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新闻的功夫在“笔外”

2024-05-30 20:32孟庆新
博览群书 2024年4期
关键词:角度

孟庆新

当今时代,传播业态、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主平台,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不少传统媒体人特别是一些资深传统媒体人,对以往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的从业经验尤其是采写经验产生动摇,甚至认为已经过时了、不合时宜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尽管新兴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变革,但无论传播形态和渠道发生怎样的变化,新闻传播以“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始终未变。“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的内在生命逻辑。

采写好新闻报道,自然要学习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新闻采写者的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思想认识、阅历、品德甚至情感等,都影响和规定着他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决定着他新闻采写的层次。

比如思维能力,决定着新闻采写的成败。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采写者写出的报道,角度、视野、立意很不相同,质量差异非常明显。思维能力强的人,善于把事实整体的各个特性、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同时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能够迅速识别众多事实中何者最重要,即从复杂的事物中迅速而准确地“拎出新闻”,在揭示深度上“直取内核”。

比如认知能力,决定着新闻采写的方式与方法。新闻讲时效,因此需要“抢”。新闻讲实效,因此也需要“养”。对“抢”与“养”的认识,体现出对新闻内涵的认知能力。事件性、动态性新闻大都需要“抢”,而一些非事件性、综合性报道则需要“养”。“养”的过程是蓄势的过程,是为“抢”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思想认识,决定着对整个新闻工作的看法。对于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新闻工作者而言,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新闻与宣传不可分割,新闻报道是实现宣传目标的重要手段。有了这样的思想和认识,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始终高奏主旋律,才能不辱使命。

在实践中不断去感悟,在感悟中不断去提高——一句话: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须潜心锤炼笔外功夫。

我在傳统主流媒体从业30余年,其间做了些工作笔记,多是些新闻采写方面的感悟。现在读起来,似乎与当下普遍关注的新媒体产品创作生产有些“跟不上节奏”。但我认为,其中的观点、方法以及基本逻辑,依然可以融通于现时新媒体产品的创作之中。何况,即使是在融媒体时代,文字表达依然是最为基础的。

身处一隅 放眼全局

记者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只发生在某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区域。“处在局部”可以说是记者的岗位特点。

但这绝不意味着记者就可以局限于此。恰恰相反,记者应“处在局部”而眼观全局。

常常见到这种情况,面对同一事实,不同的记者写出的报道,分量有轻有重,主题有深有浅。为何?看待事实的着眼点不同。

我通常说某某报道有分量、新闻价值高,实际上是把新闻放在全局的“大盘”中进行考量而得出的结论。

对于地方记者而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拓宽视野。如果着眼点仅局限于事实本身,局限于所在的地区,就无法采写出超越局部的有分量的新闻。

一种最为通俗的说法就是,如果你给《人民日报》写稿,你就必须把采集到的事实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中去掂量其分量。如此,就能较为准确地做出“价值判断”,从而确立新闻主题。

同理,如果你给《新疆日报》或者《兵团日报》写稿,你就必须站在全疆、全兵团的高度来审视采集到的事实,并以此确定如何入题。

同一位记者,面对同一个事实,给不同“层面”的媒体提供稿件,应有不同的考量。

因为很多情况是,在局部显得很厚重的事实,放在全局中去考量却构不成新闻。但有些情况却是,在局部看似平常的事实,放在全局中去衡量却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准。

登高望远 提升价值

任何新闻的写作,都离不开角度的选择。

新闻角度即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

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记者对一个事实的报道可以有多种角度的选择。

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针对性。不同的角度,新闻价值不同,表达的高度也就不同。

因此,新闻角度的选择很重要,它事关从什么方向、从何种视角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鲜明而有力地体现新闻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最佳角度?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引起人们兴趣、读者最关心的角度,就是最佳的角度。

有学者提出,最佳角度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二是体现事物的本质,三是生动活泼的内容,四是新颖巧妙的形式。

以旧见新、以小见大、虚中求实、登高望远等都是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其中登高望远是提升新闻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

所谓登高望远,就是从全局的高度、以宏观的视野掂量新闻事实。即把新闻事实放在全局的大背景中加以衡量。如此,自然能找到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从而确定写作的切入点。

一言以蔽之: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

立足“本土” 寻求“默契”

报纸是报工作,还是报新闻?

