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存在篇

2024-05-30 20:32:17简易
博览群书 2024年4期
关键词:阴阳矛盾思维

简易

万物分阴阳,对立且互藏。

内外大小处,以心鉴明朗。

阴阳是中国文化中的常见概念,更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然而,受限于时间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的距离,要让普通读者或者芸芸众生从阅读传统经典入手,从而理解阴阳,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专业的研究者,习惯于引经据典进行阐述,甚至详细描绘出不同时期阴阳内涵外延的变化,这样的文化产品不容易让大众深入理解和普遍接受阴阳。严谨和翔实是学术亮点,低门槛和接近性才是普及的途径,只有在相近的背景和话语下阅读对话,才能进入语境,最终实现了解阴阳的目的。所以,我并不打算引经据典,更不打算辨析异同,而是准备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汇聚百家,取通识,谈应用,勉为一家之言,权当引发兴趣,姑妄听之。

万物分阴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是又看不見,摸不着。阴阳的统一是太极。太极作为本体,分解之后就是阴和阳。然而,阴阳并不是独立的,阴中包含阳,阳中包含着阴。所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说来,谈阴阳离不开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要认识到阴阳所在,也就是到处都有阴阳。其次要认识到阴阳中的阴阳,也就是阴阳本身还可以再分阴阳。除此之外,还要谈到分析阴阳的角度。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着取类比象的特点,把纷繁的事物分类,从中找出大概的规律和趋势命名为象,然后用象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比拟的方式,是用一种事物的规律特点趋势来类比分析研究另一种。这样思维的优点是可以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尽快切入,并且不把一种模式固定化,而是进行动态的丰富修正。用这样的方式来认识阴阳,从熟悉的方面入手,可以抓住共性的矛盾,然后延伸到特殊性矛盾,实现对于事物的快速认识分析。

自然界的分法。自然界是人们面对的基本世界,人类活动的能量来自于此,生活的环境也在其中,因此,自然界的构成往往能成为我们思维的第一参考对象,是潜在影响思维的重大因素。我们先看,苍茫的大地在下,辽阔的天空在上,这就是基本的阴和阳。如果站在大地上,又有高山和平地之分的阴阳。站在平地上,还有农村和城市之分。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又都有发展好坏之分。站在高山上,土和石头,云雾和山脉,大树和小草,猛兽和小动物等,都成了阴阳之分。至于白天和黑夜,好天气和恶劣天气,温暖和寒冷,也都是阴阳。再把视野放大,地球自身不断在寒热交替中经历阴阳,地球和月亮成为阳阴,地球和太阳则成为阴阳。太阳系够大,但还存在更大的宇宙物质。宇宙自身现在的存在是阳,将来毁灭的那个状态就是阴,现在我们看到的宇宙中的物质是阳,还有大量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可归于阴。也许,某一个时刻,可见的物质毁灭成为阴,大量的暗物质则显现出来成为阳。这些都在暗示,大自然神秘莫测,鬼斧神工,时间变化,沧海桑田,其中的准确规律难以说清,即使说清也不是大多数人能准确掌握的。但是,细节的具体变化没法说清楚,不等于整体状态不清楚。这就如同,知道明天要下雪,虽然不能详细说出每个雪花的轨迹,但是能预测出明天下雪的事实,甚至能说出几点开始几点结束大概下多少。这种整体观察的方式就是阴阳思维。

以此类推,从阴阳的角度,我们可以大致分出轮廓便于认识自然界。因此,不难想象,数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黄土高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漫长的总结摸索,才有了用阴阳作为思维工具的思路。尽管后来有了其他的思维工具,但是最初的这份阴阳,却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流传下来。最初的样本,往往带有很深的启迪,所谓的不忘初心,也大概有此寓意。

人类世界的分法。看完自然界,回到人类自身,阴阳的分法同样简单有效。男人和女人,老人和非老人(中年人和孩子),中国人和外国人,汉族和其他民族等,无论多么的复杂,都可以简单地分到阴阳两个种类中。这种分法,是把整体分为两个部分,然后再去分下去。这样便于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剖析,得到结果。

