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形式、特征与经验启示

2024-05-29 08:11:49胥郁曾娅妮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4年3期
关键词:组织变革

胥郁 曾娅妮

摘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高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全面发展。伴随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发展与功能拓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应运而生。当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表现为依附于国家研究中心、自建独立研究所或研究组及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平台等形式,呈现出在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教师聘任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共性特征。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应增加政策扶持,建立配套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机构设置,构建科学的组织保障机制;谋划人事变革,建立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加快课程改革,形成教研双向互促机制。

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科教融汇;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组织变革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自国家启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高计划”以来,入列计划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都得到显著增强。在产教融合推进方面,许多“双高”计划院校开始了诸如“院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新型的跨专业组织探索,极大地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创新性地提出了要推进科教融汇的表述,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有着怎样的出路,如何进行功能定位和策略发展,如何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功能作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德国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通过跨专业组织的探索与实践,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得以明显提升。鉴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与我国“双高”建设院校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和功能诉求,因此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的策略措施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构建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功能拓展与跨专业组织形成

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从最初为教学服务,到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其功能扩展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特别在知识生产由模式1转向模式2[1]的背景下,知识生产方式由封闭转向合作、由个体研究走向多主体协同创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增强与政府、产业、社会之间关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开始了跨专业组织构建的有益探索。

(一)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科研功能拓展的应然要求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定位是“与综合性大学具有同等价值,但属于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2]。彼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德国原有大学的功能与定位已无法满足新增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和社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渴求日益迫切,由此,德国政府通过《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将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建立了今天所说的应用技术大学。1976年的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框架法》将其归入高等教育范畴,与传统大学一并构成高教体系二元结构。成立之初,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定位为学生教学和职业培训服务,主要侧重工程技术类专业。随着德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德国社会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为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适时调整,产生了以面向生活实践为特征、服务于教学的研究功能,其大学功能开始拓展延伸。1985年颁布的德国《高等教育总纲法》正式将研究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定任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为了增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于1992年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性科研”专项资助路线,提供专项资金资助应用技术大学与校外组织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此同时,各州政府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工商企业落户本地区,也大力支持应用技术大学能聚焦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巴伐利亚一所应用技术大学的校长认为,“德国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州政府若能向这些企业提供应用研发支持和充足劳动力输入等条件,对企业来说会非常有吸引力”。为此,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纷纷出台相应资助项目,引导应用技术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中小型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由此造就了面向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工艺改造等研发技术服务的各类型跨专业组织产生[3]。正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通过搭载跨专业组织平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二)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规格高移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實践性为导向,应用技术为根本”的培养目标,“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成为应用技术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遵循[4]。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着重培养学生在学术环境下独立研究专业课题的能力,应用技术大学是在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设置则侧重在工程、技术、工管、设计、环境等工科类应用性专业,原则上不设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社科类及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加上教学实施采用的双元制方式,形成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5]。

进入21世纪,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德国社会经济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需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促使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组织方式必须做出变革。一方面,为了适应德国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新趋势,满足新兴社会的需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逐渐摆脱单纯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的专业布局,其专业触角拓展到信息技术、社会工作、商学、法学等应用型的社会科学领域,从而向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设置转变,一些交叉型的跨学科应用专业,如文化教育和传媒教育、医学信息和生物医学技术、通信技术与媒体技术等相继派生出来。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规格向高层次的位移。在2000年以前,应用技术大学仅能授予“FH Diplom”,即本科学位。2000年以后,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断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开始陆续引入“本科-硕士”二级学位体系,个别应用技术大学甚至开始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进行了“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方面的努力。专业设置的复合型转变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高移,人才培养定位从“理解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到“掌握原创的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带来的是教育方式的重大转变,而这些只有在构建跨专业的职业教育场域中才能实现。为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巩固其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同时,遵循复合型专业要求加快了跨界、跨学科教研团队的组建,开启了对接应用研究型高技能人才发展需求的多学科、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跨专业教育的改革促成了跨专业研究组织生成。

