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脑血管的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能出现突然性头痛、晕厥、意识模糊或昏迷等症状,严重情况会威胁患者性命。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即使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依然会遗留严重的功能缺损,影响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和压力。
居家细致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解决部分脑梗死后遗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等。因此,患者须在家进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以促进功能的恢复。那么,在脑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脑梗死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家属要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潮湿和寒冷。同时,家属还要格外注意患者在室内的活动安全,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摔倒或其他伤害,诱发二次脑梗死。
家属还要重视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脑梗死患者的身体功能因受到疾病的影响,可能无法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动作,如洗澡、穿衣等。在这种情况下,家属需要协助患者完成这些活动,保持他们的个人卫生和身体舒适,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其免疫力。
2.重视“两低”饮食
脑梗死患者的日常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同时,还要注意减少食用动物肝脏、甜品等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健康不利。患者应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与鱼虾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益于患者的健康。
此外,患者还应多饮水,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注意饮食规律,保证饮食的合理搭配。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患者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3.心理护理不能忽视
脑梗死患者常常会面临身体上的不适和功能障碍,这可能给他们的心理状态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层面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还可以为患者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帮助他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4.卧床休息要注意姿势和锻炼
建议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内卧床休息,平卧位是最佳的姿势,这样可以确保脑部血液供应,并减轻脑组织缺血的情况。同时,休息时要注意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痉挛。当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锻炼。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可先让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患者及家属须主动学习肢体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
5.复诊和康复训练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治疗,不能仅仅依靠家庭护理来解决患者的康复问题。家属需要定期带脑梗死患者去医院进行复诊和康复训练。因此,家属要与医生和康复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让主治医师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总之,在家庭护理中,家属需要给予脑梗死患者细心的关注和照顾,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动,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定期带患者进行复诊和康复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家中的脑梗死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