事物发展的分法。无论任何事情,自身的发展结果,无非是好与坏,对于人类或者个人的意义也是好与坏,这也是属于阴阳。当然,有的事情的演变是动态的,不论发展的过程还是最后的意义,都是处于变化中。即便这样,我们也可以首先从概貌入手,判定阴阳,然后随着进程,再不断地分出阴阳,这样就在动态中把握了事物发展的阴阳。

对立且互藏

正如上面所说,单独分出的阴阳,还是可以继续分出阴阳,这样就把一分为二,然后分为四、八、十六等,乃至无穷下去。如果这样一直下去,无穷尽地细分,有什么意义?分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的关键,要从整体上把握,更好地认识事物,而不是为分而分,所以分是手段不是目的,分应有度,而非无限。

无论是天地风雷雨雪电,还是人生悲欢离合,能分出的阴和阳,以对立的状态存在。这里说的对立,不仅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对立,还包括相互的支持存在。或者说,阴阳对立更多地体现在各自有着很大差别,但是又在一定的状态下相互不能离开,离开就失去了共同存在的特定状态。所以说,对立是阴阳的基本存在方式。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立,不是马哲意义的对立。在马哲矛盾论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或者抗争,可以是雷鸣闪电般的,也可以是不出声的默默对抗。但是,矛盾之间还有统一的一面,双方都离不开彼此,失去一方,另一个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或者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对立和统一合在一起,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矛盾关系。这个关系,就是阴阳对立的含义。也就是说,对立且互藏中的对立和矛盾论中的关系,基本内涵相同。

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分出阴阳,是因为本身存在着一个阴阳,这个阴阳是由存在的太极分出来的。所谓的太极里面还有太极,就是对立且互藏的含义。如果观看太极图,能清晰地看出对立且互藏的图意。我们承认,太极图有好多种,但是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从中看出阴阳这两个大的区别所在。如果进一步观察,在阴阳中间还包含着各自的对立面阳和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为精髓的内容之一,也就是看到一面的时候,也要看到另一面,不走极端,从两种可能中找到最佳的方式。中庸的本意,就是这样。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分开阴阳的同时,看到阴和阳都有发展到对立面的可能,而这种可能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开的阴阳里面还蕴藏着对立面,这种结构就是互藏。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可以把事物发展中的阴阳关系概括为对立且互藏。

当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运用这种思维模式,首先要考虑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方向,并对极端方向中继续恶化和逐渐变好这两个可能做好准备。有了这些充分准备,我们就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并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准备。比如,我们的窗前有一棵大树,春夏秋冬都在成长,也是在变老。但是,在变老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新的枝叶生长出来,也是在变新。变老和变新,把大树变成了老和新同时存在的活体,但树的总体趋势是在变老。这就是典型的对立且互藏。

在生活中,有的人容易走极端,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如果心中有阴阳,知道对立且互藏,就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找出路。这种思维的优点是,永远不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身处困境依然可以找到改变的方向。王勃的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背后就是这样的阴阳思维结构。身处困境,心怀青云之志,才可以向期望的方向努力,从而走出困境。同样道理,一个人如果顺风顺水,只看到了眼前的美好,甚至得意忘形,就會走向失败。如果他此时能心存忧患意识,知道未来的问题在哪里,提前布局防范,暗合了对立互藏的道理,就有可能避免未来的失败。