(三)大学竞争与政府资助互构的实然要求

长期以来,德国社会一直面临人口老龄化、负增长的挑战,这无疑会导致德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一些应用技术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在欧盟内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加快了高等教育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学制改进,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在此情況下,在德国大学排名中最受认可的德国高等教育中心(CHE)排名榜则成了无论是国内生源还是国际留学生源择校的依据。该评价榜依据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科研能力等指标展开,每年一度的榜单揭晓进一步加剧了应用技术大学间的竞争。

为了凸显大学特色,吸引更多生源(包括国际生源),同时获取更多政府资助,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无一不将科研能力视为大学发展的关键指标。这一点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官方的使命陈述的文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关校企合作、研究、技术创新的词频在文件中占据很大比重[6]。与此同时,自2016年开始,德国联邦政府相继启动“创新高校(Innovative Hochschule)”计划和UAS研究计划(Research for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重点扶持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应用科学研究。其中,“创新高校”计划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高达55亿欧元的资金[7]。德国科学联席会于2019年开始实施“促进应用技术大学教授人才聘任与发展的计划(FH-Personal)”,提供近432亿欧元的资助经费[8]。这些计划都采用了自下而上申请方式,构成一种经费导向的强制性手段[9]。应用技术大学若要申报成功,必须从战略上考虑学校科研的差异化定位。因而聚焦学校长期积累的科研优势,组建稳定的科研团队,设置专门的跨专业科研支持机构成为必然选择。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表现形式与特征

随着产业升级的需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定位从原来纯粹的人才培养逐渐转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并重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激发大学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应用型研究水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逐步尝试变革传统的科研组织方式,通过设置跨专业组织这类创新科研职能机构以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组织效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表现形式

所谓大学跨专业组织是以承担复杂的、综合性的重要实践任务为导向,以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由跨界、跨专业优势互补的研究者群体组成的集约化的知识劳动组织[10]。在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跨专业组织,开展类型多样的跨专业活动。通过这些促进跨专业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与工业界或其他领域的专家的跨界联系,也能为应用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思维和动力。具体来说,这些组织形式包括:

1.独立研究所或研究组

为了呼应学校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需求,许多应用技术大学依托院系专业资源优势纷纷成立独立研究所或研究组。目前独立研究所或研究组已成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展跨专业研究的主要力量,其管理决策一般由学院层面的院务委员会决定,均配备专职的研究人员。如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拥有应用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和产品开发、语言中心等十个校内研究所。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应用技术大学则成立了建筑与房地产、木材建筑、创新安全等六个研究所,为了整合能力并加强区域创新实力,还参与了两个州技术中心的项目研究。除了研究所,针对特定应用研究问题,一些大学还成立小规模的研究组,如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与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所(ICT)合作成立的粒子技术和原材料创新(FPR)研究组,共同开展粒子技术与粒子工程、原料/加工工艺及回收两方面的课题研究。无论是独立研究所还是研究组,都实施建立在与工业界和科学界密切联系基础上的合作研究。

2.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平台

随着独立研究所的研究问题领域扩大,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应用技术大学开始了更大型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设立创新中心就成为很多大学的选择。创新中心是由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学生和企业家组成的组织,旨在促进应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开展创新性研究项目,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研究能力开设跨专业相关课程。创新中心通常与工业界和政府部门合作,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通过参加创新中心,教师可以拓展他们的合作伙伴网络,学习如何将应用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并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另有一些大学通过与政府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更多层次的组织展开合作,形成了跨校际的协同创新平台或校企纵向联盟,如亚琛应用技术大学聚焦能源和可持续建筑、交通、生命科学以及数字化和工业生产领域等搭建的科研创新集群,每一集群平台以重大成果研究、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为主要任务,面向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生命科学集群为例,该集群面向未来生命科学领域,联合亚琛工业大学、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下属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同时链接多家企业,专注于纳米生物材料、肿瘤药物等的研制开发。目前成立有生物工程研究所(IAP)、应用高分子化学研究所(INB)及纳米与生物技术研究所(IFB)等3个研究所。

