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研究

2024-05-29 17:26秦文
南北桥 2024年8期
关键词: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秦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各种优秀的西方文学在进入中国读者视野之前,都需要经过高质量的文学翻译,以保留其原本的文学魅力。在英美文学翻译中,人们不再仅限于获取知识,而是怀揣着对原著的尊重,寻觅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翻译人员要积极探索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丰富作品的内涵,吸引更多读者。

[关键词]英美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文学翻译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翻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英美文学翻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精准要求,而是要求翻译人员对原著传递的思想情感、蕴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挖掘。本文分析英美文学翻译中意象、意境和情感翻译的美学价值,同时分析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艺术、意境艺术和悲剧艺术三大艺术特征,以期为翻译人员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1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1.1 意象翻译中的朦胧美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凝结了一定情感和思想的单个事物,通过单个意象的展现和多个意象的排列,作者能传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或想要抒发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并激发读者思想的涟漪。因意象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在英美文学的意象翻译过程中,好的译者会更加注重意象传递的情绪而非其准确的词语概念,让意象翻译产生一种朦胧美[1]。但这并不是说意象翻译就要舍弃其准确性,恰恰相反,正如中国近代翻译家严复所提出的三大翻译原则——“信、达、雅”,放在首位的便是“信”,即忠实原文,因而意象翻译也以是否准确作为衡量标准之一。意象翻译的准确性是一种基于译者对意象深刻领悟基础上的准确性,需要凝结译者自身的领悟和神思,是一种模糊前提下的准确性。

具体来看,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在语言文字中倾注自身的思想情感,每个意象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美学价值及特定含义。首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深刻领悟意象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使之产生朦胧美。例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奥赛罗》中有一个意象“Promethean heat”,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典故,象征着女主角苔丝蒙娜无与伦比的美,但在当时,我国读者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典故還较为陌生,所以译者朱生豪就将其译为“天上的神火”,一方面,避免了异域文化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天上的神火”内涵模糊且丰富,在符合作品崇高风格和切合语境的同时,具有一种朦胧美。如果译者对上述典故不熟悉,则无法达到完美的翻译效果。其次,汉语本身追求词约义丰,具有多义性和含蓄性,中国的诗歌也倾向于表达出一种朦胧之美。所以,中国译者在结合汉语和英语的表达特点用以加强原作和译本的文字契合度时,译本的意象就自然带上了汉语的朦胧美。例如,在20世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有一段话:“He was an old man, weathered by time, still very gentleman.”能够直译成“一个老人经受了时间的折磨,但仍旧绅士”。若采用模糊性的手法,将“受到时间折磨”改为“饱经风霜”,则更加具艺术美感,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饱经风霜”是中文特有的表述方式,用长年经受“风”与“霜”来象征一个人阅历深厚,便自然具有一种蕴藉与朦胧之美了。

1.2 意境翻译中的深度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环境和思想情感的结合,即情景相融的境界。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投入到故事情节之中,并在脑海里生成一幅超越文字表面含义的画面,融入自身的情感体悟,这便是读者体会到的文学作品的意境美[2]。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备宏大深沉的意境,能让读者产生沉浸式的深度体验,感受到意境的深度美。对于英美文学的翻译来说,意境翻译的深度美体现在对英美文学作品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及动作的整合与加工上,人物丰厚的思想情感便跃然纸上,带领读者进入意境之门。读者通过阅读领悟译本中具备深度美的意境,能够获得审美体验的升华及情感的深度共鸣。

具体来看,文学作品中的语境是指文学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上下文、时间、地点等方面,意境翻译中的深度美主要是通过语境来传达的,语境是编织文学意境的基础。所以,在意境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意境的载体语境进行领会,并对作品用词进行揣摩,再结合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作语言,最后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对上述的要素进行加工整合,以美学翻译为宗旨,传达出作品的意境,让意境翻译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样以《老人与海》为例,作品中有一段话:“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l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根据张炽恒的译本,这段话被译为“他身上所有都显得古旧,但除了那双眼睛,它如海水般湛蓝,是愉快且不愿认输的。”这段译文准确呈现了老人虽已经衰老,但仍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要与命运做最后的抗争。老人不服输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表现为一种英雄主义色彩,呈现出一种深沉悲壮而昂扬向上的意境,具有丰厚的审美价值。

