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利用“互动仪式链”构建班主任学习培训共同体幸福圈

2024-05-29 14:20赵玉峰齐建敏孙然然
考试周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研修仪式

赵玉峰 齐建敏 孙然然

课题项目:文章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校本研修模式构建的研究》(课题批准号:CFBB21100)的成果。

作者简介:赵玉峰(1979~),女,汉族,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齐建敏(1976~),女,汉族,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孙然然(1984~),女,汉族,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师培训。

摘 要: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要义是参与者通过情境中的互动仪式激活彼此情感,并使群体共享符号得以生成,群体团结与道德感得以提升。班主任学习培训面临着学习情境空洞化、学生现状及家校矛盾致使部分教师情感失衡、班主任群体相互不紧密以及学习方向不清晰的困境。对此,班主任学习培训要創设真实丰富的情境,激发平等充沛的情感,重塑赋能成长的符号。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班主任学习培训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2-0142-05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基。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养是新世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下,打造“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幸福圈”已成为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这个“圈儿”的建设一方面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从整体素质、能力等方面对小学班主任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该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文章对班主任学习培训理念、学习培训方式、制度规范建设等进行了系统升级;同时,利用“班主任学习互动仪式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其中的指导和协同作用。

“互动仪式链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迁移到班主任成长可理解为班主任之间在微观教育情境中,通过一次次互动仪式激发彼此的情感,形成群体共享的符号,产生群体团结和道德感。结合“互动仪式链理论”的4个构成要素,文章尝试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破解班主任学习培训中面临的新问题,在校本研修实践中形成了以下成果。

一、 统一共识,构建班主任学习培训共同体

近年来,伴随学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和师资队伍的迅速膨胀,班主任群体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日益凸显。学校培训跟进滞后、班主任团队无法凝聚成合力等成为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2022年,学校“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成立,该团队以学校骨干班主任为支点、以做幸福班主任为目标,共同的愿景是通过打造一个多元、简便、高效的学习交流和服务平台,为班主任的幸福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协作共赢,彼此赋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班主任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学校一方面利用优势互补,通过协商制订班主任学习培训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理念、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至此,班主任队伍随着学习培训目标的提升不断深入推进,利用学习共同体聚力班主任工作研究,培养“卓越班主任”促进班主任工作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学校正式启动教师全员卓越教师培训计划,该计划包含中小学班主任培养,并专门建立了培训制度,以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全面提高能力,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卓越班主任校本研修”更好地推动“职初班主任(常规自觉)→成熟班主任(育人自觉)→优秀班主任(教育自觉)→卓越班主任(文化自觉)”职业进阶螺旋式上升。通过“卓越班主任校本研修”更好地实现培养一支“重人品、喜敬业、塑能力、崇成果”的面向未来的职业班主任团队的发展目标。通过“卓越班主任校本研修”更好地濡染“师者孩子心,师者父母心,师者匠人心,师者圣人心”的教育情怀。

二、 凝心聚力,激发班主任共同体积极的情感

班主任的认知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主任群体之间彼此赋能的程度。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班主任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班主任全身心投入班主任培训学习互动仪式过程中,达到集体兴奋,不断积蓄积极的情感能量。

学校借助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力量,整合校内外学习资源,根据班主任的成长阶段和发展需求,开展不同项目式研修课程,为不同职业阶段的班主任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学校与高校开展合作,引入育人能力提升合作项目,以“读懂学生”“遇见生涯”为核心开展面向教师、家长及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培训。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已经开展了多期系列化、浸润式培训和体验学习,收到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班主任教师通过专业引领和学习能够敏锐把握自身的观念差异,尊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育人策略。

学校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求以及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等要素,制订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并研究设计相应的研修课程项目,满足班主任团队的差异化成长需求。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学校通过“互联网+”平台增进班主任学习主体间的共情,推进班主任教育。开通“育心学习”网络平台,通过讲班主任育人故事,形成一批覆盖各年龄段的班主任育人教育指导或缓解班主任焦虑的典型经验、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联系,综合班主任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工作及中小学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基本情况,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设计并确定培训内容和培养方式,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究—团队实践—成果分享”的模式开展专题学习与实践活动,力求做到专题的深度学习,内化研修成果。

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要求,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参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参照班主任职业专业标准,提出了能够胜任新时代班主任专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卓越班主任”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和两大关键能力:

(一)三大维度:价值认同、职业情感与必备品格

价值认同包括:政治信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教育信念等。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班主任要充分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所以其自身要高度认同党的教育方针,要明确教育方向,教育质量观全面,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价值、主体价值。