3.依托国家级研究中心的跨专业研究团队或项目

德国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为德国国家层面主导建立的大型综合科研机构,是以国家长期性科研任务目标为导向、以国家大科学工程为核心,强调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应用基础研究。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马普协会(MPG)、赫姆霍茨国家研究中心(HGF)、莱布尼茨国家研究中心(WGL)、弗朗霍夫协会(FHG)四大非营利性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研究人员不仅内部互相合作,他们还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与中心以外的科学家进行合作。在成立早期,由于研究需要,研究中心除了聘任专职研究人员,还要从德国大学聘用大量兼职研究人员。此时由于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悬殊对比,研究中心更多是吸纳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力量参与。后来,随着研究中心的功能转向和国际化合作拓展,研究中心人员构成逐渐发生了变化,许多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申请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发也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力量支持,由此带动了应用技术大学开始参与各类研究中心的应用技术研发项目。例如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应用集成安全研究所(Fraunhofer AISEC),该所目前大约拥有90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除了研究所专职人员,还有数个应用技术大学和企业的兼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面向工业用户的IT系统、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研究[11]。严格来讲,这些形式只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依附于研究中心开展的跨专业研究行为,其并没有成立独立的跨专业组织,属于跨专业组织发展的萌生阶段。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主要特征

由于区域经济、办学条件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不同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即便如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推进跨专业组织发展过程中还是呈现出一些共性方面的特征:

1.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了鼓励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能動性,提高其应用型研究水平,德国联邦政府一方面下放权力,不断扩大各州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利;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角色,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资助方式由原来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科研项目引导。这些科研项目经费一般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吸收新生人数获取的财政资金,这部分资金没有明确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可以间接作为跨专业研究经费使用;二是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均可申报的联邦政府科研项目资金,其中,面向应用技术大学,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BMBF)与各州政府合作,制定了如高科技战略2025(High-Tech Strategy 2025)之“创新高校”计划、“未来工作”计划和UAS研究计划等专门科研项目计划。即便是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机构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偏向于资助基础研究,近年来也鼓励应用技术大学参与申报,不断提高应用型研究资助比例。比如通过其“科研带头人”计划,鼓励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积极参与DFG科研项目。另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经费中还有很大比例来自于为学校所在州、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产品研发或服务输出等方式。许多应用技术大学也设立了专门的科研支持及成果转化机构,以此协助和满足学校科研人员需要。

2.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强化应用型科研的功能定位和使命,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尝试变革传统科研组织形式,并借鉴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经验开始了跨专业组织构建的探索。在德国,综合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按照大学学系—研究所模式组织学术科研活动,凸显大学的研究功能,强调教学建立在研究基础上,以研究带动教学。它们培养的人才以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实践和创造能力。这些大学多以研究所为基础,在学系下面设立了众多与研究所平行的系属合作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组,以此强化横向的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科研合作。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囿于资金和研发人员等条件限制,转而聚焦产业技术升级或工艺流程改造等实际问题,选择了一条与研究型大学迥异的科研组织路径:其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不讲究多点开花,不要求每一学系参与,而是围绕某一现实问题集中优势专业及其师资力量展开针对性研发;其二,跨专业组织不一定只在某一学系或研究所内部产生,而可能是在传统院系之外设置独立跨专业研究机构,如德国鲁尔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领域专业见长的应用技术大学,其跨学院建立的“跨界工程研究中心”就是一个独立的跨专业组织机构,中心制定了明确的组织机制和协作流程,设立了专业工作组和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工程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杜伊斯堡-埃森应用技术大学建立的“创新中心”同样如此,该中心还能为团队成员提供跨专业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协同创新能力。除了组织机构设置等改革,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还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保障跨专业组织的发展,如制定明确的组织机制、协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必要的跨专业教育培训等,克服学科文化差异等障碍,促进跨专业的知识交流和协同创新。

