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

2024-05-31 05:44:17张建军
天津教育·下 2024年4期
关键词:核心信息技术素养

张建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迎来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由此,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推动信息技术教学高效开展,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为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采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为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提供助力。

一、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建设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渐提升,教师在日常授课环节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与此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明确课程重点,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后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信息知识的了解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教师需要及时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思考信息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重视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采取多元化的沟通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此外,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完善教学计划,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专业性不足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其中大部分知识都可以被学生用于现实生活中,且对学生生活状态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针对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多数教师仅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搬”到课堂上,单纯地向学生复述教材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会给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造成阻碍。另外,对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基础学习内容,许多教师和学生受传统应试理念的影响,缺乏对本科目的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形式化。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不足,给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受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高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没有深入了解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仅关注高考相关科目的教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仅通过口头讲解、实践演练等基础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导致教学过程相对枯燥,学习氛围较为沉闷。学校重视程度不足会导致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呈现消极的态度,既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又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许多学生没有认真研读,再加上不同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样会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下降,给后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

(三)教学设备过于陈旧

从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设备老化问题较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往往很难及时对硬件设备进行更新升级,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状态,还会给新时代的学科知识教学造成阻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有序开展。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实践操作平台。然而,部分高中资金短缺、观念滞后,导致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養需求,这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推进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

三、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建设策略

(一)基于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储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必然会导致有的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不足,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等过程中加以综合考虑,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有序开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将其分为A、B两层。其中,A层是指学习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B层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是初次接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由此,在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粤教版必修1《信息及其特征》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类学生,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加强拓展性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和前沿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对于B类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如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理论背景和基本概念,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到实际操作过程,实践则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延伸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相应的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此时,如果教师仅以教材为核心教学,就会很容易对高中生信息思维的形成造成影响。对此,为了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教师要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同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虽然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难度有了一定的调整,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各类知识的实际应用缺乏正确理解,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借助实际案例延伸教学内容,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平台。

例如,在教学粤教版必修1《信息安全及防范策略》一课时,本课的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信息安全防范策略。首先,设置强密码是保障账户安全的关键。强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长度不少于8位。其次,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以防止恶意软件入侵电脑。最后,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手段都可以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安全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为自身上网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三)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现如今,“科技改变生活”这一理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电子支付、人脸识别以及无人售货等,均是体现科技便捷的重要案例。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是构成其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合多个维度的知识,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理论及实践学习中达到深度学习效果,为后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学粤教版选修1《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可视化编程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编程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编写出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的程序。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对其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在参与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锻炼编程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独立完成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及喜好选择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成就感。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应关注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如在数据分析环节准确判断其中隐藏的信息。对此,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围绕教学內容,从生活中收集教学素材与资源,据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粤教版选修2《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媒体作品,如手机APP、网页等,鼓励学生探讨这些作品界面的设计特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其信息意识的培养提供助力。其次,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多媒体作品界面设计案例,让学生从设计特点、布局规划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出发,分析作品背后的原理和规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多媒体作品界面设计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界面,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运用自身所学,最终完成对作品界面的设计。由此可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其实践能力也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基于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达成建设高质量课堂的目标。本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延伸、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等措施,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核心信息技术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