职业情感包括:职业荣誉、做好情绪管理。班主任要提高自身职业情感,不仅要提高对自身情绪的驾驭能力,同时要有识别、解读、调整他人情绪的能力,要提高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一个人能否成为好的班主任,其情感上首先要热爱学生,要有爱生敬业的情怀;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关爱学生的策略、方法。事实上,这也是班主任一生的必修课程。

必备的品格:首先是个人修养。为人师者,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包容节制,能发挥榜样的作用,以包容之心理解学生,悦纳差异,要以包容之心敞开心扉,以谦逊之心拥抱未知,还有就是合作品质。践行民主平等,体现正义和智慧。

(二)二个关键能力:成长指导和实践创新

其一,成长指导。作为“人生导师”的小学班主任,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引路人,理应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之路的榜样。

①自我读悟能力。新时代,班主任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要能感知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要能预见教育未来发展,才能高瞻远瞩地制订教学策略。教师要重视与家委会代表、科任教师、学生的合作,用实际践行民主建班的思想,充分发挥各主体的合力,基于依规治班的理念共同建立班级管理系统,努力成为优秀的班集体,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②心理辅导能力。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具备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共情能力与疏导能力。

其二,实践创新。①沟通协调能力。要努力成长为风趣幽默、乐观开朗的人,要学习说话的艺术,要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为了进一步扩展育人时空,教师还应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利用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彰显教育合力。②重视活动创新,创新活动设计,使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创新活动路径,使活动有意思、有意义。③实务研究能力。参与相关研究课题,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班主任学习培训共同体”校本研修的实施依托课程化、活动化研修平台,既要为所有班主任提供指向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高质量的共同研修课程,又要为不同教师提供不同发展需求的个性化项目式课程,同时借助班主任科研文化活动实现建设卓越班主任队伍的目标。

三、 身临其境,营造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沟通新际遇

柯林斯指出:“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情感”。班主任学习培训需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营造情景化的沟通际遇,增强参与主体在认知、沟通上的临场感。

增强主体参与感,增强互动体验性。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理论,采用“活动+对话+支架”的形式。在“行为契约教养法”创始人北师大专家刘朝莹老师的全员培训下,班主任读书会以《做守信的班主任培养自律的学生》一书进行读书分享实践,围绕班主任的实际问题,以情境再现和刻意练习等形式,文章设了清单、表格、记录卡等落实理论理解与应用,为家班主任提供“知、情、意、行”,全面提升班主任育人指导。

四、 科学高效,完善班主任學习培训共同体制度规范化建设

班主任培训学习理念的落地落实离不开相关制度保障,班主任学习培训制度化也是参与主体群体互动仪式的生成结果。

通过开展学期班主任校本研修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与资源,创造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平台,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分享、以活动促成果,有效推动校本研修模式下的班主任生命成长。学校开展的班主任主题研修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活动一:班主任工作研究年会活动

(2)主题活动二:班主任阅读沙龙活动

(3)主题活动三:班主任基本功及校级征文活动

(4)主题活动四:班主任经验交流、学习汇报

在研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三年班主任培训培养方案与培训计划。

(2)进行专题研究,选购教材,选定好专职负责干部,联系聘请有关专家等。通识培训教材为《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微习惯》《用好班规带好班》《自卑与超越》等。专题的选择围绕新世纪班主任应具备的技能:心理学专业素养、师生沟通技能、学习指导技能等,同时紧扣每年的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3)建立班主任培训档案。班主任培训档案内容主要有:三年培训规划、每年培训计划、培训日程安排与有关记录、全校参加培训名单与考核成绩等;个人内容包括:自然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等)、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历、参加班主任培训时间内容成绩、班主任培训学分认定,新班主任有专题理论培训成绩、教学实践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校鉴定等。

(4)培训安排。校级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校本班主任培训。在通识培训、专家讲座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班主任参加全国班主任论坛等学习。

五、 利用“互动仪式链”提高班主任学习培训效果的思考

(一)对接培训需求对接,明确关注焦点

人类的行为源于需求的驱动,要形成共同关注焦点就必须对接培训需求。通过对接班主任需求,提高班主任的参与度。现实情境下,每个班主任都会有其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单一的培训机构无法充分满足班主任的培训需求,但是短期内无法实行菜单式培训课程,对接培训需求任重而道远。实际工作中,必须尊重培训需求,在分类进行常规传统的培训的同时,要制订丰富的、详细的专题培训,比如设计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安全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基于此,学校应该提前制订年度培训专题规划,以供班主任选择;同时遵循公平的原则落实调训工作,尽量保证所有班主任都能以自身兴趣、需求为导向参与培训,避免培训机会不合理的现象。由此,应该细致化分类培训内容,在充分保障班主任选择权的基础上,结合班主任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设计课程、选拔培训师资,提高对班主任培训需求的满足度,确保整个培训过程中形成更多共同关注点,促进班主任按需求、兴趣参与活动。