有人会说这问题提得太没水平——报纸是媒介而非公文纸,肯定是报新闻。

但相信众多的读者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整张报纸缺少像样的、地道的“纯新闻”,而类似工作简报或工作回放的文字“报道”却不少。

工作和新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工作中有新闻,但工作不是新闻。

“实际工作”与“工作中的新闻”如何界定?

平心而论,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如果一定要搞一个界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记者采写新闻时选择事实和安排材料的标准。也就是说,记者只有用新闻的目光来审视“实际工作”,才能挖掘出工作中的新闻。

挖掘的过程,就是提炼新闻主题的过程。就事写事,是报工作,是单向的“告知”。就事达“意”,是报工作中的新闻,是通过“告知”实现读者的“欲知”。这里所说的“意”,是工作本身所包含的新鲜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方面。

我们知道,报纸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只有当媒体的“告知”与受众的“欲知”达成良好的“默契”,才能实现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因此,必须站在新闻的“本土”上去审视工作,努力使“工作性”变成“新闻性”。

“经营”新闻 作品有力

新闻写作是记者运用语言符号创造并制作新闻作品的一种精神劳动。它要求记者不仅要有一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特性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记者新闻写作的“经营意识”。

所谓新闻写作的经营意识,是指记者在获知新闻信息的前提下,在不违背新闻真实的基础上,确立的一个新闻主题或某一写作形式等。

新闻写作的经营意识,与主题先行有质的区别,主題在先,新闻在后,极易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而新闻写作的经营,其主题是在获知新闻最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并对此信息进行深层次开掘之后才确立的。因此,它不与新闻的真实性相悖。

新闻写作形式的经营,是根据新闻最基本的事实而确立的。“随物赋形”,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随形赋物”,否则无异于作茧自缚。

新闻工作者是唯物论者。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离开了事实也就无所谓新闻。这是新闻写作最起码的常识。

首先,记者在获知最基本新闻信息后,可以利用自己的感知力、理解力等对信息进行评价和分析。其次,记者可以在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开掘力、审美力及表达力等,创造性地进行定型。

同一新闻信息,由于记者的文化素养、新闻敏感力、审美情趣、文字基础、表达能力等的不同,写出的新闻报道也必有高低深浅之分。但是,也必须看到,即使是各种素质大体相当的记者,面对同一事实写出的新闻报道也有高下之别。这种差别,取决于记者是否有经营意识或经营意识的强弱。倘若是被动地去接受新闻信息,只能是有啥写啥,不去多想,不去认真开掘,甚至是为应付差事敷衍了事,自然就写不出什么有力、有新意的新闻。

养“精”蓄“锐” 乘“势”而发

有些新闻需要抢,而有些新闻则需要“养”。

事件性新闻必须抢。快采、快写、快发,慢了新闻价值就没了。正所谓当日的新闻是金子,隔日新闻是银子,到了第三天就变成了“信息垃圾”。

而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则不同,选择在什么时机采写发表,很有讲究。

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养”。

非事件性新闻中的事实是分散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通常都很大,这就需要进行总体的量化,才能呈现事件的总体态势,显示出“新闻的价值”。

因此,你必须得到一个量化的结果,而有时获得这个结果需要等待——或是等待最新的权威统计数字,或是等待事件渐变积累到足以构成新闻的时刻。

等待的前提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确认这是条价值不菲的新闻——这需要新闻敏感。

正因为一些非事件性新闻需要“养”,非急就章,这就为如何将新闻写的生动引人留足了时间。

非事件新闻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写作的总体特点是概括。而概括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绝大多数非事件性新闻较难做到形象生动的根本原因。

怎么办?“替代”的方式很有效。

“替代”通俗地说就是“换一种说法”,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将无形的事实变成有形的事实,将不可感知的事实变成可感知的事实。

比如,“兵团节水灌溉一年节水8亿立方米”可以用“兵团节水灌溉一年‘省出五个天池”来替代。如此,一条精品新闻就出笼了。

用“势”有方 取“势”有道

音乐讲究声势美,或昂扬激奋,如万马奔腾,或明丽轻快,似细雨和风;舞蹈强调姿势美,或轻歌曼舞,如天女下凡,或刚劲有力,如虎跃龙腾;书法注重以形造势,或隽永飘逸,如行云流水,或遒劲洒脱,似仙风道骨……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同样有“势”在起作用。请看下面的报道: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二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语句凝练,短小精悍,其“势”气贯云天,节奏似飞流直下,有如震天战鼓,撼人心扉。作者澎湃的激情,在一泻千里的大笔中得到充分的挥洒。

