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棉花在古代中国的发展

2024-05-29 06:14铁华美
中国故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植棉棉花

铁华美

【导读】棉花是大众的衣被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功不在五谷下”。棉花作为一种外来作物,在中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进而一步步发展成我国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经济作物。现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棉花大国,中国棉花在世界市场上更是发挥了“衣被天下”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棉花的传入和棉花的本土化发展两个方面来看棉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窥见棉花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棉花,原产于中亚、西亚地区,并非我国本土作物,但我国却拥有久远的植棉历史,棉花这一外来作物在我国经历了长久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棉花大国,2022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000.3千公顷,全国棉花总产量为 597.7万吨,位居世界前列。

一、棉花的传入

目前世界上主要栽培的棉花品种是北美的陆地棉、南美的海岛棉、亚洲的树棉和非洲的草棉。古代中国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是亚洲的树棉和非洲草棉,现在种植的棉花品种是从美洲传入的陆地棉。

传入时间。棉花最早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现在还未形成定论,但大致已经确定在先秦两汉时期,棉花通过西北、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今中国版图。关于中国境内最早有关棉花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尚书》中就有了,《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筐织贝,厥包桔柚,锡贡。”这反映出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海南岛居民就已经利用棉花织布。

卢农在其《论我国棉业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秦代。在秦统一中国后,设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国土扩大至今天的越南北部,为更好地管理,迁徙50万民众与当地越人杂居,在此期间棉花很可能随着经济交流逐渐输入岭南地区。

传入路径。关于棉花最早传入中国的路径,学者一般认为有两条:一条是南路,即经过印度阿萨姆、缅甸、越南传入我国西南和南部的云南、广西、海南及闽广等地,再从珠江流域向北跨越五岭传向中原内地,这一途径传入的棉花品种为印度原产的亚洲棉,是我国种植时间久、区域广、贡献大的棉花品种。例如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崇安县武夷山洞穴的船棺中发现了一块青灰色的棉布残片,经鉴定其棉种应为多年生灌木型木棉。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哀牢人……知染彩文绣,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织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汙。”上述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都证明了“南道棉”的传入途径。

另一条是北路,即由中亚细亚经过葱岭传入新疆,再由新疆传入甘肃到陕西,这一途径传入的棉花品种为原产于非洲的非洲棉,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植棉业的发展。例如1959年新疆民丰县发掘出来的东汉合葬墓里,出土了大批织物,其中的土蓝白印花布、餐布、白布裤和手帕等都是棉织品。在《梁书·西北诸戎传》中记载:“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上述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都证明了“北道棉”的传入途径。

二、棉花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植棉历史分期。中国棉花协会的汪若海先生在其《中国棉史纪事》一书中将我国植棉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先秦两汉时期,棉花从境外传入我国云南、广西、海南、新疆西部等边疆地区种植,这一时期称之为边疆植棉时期;第二时期是汉朝以后到唐宋时期,南部边境的棉花逐渐传到五岭以南的珠江流域一带,新疆西部的棉花逐渐传到新疆东部及河西走廊一带,这一时期称之为岭南及新疆东部植棉时期;第三时期是自南宋后期至元初,岭南的亚洲棉越过五岭,先在江南一带种植,又继续北上淮河、黄河流域,大约到明代中叶扩展到辽河流域。新疆的非洲棉,又经甘肃到达陕西,这一时期称之为中原植棉时期。此时期我国棉花种植区大为扩展,我国内地普遍种植棉花,其范围与现代棉花生产区域基本一致;第四时期是自清代中叶至民国,在此期间我国种植棉花的品种和种植区域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种植水平,发展手工棉纺织业,这一时期称之为近代植棉时期;第五时期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陆地棉及少量海岛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植棉业,同时现代棉纺织业及相关行业也获得发展,这一时期称之为现代植棉时期。

以上五个时期的划分清晰地将我国的棉花种植发展脉络呈现出来,棉花从西方传入以来,在我国经过了长久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将棉花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使棉花这一外来农作物在我国真正地生根发芽、造福人民。