3.教师双聘或集体聘任制

在传统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下,教师受所在院校的人事关系左右,其参与跨专业的研究合作可能会受到客观和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教师被归属于特定的院系或学科专业,他们不仅要承担大量的专业教学任务,同时必须遵循既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实施教学,这自然会影响他们从事跨专业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安排。其次,教师特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个人发展诉求,也会使他们面临跨学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障碍。鉴于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尝试打破传统教师聘任制的桎梏,探索采用双聘制或集体聘任制等方式,试图建立灵活的教师任用机制,促进不同专业领域教师间的交流和协作,为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提供更全面和多元的支持。所谓教师双聘制,是指学校教研人员同时在校内两家单位通过项目和团队合作等形式开展工作,其日常管理工作由人事关系隶属单位(第一聘任单位)和有聘任需求的其他二级单位或学术平台(第二聘任单位)共同负责。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在其跨专业组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跨学科中心(MUC.DAI)的人员聘用上就采用了教师双聘制。中心基于“采用新的数字思维方式来解决社会挑战”的愿景,聘请了设计学院、地理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车辆技术学院、飞机技术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的多位专职教师,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课程开发。一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还实行跨专业集群聘任计划,以招聘具备不同学科背景和应用能力的教师群体集群合作进行某一重大应用科研项目攻关。一般学校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集中资源组建跨专业集群,集群有人数限制,但教师入群申报不受限制。学校通过审核后全额资助集群的每一岗位。集群本是一个虚体,可不属于某种管治或组织框架,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开展其感兴趣的研究活动。卡尔斯鲁厄应用技术大学的“人工智能(AI)应用研发集群”就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11名教授组成,包括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和法律学等。该团队的目标是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如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实际问题。面对具体问题,大集群之间又可以组合成若干个小集群,这不仅有助于加快内部知识分享进程,提升研究者科研成长速度,也使集群研究项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4.跨专业课程设置

跨专业组织目标既包括跨专业研究,也包含跨专业教育。跨专业研究从来不是脱离跨专业教育而单独存在的,其内在包含着跨专业教育的性质和诉求[12]。跨专业研究为跨专业教育提供助力,跨专业教育也为跨专业研究目标实现提供人员等资源保障。其中,反映在跨专业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科壁垒的问题。例如,在跨专业合作交流中,某些专业可能会更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而另一些专业则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这就会导致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受到一定的阻碍。另外,跨专业组织运行还可能会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术语、概念和思考方式,这也会使得跨专业交流出现理解上的困难。为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通常会采取开设跨专业的课程和项目,鼓励学习者参与不同专业的活动和研究项目,并采用组织专业交流会和合作研究小组等方式,化解跨专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科和思维障碍。比如德国波恩-莱茵应用技术大学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建立“学科交叉课程”——即各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领域的课程,学校为这些课程制定了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学分转换机制,确保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可和能力生成。又譬如,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设立了“跨学科课程项目”,学校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评估标准,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该课程获得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以此拓展专业认识视野。此外,一些大学还鼓励教师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以促进跨学系、跨专业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如德累斯顿应用技术大学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立的“共享课程平台”,任意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课程分享到平台上,供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选修,并为学生提供选课咨询和指导服务。

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面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多样变化和各种挑战,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跨专业组织构建方面的探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通过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中如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教师聘任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征分析,得以窥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的发展样貌。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跨专业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创新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增加政策扶持,建立配套制度保障体系