内外大小处

阴阳思维,最初来源于先民的生活实践,总结成形于周易,后来经过道德经的系统阐释,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周易用阴阳构建起了模拟万事万物演变的公式化体系,是我们的祖先对于世界认识成果的凝练总结,这种模型化的思维模式有抽象归纳但侧重于演绎。道德经中虽然没有系统化阐释阴阳的字眼,但是思维的原理和模型背后是阴阳,属于用阴阳而不言,内容侧重于宇宙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总结,比周易更抽象。这种模型有演绎但侧重于归纳。后世有很多类似的思维模式,在涵盖范围的广度演绎的具体程度上,都是没有超越周易。在整体抽象类体系中,虽然也有道、理、气等体系,但是抽象程度的精妙方面,仍然没有超越道德经的。很多体系只是在一个方面对道德经进行解说,或者把道德经用于一个领域后再进行解释。本文的解释,从阴阳的角度吸收传统哲学体系中的精华,取最大公约数,形成一套简化的体系。如同二十四式太极拳对于陈杨吴武孙李等传统太极拳的意义一样,简单易行好操作运用,同样可以用于养生,用于实战。有了以上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运用,以此来分析天地宇宙、事物发展、社会运行、具体事端,把内外大小之处都纳入阴阳思维的范围内。

内,先从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中华民族的人口令世界上其他国家羡慕。众多人口是生产力,是优秀人才诞生的基础。然而,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同样和其他国家民族经历了洪涝干旱瘟疫等灾害,尽管期间还有几十年的计划生育,但依然还是我们的人口众多,为什么?不是因为中国人能生,也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地理自然环境是最优越的,而是因为我们有了中医文化的护佑。西医的形成不过二三百年历史,那么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呢?我们是靠中医延续了人口规模。今天运用西医技术手段治病提高了大家的健康水平,但中医的作用有目共睹。在非典、新冠疫情等,乃至非洲的疟疾肆虐等,中医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经过中医治的患者,痛苦少,后遗症基本没有。说这些,是为了证明中医的作用不仅过去不可替代,今后还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医的思维体系中,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分析错综复杂的病情,其中,阴阳是总纲。在中医对医生的看法中,认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欲病和未病可以分为一类,已病是另一类,是不是阴阳的分类?在方法上就已经高明了很多。在具体治理的原则上,虽然中医有滋阴派、扶阳派等,但众多流派共守一个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的是,保持健康的状态,需要阴气平和协调,阳气密藏不妄动,如果阴阳之气不相交往交融,就会动摇健康的根基。各种治疗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只不过途径不同。首先是不同派别对于患者生病的看法会有不同,这是由于医生的学识和能力不同决定。其次是治疗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既有扶阳的,也有滋阴的,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在治病具体思路上,都是扶阳和滋阴同时运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侧重不同而已,这也是阴阳的体现。西医和中医最大的区别在于抗生素问题。如果一个患者发烧嗓子疼,西医的方法是找出感染的病原是支原体还是衣原体或者其他具体的病菌,杀死具体的感染源细菌,从而实现治病的目的。然而,抗生素在杀死一部分致病细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其他有益的细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危害,而且细菌在经受了一轮抗生素后不断进化,再带来抗生素的升级。于是,细菌和抗生素在对抗赛跑,是一个没有最终赢家的治疗过程。中医运用阴阳思维,八纲判断哪部分失调,开出的药不是杀死哪一个,而是扶一个抑制另一个,直到实现平衡,而导致身体失调的那些物质,会在中医的安排下,排泄出身体。在中医的视野中,没有抗生素。只有阴阳平衡怎么被破坏,怎么恢复,通过阴阳调节身体平衡实现健康。范围可以再大一些,中医和西医也是阴阳两个体系,是共生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而应该共同发展造福人类。

