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梅
【导读】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思想灵魂,是一种传承历史的文化形式。鸦片战争后,西方现代国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家-国”政治体系产生了冲击,中国被迫接受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在这过程中,国歌的流变和发展不仅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更替和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也承载了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而觉醒的民族国家意识。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政权更替中,国歌的演变印证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决策和文化思想,也折射了近代中国通过百年革命不断走向民主团结、独立自强的奋斗历程。
国歌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具有独特的价值,国歌的确立及传唱,有助于塑造现代国家政治文化认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直到清末时期,才出现了第一首国歌。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礼乐传统,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许多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但始终没有制定一首举国传唱的国歌,究其原因,是民族国家意识的缺失。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讲究的是宗族的延续,民族观念相对淡薄,君权至上的思想更是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背道而驰。在宪法至上的主权国家中,国徽、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超越君主而存在的神圣象征,在重要的外交活动中演唱国歌能调动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从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中国国歌的制定及演变,与民族国家的探索及构建历程相伴相生,成为中国政治走向现代化的一股推力。
一、民族国家意识的萌芽——《巩金瓯》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家天下”的时代,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生存环境发生突变,根深蒂固的宗族思想和封建王朝统治遭到了冲击,外国迅猛的侵略和国内战争接连的失败将国人逐渐从“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中拉出来,“天下主义”的王朝政治体系开始难以支撑来自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困境,清政府被迫放弃老祖宗定下的闭关锁国政策,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西方国家的外事活动中,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和制度。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民族国家”观念逐渐传入国内,清政府内部的维新派开始推行新政改革,要求制定宪法,编制国歌。1910年,清朝礼部左参议曹广权奏请宣统帝“整饬礼乐,以正人心”,于是便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巩金瓯》,其歌词如下: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这首国歌由文学大家严复作词,由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溥侗以皇室颂歌曲谱改写为新式乐谱而成。歌词用的文言文,“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是指国家疆土面积,整首歌所传达的思想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祈求大清政权稳固,并未反映出因民族危难而须奋发自强的忧患意识和国家意识。
国歌的诞生需要特定的政治社会条件,在新旧政权交替与民族国家构建潮流下,《巩金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它在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转向现代民主政体的时间节点出现,符合特定时期的政治需求和主流观念。虽然当时的清朝并不属于现代民族国家范式中的“国”,这首国歌也仍然是在为封建统治歌功颂德,但是作为中国第一首国歌,它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接受国歌的存在,使国民的心目中树立起独立而神圣的国家政权意识,在现代国家意识与皇权思想的搏斗中,迈出了一小步。
二、民族国家的初步尝试——《五旗共和歌》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虽然沦陷于民族危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但这一危机也催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发展的主基调。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中国置身的世界格局早已发生极大变化,传统国家观念必须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1911年10月10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终结。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共和意识和主权观念引领社会思潮,民族国家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开启了中华民族追求现代文明的大门。孙中山对制定国歌十分重视,他指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歌。1912年2月25日,教育部在《临时政府公报》上刊登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国歌初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其歌词如下: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五旗共和歌》曲调激昂,歌词雄壮,以提倡共和为主题,体现了当时的立国精神和时代精神。歌词中“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指的是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追求西式文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一过程。民国建立之后,“五族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中华”一词开始被人们有意识地用来命名各种事物。虽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存在过于短暂,但是由此开始,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实践成为社会政治发展的主任务,这首国歌虽未被正式颁布和传唱,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当时社会的民族意识,其中传达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追求民主立国、复兴中华的理念更是近代中华民族面对内忧外患时救亡图存意识的重要体现,翻开了近代国歌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新篇章。
三、民族国家构建的曲折——《中国雄立宇宙间》
中华民国只是确立了一个民族国家的雏形,传统的王朝国家调整为近代民族国家注定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被专制主义浸染了几千年的中国,盲目移植西方民主制度只会导致社会内部的分崩离析。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在取得成功短短一个月后,革命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就此夭折。1915年5月23日,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政事堂决定将荫昌作词、王露作曲的《中国雄立宇宙间》作为国歌。歌词如下: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1916年初,在袁世凯复辟称帝后指令将国歌后两句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从歌词的改变可以看出,民主共和到帝王禅让的转变,实际是中国近代民主精神和国家意识的一次倒退,也使中国的政治出现了一种形式上的民主共和制度和实际上的军阀专制并存的矛盾现象。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唾弃,事实证明封建帝制的复苏只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历程中的一次短暂的曲折性倒退,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终究会被滚滚向前的革命浪潮所淹没,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已是大势所趨,因此这首国歌在袁世凯去世后也无人再提。