1.3 情感翻译中的协调美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如果译本在情感上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读者便难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感受到审美乐趣。好的译本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协调美,这种协调美来自两方面,一是译本与原作的协调,即译本与原作所传达的情感相协调,并无过多实质性的偏差;二是译本与读者的协调,即译本传递给读者的情感被读者所认可,在读者阅读活动中产生一种协调美。在情感翻译中,为了实现这两方面的协调美,一方面,译者要对原作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创作背景了然于胸,找到生成作品中某种情感的缘由;另一方面,需要译者在对原作的情感书写进行美学加工时,在保留原有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令其更契合中华文化,符合中国读者的价值理念,使得译本传递的情感为读者所接受。此外,为了避免译本传递的情感失真,守住文学翻译的初心,译者要避免对原作进行过于主观化的解读。

具体来看,一方面,英语是情感丰富的语言;另一方面,因受古希腊文化的滋养,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作家大都热衷于将自身充沛的感情倾注于笔端,不论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情意缠绵的写作风格,还是现实主义流派针砭时弊的写作倾向,他们笔下的文字都情感丰富、毫无保留,所以英美文学作品整体上具有情感奔放的特点。译者为了“原汁原味”地传达原作的情感表达,就必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个性。只有先实现译者和作者在文字表达上的情感共鸣,在同样的情感状态下进行二次创作,实现译本和原作的协调,才能进一步整合原作,对原作进行本国价值理念上的调整[3]。就译本与原作的协调来看,例如,19世纪美国现代派诗人狄金森的诗作《暴风雨夜》中有一段话:“Done with the compass-Done with the chart!”现存三种译法,分别将其译为“不要罗盘,不要地图”“无需罗盘,无需地图”“罗盘,不必!地图,不必!”。第一种译法比较平淡,第二种译法则情意更多,第三种译法更为强烈和坚定。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而原作作者狄金森一生经历了三段感情,终生未婚,对感情十分执着,结合作者的个性特征,显然第三种译法更为贴切诗歌的情感表达,更能达到译本与原作的协调。由此可见,情感翻译中的协调美首先是在译者对作者个性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

2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特征

2.1 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艺术并不仅限于记叙、议论、抒情等语言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同样是语言艺术的一部分,且主导着语言艺术的整体气质。同样,在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主导的语言风格,每个作家也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对于译者来说,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会大致遵循原作的语言风格,但也会适当增添自身的翻译风格,通过译者的有效加工,原作的语言风格会在译本中更加突出,具有更为鲜明的特色[4]。在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艺术的个性鲜明较大程度来源于语言风格鲜明,一是原作作者的语言风格鲜明独特,二是有赖于译者对原作语言风格的强化。

具体来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是由作者的独特个性和文段话语情景形成的一种整体的话语特色,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幽默和讽刺、庄严和悲伤等语言风格,而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清新俊逸、豪放雄浑、通俗朴实等语言风格。中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遵循原作的语言风格,同时融入中国文学特有的语言风格用以强化原作,形成一种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例如,《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创作的长篇批判现实小说,呈现了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场景,翻译家杨必翻译该作品时用地道传神的中文译出了原作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杨必自小喜欢古典小说,钟爱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所以译本中写有《红楼梦》中的一些方言,由于《红楼梦》描写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语言风格同样有批判讽刺的色彩,所以恰當采用相关词句能够强化译本辛辣的语言风格。以《名利场》中的句子“perhaps she liked him the better for being a fool”为例,杨必将“being a fool”译作“颟顸”,“颟顸”是《红楼梦》第八十一回中出现的一个词,意为糊涂而马虎,“颟顸”丰富了“fool”的内涵,强化了该句的讽刺内涵,也凸显了中译本的特色,使得译本的语言艺术更加个性鲜明。

