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合作:线下剧本杀中沉浸式化身的形成路径解析

2024-05-29 06:14许镔杰
中国故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媒介社交游戏

许镔杰

【导读】近年来,剧本杀已成为年轻人线下娱乐的热门选择。拥有跨媒介合作特点的沉浸式游戏体验是剧本杀受到广泛欢迎与关注的重要原因。剧本杀游戏设置的特点及玩家与角色间的身份互动,构成了独特的游戏特色。本文将对剧本杀中沉浸式化身体验的形成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剧本杀行业进行思考及反思。

“剧本杀”起源于英国的桌面派对游戏“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 Game),也被称为“脚本杀人”,是一种需要多人参与的桌面游戏。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玩家将以剧本案件为核心,经由讨论、搜证环节还原故事,并合作找出幕后凶手。剧本杀是一种集“扮演”“推理”及“社交”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特殊游戏类型,沉浸式的化身体验是其最难以替代的特殊之处。在剧本杀中,沉浸的游戏感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机制较为多元化。本文将从游戏自身设置及玩家认同感两个层面论述其沉浸感的形成机制,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潮流,分析剧本杀走红的原因及可借鉴的因素,对这一游戏形式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

一、叙事互动与场景设置:作为游戏的剧本杀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游戏学研究开山之作《游戏的人》中对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游戏文化进行研究,并归纳出了游戏的五大特点,即自愿、特定时空内完成、不涉功利目的、遵守一定规则及与“庸常”有异。笔者认为,剧本杀将有异于庸常这一特色放大,配合遵守规则、特定时空运行等要素,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运行机制。沉浸感(Immersion)這一术语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游戏相关的研究中,是剧本杀游戏不可或缺的游戏体验。沉浸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伽克米哈莱首次提出,并被解释为“人们参与一种可以解决但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时所进入的一种心理状态”。如前文所述,剧本杀的游戏体系以剧本故事为核心,玩家以“找到凶手”为目的通力合作,并由剧本故事为线索引入过程,剧本故事媒介对剧本杀沉浸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剧本杀剧本多采用单一视角叙事模式。在阅读剧本时,单一视角所提供的角色独有故事和不确定的中心事件可以给予玩家更自由的思考和发挥空间,激发其对游戏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圆桌讨论的环节中,各玩家则暂时走出单一视角,通过互动形成更全面的故事框架。因此,剧本杀对玩家的社交和沟通的能力要求更高,游戏中社交本身也更贴近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形式。而线下剧本杀往往还配有服装道具和精心的场景设置,如《家宴》这一经典剧本中就配置了中国传统家具和讲究座次排序的布局,为玩家营造身临其境参与故事的体验。游戏过程中的故事交流和角色互动是形成剧本杀沉浸感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剧本特有的单一叙事视角设计能让玩家在“未知他者”的状态下进行游戏,不仅提升了玩家的参与活跃度,使得游戏中的社交式沉浸感更上一层楼。

综上,剧本杀以剧本叙事媒介,作为引导玩家沉浸式体验的线索,剧本的单一叙事视角特色则为玩家提供了沉浸式的交流沟通体验。游戏场景、音乐等实体媒介则与剧本类型和叙事相配合,让玩家具身参与体验,真正进入到游戏的场景中,提高了游戏的参与活跃度和游戏的独特性。

二、符号化身与自我:作为角色的参与者

人的沟通需要身份。身份是每次表意或解释的临时性安排,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一种身份,不能以抽象意义的“自我”进行意义活动。在剧本杀游戏中,剧本故事会提供给玩家一个故事内的身份,并期待玩家以角色身份进入游戏。但在真正的游戏过程中,发生社交行为和互动的“我”则是一种“自我”与“角色我”身份混合相成的产物。其中,两者比例孰多孰少,是参与者通过游戏中的交流和思考所衡量出的结果,而这两者的融合矛盾也变成了剧本杀中各种经典伦理问题的开端。如在《出轨2:彩礼》的游戏过程中,故事矛盾点设置在婚嫁“彩礼”之上,部分玩家游戏结束后依旧会针对“彩礼数额”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争执,许多真实的情侣甚至会因游戏中的矛盾而分手。这就是典型的“角色我”与“自我”在融合与剥离环节出现的问题。

角色认同指的是“把自己想象为媒体中的角色并体验其认知”,多被使用于戏剧、电影传播效果的研究领域。笔者认为,剧本杀此类以第一人称代入角色并参与游戏的游戏形式,将角色认同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人称的改变与游戏内的交流,把普通层面上的“想象我是”的浅层代入转变成了“我就是”的沉浸体验。在剧本杀的过程中,“角色”是参与者用以交流的主要依托媒介。为提高参与者的认同和代入感,剧本在进行故事的讲述时也多使用“你是……”“你曾经在……做过……”等第二人称单一视角的叙事方法,在阅读时与参与者进行互动,以期增加玩家对游戏的体验感。

