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案例

2024-05-30 00:00:00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3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达标率

〇 背景

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然而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却不乐观,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攀升。我国糖尿病患者失访比例高,连续2次就诊间隔长、衔接差,院外也缺乏持续有效的管理手段。为能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提升患者健康素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支持下,开展共同照护糖尿病线下线上一体化照护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线下线上多学科管理团队。

〇 主要做法

1.共同照护团队的组建及服务模式

各角色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协作,建立标准化的并发症筛查与诊疗路径,为患者提供遵医嘱用药、监测、营养、活动、特殊情况处理等糖尿病相关的生活方式指导与支持,为患者制定自我管理目标和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方案。

2.线下一站式糖尿病管理

(1)患者加入。医生通过问诊,推荐符合管理条件的患者加入糖尿病照护门诊,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由照护师协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入组登记。

(2)预约复诊方式多样化。复诊时门诊预约可多信息渠道传送,如手机消息推送,短信通知,人工智能电话,电话沟通等。

(3)评估与数据记录。就诊当天,照护师给予患者测血压、体重、腰围、臀围,并填量表,为年诊患者做足评,汇总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情况,结构化反馈给医生,打印诊前报告,极大提高了看诊效率。

(4)教育指导。照护师耐心与患者沟通,进行饮食、运动、心理、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方面的教育指导。

(5)医生看诊。患者每3个月到线下进行复诊。医生通过与患者线下问诊、查体,指导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的调整,同时完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及治疗。

3.线上糖尿病管理居家有陪伴

患者可利用手机软件与共同照护团队在线上展开双向沟通,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改变。线上可全面记录患者的饮食、运动、监测等与糖尿病相关的生活方式,也能定期提醒患者到医院进行复诊。

〇 取得效果

1.管理指标效果显著。患者加入共同照护模式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即可获得显著改善。在管理3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也获得了显著改善。LDLC均值由3.45毫摩/升下降到2.73毫摩/升,LDLC达标率(LDLClt;2.6毫摩/升)也由39.06%上升至46.59%。同时,患者满意度获得提升,表明了共同照护模式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2.通过多次小型会议、经验分享,不断完善流程和患者体验,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升社区的糖尿病管理能力,提高糖尿病预防与管理策略。

3.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帮扶下,密云医院加强与社区合作。一同做好医共体建设,在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专病门诊,并进行骨干培训、下基层处方点评、患者教育等。与此同时,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筛查工作,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糖尿病的规范化诊疗和处置。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达标率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4:34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受国外机构认证的回溯与思考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中国水利(2021年7期)2021-04-02 23:52:07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8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Blueair爱心捐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关爱医护人员呼吸健康
母子健康(2016年10期)2016-10-15 14:29:00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