2.2 共鸣性强的意境艺术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不仅是对环境的呈现,更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在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意境翻译能够呈现出一种深度美的美学特征,也同样具有共鸣性强的艺术特征。一方面,意境翻译的美学特征体现在整体意境的营造上,是一种阅读后的整体感知;意境翻译的艺术特征则体现在遣词造句和情节设计上,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呈现的。另一方面,意境艺术具有强大的共鸣性,译者通过对情节的合理排布与矛盾冲突的恰当勾画,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受到心灵的震颤,收获一种共鸣的审美体验。

具体来看,一方面意境艺术的强大共鸣性由优美、激昂、摄人心魄的语言生成的艺术氛围产生,另一方面由矛盾冲突尖锐或转折较多的情节设计产生。从情节设计来说,首先,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品都有丰富曲折的情节设计或复杂多样的心灵体验,尽管在情节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转折冲突,而多数主人公会在这些转折冲突中以自身的顽强意志力进行不懈斗争并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意境便在这个从冲突到升华的过程中产生了。其次,译者通过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将这些转折冲突进行恰当的安排,并对人物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意志和心境变化进行重点刻画,读者在阅读中便能随着人物的不同境遇产生不同的心境,并跟随人物一同经历与成长,获得共鸣体验。例如,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女,有着悲惨的童年,经过一段时间在学校内的平静生活后当上了家庭教师,遇到雇主罗切斯特,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却被其所骗,遭受了爱情的折磨,想要逃脱。对于简·爱在感情世界中遭遇的变故,译者可以重笔加以刻画,通过简·爱对爱情的渴望到失望再到绝望、逃离全过程的心理活动布局,将读者带入其中,情绪也随之起伏。

2.3 极具张力的悲剧艺术

由于《圣经》的悲剧基调和古希腊的悲剧艺术传统,西方文学中悲剧作品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许多西方作家通过悲剧故事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同情和良知,同时让读者获得一种悲壮美的审美体验。一方面,上文提及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奥赛罗》是一部爱情悲剧,现代小说《老人与海》的主人公经受了悲剧性的人生,从古至今,从戏剧到小说,英美文学作品中以悲剧为主题或蕴含大量悲剧元素的作品数量众多。另一方面,英美文学作品的悲剧艺术极具张力。张力是由建立在矛盾冲突之上的悬而未决的状态产生的,它能让读者时刻保持紧绷的神经。译者通过对原作矛盾冲突中产生的张力进行平衡和把控,能够让译本的故事情节更扣人心弦。

具体来看,英美文学作品常通过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悲剧,在矛盾冲突的紧张氛围中,诞生出极大的艺术张力,因而译作也自然被笼罩上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同样被赋予了张力。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让悲剧作品的张力得到加强,再次创作出极具张力的悲剧艺术,译者应该突出现实生活和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将笔墨放在矛盾冲突的焦点上。例如,在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进行翻译时,译者朱生豪将笔墨重点放在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理想和现实矛盾时的犹豫不决和痛苦煎熬上,让他在“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中进行思想斗争和艰难挣扎,在主人公哈姆雷特对复仇的犹豫不决中,读者也会对主人公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一同承受故事发展“延宕”带来的极大压迫力,从而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

3 结语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翻译如何在保留作者思想情感的同时,体现出作品蕴含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是每一位翻译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学翻译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翻译人员注重对原著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进行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郭小命.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3(1):19-21.

[2]刘慧敏.探讨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J].青年文学家,2021(3):121-122.

[3]安玲.英美文学翻译中美学特点及价值的解析[J].作家天地,2023(8):90-92.

[4]易经.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时代报告(奔流),2023(4):17-19.

猜你喜欢
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文艺美学观念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
体育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