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启示一:“势”是一种美,是一种可感知却难以言尽的美,是作品“精气神”的合一。“势”使新闻作品引人入胜,叩击读者心灵。它有时是铿锵的节奏,令读者欲罢不能;它有时又似青橄榄,嚼后余味悠长;它有时更是一种引力,令读者深入其境……

启示二:凡优秀新闻作品,必“用势”有方,“取势”有道。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并无“势”可言。因此在写作时,首先必须立意,并根据文章所要表现的内容定准合适的基调:或曲或直、或浓或淡、或平缓或凝重、或大气恢宏或轻盈婉转……而后通过文字的组合、用句的张弛、段落的搭配、篇章的架构等等,形成表现新闻主题的完美之“势”。如此,才算“得势”。

启示三:新闻作品中的“势”,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随物赋形,才是“取势”之道。打个简单的比方,本身很恢宏凝重的内容,你却用“小桥流水”般的形式和语势去表现,自然无法“得势”。相反,本身很轻松活泼的内容,你却非用凝重的笔调和形式去展现,自然也无“势”可言。

珍视机遇 精心写作

正如业内人士所知,好的新闻报道的前提是必须先有一个好的新闻事实。所谓好的新闻事实是指那些典型的、突出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即使你的写作水平再高,也无法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而客观情况却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即使它发生了,也并不一定被你所获知。

因此,新闻报道,特别是好的新闻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机遇产品。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抹杀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而恰恰相反,明白了新闻报道是一种机遇产品,更有利于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就知道如何把握和珍惜机遇。

好的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也就是说机遇是客观的、偶然的。但是任何机遇,实质上都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好的新闻事实在你身边发生了,你也知道这是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但你却不愿付出精力和心血去把握和珍惜它,机遇也就不存在了。相反,一个有事业心的人,一个有思想准备的人,他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放过任何机遇。这样的人,他获得机遇的概率就会高得多。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是一位有心人。必须懂得新闻作品是一种机遇产品才不至于错过大好机遇。

就新闻传播特点而言,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结果式”现象——读者看到的不是你获知、判断和采访新闻的过程,而是表观新闻事实的过程,即写的“结果”——通过某种方式、技巧等“包装”过了的文字。

找准切点 深挖内涵

与采写事件性新闻相比,采写非事件性新闻更能考验记者的水平和功力。

非事件性新闻采写的难点之一是:在确立了新闻主题后,记者必须从大量分散的事实中,找出一个“新闻眼”切入,以凸显出新闻性——这与单线条的事件性新闻不同,因为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本身就体现在事件之中。

非事件性新闻采写难点之二是:取材范围较难界定,记者必须从大量的材料中精心筛选——这与单线条的事件性新闻也不同,因为事件性新闻的采写通常只要围绕那一件事进行了解和表述就可以了。

非事件性新闻采写的难点之三是:新闻的内涵挖掘较为困难,记者必须从常见的分散的事实中,挖掘出人们平时没有发现或理解不清、不深的内涵——这与单线条的事件性新闻更不同,因为事件性新闻的内涵本身就很丰富,即使记者不去挖掘事件的意义,报道同样有吸引力。

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难度和题材的特殊性,为采写独家新闻创造了条件。

在信息日益公开、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媒体独享新闻资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尤其是事件性新闻,一家媒体可以独霸新闻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因此,努力挖掘隐匿在分散事实中的非事件性新闻,成为采写“非时间差”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段。

大量优秀的非事件性报道,因其缘于记者的深入挖掘和苦心经营而得以出笼,因此考验着记者的工作能力。

选好视角 点“石”成“金”

先说个有趣的小话题:有一暖瓶开水放在桌上,要求大家在不开启瓶塞的情况下喝上水。想想这似乎不可能。有人说,除非把暖瓶打破接水喝,這显然是个笨办法;又有人问,不打开瓶塞怎么能喝得上水?终于有人说,将瓶塞硬按下去,便能倒出水喝。

这人的思维很独特,看问题的角度很新。

一些记者写新闻,选择写作角度时,往往就是习惯于从“打开瓶塞”的正面(顺向思维)角度去入手,倘不如此就无法写新闻。

要想避免写作角度的雷同,“按下瓶塞取水喝”的思维,能给我们几许启示——通俗地说,当别人都从“正面”的“大”角度去写时,我们尽量选择“侧面”的“小”角度去写。

在新闻写作中能否选取好的角度,关键是作者能否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某种心理定式。唯此,才能打开视野,开阔思路,多角度、多侧面地去选择新闻事实,去表现新闻主题。此其一。

