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昀
[摘 要] 在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基于对现代学徒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五种创新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专业技能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169-04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职业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对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更好地助力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职业世界。然而,如何在现代学徒制的框架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分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指导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职业要求。
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分析
(一)学徒制的历史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最早的学徒制形式源自社会艺徒的现场学习。中国的学徒制,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和技能传承方式,其演变历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变迁的印记。从其起源到现代的转型,学徒制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背景下的师徒传承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转变。
学徒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封建社会,手工业师傅通过学徒制传授技艺,这种方式在当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学徒通常由家庭选派,进入师傅的作坊学习技艺,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严格的纪律和师徒间的道德契约。这种模式不仅是技能传授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兴起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中国的学徒制开始面临挑战。新式教育的推广下,学徒制开始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生碰撞。这一时期,学徒制在传统手工业中的地位逐渐减弱,新型的职业教育开始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学徒制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转型。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职业技能的系统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学徒制的现代化,形成学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有效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不断演进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中师傅传授实践技能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构建成了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要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做好顶层设计,学徒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徒弟,既要在职业院校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又在企业或工作场所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此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强调个性化学习路径和终身学习理念。
(三)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特点
现代学徒制在主体关系、教学规范、教学组织、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维度创新改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核心特点如下: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代学徒制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度结合。学徒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个性化教育路径。该制度强调根据学徒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和培训路径。这种灵活性使学徒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三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紧密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依赖于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教育内容能更贴近行业实际,同时企业也能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四是终身学习的促进。现代学徒制鼓励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学习不应仅限于学校教育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这种观念有助于学徒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五是职业发展与社会适应性。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学徒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全面发展有助于学徒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定位自己,实现个人价值。
三、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技能培养需求分析
当前,行业对技能的需求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技术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市场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以及良好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现代服务行业为例,这一领域的技能需求正在迅速演变,除了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掌握管理和运营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能力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分析能力也成为服务行业中越来越重要的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应用优化服务与管理,提升客户体验。而面临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也需要重点培养。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以适应这些变化。人才培养中,除了专业的硬技能,软技能如批判性思维、适应性以及领导力也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领导团队。
(二)现有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分析
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是顺利就业和谋求职业发展的前提,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技能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1.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不足
当前职业教育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分离现象虽然已经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有效运用。这种断裂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限制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知识深度理解的机会。
2.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职业院校开始更新课程,以更好地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但尽管如此,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偏差仍然存在。因此,学生可能面临在职场上应用过时知识和技能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3.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职业教育正在逐步从统一的教学方法转向更加多元和灵活的教学策略。虽然已有所改进,但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仍有待加强。职业教育仍然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教学策略,限制了学生探索自身潜能和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
4.实习与实践机会
在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方面,职业教育采取了更多更积极的措施,成效明显。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日益增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实践学习机会。但实习和实践机会的质量和数量在不同的职业院校之间仍然存在差异。这种不足限制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机会,减弱了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可能性。
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变革,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模式融合了传统学徒制的实践特点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皆在弥补现有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市场适应性。
(一)校企合作的双向学徒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实现高效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这种参与不仅强化了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还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这种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符合需求的人才。
校企合作双向学徒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有:(1)合作框架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框架,明确合作目标、角色分工和预期成果。这一框架应基于双方的资源和优势,确保合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2)课程共同开发。企业参与学徒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技术和需求相符合。这种共同开发的课程更贴近实际工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3)实习和实训机会。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学徒实习或实训,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4)企业导师制度。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学徒的导师,提供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这种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5)定期评估与调整。职业院校和企业定期评估合作效果,根据反馈调整学徒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这种动态调整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二)技能多元化的综合学徒培养模式
