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2024-05-29 02:07:30商婷婷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商婷婷

【摘要】物理是高中时期的重要课程,既关乎着学生的学习,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增强综合素养.为此,基于新课改,物理教师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物理课程在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切实提升教学有效性,增强整体能力.本文围绕鲁科版教材,重点探究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困难,无法全面把握学习要点,这主要是因为物理学科包含较多的抽象知识,学生无法直观看出,应围绕具体问题展开剖析.同时,高中物理题型包含不同的知识点,逻辑关系相对复杂,学生一定要筛选出考查点,这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有效教学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课堂是组织教学的重要场所,还是学生学习的首要阵地,教师在这阵地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某些教师所用的模式较为单一,课堂教授都是按教案进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学生较为被动,无法调动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1.2 自学能力薄弱

教学的根本为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后期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但因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模式,致使学生较为依赖教师,自学能力相对薄弱.某些简单直白的问题可能可以直接将其解决,但稍微有点抽象和复杂的便找不到思路,不知如何解决.

1.3 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高中物理主要考查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且很多要求灵活多变,思维能力关乎着物理学习的情况.但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表现出不足,课堂讲授以题型讲解为主,学生追着教师走,并未形成适合于自身的思维,致使后期的问题探索打不开思维,停留于问题表面,最终的解题面临着困难.

2 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锻炼实践能力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对学生而言,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实践能力,在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要单纯关注分数,应为后期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物理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秉承教、学、用全面整合理念,把课堂知识和学生生活相互整合,深化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探索机会.

例如 学习“自感现象与涡流”内容时,可通过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完成教学,借助和生活的整合来深化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认知,增强探究欲望,提升学习自主性.

2.2 提升学习质量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关键在是否能促进学习.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需要学习多个科目,且各科学时有限,为能在短时间学会,保障学习效果,则应依托学习情况合理调节.物理学科涵盖较多抽象概念,且内容复杂,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疲惫感,继而导致注意力分散.为此,教师需依托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可有效提问,将课堂主动权交由学生自己,大力提升课堂学习自主性.

2.3 推动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关乎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成效.在物理实践探索活动中,需依托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法,选取一个可行的教学活动.为确保整体教学的有序开展,需依托基本流程展开设计,确立教学目标,依照实际情况,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有序落实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3 有效策略与方法

3.1 加强概念学习,深化探究理解

概念在物理学科中较为基础,虽然看似简单,却发挥着统帅的作用.为此,应加强概念学习,这可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观.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授概念时通常一带而过,以识记为主,这阻碍了知识的迁移和后续发展.为实现有效教学,广大教师应改变原有单一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在概念方面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 以“质点”概念为例,教材上将其描述为“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若学生仅记忆这一句是不可行的,这样形成的认知也不深入.应从下述层面进行拓展:其一,若物体外形与大小在待讨论对象中未有任何影响,便可忽略,应把此物体看作质点;其二,若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则无需考虑其大小和外形,将其看作质点;其三,若物体各点运动状态相同,则可看作不运动的物体,即质点;其四,若将地球看成物体,则公转过程便是质点,但在自转状态下不能看成质点.

基于上述四种情形,从本质层面进行了拓展,相关表述也正确.然而,从概念层面来说,仅第一种描述较为科学,经由四方面拓展,特别是依托“物体的大小与外形”可让学生形成基本认知.随后,可引入生活现象加以探索,借此深化理解,依托生活建立理想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学习,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2 设计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某些学生可能存在畏惧感,教师可依托教材科学设置问题,将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此外,问题教学法还能开发学生思维,深化学生的内部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生活间建立联系,进而深化理解.

例如 以“摩擦力”内容为例,可利用某些问题帮助学生确立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整合自身的经验,具体可设计下述问题:物体间的摩擦力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摩擦力在生活中究竟有何种作用.请利用身边物品,通过实验进行证明.基于上述问题的引导,学生会探究影响摩擦力的主要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性,随后便会利用实验因素更换进行验证,并会依托生活经验研究摩擦力在现实生活发挥的作用,如塑胶跑道和磁悬浮列车等均是应用了摩擦力.經由问题引导与实践探究,能够把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整合到一起,进而提升教学成效.

3.3 采用小组合作,增强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在物理学习中较为常用,此种模式能够从整体层面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合作学习过程能够相互分享,共同探索物理知识,相互成长.

例如 以“牛顿运动定律”内容为例,对于此节内容可组织小组合作,这不仅能提升探究能力,而且能深化学生之间的交流.绝大多数高中物理知识均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这表明学生一定要深入探究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的基本内涵,灵活应用于实际解题中.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了相应的学习能力,非常适合进行小组学习,以此进行深挖,形成全方位理解.

3.4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直观形象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加大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推动了学生在物理知识中的学习,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将物理现象和对应变化直观呈现于学生眼前,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经此便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中.

例如 以“自由落体运动”内容为例,可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呈现运动过程,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较为常见,然而,其运动过程偏快,通过肉眼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且现实生活还存在不同的阻力因素,可能会使学生形成“质量越重,下落越快”的错误认知,进而干扰了自由落体的认知和学习.此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呈现真空环境下的自由落体,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不相关的结论.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提升物理成绩.

3.5 重视物理实验,提升认知体验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切身体会深化学生的认知,加深记忆.绝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不是很重视实验探究,然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应提高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視度,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的全过程,独立总结实验结论,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归纳总结与分析探究能力.

例如 以“平抛运动”实验为例,可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和总结,以此深化自身的认知.本节实验也是高考必考内容,单纯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还不够,应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进行平抛实验,以此填补实验不足,并可深化学生自身的认知.另外,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还可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可组织开展简单实验,挑选两本书,将其逐页交叉叠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随后让小组同学把两本书朝两侧拉开,即便薄薄的两本书,却需要很大力气方能分离,以此让学生明确摩擦力的基本性质,并可观察各自的鞋底,猜想如何设计鞋子才防滑.最后,做好有效的评价反馈,带领学生主动改进实验过程,保证所获得的实验数据精准可靠,以此探索平抛运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3.6 加强物理应用,推动知识迁移

物理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的关联,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明确物理学科的现实价值,实现知识迁移.

例如 以“向心力”的学习为例,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着手,认真观察周边与向心力相关的知识,加以整理,形成调查报告.经由学习推动学生的个人成长,且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经由向心力的探索,学生可能发现日常洗衣服的洗衣机主要是运用向心力这一知识,火车拐弯处的轨道也是运用向心力,两根铁轨高度不同,由此形成向心力,可规避翻车事故的出现.简而言之,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加以整合,可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观察意识,可主动探索各种生活现象,提升了物理核心素养,优化了教学品质.

4 结语

综上可知,新课程为高中物理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广大教师应结合相关理念和具体情况设计可行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物理知识.另外,学生还应大力发挥自身的特长,全面汲取知识的养分,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成绩.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推行好有效教学,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春梅.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3(06):10.

[2]张小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2(12):275.

[3]郑杰.物理课堂中的有效性问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建构策略与方法》课例分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22(11):318-318.

[4]王娟.浅议新高考模式下的物理教学认知及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3,52(03):8-9.

[5]衣起炜.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22):90-92.

[6]宋媛嫄. “双减”背景下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22):51-53.

[7]安崇庆.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创新型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2023(09):41-43.

[8]蔡福珍.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证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22,18(01):45-4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