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

2024-05-31 10:29:51郭凌凡
天津教育·下 2024年4期
关键词:素养评价活动

郭凌凡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和情境,培养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在内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有着重要影響,而且在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学生在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可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次,评价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实用性,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目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素养涵盖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服务意识、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综合的发展机会。问题解决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素养之一,在面对各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被激发思考,培养了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关键环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促进了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的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个人优势、协同合作的能力;服务意识则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能够更加关爱他人、关心社会,这种体验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责任担当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另一重要素养,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生逐渐培养了对自己所做事情负责的态度,这种责任担当的养成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品德,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在未知领域中追求新思路、寻找创新点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问题解决能力评价

1.问题识别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必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以教科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零食与健康”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评价学生的问题识别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能否围绕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梳理,如将产生的问题归类为“零食的危害”“零食的益处”“如何挑选零食”等。第二,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学生是否能够围绕问题提出探究方法。例如研究“如何挑选零食”,学生是否能够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采访专业人员、对比食品配料表、网络查找资料等。第三,是否能够准确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即在认识到有些零食具有危害后,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危害的严重程度,并在日后的生活中规范自身饮食。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识别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

2.问题解决过程评价。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反应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等,都在不同层面体现了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程度。上文探讨了问题意识方面的评价,但实际上,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更能看出本质。

以“设计节电方案”为例,活动要求学生针对家庭或学校的用电情况提出有效的节电措施,教师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电方案,这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评估学生在实施节电方案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遇到了困难、如何克服的、是否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等,这可以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对节电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学生需要收集实施后的用电数据,并与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节电效果。如果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评价学生针对问题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旨在帮助他们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二)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1.沟通能力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之间需要一定的互动,互相传递操作信息、提供材料、指出问题、交流思路。而沟通能力是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服务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沟通表现进行评价。

以“我喜欢的书”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一,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在讨论书籍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活动;是否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第二,评估学生的沟通技巧:学生是否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适当的回应。第三,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是否能够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探讨任务;是否能够分工合作,协调各自的工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时,教师要密切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与同学的互动情况,同时注重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表达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协作精神评价。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他们未来在社会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任务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以“谁不说咱家乡好”为例,教师评价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分组和任务分配,是否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第二,评估学生的合作态度,留意其在合作过程中是否展现出积极的态度,是否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第三,分析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任务报告中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等的介绍情况,评估他们共同参与活动的效率和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協作能力。

(三)服务意识评价

1.服务态度评价。

服务态度体现了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着重观察学生在活动各个阶段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服务精神。

以“我是社区小主人”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以及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责任,为社区做出贡献;关注学生在提供服务时是否展现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精神,是否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留意学生是否对自己分内的工作认真负责,能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区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行动改善社区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服务态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服务行为评价。

服务行为是核心素养中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服务行为反映了他们是否真正将服务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否具备为社区或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

以“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一探究活动为例,评价学生的服务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观察参与程度,留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各个环节,是否主动提出改进建议,为社区的环境做出贡献。第二,分析行为效果,观察学生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是否遵循了环保、卫生的原则,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改善社区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评估责任心,留意学生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完成垃圾处理任务,在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够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

通过以上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服务行为上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评价学生的服务行为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责任与担当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能力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态度,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那么说明他们对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学生对实践活动漠不关心,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么说明他们对实践活动缺乏热情。另外,评价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能力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投入程度。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来完成任务,如果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活动,不怕困难,勇于挑战,那么说明他们对实践活动有着高度投入;反之,如果学生对实践活动敷衍了事,不愿意付出努力,那么说明他们对实践活动缺乏投入度。

比如,针对“我是社区小主人”这一主题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能力:第一,在“制定服务计划表”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积极承担任务。例如,学生是否能够踊跃参与服务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能否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第二,在开展服务活动时,观察学生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服务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初步掌握服务方法,提升服务技能;遇到问题的应对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两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态度和投入程度,从而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实践创新能力评价

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实践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其次,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校园‘养生堂”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评价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观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即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够提出新颖、有创意的方案,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独特的想法。第二,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即留意其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即留意其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是否能够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第四,分析学生的成果展示能力,即关注其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实践成果和经验,是否能够通过报告、展示等形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通过以上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展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鼓励他们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对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责任与担当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将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持续成长。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一代人才作出贡献。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数据驱动的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 J K Z X 23- 66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素养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