剧本杀中的化身认同是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它不同于自我认同或角色依恋,是一种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甚至结束后发生的意识位移,也即游戏化身认同。前文中游戏问题被转移到现实世界中继续谈论争执的情况,就是典型的游戏化身认同。衡书鹏等学者曾以控制实验的操作方法证明,化身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沉浸感强弱。也就是说,玩家对剧本故事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对角色化身的认同感高低会显著影响游戏的沉浸感体验,玩家自身的能力和故事角色均是构成沉浸感的重要媒介渠道。

在游戏中,参与者可以暂时地部分“抛弃”自我,在“填补现实”“追求成就”等的动机驱使下,按照自身需求有条件地调整游戏参与度,从而获得各不相同的沉浸式体验。游戏中的角色与故事是虚假的,但玩家在游戏中度过的时间和发生的交流却是真实存在的。玩情感本是为了感受不同人生中的情感纠葛,玩恐怖本则是为了感受现实中并不常见的“撞鬼”体验等。这些不同的游戏动机也为玩家带来了不同类型的沉浸感。

综上所述,玩家自身既是参与游戏的媒介,也是促成游戏沉浸感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游戏中,玩家身份发生了相较于日常生活而言更为复杂且多元的转换,在互动交流中形成的游戏化身认同也是玩家与角色相融合的重要指标。对角色的认可与否、参与游戏的不同动机,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剧本杀的沉浸感体验。也正是这些多样的组合形式和丰富的表达方式,共同造就了剧本杀不可复制的游戏感受,使之成为如今线下游戏不可忽视的潮流。

三、作为习惯的延伸:剧本杀社交特点思考

剧本杀游戏时间动辄四五个小时,部分有实景场地的剧本杀游戏时间甚至可长达两天一夜,这种游戏方式可以说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然而,剧本杀市场产值却一反常规,飞速增长,其火爆背后的原因也就更值得深思。如前文所述,从剧本设置到叙事角度,从场景配置到玩家参与,剧本杀游戏中随处可见为提升参与者游戏沉浸感所做出的努力,这也正是剧本杀区别于其他游戏而成为当代年轻人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重要优势之一。当今时代,年轻人在网络世界中成长,习惯了带着“面具”进行交流和活动,而剧本杀正是一种带着“面具”游戏的形式。剧本杀的火爆,体现了线上社交方式对线下社交的影响,也是互联网的拟态环境向外扩散的一种表现。

然而,沉浸感与角色互动等体验虽然是剧本杀游戏的重要特色,但这种以“非己”角色进行游戏的行为也极易带来自我認知功能意识的混乱。玩家可能过度沉溺于角色难以自拔,甚至精神失常,另外,以角色代替自我的交流行为也会导致自身真实社交能力的下降。在剧本杀的相关研究中,群体性孤独也是常被提起的词汇,剧本杀则被安排成为群体性孤独的反抗。剧本杀在故事内给当代年轻人塑造了一个暂时逃离现实的避风港,让人释放压力、享受快乐。但这只是一剂暂时的“麻醉药”,人们仍需要在现实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剧本杀的火爆发展有目共睹,商业产值的提高离不开文化价值的赋能。人们可以借助这一游戏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化目的。游戏学研究者卡普曼(Kapp M)认为,游戏的形式可以将人们生活中“必须做的事”转化为“想做的事”,从而提高玩家的心理接受程度,提高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目前,已有不少产业关注到了“剧本杀+”的发展模式,将红色爱国教育、公司价值认同等功能性内容加入剧本杀的游戏过程中,给剧本杀游戏行业注入更多文化价值内涵,有利于剧本杀更进一步发展,走稳、走好。

综上所述,拥有跨媒介合作特点的沉浸式游戏体验是剧本杀受到广泛欢迎与关注的重要原因。这一体验的形成,离不开游戏设置、玩家与角色有机互动等跨越媒介形式而形成的独特合力。从剧本杀的火爆中,能看出线上社交方式向线下扩散的痕迹。剧本杀是一个拥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优质游戏形式,想要推动和完善剧本杀的这一游戏市场,不仅要对版权、剧本等问题加以治理,更要重视其跨媒介合作形成的沉浸感体验,针对其特有优势开发产品。

参考文献

[1] 鲍丽娟,黄佩. 自我认同与化身的文化分析——基于网络角色扮演游戏[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 李韵亭. 互动演绎下的沉浸式戏剧[D]. 云南师范大学,2021.

[3] 吴艺星. 线下剧本杀:反群体性孤独的“限时梦”[J]. 视听,2021(5).

[4] 叶青. 扮演、戏剧化及其空虚:剧本杀作为文化现象[J]. 艺术评论,2021(11).

[5] 王利静. 大学生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动机、角色类型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08.

[6] 乔小艳. 角色扮演游戏情境中的心流影响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2.

[7] 邱梦婷. 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化身特性、化身认同与玩家信息分享关系研究[D]. 暨南大学,2019.

[8] 燕道成,刘世博. 青年文化视域下“剧本杀”的兴起与发展趋势[J]. 当代青年研究,2021(6).

[9] 约翰·赫伊津哈. 游戏的人[M]. 傅存良,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 赵毅衡.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J]. 外国文学评论,2010(2).

猜你喜欢
媒介社交游戏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