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元朝司农司组织撰寫的《农桑辑要》是我国最早记载棉花栽培技术的史籍,书中“木棉”一节虽只有300多字,但却详细记载了棉花栽培过程中深耕、做畦、播种、移苗、收摘、晒花和轧花等基本的植棉技术。元代王祯撰写的《王祯农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现存最早的记载棉花加工机械的史籍,书中“农器图谱十九”中记述并绘制了木棉搅车、木棉弹弓、木棉纺车、木棉线架等7种棉花轧花加工和纺织的器械。

元代黄道婆在棉纺织的发展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她革新了棉纺织工具和棉纺织技艺,还将纺织技术教给当地百姓,使松江乌泥泾地区的纺织业得到很大发展。在此之前,当地百姓“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掸成剂,厥功甚艰”,自黄道婆从崖州回到家乡后,“躬纺木棉花,织崖州被自给。教他姓妇,不少倦。未几,更被乌泾名天下,仰食者千余家”。她将只能纺一根纱的手摇式踏车,改进成一手能纺三根纱的三绽脚踏车,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纺织速度更快,产量更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纱纺工具。她还用汉族人民固有的织丝技巧,并吸取黎族人民织棉的精湛技艺,创造了许多新的织法,总结出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工艺,将棉花制成被、褥、带等,其上还织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

到了明清时期,记载我国植棉技术和棉花加工技术的著作越来越多,且各有其特点和侧重。例如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的卷三十五“木棉”,这是我国棉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详细地阐述了棉花的来历、特征以及栽培管理等事宜,其中还记载了稻棉轮作和豆棉轮作的耕作方式,并对稻棉轮作和豆棉轮作的原理进行了解释,这一优良的轮作制度现在还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广泛应用。明代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其中不仅介绍了棉花品种、播种方法,还有我国种植的天然彩色棉的首次记载和我国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的首次记载。清代方观承的《御题棉花图》是迄今已知国内古代唯一记载关于直隶地区棉花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耕织图,也是我国最早而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对于直隶地区棉花种植、买卖、纺织等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作为一部带有政书性质的农书,进呈给乾隆帝御览,为乾隆帝及后世统治者对直隶地区的治省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乾隆皇帝为本书的16幅图各做了一首咏棉图诗,例如对其一《布种》作了“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雨足清明方布种,功资耕织燠黎元”一诗。清代黄宗坚的《种棉实验说》中对棉田择地问题进行了科学概括,其认为种植棉花的土地分为无春熟之地和有春熟之地,棉花种植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不可拘执成法,并分别对麦地、油菜地、蚕豆地、苕饶草壅地、早地、冷沙地和铁屑狗肝地种棉成效进行了进一步的叙述。

有关棉花栽培技术和棉花加工技术发展的事例和著作还有很多。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认为中国人值得钦佩的是会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为己所用,并把这些外国植物并入到自己的农业系统中,这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体现。

棉产品流通。在18、19世纪,我国的棉花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棉产品的流通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棉花在种植面积一步步扩大、栽培技术一步步提高和棉纺织品加工技术一步步成熟后,逐步满足了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国内逐步形成棉产品的省际、县际、城乡、乡村之间的流通。尤其是在18、19世纪,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邓亦兵在《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中分析了棉花、棉布在省际、县际、城乡间、乡村间的流通。他根据棉花产区的分布将棉花流通的路径总结为平原棉花向山区流动、北方棉花向南方流动和沿河地区的中下游棉花向上游流动。棉布流通路径大致与棉花类似,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当时最大的产布区江苏松江、常州二府和通州、太仓州的布匹除了向南运销外,还向北运往山东、奉天等地;山西、陕西商人在产布区购入棉布销往甘肃、宁夏、蒙古和青海等缺少棉布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都是省际流通,关于各州县内部的流通,他根据是否种植棉花、有无棉布买卖分为两种情况,并对每种情况都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棉花、棉布能够自给自足的州县可以不需要依靠市场,而其他州县则不是依靠棉花市场就是要依靠棉布市场,甚至两个市场都要依靠。由此就形成了棉产品在省际、县际、城乡间、乡村间的流通。

