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24-05-30 15:49姚江
文化产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上海数字化传统

姚江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上海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容忽视。现从构建乡村非遗文化圈、完善非遗数字化体系、优化文化产业链、加强人才可持续发展和强化合作交流机制等方面,探讨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上海乡村非遗研究现状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上海各地区民众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上海乡村非遗是上海乡村文化的精华所在。近年来,学界对上海乡村非遗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产业化研究、生产性保护研究、具体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案例研究、传播研究四大方面。此外,部分学者对上海乡村非遗的数字化转型展开探讨,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上海乡村非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予以发掘。

上海乡村非遗分布现状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乡村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认同,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承与保护上海乡村非遗,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还能够探索其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历久弥新。

上海乡村非遗的种类大致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一是传统音乐。传统音乐项目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一共有四项,最少的区域是松江区和青浦区,仅有一项,其中,江南丝竹的分布范围最广。二是传统舞蹈。国家级传统舞蹈项目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一共有四项,其次为金山区,一共有三项,青浦区、嘉定区、宝山区暂时没有传统舞蹈项目。三是曲艺。曲艺项目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一共有四项,闵行区和青浦区各有一项。其中,宣卷的分布范围最广,其他区域暂时没有曲艺项目。四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项目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青浦区和崇明区,各有三项,其中,山歌类与传说故事类项目的存在范围最广,各区域均有民间文学项目存在。五是传统美术。目前,传统美术项目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一共有七项,远多于其他区域。上海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种类多元,其中,影响较大的为顾绣、金山农民画、上海剪纸。六是传统技艺。传统技艺项目的存续种类数量在整体上远高于其他大类,多元化态势明显,其中最多的是浦东新区,共有十一项,奉贤区有八项,嘉定区有七项,金山区、崇明区各有六项,闵行区、宝山区、青浦区各有四项,松江区有一项。在这些传统技艺中,与饮食相关的制作技艺分布十分广泛,门类众多,可开发性较强。七是传统戏剧。这一项目的主要存续区域为宝山区、奉贤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和崇明区,宝山区、奉贤区与浦东新区各有两个项目,其他区各有一项。其中,皮影戏与沪剧的留存范围较广。八是民俗类、传统体育类与传统医药类。其存续数量总体较少,分布范围较小。其中,民俗类与传统医药类稍多,传统体育类最少,传统医药类存续种类数量最多的区域是浦东新区。

上海乡村非遗案例分析

崇明山歌

崇明山歌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谣。到崇明岛定居的居民在发展当地农业、渔业的同时,也把各地的民歌、民谣带至崇明岛,与本土传统的“劳动号子”等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歌文化。

崇明山歌使用崇明方言演唱,清新流畅,行文对偶,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其主要内容有引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劝世歌、风物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生活歌、情歌数量最多。常用的曲调有“四句头山歌”“对花调”“倚栏杆调”“采茶调”“东沙调”“牌名调”“喊牛调”“白鱼号子”“香袋调”等三十多种。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崇明山歌作为传递崇明岛深厚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发挥着鲜明的正面教育作用。

上海四大民间画种

青浦水印版画、金山农民画、松江丝网版画和宝山吹塑版画并称为上海郊区四大民间画种,其中,青浦水印版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其余画种也极具时代特色。20世纪以来,四大民间画种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及海派地域属性。在民间文化创作略显式微的今天,上海四大民间画种仍能够走出一条文创融合的保护传承道路,离不开民间专业创作者的妙笔生花,也离不开市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眷恋与不舍,更离不开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及非遗保护政策。

其中,“老百姓自己画自己”可以说是宝山吹塑版画最为深刻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内涵。20世纪80年代,宝山杨行吹塑版画兴起,其利用吹塑纸可折、可刻、可切、可剪、可揉的特性,不仅开辟了版画创作的新路径,也保存了乡土的欢乐生活图景,更为现代人深度参与艺术创作提供了机会。宝山吹塑版画是阐释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绝佳载体之一。

上海鄉村非遗面临的困境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引领国内文化潮流,也对郊区乡村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其城市化发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乡村非遗产生影响。一是改变了乡村非遗原有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二是改变了其传承主体,即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与非遗项目原有的受众,使其传承链条被改变。

