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2024-05-29 19:22陈春潮杨俏丽孙天舒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5期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数字经济

陈春潮 杨俏丽 孙天舒

摘要:面对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农村劳动力数字技能偏低、数字经济与城乡产业链衔接难度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以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应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培养、加快推进农村数字产业化与产业协同化、推进数字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整合。

关键词: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广西文化青年拔尖人才专项”课题一般项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广西乡村产业振兴保障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3QBB002)。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特征,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平台化赋能产业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可以为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提供新途径。在农业发展方面,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农业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贯通,有机衔接了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创新了农业发展业态、扩大了发展空间、注入了发展新动能、增强了发展活力。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环境与时代框架,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又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机遇与巨大空间。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厘清其理论逻辑、分析现实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意义重大。

二、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

(一)有利于打破城乡空间融合壁垒,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二元化,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通道和机制不够完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由此扩大了两者发展的差距。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在城乡之间构建起覆盖范围广、类型丰富多元、运行灵活快捷、受益群体多样的数字平台。如人才要素方面,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借助数字技术优势,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拓展学习培训通道,以灵活的方式、较低的成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數字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收集和整合农村人才、城市人才的类型、需求等信息,形成丰富、准确和广阔的人才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城乡人才信息快速精准匹配,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城乡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匹配精准度偏低等问题。技术要素方面,随着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农村的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领域,乡村数字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数字鸿沟逐渐缩小。截至2022年8月,全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96.8万个,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县县通5G”;截至2022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2.93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8.8%,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近15%。从土地要素赋能来看,运用遥感、地理监测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有利于增强城乡土地规划合理性和提高集约利用率,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已有105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建设了宅基地数据库,增强了我国农村不同类型土地流转的有效性,加速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数据要素的融合。

(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数字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改变居民收入分配的内容、结构和方式。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赋能主要是通过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进而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来实现。数字技术在农村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必将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并较好地与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并催生出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发展,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渠道和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提高农村居民总体收入,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方面,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发挥,可以极大地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整合并逐渐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拓展,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人社”、线上公共法律与社会救助等服务不断向农村地区下沉覆盖,并在各区域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实现了较好连接,有效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水平和利用率,共享数字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较大程度上缩小了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有利于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增强城乡经济融合力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构建数字生产力为城乡产业融合提供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从广度、深度、精准度等层面进行衡量。广度方面,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发挥其优势打破不同行业、企业以及市场间的信息壁垒,挖掘、提炼大量生产者、市场上下游主体和消费者生产的有用信息,催生出跨界融合的新业态。这比较于依托传统技术范式推动城乡一二三产业相同产业之间或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要素交换、产业链延伸、提供配套服务等方式建立的产业融合,范围更广、融合度更高、韧性更强。如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中,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数智化升级,实现乡村产业集聚与跨界融合,以及生产端—物流端—销售端—服务端的全链升级,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深度方面,数字技术对城乡产业融合的赋能,不仅仅是对传统产业要素、流程、范式的局部调整和改造,而是通过应用新技术使产业内部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组合机理进行升级或者替换,并提高各要素、各环节等的技术效能,在提升各环节技术水平的同时从整体和长度上形成更紧密有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使相同产业不同环节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体甚至是“利益共同体”。精准度层面,数字技术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赋能建立在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判断、提炼和匹配的基础上,而非人的主观推测或者臆断,更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因而在此基础上所推动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催生的新业态的精准度远远高于人的主观判断。

三、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长期以来,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在内的诸多基础设施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后期维护等方面,城市远优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且不同地区的农村不均衡等问题是我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共性问题。同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普及率的提高主要是从整体而言的,不同地区的农村之间或同一地区农村内部不同项目的数字基础设施也存在不均衡现象。数字基础设施的数量与其利用质量具有本质的区别,应从数字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使用效能等更深层面进行考量。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不高,特別是部分山区乡村面临投资大、建设难度更大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消费和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城市市场的沟通和互动。另外,对于不少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农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技能素养偏低而对运用数字技术从事生活生产具有较大难度,由此与城市居民又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资源处理能力与应用方面的“数字红利鸿沟”。

(二)农村劳动力数字技能偏低

在数字经济深刻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数字专业人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成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占比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大学生长期外流等导致老人、妇女、儿童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该群体往往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偏低、数字素养不高。202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仅达3.08亿,只占网民整体的28.9%,由于网民的定义比较宽泛,网民与数字专业人才具有本质区别,网民并不意味其具有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我国农村网民中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技能要求更高的工作学习的仅占28.28%,比城镇居民约低19.33个百分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仅占32.98%,比城镇居民约低14.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时代,如果农村居民数字能力不足、参与数字经济程度不深,将深刻影响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就业空间和增收潜力,而且十分不利于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水平,阻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三)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链衔接难度较大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在农村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运用并不等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的数字化衔接。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的简单叠加并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数字化,而是要数字经济在农村产业全产业各个阶段和过程真正发挥赋能作用,推进农村产业深层次变革,促进农村产业形成产业链或者集群化,甚至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产业模式。现实来看,在线销售和短视频平台带货等是当前我国农村产业与数字经济结合的普遍方式,尚未形成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数字产业管理模式。因此,大部分农村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更多的是处于数字经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基于这种基础建立起来的产业模式、产业业态难以与城市产业形成分工明确、衔接有效、联系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与实际成效。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发展不均衡