外,个人自身之外的范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都是外。个人之外的都属于外,个人和这些外也是阴阳的关系,以此为基点可以形成新的局面。阴和阳是共生的关系,决定了人不能无限度开发大自然,要形成合理有序的相互滋养关系。千百年以来,无论哪个人种哪个人群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于大自然改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身需要的粮食基础上。在这方面,有部分人过度敏感,过度环保,往往把握不好环保和发展的界限,甚至把环保放在了发展当前,以此阻止发展。数多年前,云南和其他省份的部分山区要建设小水电站,一下子引来众多反对的声音。这些反对者,都是打着环保的旗帜,认为要保护河流天然性,不能对之进行一点改变。反对者们没有生活在河边的切身体会,自己身居大都市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却对不发达地区人们改善发展的行为指指点点,实质上是没有深入了解当地人所处的环境。当地建设小水电站,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比如建设一定规模的水坝,不仅发电,还可以避免河水暴涨时发生的洪涝灾害,其实是让沿河的老百姓受益,在总量上也没有改变河水的流量。对立且互藏,决定了人要学习大自然中蕴藏的智慧,从大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矿藏,同时,应该用自身的技术来保护大自然,比如植树造林、防止荒漠等。中国人历史上就有合理从自然索取,通过自身劳动改造并保护自然的传统。历史书上清楚记载着春天不要捕杀幼畜,进入山林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还设置了具体官员来管理这项事务。先祖们学会了农业的高效种植,畜牧业的品种改良和轮耕轮牧等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当西方先进国家提出碳排放限制时,他们已经经过了成百年的工业积累。以不能过度排放二氧化碳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貌似有理,本质是把发展中国家限定在他们设计的工业化发展格局内,发展中国家只能在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料供应等方面体现价值,大量的生产附加价值被他们拿走,发展中国家永远只能处于国家发展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我们国家在承诺实现碳达峰碳综合目标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方面实现了技术革新和大规模制造产能,不仅在国内大规模运用,还向世界范围出口,这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先进成本低,真正实现了对大家都有利。本来是一个阻碍发展的陷阱,最后变成了我们发展的梯子。其中的智慧,是我们运用阴阳思维,把工业发展和气候变迁、新能源汽车发展视为一体,没有排斥,而是化阴为阳最终实现了弯道超车。

大的方面,社会运行,文化融合,国与国之间关系都属于大。阴和阳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有意义,一方的缺失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灭亡。这是中国哲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这种道理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反映在文化交融、国际交往上,主张双方都要合理发展,任何一方的崛起强大都不能以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同时,要交往交流,不能封闭发展。这是一种和平的发展思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一直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体现了这种哲理,现在我们主张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这种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劳动力优势做加工,搞贸易,积累了发展资金,在产业链的低端有了一席之地,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完善了自身发展。当时,我们和西方是阴阳相待的关系。主动居于提供加工和提供原料的下游地位,对双方都有利,为世界发展也为自身发展。等到我们的技术先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开始向上游移动布局。最近,我们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升先进产能比重,让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我们生活,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实现国内生产力的消纳,促进投资和消费,同时提升国家制造业的生产水平。

小,指的是从个人角度涉及的问题,具体包括人与人、事情处理、社会关系等方面。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是在一张网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格局,让每一个人处于一定的社会格局网中,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等是对于网中秩序运行的规定要求,是双向的要求,体现了阴阳相称的关系。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的巨大变动和进步,让原来以礼为序的网状结构被打破,附着在传统社会制度上的三纲五常也就自然消亡,但是孝、忠等传统的人伦道德依然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无论原来传统的社会,还是今天社会,集体利益优先依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原则,体现在爱党爱国忠于岗位职责上的忠仍然是价值标准。原来每个人都是家国中的一员,肩负振兴家族,忠君报国的义务。如今,要在家庭关系中肩负义务,赡养老人,抚养教育下一代,只不过因为升学教育房价等原因,在下一代上付出的精力更多一些。在西方关系中,父母不必关心孩子的买房,在钱上是借不是给,而儿子可以自然称呼父亲的名字,子女对于老人也没有赡养的义务,他们之间是关系简单的个体。个人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在西方的价值关系中是正常的事情。这两者本来没有矛盾,各自运行,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经济交往,双方文化交融,价值观融合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阴阳结构中,双方的此消彼长,形式演化,都需要时间。也就是说,两者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应该正视,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把一方主张强加于另一方。这就是顺应阴阳自然演变的方式。如何改变?应该看到,阴和阳原来所依托的太极共同体都没有实现交流交融,作为各自的一部分,又怎么能脱离太极去和另一个太极中的阴阳交融形成新的模式呢?一定的文化系统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社会产生的,同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关系。要实现两者的融洽,就必须建立在相互经济交流交往交流后形成新的经济模式上,然后在政治层面上相互影响形成共同的政治共识,才能形成新的价值系统。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融洽。所以,在处理这部分关系中,需要的是长时间的交流,在经济文化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还有政治交流中,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观的融洽。可以预见的是,个人优先、集体优先都不会很快为对方接受,在交往交流中,会形成特定情况下,某一个优先的原则,甚至在生存面前,两个都要改变。

