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苗
语文科目本就关注认知的培养,特别是对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学生而言,能否建立完备的认知体系,构建认知过程十分关键。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预留更多的发挥空间,通过深化认知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对于国外文本的阅读教学而言,学生存在阅读门槛高、障碍大、难以适应语言习惯的问题,因此,教师更应当以此为核心,构建学生的认知过程。
下面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例,分析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实现建构认知过程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主要讲述一名叫作桑迪亚哥的渔夫,其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在第八十五天勇敢出来,在长达三天两夜与大鱼的博弈中,最终将大马林鱼捕捉,但却在归航时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课文主要节选从鲨鱼的出现到老人最终归来的部分。文章中的对话叙述十分生动、直白,是海明威“电报体”写作风格的重要体现。文章塑造了主人公桑迪亚哥这一英雄形象,意在展现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大无畏精神。本文抛弃了华丽的辞藻,用日常生活中干练的词汇来描述故事,同时内心独白的占比极大,这对于凸显人物性格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学生通过感悟文章的主旨精神,了解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能够重塑认知,并逐步领略到海明威“冰山理论”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由于认知的原因,生活阅历比较单调的高中生很难真正理解《老人与海》中充斥全文带有哲理意味的象征。学生通过学习以往知识,包括《林黛玉进贾府》、鲁迅的《祝福》以后,逐渐掌握了小说环境、情节等要素,对理解《老人与海》中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文本内容。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围绕认知过程这一关键点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建立基本认知,通过快速阅读文本,从而了解基本故事脉络,并掌握小说的核心内容,由此为基础认真阅读对应的核心段落、人物,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应的基础行文、语言特征。
其次,以文本当中核心人物的具体语言、经历作为分析样本,引导学生细化认知,认真钻研《老人与海》当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哲理性。
最后,深化认知,要求学生感悟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感情,体会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近些年,高考考查外国小说的情况时有发生,能否使学生对文章的核心思想、观点、结构等有清晰的认知,自然而然地成了教学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长文本的阅读经验,同时对外国作品的语言风格陌生,因此会出现无法领略教学主旨等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此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在培养学生外国小说阅读习惯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细读文本,建立初步认知
想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认知,教师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同时对表格内容进行梳理(如表1所示)。
随后引导学生思考:
阅读课文,要注意把握老人与鲨鱼殊死搏斗的过程,看他怎样沉着从容地应战,再看他内心经历了怎样剧烈、痛苦而复杂的变化,从而认识这位悲剧英雄的崇高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以一定的概念性知识作为基础。带着这一任务,学生会主动深入文本内容中挖掘线索和信息。)
(二)表格梳理,深化认知体验
教师询问学生:在完成表格梳理以后,是否发现隐藏在小说情节推进中的关键点?是否深刻理解了老人的基本形象?
学生A:利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形式,分别将五个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作为情节划分,在前两个回合中运用较为精细化的描述,过程描写十分扎实;在描写第三个回合时用了相对较少的内容;最后两个回合的篇幅相对较短。可以明显感受到叙事节奏处在不断加速的过程中。
学生B:这五个搏斗回合逐步向我们展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老人的内心活动。
学生C:虽然在搏斗当中老人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即便面对困境也能冷静对抗、奋起反抗,但老人仍然没有超脱出人的范畴,仍然面临心理崩溃、生理极限等问题。虽然在搏斗的过程当中老人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武器,手上伤痕越发严重,面对鲨鱼时渐渐表现得力不从心,但却仍然没有放弃,坚持思考对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进入沉浸式认知过程,并对文章的递进关系、情节推进有所感悟。)
(三)深度探究,优化感悟
教师提问:在故事情节推进的过程中,老人矛盾的语言、心理活动逐渐变得复杂,这与作者海明威惯用的电报式风格是否存在冲突?请以文本内语句作为基础,针对性地做出回答。
学生A: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电报式语言的核心特征并非单纯省略,而是尽可能少用形容词、副词以及动名词。
学生B:在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时用了第一人称,这也象征着老人在鼓舞自己,通过激励来缓解内心焦虑,打破内心矛盾,这清晰体现出了老人试图摆脱困境的一系列过程。文本里只有老人自我的声音,没有作者的上帝视角,而是将空间留给了老人,让读者有机会听取老人的心声。
(设计意图:感悟作者的写作风格,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在理解后尝试着将其融入自身写作中。)
(四)提炼主题,深化认知
教师提问:故事内容通篇讲述渔夫与鱼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什么标题却要叫作“老人与海”呢?
学生A:从文本故事的角度可以看出,老人和鱼之間不是单纯猎人和猎物的关系,更是在二者博弈的情况下寻找双方互相平衡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有着深刻的自我检讨。借助这一故事,作者除了展现故事本身的精彩,也揭露出了人类发展的命运。
学生B:作为普通人,即便不是渔夫,也要赶赴生活的海洋,在不断收获的同时,逐渐超越自身的局限性。
学生C:人类通过深刻的斗争获得成长,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基本状况,同时调控和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老人与海”这一题目重点关注人类命运的发展,与其说是渔夫和鱼之间的故事,更不如说是一则寓言。
(设计意图:深化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在掌握文章核心的同时,深刻理解《老人与海》的真实含义。)
(五)利用活动,拓展认知
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文本当中用以衬托主要环境,包括大海、鲨鱼的语言,在完成分析后要求学生为各个主体设置台词。
学生A:为老人进行台词设计:该死的鲨鱼,来吧!来吧!我不会害怕你的!我要让你见识见识真正的勇气!贪婪永远战胜不了勇敢!
学生B:为鲨鱼进行台词设计:渺小的人类想阻止我,简直是做梦!让你见识一下谁才是大海的霸主!不要再做无畏的抵抗了,你阻止不了我!该死,这个人类为什么还有力气?他不害怕死亡吗?
学生C:为大海进行台词设计:鲨鱼的力量太强大了,这个人类阻止不了它。这个人类好像不用休息,他哪里来的力气?他的勇气让我赞叹,但终究抵不过鲨鱼的围攻!天哪!他还在战斗!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设计台词,就意味着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并进行创作。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并独立创造,这才是认知提升的外在体现。)
教师针对学生印象最深的勇气进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勇气对于老人出海的作用:如果勇气是老人出海的动力,那么用小刀、船桨反抗鲨鱼的动机是什么?由此来延伸学生的思维。
六、“认知过程”评价体系的多元
教师要求学生书写文章,围绕《老人与海》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对文学作品与人生发展间的密切联系作出分析。该文章的核心部分需要着重围绕勇气、性格等元素进行描述,同时通过实例来阐述其与人生间的密切关联。
教师在评估学生课后结果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举例、论证,这属于认知过程维度中的关键点。具体的教学评估指标可包含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
七、教学反思
(一)认知过程应关联生活
从本次教学来看,认知教育对学生而言十分关键。作为一篇外国小说,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时难度较大,与讲解国内小说时完全不同。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为学生拓展更多知识来源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即在文本阅读中提炼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如介绍我国渔民的打渔流程等,使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最终获得共鸣和感悟。
(二)认知过程应基于活动开展
本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和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新课导入,使学生迅速沉浸到“一望无际的海洋”里,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否则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知识,难以获得认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生活较为紧张,因此教师应利用拓展性、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并在愉悦的氛围当中获得综合素养和认知的提升,这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活动氛围当中,学生将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动力,在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并逐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逐步深入的事情。
(三)认知过程应重视能力培养
在本次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内涵时,只单纯发挥引导作用,将表达和思考的空间全部留给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能力上的提升。语文教学尤其关注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并无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设立标准答案,应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核心方式。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是認知过程的最后一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