技能多元化的综合培养模式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模式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强调软技能的提升,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中,这种全面的技能培养对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在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中适应和蓬勃发展,满足未来职场的复杂需求。
技能多元化综合学徒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有:(1)课程设计的多元化。学徒课程内容设计应涵盖专业技能训练和软技能提升。例如,除了专业知识和基础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应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培训、沟通技巧等模块。(2)跨学科学习平台。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可以设计跨学科的学习项目,搭建适合学徒生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课程和项目,以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环境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际案例分析。在学徒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搜集和分析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互动式学习方法。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创设教学团队和学徒团队的互动平台,采用小组研讨、角色扮演、模拟演练、岗位实践等多样化互动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和应用所学技能。这种直接与行业专家的互动模式,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趋势和职业发展机会。(5)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在学徒培养中,还需要建立一个多元能力综合评估体系,通过校企导师团队确定标准,不仅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还包括软技能的水平。这种全面的评估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提升方向。
(三)项目导向的实践学徒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还可以应用项目导向的实践模式通过模拟或参与真实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从而深化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还锻炼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导向实践学徒模式的实现路径有:(1)项目选择与设计。首先,学徒培养中需与行业企业合作,挑选并设计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符的学徒项目。这些项目应覆盖学生所学专业的关键技能,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学徒项目与学徒课程融合,可以是一个课程多个项目或一个项目涉及多个课程模块,以此整合学徒课程体系,提高培養实效。(2)跨业务团队构建。学徒的学生会被分配到不同业务岗位上,学徒培养中可以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由不同业务岗位的学生组成,以促进跨业务合作和知识共享。这种团队构建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3)角色分配与任务明确。在每个团队中,学徒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业务岗位特点和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这种角色分配旨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承担责任和协作。(4)导师制度与持续指导。学徒的项目团队专门配备来自企业和学校的导师团队。这些导师不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还监督项目进展,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5)定期评估与反馈。学徒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应进行评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项目成果等方面。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空间。(6)实际成果展示。学徒项目结束时,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检验,还是提升自信和展示能力的机会。(7)反思与总结。学徒项目的最后,学生应进行项目反思和总结,评估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理解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用这些经验。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徒学生的专业技能,弥补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动态的学习环境。
(四)个性化发展的导师制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框架中,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导师制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强的人才的关键。这种模式通过为每位学徒生配备导师,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指导。导师制的核心在于认识到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职业目标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这种方法有助于学徒生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潜力,发展特定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竞争优势。
个性化发展的导师制模式的实现路径有:(1)导师匹配机制。结合学徒培养规律和专业特点,建立一个评估系统,根据学徒生的专业兴趣、学习风格和职业目标,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导师。导师团队包括来自学术界的专家或教授,也包括行业、企业内的专业人士。(2)定期的一对一指导。确定学徒生指导的频次,安排定期的一对一指导,让学生和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学习策略、职业规划建议以及个人成长的反馈。(3)个性化学习计划。学徒导师协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选课建议、深造机会、研究项目等。这种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量身定制。(4)职业发展指导。学徒导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包括自我评估、职业选择、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训练、职业道德和网络建设等。这种指导有助于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5)反馈和调整。学徒导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职业发展情况,根据反馈调整学习计划和指导策略。这种持续的反馈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导师制中受益。(6)资源和机会的提供。学徒导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职业机会,如推荐实习、研究项目或行业网络。此外,学徒导师还可以提供其他职业发展支持,在学生在完成学徒制教育后,能够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中。
(五)持续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合全面实施弹性教学,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种模式通过融合在线数字资源和传统的线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灵活且全面的学习环境。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访问,而线下实践活动则提供了实际操作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结合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适应了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和技术发展。
持续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实现路径有:(1)在线学习资源的整合。根据学徒课程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律,构建多元且完整的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整合多平台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完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实效。(2)线下实践活动的设计。在学徒指导中,可以安排与在线课程学习相结合的线下实践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在线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专业技能。(3)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制定。线上教学可以为学徒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学习选择,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工具和指导,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和参与相关的线下活动。(4)互动和反馈机制。线上教学要高度重视学习互动和反馈,要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互动功能,如论坛、在线讨论组和实时问答,以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提供及时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5)评估和证书系统。学徒课程教学中,要完善在线评估和认证系统,以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评估可以是在线测试、项目作业或线下实践的表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势互补,提高学徒生的学习和专业能力。
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学徒制下的多元化专业技能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导向学习、企业合作、技能多元化、个性化导师制以及在线与线下学习的结合,为学徒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丰富的职业发展路径。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加灵活和互动的教育环境,其中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有望为个性化学习和实践经验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同时,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真实世界相连的学习机会。此外,终身学习将成为新常态,学习路径将更加多样化,都将带给职业教育新的挑战和变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也会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陳玉秀,代洪波,丁盈.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3(27):69-71.
[2]王丹亚.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33-36.
[3]范懋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22(2):238-240.
[4]胡田翠.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构建途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4):173-175.
[5]李月明.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