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理沛
摘要:经典汉语新诗以其精妙的语言及凝练的情感展现了现代中国文学深厚的艺术魅力,它记录并见证了中华儿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奋斗历程、文学思考与精神流变,折射了时代的演迁、世界的变局与人民的成长,其中所蕴涵的“人民性”成为中国式优秀文学传统赓续绵延的显著标识。通过艾青诗作中的大堰河、土地及光三个核心意象考察经典汉语新诗中的“人民性”,建构国际学生积极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中国精神的传播效能,拓展中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艾青;经典新诗;人民性;国际学生;人文素养
经典汉语新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及历史的演进概貌,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及人类认知经验,是探索中国式文学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民性”是现代汉语诗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式优秀文学传统赓续绵延的显著精神标识。它提升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审美内涵、传播层次及接受期待,拓宽了现代诗的经典化路径。追求“人民性”是貫穿艾青经典新诗的鲜明主题,他的诗作结合不断变化的现实,运用不断变化的形式表达执着、真切的人民情怀。我们将通过大堰河、土地及光三个核心意象考察其经典汉语新诗中的“人民性”,建构国际学生积极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中国精神的传播效能,拓展中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一、大堰河与“人民性”
当民族危亡迫近之时,艾青不是像大多数诗人那样运用宏大叙事去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而是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抒发情感,给读者直击心底的震撼,《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的佳作。大堰河虽为底层劳动妇女,却用自己的点滴生活在艾青的成长历程中为他描画了人生百态,唤醒了他对普通百姓的感念,充实了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在诗中作者记叙了大堰河一系列劳动:洗衣服,去池塘,切萝卜,掏猪槽,晒大豆和小麦……这些生活细节都是大堰河母爱的真实体现,以致于当作者被接至自己父母家成为一名新客时却忸怩不安,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无拘无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虽然出生于地主家庭,而他的情感血脉更多是与大堰河这样的劳苦民众紧密相联,他运用大量的排比句赞美大堰河身上闪烁的真善美,超越阶级鸿沟去追寻人世间的温暖。大堰河对艾青的影响,可以说从出生不久、童年、少年、青年直至整个人生,牵引着艾青笃信真善美的价值及普通民众的力量。可见,由细致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所生发的“人民性”与战争岁月阔达的文学意境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在另一个层面凸显“人民至上”的中心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穿透力。
这首经典现代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外读者,其因并不是取胜于语言表达的技巧,而是因为诗人将真实可感的日常生活经由心灵涤荡之后转化为朴实无华、不加雕饰的情感,使平凡的人与事折射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大堰河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也成为现代诗坛的经典之作。“人民性”开启了艾青较长时期内的诗歌创作方向,并奠定了其经典诗人的重要地位。
二、土地与“人民性”
越是民族危难之际,越是能够激发艾青的创作热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经典诗作与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同呼吸、共命运,迸发出诗人渴求国家解放、民族复兴的强烈希望。而这些希望不是凭空想象,都与“土地”相关联,都是基于每一个人处在历史十字路口时的勇气和抉择。土地是农耕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多次出现在艾青现代诗中的重要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农耕社会中民众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命都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艾青在诗中谈论“土地”,就是在谈论“人民”,他以最为根本、真实的土地为切口,发掘普通人民对民族、国家的深厚情感,观照他们渴望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中国梦”,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传统文化底蕴”[1]与现实艺术张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两首经典新诗都与英雄的城市——武汉息息相关,成为展现烽火岁月中人民力量的精神缩影与地方映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于1937年12月在武昌创作,“年轻时的从军梦”[2]将艾青推至武汉,然而诗人在武汉没有看到民族危亡时本应该有的昂扬斗志,相反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民生凋敝,他深刻地意识到这场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给广大民众所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慨道“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此句在诗中多次出现,使诗歌的感情基调深沉、凝重,也为诗中人物的出场营造了冷峻的氛围。诗作通过前行而不知去向的车夫、满脸沧桑的农人、蓬头垢面的少妇及年老力衰的老者,勾勒了“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的”民族苦难,由此感慨中国前行之路的崎岖坎坷。诗歌结尾以“些许温暖”呼应前文的“寒冷”,透露出作者对战争中人民力量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心。艾青为这片遭受苦难的土地讴歌,更为土地上顽强生存与抗争的民众呐喊。在土地上关注人民,与人民一道坚守土地,使诗中的土地与人民互证关联,共同诠释了抗战时期文学审美的“人民性”注解。发表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再一次发展了该时期抗战诗歌的优秀传统。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甚至将自己的羽毛深藏于土地,于含蓄中饱含对祖国的深沉热爱。结尾之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抒胸臆,突出了对土地坚定、执着的眷恋,对人民坚韧精神由衷的钦佩。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中的情感源泉虽发自土地,但归根结底还是关乎人民。他对土地深沉的爱与对普通民众无尽的牵挂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三、光与“人民性”
艾青的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与“光”相联系,“光”是具有运动——发展思辨的当然性意象,是艾青的精神信仰与诗歌灵魂。“光”的形象几乎出现在诗人创作的各个阶段,并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艾青与“光”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牵联,他最初开始学习美术之时就接触到光,光让他深深地爱好绘画艺术。在后来的人生各个关口,他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光的重要性,随着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深入思考,他与光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停止过对光的追求,大量的诗歌佳作都可以找到“光”的形象,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阳光在远处》《灯》《黎明》《太阳》《向太阳》《火把》《给太阳》《太阳的话》《黎明的通知》《光的赞歌》等。诗人对于光的追寻,使他增添了战胜各种挑战的力量,也有了对历史及现实中的“人民”更为透彻的思考,《光的赞歌》可以说是这一思考的结晶,也堪称艾青杰出的经典之作。
诗作从第一章至第六章首先对比阐释没有光与有光的景象,紧接着探讨了光的“物理起源”[3]及神奇的自然之光,最后引向哲学性思考。从第七章至第九章作者着重思考“人”的价值以及人民对历史、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诗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虽然像银河中的一粒微尘,但无数的微尘可以汇集成一片光明,可以推动地球的运转,因此同样值得尊重与敬畏。另一方面作者强调了“一”与“无数”的融合,并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前进的人民”。诗人从两个侧面充分认识到在追求“光”的过程中,个人的作用不容忽视,而群体的力量更为重要。在追求“光”的征程中发掘“人民性”,与“人民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他为生命、时代和人民而歌唱的文学初衷。
经典汉语新诗记录并见证了中华儿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奋斗历程、文学思考与精神流变,折射了时代的演迁、世界的变局与人民的成长,是一座有待持续深入发掘的艺术宝库。我们借助大堰河、土地及光品读艾青的经典诗作,并考察诗中的“人民性”,就是要让更多的国际学生领略现代中国文学深厚的民族底蕴和“艺术感染力”[4]。我们从诗中的“人民性”思辨延伸到现实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及文化自觉,赓续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努力培养国际学生良好的审美思维与人文素养,并与各国人民一道携手构筑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注释:
[1]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
[2]艾青.艾青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286.
[3]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5.
[4]吴投文,杨靖雯.新诗教学与语文教育漫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1):4-13.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典中文新诗融入国际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