生存空间与生产条件的变化

乡村非遗原有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被改变,总体上是城市化对其原有生存土壤——乡村的改变。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乡村民众的衣、食、住、行、用,及其传统生活空间。随之而来的是乡村面积的缩减和空间物质的改变,这使得乡村非遗面临传承困境,在原有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同时,其生存条件也被破坏,这也是导致当下乡村文化出现衰微的原因之一。

传承链条的改变

乡村非遗的传承主体是该项目的直接传承人,乡村非遗原有的受众是该项非遗的爱好者,传承人与爱好者会产生一定的交叉。城市化对乡村非遗的传承人与爱好者产生影响,表现为改变了其非遗项目原有的传承链条。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链条表现为师徒传承和家族代际传承,其中有一部分传承者来自该项技艺的爱好者,这一点在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表现较为明显。

传承主体与受众的缺失

乡村非遗产业化既能振兴以非遗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也能振兴乡村整体的发展,然而无论是传统乡村非遗的生存空间与生产条件的变化,还是其传承链条的改变,都阻碍了乡村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发展,当下上海乡村非遗面临着传承主体与文化受众的缺失,造成了非遗产业化的发展困境。

数字化转型赋能上海乡村非遗传承

数字化时代,上海乡村非遗产业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发掘更多的文化资源,通过加强城乡融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推动非遗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为城市及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共赢机会与内生动力。

鄉村文化数字化具有产业优势。乡村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之人口流失、经济等因素制约,乡村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数字乡村”建设可以弥补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与乡村经济产生良好的融合效果。

当前上海正在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上海浦东新区“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推动了乡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海松江区“数字文化村”建设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展览等平台,打造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体验场所,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海嘉定区“数字乡村治理”项目通过建立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系统,实现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了乡村发展。

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需要以上海已有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文献数据为基础,探索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保护振兴和创造性转化的新途径,对上海乡村非遗展开集成式交叉研究。未来,就如何加强上海乡村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上海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内涵要义之一是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做好上海乡村非遗的保护和振兴,从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承两方面出发,以“文化富民”为基本原则,将“精神”理论模式转变为“精神+物质”实践模式。

构建乡村非遗文化圈,优化活态传承与传播

德国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提出了“文化圈”理论。非遗“文化圈”可包括乡村非遗以及单个的非遗事象,可在空间上整体把握乡村非遗的分布状态。非遗“文化圈”本身是存在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发掘和利用。上海乡村非遗的“文化圈”建构是基于非遗谱系,在整体上把握相同类型、彼此相关的非遗而出现的。根据《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中发布的13个乡村振兴片区,将乡村非遗“文化圈”与13个片区相结合,挖掘13个片区中的乡村非遗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完善非遗数字化体系,建立数字化传播矩阵

采用数字化营销、智能化服务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上海乡村非遗产业化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首先,在上海乡村非遗谱系梳理的基础上建立数字资源库,对上海乡村非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与动态追踪,实现对上海乡村非遗资源的深度挖掘。其次,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上海乡村非遗转化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促进非遗产业化的创新发展,推出特色产品,打造优秀品牌。最后,在厘清当下数字化传播具体形态的基础上,完善上海乡村非遗产业化与数字化传播体系,提高其智能化传播水平。

优化文化产业链,注重深度创新性发展

挖掘更多的优秀乡村非遗资源。上海乡村非遗资源十分丰富,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整合现有上海乡村非遗资源,确立差异化发展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提高文创产品的知名度。推动上海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开展跨领域合作,延长产业链、拓宽产品线,例如,将乡土元素与服装设计结合、与品牌合作联名,提升上海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上海乡村非遗与人文科技型产品相结合,实现乡村非遗再造。促进产业和城乡协同发展,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中,需要注重城乡融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居民深度了解和接触乡村文化。

加强人才可持续发展,全面激发建设内生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乡村非遗产业化,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乡村非遗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培养乡村非遗人才队伍,积极吸纳农村民间艺人、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建设,激发乡村青年的创业情怀与理想,为上海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内生动力。

把握系统观念,强化合作交流机制

把握系统观念,规划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将上海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将构成乡村社会的传统建筑、村巷机理、农副产业、传统工艺、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等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整体性的顶层设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上海乡村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借助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了解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乡村非遗产业化发展模式,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拓展上海乡村非遗产业化的国际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上海非遗产业化的投资和经营,为上海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上海数字化传统
上海电力大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上海之巅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