教育数字化方面,农村与城市相比,中小学教师受教育程度、教师配置规模等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乡村学校数字素养教育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学校数字教育存在对数字素养认识不足、专业教师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中,非常熟悉“数字素养”概念的只有9%,有所了解但尚未掌握具体教育教学方法的约占50%;将近三成的学校缺乏数字素养专业教师,只有2.3%的教师教授信息技术专业。大部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主要以单纯的基本技能为主,信息素养、交流协作方面的内容比较缺乏,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转化成教师的内在能力。数字医疗方面,由于资金、人力和技术等的限制,我国医疗数字化改革和服务,主要集中在县或以上以及医院,乡镇和村一级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服务情况极为不乐观,而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导致不同地区农村的医疗数字化改革呈现出较大差异性;数字技能与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应用接受程度也远落后于城市居民。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线上预约挂号服务使用率低于城市居民14.1%,线上查询检验报告使用率比城市居民低12.1%。

四、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1.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村集体、乡贤等作用拓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筹资渠道,避免主要由政府投资带来的资金受限等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和资金使用监督审查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投资主体投资的积极性和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稳定性。

2.协同推进农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扩大农村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提高网络运行速度,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节约农村网络使用成本。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同步推进农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运用。如要在加快农村公路、冷链物流、电力、水利工程、低速宽带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电网等建设,最大限度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3.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不同区域的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加强相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相邻区域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基础设施之间的一体化联通和有效衔接,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市场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互联互通和提质增效,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二)加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培养

1.转变农村居民学习数字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完善引导、激励和支持农村居民学习数字知识和技能的制度和政策,通过电视、举办宣讲会、上门宣讲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学习数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广大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妇女等群体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字知识和技能的观念,消除其学习顾虑、增强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

2.建立健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等战略高度出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根据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等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行业部门、高校、行业协会组织等的作用,并构建上述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增加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技能等数字技术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中的比重,并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培训策略,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最大限度补齐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中的人才短板。

3.提高农村数字化人才引进、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农村数字人才激励政策,多方面激励、吸引更多责任心强、参与乡村振兴兴趣高、数字技能专业水平高等的数字专业人才流向农村就业创业,使其成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使他们在农村数字人才培养指导、数字技术研发与攻关、数字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切实发挥好作用,畅通城乡人才要素的流动机制。

(三)加快推进农村数字产业化与产业协同化

1.构建现代农村数字化农业生产体系。在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畅通生产要素流动的同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乡村养殖、农产品加工、商品和要素流动、信贷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构建起集资金、养殖、加工、运输为一体的农村智能化产业体系,推动和增强农业发展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2.积极推进一二三产数字化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等领域的运用,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促进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和布局优化,构建智慧农业发展空间与生态。整合资源,加强数字技术的运用与融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与融合,打破原来农业发展环节分散、技术水平偏低、各环节衔接松散等困局,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多渠道拓宽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加强人力、资本、技术与信息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提升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的广度、深度、效度,提振农村农业数字经济,积极催生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精品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3.完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和提高融合效能。通过完善城乡包括数字人才在内的高素质人才流动机制、构建以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为主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为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推进城乡产业融合,要注重发挥县域联结农村与城市、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等功能,以城镇、现代农业园区、物流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为空间连接城乡的重要载体,构建城乡产业分工格局,优化或重构县域产业链、价值链与利益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价值,探索和优化县域城乡产业链融合的驱动机制、优化策略,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加持赋能。

(四)提高数字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整合效能

1.构建农村数字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居民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共享度。要积极巩固和扩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进一步在农村网络覆盖范围、降低网络使用和服务成本、提高网络层级等方面挖掘潜力、扩大空间、增强效益,加强数字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提高农村数字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结合不同地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并积极推进农村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中心等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效率与效能,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2.构建“互联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模式,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在充分征求农村居民关于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和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和优化“数字经济+公共服务”模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和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农村居民满意度。对于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地区,更要注意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其服务水平,努力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在线保险办理等方式,提高当地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3.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政策。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因地施策,突出差异性和针对性,不能按照相同的数字化标准、建设进度和考核标准进行衡量。同时,考虑到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空间和标准应保持一定超前性,以避免短期内重复建设对资源浪费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冯朝睿.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实现机制与推进策略[J].改革与战略,2023(6):1-12.

[2]韩文龙,俞佳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理论机制、典型模式与中国策略[J].改革与战略,2023(6): 65-78.

[3]侯志茹.以数字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N].光明日报,2022-12-27.

[4]缪文卿.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依据、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J].改革与战略,2023(6):13-25.

[5]盛子强,周琪,刘丽梅.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67-71.

[6]孙涛,王硕.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多维融合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方略[J].理论与改革,2023(1):143-156+168.

[7]王钺.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市场整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23(2):39-48.

[8]王政武,郭雅玲,陳春潮.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政策框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2-25.

[9]文丰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改革与战略,2023(4):1-14.

[10]谢璐,韩文龙.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2(11): 96-105.

[11]姚毓春,张嘉实,赵思桐.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机理、现实困境和政策优化[J].经济纵横,2022(12):50-58.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南宁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研究“中部崛起”以来区域政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