以心鉴明朗

我们上面所讲阴阳,仅是总结归纳了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中阴阳的基本共通之处,有所分别的细微之处不在所述范围。然而,要加深理解,还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照理解,方能建立立体的认识。这就需要和中国哲学中的思想体系对照,需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照,了解所长,贯通思维,才能发挥中国哲学通达的特质,实现两个结合,以心鉴明朗,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在解释世界的时候,都会从一个基本点谈起,把世界上所有内容都关联到这一点上,也就是哲学所说的统一到一个点上。这个点是哲学意义上的本体。哲学思维中,习惯于从本体开始,衍生到世间的万事万物,乃至运行的规律,然后延伸到对于社会秩序的解释,再谈到人们的价值观。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以人为中心观察认识世界的,也有用本体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和结构,并把社会发展、个人修养统一到本体上的众多流派。只不过,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出现了众多本体。放眼望去,气、太极、道、理等本体如同一座座主峰,他们各自衍生出许多支脉,形成我们的思想山川体系。每一种理论的思路,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之处,普罗大众不可能把先贤的思想历程再走一遍,然后专心研究。可行的方式,应该是理解透彻一种模式,熟练应用一种模式,了解其具体的研究历程即可,不必走古人路再去研究一遍。孔孟的思想中多讲个人修养,然后投射运用到社会治理,侧重人伦道德修养和社会管理,重点不在抽象思维上,所以很少涉及阴阳。老子用泱泱五千言,述清人伦大化社会运行基本道理,阴阳时隐时现其中,对于说清道理不可或缺。董仲舒把阴阳五行思想引入儒学,加以改造,让阴阳成为其中的关键概念。庄子的思想中虽以道气为主,但也蕴含了阴阳。魏晋时期多讲有无,可以窥见阴阳的影子。宋明理学的气、理、心虽有差异,但是都用到了阴阳原理进行解释。清代时期,经世致用成为亮点,儒家仍然是主流,阴阳仍然成为两者的重要部分。可以看出,阴阳思想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条脉络,间接影响当时社会主要思潮。到后来,随着社会中心任务的变化,哲学思潮在变,但是在解决时代问题所需答案的灵丹妙药中,阴阳仍然是重要的成分。好比白菜里含有营养和水分,土豆里有营养和水分,羊肉牛肉里同样有营养和水分。这些食物里都有营养和水,但是每一个里面的营养是不相同的,水分含量也不同。每一个中国哲学流派都说阴阳,或明或显的含有阴阳,但是具体内涵不同,所产生的作用大体相同又有所区别。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照,会发现阴阳思想和马哲的主张是贯通的,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但是不同中却又相通。为什么?如同两个人分别从东门和西门进了一座城市,然后他們谈感受,虽然有不同,但是归根到底,应该是相同相通的,因为他们谈的是同样的目标。

在解释世界结构时,阴阳思想和马哲都用了一分为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视角认为,事物内部有矛盾,事物之间也有矛盾。看待事物发展,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一分为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一分为二。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可以转化的。在阴阳思想体系模式中,万事万物都分为阴阳,此为一分为二,与辩证唯物主义系相通。但是阴阳思想又主张阴阳互藏,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矛盾说中没有这样的思想,只是说包含着发展为相反的可能,在未来的状态下可能转变。可以看出,都是一分为二,阴阳思想主张每一个都隐含着对立面,辩证法中的矛盾不主张包含着对方,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对方。