(二)明确培训的情感目标,夯实情感连带

在互动仪式中,投入情感能量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培训方式往往仅强调培训技能或者提升认知等方面,不重视情感目标。以往各国班主任培训主要取决于领导角色认知,而忽视了其角色的情感认知,因此培训目标较为单一。现代人的情感因素觉醒,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充分响应时代对教育的发展诉求,增加了情感目标。事实上,情感也是班主任群体领导力的一种。未来班主任培训形成了双重基本目标,即不仅包括认知目标,还应该包含情感目标。培训者顺应此种趋势,形成情感知觉,将更多情感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之中,赋予教学更为丰富的情感元素。此外,培训者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始终带着情感能量,以饱满的情感融入其中,更有利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班主任进一步激活情感能量。

(三)转变培训关系,增强成员身份效果

各种网络关系赋予了芸芸众生不同的身份,我们每个人都在各种网络中扮演着很多角色。人基于各类互联网络情境中,与外界的互动、活动自然无法固定某种身份、角色,由此诱发合法性危机。班主任互动仪式的培训,即让班主任与培训者各自形成新的角色,并形成不同的关系。

虽说此种关系短暂,但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否顺利完成培训仪式。培训课堂、中小学课堂中存在不同的师员关系。前者的学生,即班主任身心较成熟;而后者属于成年的群体。换言之,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境,注定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关系。综上所述,班主任培训不能沿袭传统师生关系模式,要从根本上避免身份不平等的现象,促进主客体建立平等的关系。实践中,此种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培训者重视班主任们的个体知识、公共知识,能放弃绝对权威的自我意识,且保证彼此的对话机制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班主任也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即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培训。双方平等互动,孕育情感能量。

(四)提升培训者素质,增强对话强度

好的对话应该是语言、态度、情感、思维等各要素的往来。对话的课堂要包含培训者的意识与培训者的对话技巧、方法。这就要求培训者重视自身培训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培训者应该多与班主任沟通,增强对话意识,要重视班主任已有管理经验与知识储备情况;提高设置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堂上因地制宜地设置能够引导班主任们充分思考并阐释的问题。课堂上,培训者与班主任通过言语、非语言信息有效互动,整个过程中培训者必须充分理解班主任,要思考他们的处境,力争双方在思考与表达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形成共鸣,彼此信赖对方。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以愉悦的方式参与培训。事实上,培训的过程具有动态性、互动性,所以不建议培训者采用全预设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重视彼此的互动,并在互动中形成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提炼有价值的观点,启迪班主任思考。这个过程能赋予班主任很多新的认知,为班主任成长注入新的活力。适宜的对话氛围,有利于班主任积极参与培训课,增强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五)创设有神圣感的互动情境

按照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人具有主动建构的能力,而非仅能被动接受外部刺激。教育者应该重视环境的创设,以促进个体成长。作为情境社会学的一部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都强调创设情境的重要性。调查发现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中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忽视培训情境设置的问题,即不管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未意识到情境设置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培训的目的就是知识。对不认同教育以知识为目的,他极力批判此种理念,并强调情境有利于引发人思维,思想除了具有思想的功能外,还具有经验性;思想只是暗示、迹象,是经验中的情境方法、观点。情境设计在未融入思想前,普遍存在现实性、意义不充分的现象。创设情境,旨在调动人的感官,启迪班主任思考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班主任的“经验”真正与培训目标建立连接。只有在情境中识别事物的关系,才是涉及智力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才具有教育意义。任何理论必须在实际经验活动中才有证实的意义,才能充满活力。倘若理论不在实践中验证,那么充其量只是流行语或者书面的公式,这样的理论或者思想是不可行的,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基于此,培训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引导人基于这个微观的互动仪式中进入灵魂深处,启迪思维,揭示教育的内涵,形成更具神圣感的仪式,有效消除强迫的、空洞的仪式及由此可能造成的负面情绪。

班主任培训仪式是一种常见的互动仪式形态。结合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分析,互动仪式应该是综合4个要素,不能仅强调某一个因素,班主任活动,要使班主任实现高强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以获得良好的發展,这样才有利于班主任专业发展,也才能够实现培训目标。

六、 结论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中强调核心机制包括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因此,班主任学习培训要重视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激发平等充沛的情感,重塑赋能成长的符号。学校将继续加强“互动仪式链”建设,凝聚共识,汇聚情感,依托“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建设班主任的“幸福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21.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猜你喜欢
互动仪式链研修仪式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启示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直播中的互动思考
警察形象互动仪式链要素构成及其运行结果分析
Talking strategies
基于“互动仪式链”的学校德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