自党的二十大创造性提出科教融汇的理念以来,职业教育进入到“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模式阶段,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将科技力量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在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上实现突破[13]。高职院校构建跨专业组织就是职业教育推进科教融汇做实做强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推进跨专业组织实际运行过程中,高职院校会面临许多政策瓶颈和制度障碍,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看,要想达成科教融汇的既定目标必须实现制度破冰,通过建立并完善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来保障其合法、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首先需要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体现和引导。政策导向对跨专业组织支持效应更大。事实上,国内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建设的兴起受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影响较大,在该文件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应“鼓励先行先试,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自此之后诸多新型产教融合型跨专业组织应运而生。政策扶持的另一面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虽不直接参与跨专业组织运行管理过程,但可以通过投放项目及配套经费的方式来帮助解决跨专业组织运行发展的资金问题。另外,在学校层面,跨专业组织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学校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这需要从跨专业组织的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考量,建立规范有序的组织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二)完善机构设置,构建科学的组织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跨专业组织的专门机构,是保障跨专业组织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4]。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完善可以从两大职能层面入手:一是主体职能层面,成立跨专业的技术研发机构。跨专业组织主要由来自产学研政等单位的技术技能精湛、科研创新能力强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团体构成,他们以社会实践问题为导向,优势互补,形成凝聚力强的集约化的知识集合体。不同背景来源的专家或大师聚集在一起,极大改变了高职院校传统小作坊的科研方式,不但能集中智力资本优势争取更多的科技研发项目,更重要是能通过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激烈的思想碰撞,激发创新能量场。当然,跨专业组织的设立要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既可以“自上而下”整合式推进,也可以“自下而上”聚合式带动,甚至可以由内而外的稳步拓展。二是从辅助职能层面,建立跨专业组织独立的日常管理机构。这类机构是确保跨专业组织更高效、规范化运行不可或缺的辅助机构,主要负责跨专业组织内的人事、财政、体制建设等内部环境的协调,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交流等辅助性事务,以更好地促进校内各院系、兄弟院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既能帮助跨专业组织研究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学术发展,也有利于集中各方资源优势,确保重大跨专业攻关项目的完成。当然,组织生命力的强弱还与其组织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从现阶段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情况看,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矩阵组织结构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因为,跨专业组织内无论是由研发人员构成的专门机构,还是其他人员参与的日常管理机构,其日常运行都会产生大量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沟通,只有通过矩阵架构才能将“垂直”和“水平”串联起来,确保组织信息纵横交错、内部协调的顺畅高效。

(三)谋划人事变革,建立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

人们对专业的研究远远早于对跨专业的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要走出各自封闭的学科堡垒,从事跨专业行为需要跨越管理体制、身份认同、利益分配等多重阻碍,这既有学校层面因素也有教师自身发展的考虑[15]。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两方面考虑推动其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之一是学校跨专业组织构建模式能否给教师带来参与的动力。可以设想,如果新成立的跨专业组织要与各二级学院或系(以下简称“院系”)竞争学校资源(教师岗位、设施设备、运行经费等),院系可能与之为敌。反之,如果跨专业组织能给院系创造额外资源并能为其带来学术荣誉,那么院系则会与其拥抱合作。为了化解两者间的冲突,消弭教师参与跨专业组织的诸多顾虑,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推进改革:一是“消极回避”的策略。即跨专业组织尽量从单一院系产生,例如许多学校开设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样就能回避跨院系组建带来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分配难题,但是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教师的参与人数有限,资源获取也有限,而且组织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二是开放盘活策略。即学校联合多方主体搭建的综合性的产教融合平台,如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校为平台发展提供固定的场地空间、设施设备和经费支持。学校一般会以项目为牵引,鼓励不同院系教师申报参与,教师同时受聘于所属院系,其人事隶属关系并没有改变。三是“有的放矢”策略。学校集中力量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等專门研究机构,由于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心一般会聘任专职研究人员。这样学校在不改变原有院系人员结构情况下又增加了人员编制,教师存在双聘或集中聘任的可能。其二要考虑的是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是学术系统的核心制度,其变革相当敏感和困难。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推进跨专业组织建设时,主要采用了增量方式,通过增设专职的科研岗位,从而引进校外人才或从校内聘任教师作为专职科研人员。如前所述,教师聘任还可以采用集群聘任的方式,由学校规划集群的数目和教师人数,教师提出研究计划,学校给予集群岗位相应的研究资助,集群资助并不改变教师原有的人事隶属[16]。