棉花和棉纺织品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国外输出,在此以“南京布”为例进行阐述。中国最著名棉产品出口商品之一就是“南京布”,其质地精良、色泽质朴典雅,远销海外,倍受欢迎。“南京布”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生产的用棕色棉花(俗称紫花)制成的紫花布,主要出口地区有西班牙、俄罗斯和英美等国。

范金民认为“南京布”远销欧洲,起始于16世纪中后期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东来之后,明后期的中菲贸易及随之兴起的马尼拉大帆船远洋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中就有“南京布”的身影。中俄贸易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以棉布织品为主的手工业制品在中俄贸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1762年至1792年期间,南京小土布是当时出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甚至成为易货贸易中的唯一价值尺度,用来评估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严中平先生在其《中国棉纺织史稿》一书中论述道: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30年代首次贩运中国土布,指定要南京手织品,认为其不会褪色。18世纪80年代时,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常贩运土布到英国本土去。真正的南京土布,不知究竟出产在哪个区,大约即江南苏松一带所织的一种紫花布。直到现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仍陈列着当时中国紫花布做的英国绅士礼服。范金民在《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一文中所制的《欧美各国从广州输出的南京布》一表中清晰地反映了1786-1832 年中,各国输出南京布较为齐全的记录,其中英美两国的运输量相当可观,其中记录到美国商船有 39 年平均每年贩运南京布达614191匹,其量是英国商船的一倍半。

棉产品的广泛流通从侧面体现了棉花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棉花逐步在我国的农业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完备的流通体系更是让棉花在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作中完成了“衣被天下”的成就。

三、丰富的棉文化

棉花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中国的棉文化,中国棉产业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棉文化的产生、演进过程。在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有关棉花的诗词、美术作品和农谚等。例如宋代艾可信的《木棉诗》、元代陈高的《种橦花》、明代吴伟业的《木棉吟》等诗歌作品,明代孙艾所绘的《木棉图》、河南博爱的清代《耕织图》石刻等美术作品以及各地区农民在总结棉花种植过程中所凝练出来的农谚,如湖北、四川地区流传的“吃靠田,穿靠棉”、河南地区流传的“要发家,种棉花”、新疆地区的“休闲地,苜蓿茬,绿肥种棉更为佳”等。这些不仅体现了棉花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更体现了我国农业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棉花作为外来作物,在中国一步步发展成熟,虽然在近代100多年来,我国棉花生产伴随着中国人民的苦难,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棉花生产又开拓了崭新的局面。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棉业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棉布、纺织品和服装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棉花这一物种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和进步。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成了世界的棉业王国之一,中国的棉花在衣被天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祖规. 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五种棉(上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57.

[2] 严中平. 中国棉纺织史稿[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3] 王象晋. 群芳谱诠释[M]. 伊钦恒,诠释.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 徐光启. 农政全书[M]. 陈焕良,罗文华,校注. 长沙:岳麓书社,2002.

[5] 汪若海,李秀兰. 中国棉史纪事[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 汪若海,李秀兰. 中国棉文化[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 章楷. 中国植棉简史[M]. 北京:中国云峡出版社,2009.

[8] 阿·科尔萨科. 俄中商贸关系史述[M]. 米镇波,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M]. 李梦生,校点.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 董浩. 授衣广训[M].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1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棉花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2] 王逢. 梧溪集[M]. 李军,点校.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3] 卢农. 论我国棉业史的几个问题[J]. 华中农业科学,1957(5).

[14] 李遇春. 新疆民丰县北大沙漠中古遗址墓葬区东汉合葬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60(6).

[15] 沙比提.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新疆古代的棉花种植和纺织[J]. 文物,1973(10).

[16] 林钊,吴裕孙,林忠干,等. 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0(6).

[17] 于绍杰. 中国植棉史考证[J]. 中国农史,1993(2).

[18] 邓亦兵. 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J]. 史学月刊,1999(3).

[19] 刘启振,王思明. 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域外农作物[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6).

[20] 范金民. 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2).

[21] 郭卫东. 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22] 赵红艳,胡荒静琳,郭可潍,等. 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國南路棉花传播研究[J]. 丝绸,2019(8).

猜你喜欢
植棉棉花
摘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美国2018/2019年度植棉预测
快乐城的棉花糖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