彰显和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借助第一课时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检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评意识,实现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和内化。这部分活动的开展处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能够在评价学生知识内化情况的同时,为其后续语言输出作好准备。通过上述自我评价、自我对话活动,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为在“画廊导游”情境中介绍画作夯实基础。更关键的是,通过自我对话,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情境式评价
考虑到艺术的抽象性,加上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世界名画相关知识的了解,教师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创设“学校画廊招募导游”的情境,有效缩短学生和名画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What makes a good guide?”为引领,驱动学生自主制订“好导游”的多维评价标准。借助情境化评价活动,能够转变传统教师评价、结果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介绍名画内容,学生不仅可以积累艺术知识,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多主体评价
教师要推进评价主体全员化和评价落实全程化。一方面,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生生互评,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优化“好导游”的评价建议,激发学习兴趣,让阅读活动更高效;另一方面,评价标准中既要有定量的评分内容,又要有定性的评语内容,从而兼顾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教师通过上述多元化评价活动,能够让学生基于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作好相应的铺垫和准备。
3.关注评价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导致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单薄,忽视了对他们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丰富评价内容,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合理性,继而为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撑。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成效的关键举措。因此,教师要立足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从不同维度优化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发展英语思维,让教学育人价值得到彰显。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评价的认识,促进教师单元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让英语学习活动不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还在主题语境引领下促进其深度学习。另外,通过将多元化评价活动贯穿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课堂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展开学习。因此,在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并领会新课标精神,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引领,开展英语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