此外,要深入挖掘出新闻事实与主题的内在联系,这是化新闻事实平淡为神奇,由表及里的关键,即点“石”成“金”的关键。

一般说来,采取从侧面的角度去表现主题时,选择的新闻事实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很强的新闻性,和主题也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充其量也不过是些“零珠散玉”。倘若在写作上,我们只是就事论事,就无所谓角度的选择,“零珠”就无法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散玉”就组合不成价值可观的玉器,因而也就无所谓主题的挖掘。这正所谓玉不雕不成器,石不“点”不成“金”。

一事一报 追求时效

消息是由报道事件起家的。因此被视为消息的“正宗”。尽管非事件性消息如今几近占据了消息的“半边天”,但事件性消息的主体地位却始终未被撼动。

这是因为事件本身拥有最为直观的“变动性”。而新闻传达的就是“变”的信息。

动态消息是报道“事件”的主要方式。其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社会和自然界的最新变动,传递最新信息。也正因为如此,动态消息成为新闻中的“大路货”。它面对的读者要比其他类型新闻广泛得多。

新闻价值标准表明,事件发生时间距读者获知该事的时间越近,读者对它的兴趣就越大。因此,动态消息在强调“客观笔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时效。这就要求记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迅速发现和捕捉具有传播价值的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并立即采取行动。

慧眼识金、力求客观、讲究时效、一事一报是动态新闻采写的精要。

拟题夺势 选材占先

著名学者梁衡说:拟题先夺势,选材要占先。

所谓拟题先夺势,就是新闻报道的标题要新鲜、特别,让读者一看就想看个究竟。

势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美,或气势美、或声势美、或姿态美、或意境美,等等。这种美是可感知的。

制作新闻标题、特别是通讯标题,一定要想方设法造势,以势取人。

“造势”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它是根据新闻事实本身所体现出的某种内在特征,归结出的一种趋向。而不同的新闻事实体现的内在特征是不同的,因此“造势”实际上是取势、用势的结果。

标题是通讯的“眼睛”,每个人都喜欢“美丽的眼睛”。所谓选材要占先,就是要选择大材、新材。

大材,即最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材料。骨干材料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一个大的情节或骨干事例,通常可以独立写成一个新闻小故事。寻找大材是采写通讯的中心环节,如果没有大材,通讯的主题则无法成立。

新材,即对读者而言具有新鲜感的材料。新材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只有大材而无新材的通讯,尽管主题十分突出,但读者未必喜欢看。

在通讯写作中,如果你选择的材料既是新材又是大材,那必是最佳的。

写新闻就是这样,你想赢得读者,就得用最好的方式和技法,用最容易理解的话,去说最新的事,去表明和证实一个真切的理。

明确方法 因“材”制宜

提炼主题,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

主题的提炼考验着记者方方面面的素质,尤其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

提炼主题是一个思维延续递进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思考、提炼、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尽管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参与,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逻辑思维。

因此,新闻报道的主题是否深刻,与记者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休戚相关。

就通讯写作而言,提炼主题的方法大致有兩种:依托事实提炼主题与预设主题并寻求事实去印证。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工作顺序的问题。

依据事实提炼主题就是记者先采访收集大量的事实,而后对这些事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求和弄清事实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确立具有报道价值的主题。

依据事实提炼主题的要点是,必须寻求一条意义线条,将散在的事实串联起来。

散在的事实就好比零珠散玉,独立地看这些零珠散玉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

但如果用一条红线贯穿起来,就会形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能成为一篇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作品。这里所说的红线,就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题思想。

预设主题并寻求事实印证就是记者依据对事物观察思考的结果或媒体确立的报道思想,预先设立好要写的主题,之后围绕主题选择寻求表现这一主题的新闻事实,以印证主题。

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题先行”。关于“主题先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先行的主题不能凭空想象,它必须源于生活,必须和新闻事实紧密结合,必须在具体的采写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一言以蔽之,“主题先行”实质上是记者对事物观察思考的结果,是对其报道价值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结果。

(作者系兵团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角度
神奇的角度
角度与构思——张固《独秀山》及其他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换一种角度思考生活
角度不同
人啊
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书法
换个角度
如何选择报道角度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