(四)加快课程改革,形成教研双向互促机制

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更加强调学术研究功能,而跨学科教育功能相应弱化的情况,高职院校从属于职业教育的功能属性决定了跨专业组织在不断拓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领域时,还必须守好人才培养的根本,做到“科”与“教”的融汇发展。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必须结合跨专业科研和跨专业教育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互相背离。事实上,我们在阅览多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官网时,发现在其网站展示的跨专业组织页面介绍中,除了跨专业组织教师团队的资料信息外,有关跨专业课程的介绍占据了很大篇幅。这些课程都是由某领域知名教授团队开发的公开课程,课程介绍中都列明了课程涵盖的学科知识,有哪些任务主题,一般课时不多,但规定了课程申报的人数限制。当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突出跨专业课程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大学有硕士甚至博士生跨系、跨专业联合培养的要求,这一点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还不明显。从德国这些经验做法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必须与课程建设同步推进,应该通过开发共享的跨专业课程,让跨专业组织研究成果惠及学生。从学生发展来看,相对于科学技术和知识迭代的速度,按照既定目标规划的传统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对学有余力、想多元发展自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师合作开发的跨专业交叉课程,则能让学生们跨越自己专业的范畴去了解和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共享课程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和学分,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教师来说,共享课程也为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可促进师资的共享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支持,在课程设计指导、教学材料、教学设备等方面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开发课程。通过跨专业课程改革,可以帮助学校打破传统的课程类型界限,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资源整合和共享。由此,更佳的课程教学效果会进一步激发跨专业组织教师团队的科研热情,形成教与研的正向互动反馈,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17]。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提尼,等.知識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沈文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4.

[2]陈慧,傅晓明.欧洲应用科学大学的科学研究:特点与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2):132-145+191.

[3]贺艳芳,徐国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兴起、特征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6(2):17-26.

[4]王明伦,王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58-63+67.

[5]徐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科研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6):102-104.

[6][9]陶东梅.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战略定位研究——基于使命陈述的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0(4):89-96.

[7]李欣旖,刘晶晶,闫志利,等.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经验[J].职教通讯,2018(3):6-11+19.

[8]杜云英. 科教融合:欧洲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与挑战[N].光明日报,2023-01-19(14).

[10][12]胥郁.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内涵、模式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1):44-50.

[11]About Fraunhofer AISEC[EB /OL].(2023-11-30). https://www.aisec.fraunhofer.de/de/das-institut.html.

[13]苏海勇.以科教融汇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N].中国教育报,2023-03-17(02).

[14]龙献忠,王静.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保障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0(2):32-36.

[15]刘燕.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54-59.

[16]刘凡丰.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30.

[17]曾天山.以大职业教育观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J].职教论坛,2023(1):5-8.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in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Empirical Implications

XU Yu,ZENG Yani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410124,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emphasizes a problem and practiceoriented approach, focus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functions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expansion of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of such universities have emerged. At present, the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of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present common features in terms of policy suppor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teacher appointment and curriculum setting by attaching themselves to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s, building their own independent institutes, research groups, and innovation centers 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tforms.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in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in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and establish a support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system;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setup and build a scientific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plan personnel changes and establish an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eachers participation; and speed up the reform of curricula to form a mechanism of twoway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German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rganizational change

猜你喜欢
组织变革
法国高等院校组织变革的动因、路径与制度设计
高教探索(2017年2期)2017-03-18 08:21:39
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9:02:31
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校本研学共同体:激发教师多层次发展的组织变革
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10:29:39
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出版科学(2015年6期)2015-12-10 03:57:24
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生成
高教探索(2015年11期)2015-12-02 04:21:18
央企中绩效管理体系重建中的员工心理契约研究
美国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组织变革研究
亚太教育(2015年10期)2015-06-24 14: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