四、民族国家构建的探索——《国民革命歌》《三民主义歌》
面对北洋军阀的压迫,孙中山并没有妥协,他在广州成立了南方革命政府。1926年春,在准备北伐前,教育厅决定在新国歌未颁发前,以《国民革命歌》作为临时国歌。歌词由廖干五所作,曲调改编于一首法国儿歌《你睡了吗》。歌词如下: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表达了一种冲突和对抗的力量,一种追求永恒正义和最后胜利的无畏精神,歌词中所表现的渴望独立和战斗的诉求体现了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夙愿,激昂的曲调风格所传递的奋进精神反映了他为迅速改变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的现状,而希望调动各方力量联合起来推进民族国家建设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
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违背了孙中山的革命宗旨,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掌权后,对内实行一党专制,搞个人独裁;对外,向英美妥协。
政权的更替是国歌更改的外部强制性因素。蒋介石的政权已经和孙中山所追求的民主、独立的共和政体相背离,不可能接受体现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歌》。1937年6月,考虑到全面抗战在即,为了达到凝聚民意、鼓舞士气的目的,国民党中常委会决定将国民党党歌作为正式国歌,歌词为孙中山给黄埔军校所提的训词,并选用江西作曲家程懋筠的曲谱。歌词如下: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夙夜匪懈”“贯彻始终”等歌词表明南京国民政府为建立以党治为核心的政治集权秩序而把三民主义作为强化政权的资源来克服权威危机,也体现了在特殊时期国歌承担起了当权政府直接把施政纲领谱曲成歌来达到宣传国策和振奋人心的角色。这首《三民主义歌》相较于前几首国歌,虽未达到举国传唱的程度,但是在国民党内部及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流传度和接受度已经达到了国歌的级别,甚至在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仍然以这首歌作为所谓的“国歌”。
五、民族國家的最终确立——《义勇军进行曲》
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的推进,中华民族不断调适、整合成一个共同体。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将矛头对准外敌,这等于划清了民族的边界。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面前,“我”是谁、“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赋予了当时的人们更加清晰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诞生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种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印证。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一经诞生就响彻中华大地,甚至在海外也极受推崇,这首革命战歌的传播和接受代表着一个摒弃了阶级、地域、身份、党派、民族等差别的共同体正在形成。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在北平召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会上,徐悲鸿、马叙伦等委员主张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由于原歌词中存在一些历史性的词句,就是否需要对歌词稍作修改这件事存在着争议。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商讨,最终决定用原来的歌词,时刻唤醒人民居安思危的意识,继续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义勇军进行曲》的完整歌词如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中国人民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抗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团结怒吼,“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走向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义勇军进行曲》是近代中国向民族国家最终转型的一面旗帜,如今它的历史已接近百年,每当中国人民再次唱起这首国歌的时候,依然能调动起内心对祖国最深切的情感。这面旗帜在过去鼓舞了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如今也同样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鼓舞着全体中国人民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六、结语
建立在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是当今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对民族国家的构建进行了曲折探索。政权更替下,作为主权象征的国歌必然会不断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流变。从清末时期的《巩金瓯》到民国时期的《五旗共和歌》,体现的是国歌中的传统宗族意识向现代国家意识转变;从《国民革命歌》到《义勇军进行曲》,展现的是一个民族逐渐升起的团结意识和危机意识。作为具有民族号召力的国歌,它的演变发展离不开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更离不开当权政府的思想决策。在中华民族的政治体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歌是民族的文化符号,能够唤起民族的共同意志,推动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团结联合、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罗宇维. 音乐为国家立法:西方民族国家国歌传统的历史类型学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22(6).
[2] 刘作忠. 中国近代国歌小史[J]. 寻根,2007(4).
[3] 张修敏. 百年国歌的文化诗学阐释[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 和璐. 中国国歌的百年发展[J]. 党史纵览,2010(6).
[5] 孙鹏举.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和经验[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 黄斌. 中国国歌百年史话[J]. 云南档案,2012(11).
[7] 肖礼荣. 试论田汉新诗词创作的美学追求[J]. 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93(1).
[8] 吴北光. 几度沧桑话国歌[N]. 人民日报,2004-03-31.
[9] 邵长峰. 百年纪念:辛亥革命[J].新高考(政史地),2010(10).
[10] 刘春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歌认同进路[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
[11] 赵超. 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J]. 探索,2016(6).
[12] 李卫民,童亮. 近现代中国国家形态建构研究的新成果——《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读后[J]. 晋阳学刊,2017(2).
[13] 周萌. 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歌[J]. 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