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娇
制度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智识型产物之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发展的贡献,莫过于创造出以制度为载体造福人类并产生持久影响的制度文明。自现代化进程开启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在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制度文明。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中,民生成为社会发展之本、国家合法性来源之基。故而,民生制度文明被称为现代制度文明的瑰宝。中国共产党将为民造福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以新民生制度文明为硬核的,超越既有现代文明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系统阐释新民生制度文明,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韩喜平教授独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成为这一领域中的标志性、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民生为重”“学有所教:教育制度建设”“劳有所得:就业与分配制度建设”“病有所医: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老有所养:养老制度建设”“弱有所扶:救助扶助制度建设”“住有所居:住房制度建设”等,集中讨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和热点社会问题。全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国新时代民生制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民生思想、习近平民生系列重要论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实践相结合,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的学理内涵和实践内涵,全面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的背景、历程、内容与趋势,用翔实厚重的中国民生制度建设事实,坚实有力地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该书研究视野磅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置放于传统与现代、世界与中国的宏大时空维度之中,基于大历史观,从人类性、世界性、中国性与实践性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文明内涵。
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在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的经典论述的基础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新民生制度文明的人类性内涵。所谓人类性是指新民生制度具有表征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受国别、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阶段限定的一般性内容的特性。新民生制度文明的人类性内涵产生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全体的人的普遍性需求结构之中。
就其人类性内涵产生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言,该书系统梳理并深刻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生的经典论述,指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内在主线。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始终重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与解放。人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要实现这个前提,也就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由此可见,民生成为全部人类历史得以形成的前提的前提,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观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逻辑转向。结合人的存在形态演进观可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民生的终极价值指向。该书指出,对民生制度人类性内涵的剖析,打破和瓦解了资本逻辑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以及民生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狭义判断及思想禁锢。
就其人类性内涵存在于人的普遍性需求结构而言,该书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阐释。其一,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理论观点,也就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人及其活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人的普遍性需求结构的现实性即为特定生产力水平下人的需求结构的特定构成与水平,人的普遍性需求结构的历史性即为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人的需求结构。其二,基于现代化自然生发社会权利的基本观点,该书揭示了民生实现的本质是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民生实现的“情况好”和“程度高”彰显出人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水平高,反之亦然。其三,依据人的需求及其伴随现代化推进而呈现出来的结构性变动规律,该书深刻剖析了从低到高,呈现递进之势的三种民生状态,即第一层面的“生存状态”,第二层面的“发展状态”,第三层面的“生活质量”或“社会福利状态”。
如何实现民生与发展的相互增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且呈现低迷之势的背景下,民生与发展的张力增大。有限或不彻底的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机制导致经济增长内驱力不足与民生保障发展疲软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挑战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权力合法性社会基础的稳固。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西方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该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民生制度建设成就,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具体说来,该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阐释为何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以及如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体两面的重大问题。在分析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时,该书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表述深刻揭示了政治力量在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相互增促中的重要作用,即经济发展成效转化为民生发展成就离不开政治前提,民生发展成效转化为经济发展成就离不开政治推动。西方福利国家危机的底层逻辑是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张力超出了政治体制的承受力,二者越来越难以在政治体制的容括下达成新的平衡。
在分析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关系时,该书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党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在政治力量保障与推动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助推器”。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调动人民发展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为提高我国民生建设水平,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生三感”“民生五难”“民生七有”“民生八更”,对我国新时期民生制度内涵、外延关系、主要矛盾、建设目标、实践路径等作出详细阐述,为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提供理论指引,不断推进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有机联系,亦即在民生实现中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增进社会消费预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蕴生于中国式现代化,带有鲜明的中国式的制度基因。深刻阐释新民生制度文明蕴含的中国性内涵,可以清晰呈现新民生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发展的传承性,以及实践的创新性。具体说来,该书从民生制度理念的政治规定、民生制度理念的思想来源与民生制度实践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从民生制度理念的政治规定上看,该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与西方福利制度是不同的,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中国制度建设的一条红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阐述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此政治规定下,中国共产党形成着眼大民生、解决小问题的民生制度建设理念。其中,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升到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阐明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党和国家一切行动的目标追求,表明其坚持“大民生理念”。在此理念下,中国共产党将民生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具体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民生制度本身建设,还重视民生工作制度建设、民生政治建设、民生社会建设和民生文化建设。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问题”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生工作重点。
从民生制度理念的思想来源上看,该书沿着以下两个脉络展开梳理:其一是中国传统政治社会文化。该书系统整理了中国“治道”思想蕴含的四种相关观点:民生观,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百姓生存之道在于勤劳”等;民本观,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本观,如“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贵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该书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民生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生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存在的新问题、蕴含的新要求,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有前瞻性的研判。
从民生制度实践的路径上看,该书总结了自毛泽东时代形成的且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民生制度实践路径,重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制度实践,中国民生制度经历了初步建立、基本构建、改进升华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国民生制度从生存型到发展型,从单一性到制度化,从补齐制度短板到制度系统化建设,从政策性到法治化,从兜底性民生保障到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演进规律。
该书从一般性与地方性两个维度阐释民生制度实践。从民生制度实践的一般性上看,该书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社会存在理论,提出人及其活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由此推知,民生实现与升级必然是一场以解放人和发展人为终极价值指向的社会关系变革。历史地看,这场社会关系的变革具有必然性与客观性。作为一般性民生制度实践的中国探索,中国民生制度实践凝结着回应不同时期现实拷问的中国智慧,始终以一般性民生制度为实践指引的初心信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民生制度变迁在经由新中国每一个历史时期演绎后呈现出来一幅连续的图景,其中蕴含新民生制度实践的五大内涵:其一,地方性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不顾中国国情、极端地搞国外制度移植。中国情境成为吸纳与限定外来理论与制度的基本框架,成为实现中国民生制度创新、推动世界民生制度发展的重要来源。其二,复杂性内涵。中国民生制度实践的地方性内涵决定了其必然具有复杂性。这一方面体现在民生治理横向维度,即在同一时期,人民的需求是多样的,不同利益主体的民生基本需求是有差异的,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得民生治理愈趋复杂;另一方面体现在民生治理的纵向维度,即由人民需求的代际差异,以及民生问题的时间累积性,民生治理需要逐步推进,需要重点突破,需要全面权衡、全盘考虑。其三,渐进性内涵。民生治理的复杂性内涵要求采取渐进性的民生治理策略。民生需求具有分类别、分层次、分人群、分地域、分阶段的特点,因此要在与社会历史发展相契合中逐步平衡与递进满足民生需求。中国共产党在深入研究民生事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不同时期民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民生制度发展。其四,时代性内涵。民生制度实践的渐进性必然产生民生制度实践的时代性。纵观民生制度实践历程,每个时代都有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抑或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民生需求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而亟待被理论表征与制度反映。其五,导向性内涵。中国民生制度实践是一场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的制度实践,是一场以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理想型为参照,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从而不断形塑现实,使之不断趋向美好的制度实践。具体说来,在贯穿于不同时代民生制度实践的价值本位的牵引下,中国共产党将当下的民生制度实践与未来的民生发展趋势相结合,将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一书阐释了中国民生制度具有的人类性、世界性、中国性与实践性等深刻意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在复杂性、严峻性与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民生制度发展的艰巨性,深化理解党中央提出的“稳中有进”的总体工作基调。该书的进一步宣传与受众范围的扩大,有助于推动对中国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内容、水平、历史阶段以及其中蕴含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社会共识的达成,促进中国凝心聚力推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