矛盾学说中转化用的是质量互变规律,当矛盾的一方开始变化,在量上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质的飞跃。阴阳说中,把阴阳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到了中医领域,对于阴阳的理解运用更进一步,在四象基础上,再细分出新的领域。《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相当于把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各自分成了三大类。它们转化的关键是气的流行,靠着门轴(少阳或者少阴)的闭合,实现大门关闭或者开合。大门打开的状态是太阳或者太阴,关闭的状态是阳明或厥阴。可见,对质和量关系的描述,两者之间相通,但是描述的方式不同。阴阳说相比矛盾说稍显生动精确。

在解释事物发展动力方面,一个侧重内,一个侧重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斗爭统一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换句话说,两个对立面是不相容的发展,在表面上的貌似“你死我活”的抗争中,一方取得压倒性胜利从而主宰事物发展的方向。而阴阳的辩证认为,在阴阳的相互制约变化中事物呈现出新的状态,其基本前提是平衡,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发展,而不是有我没你的方式。可以看出,唯物主义辩证法解释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从其内部出发,在矛盾的主次之分和主要次要矛盾之间找动力,侧重于把内部的不平衡转化为动力。阴阳思想则立足于阴阳双方需要共存甚至互相转化的思路,在整体平衡的前提下,把发展的机遇定位于阴阳整体面临的机遇,侧重于在外部找动力和空间。需要说明的是,阴阳思维中的斗争,不是矛盾之间的有我没你你死我活。因为矛盾是在更高抽象维度上说明双方对立排斥的特点,描述的是关系状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存在着因差异大而产生的对立紧张相互分离的关系,就是斗争性。这里的斗争性不是生活意义的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是说矛盾永远存在,旧的矛盾消失,新的就会产生,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而同一性说双方的存在是以对方为条件的,没有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这就和阴阳思想相通了,因为阴阳永远存在,阴阳之间此长彼消的关系,就是矛盾斗争和同一性综合起来的关系。但是,为什么总有一些看法,认为阴阳说和矛盾说是大相径庭呢?细细推来,问题还是出在斗争二字上,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对立的关系,而生活中的斗争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味道,很多人在理解矛盾斗争性上把哲学意义斗争和生活意义斗争混为一谈,导致了认为矛盾斗争性容易走向极端的看法,实在是悄无声息但是影响太大。

在解释事物未来方面,都是在变和之间找方向。阴阳思维是和中求变,矛盾思维是变中求和。阴阳论是在阴阳共存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双方关系,甚至必要时可以来个彻底相反的改变,前提是要把和谐相处放在首位,在和谐的前提下求变,可以是逐步变化,直到最终结果呈现。而矛盾学说侧重于紧张对立关系带来的变化,从内部开始,积极促成变化,最终实现想要的和。但是也有人认为,矛盾学说会导致矛盾斗争不能实现和谐。这样的看法,问题根源还是上面说的没有分清楚哲学层面的斗争和生活意义的斗争的区别。所以,阴阳和矛盾在这方面也是相通的。所通之处在于都要改变当下的状态,不同在于,阴阳说在于把同一性放在首位,而矛盾说把斗争性放在首位,两者尽管开始的途径不一样,但最后殊途同归。

再回到最初:万物分阴阳,对立且互藏。内外大小处,以心鉴明朗。事物分为阴阳的思维模式可谓一分为二。阴阳相待,可以转化,甚至变化为对方,即为对立且互藏。大到国际关系,小到身体健康,一件事情的发展可能以及内部的各种因素会产生的各种变化可能,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考虑并综合判断,此为内外大小处。对照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对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更加清晰认识到真理是相通的,即以心鉴明朗。

以上,纯粹从个人理解角度描述了阴阳的存在,取的是先贤思想中的共同之处,再加上个人的分析判断,为的是降低学术思想范畴阴阳思想的难度,扩大阴阳思想的接受范围。如果引发同仁关注批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是一件好事。

(作者系中央机关公务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阴阳矛盾思维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