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中的“已读不回”释解

2024-05-29 06:14安芬
中国故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消息媒介社交

安芬

【导读】本文以社交媒体中的“已读不回”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可供性视角出发,分析了“已读不回”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的技术特点被创造和识别的。社交媒体通过披露用户状态提供对“已读不回”的感知,而信息储存功能、非言语信息的缺失和手机的移动性,共同建构了“已讀不回”的行为和相应的态度。

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传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形态,使人际交流不再受时空限制,可以将信息随时传送到大洋彼岸。移动网络更让“永久在线(permanently online)、永久连接( permanently connected)”成为常态。即时通信软件尽管以文字交流为主,却也可以模拟出面对面交流中的即时反应。然而,这种瞬时反应也给交流者带来了一定压力。“秒回(在线聊天中立刻回复对方消息)”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礼貌乃至规范,而“已读不回(看到消息却并不立即回复)”则被视为对规范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并未因空间和传播渠道的限制而产生损耗,反而承载了许多意义。

在“已读不回”的相关研究中,“已读”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讨论视角。例如,有学者将“已读”视为可见性的一部分,从可供性出发探讨交友类社交媒体如何塑造网络亲密关系。可供性这一概念来自吉布森(James Gibson),指人在特定环境下行动的可能性,同时,可供性也意味着某些其他行为被排除了。可供性摒弃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将人的主体价值融入其中,强调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给传播学带来了新研究视角。社会可供性(Social Affordances)和传播可供性(Communicative Affordances)是传播学中常被使用的两个概念。社会可供性强调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对他人存在的影响;传播可供性则是把可供性视角放到传播学上,强调与技术互动对传播习惯的改变乃至创造。本文从可供性出发,结合社交媒体中对“已读不回”的讨论,全面探讨技术是如何塑造“已读”,影响人们对“已读不回”的态度。

一、辨别“已读不回”

(一)状态查询:社交媒体的可见性

目前,大部分社交媒体都提供了察觉“已读不回”的手段。如办公软件钉钉、社交软件抖音等均存在“已读”功能。当聊天对象打开聊天窗口查看消息后,软件便会在消息旁边显示“已读”二字,提示聊天双方该条消息已成功传达。除了“已读”提示,社交媒体还设置了各类功能方便使用者查询他人的设备使用状态,辅助用户判断消息是否“已读”。例如抖音和QQ都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在线状态,QQ还细分了“我在线上”“忙碌”“请勿打扰”“离开”“隐身”等不同的状态类型。当用户处于“在线”却迟迟未回复消息时,容易被视为“已读不回”。

不确定性减少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认为个体试图预测和解释所处的环境,当人们缺少关于交流双方的信息时,不确定性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包括认知不确定性和行为不确定性。社交媒体中的各类状态实际上是以符号对身体情况的再次呈现,有助于减少个体的不确定性。然而,当“已读”和“不回”结合时,却引发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二)综合判断:社交媒体的可供性环境

消息是否被阅读还可以通过观察用户在其他平台的活跃状况来判断,这主要得益于手机媒介的“基础设施”功能。手机将各类软件综合在小小的一块屏幕里,尽管不同的软件和界面中展示着不同的数字分身,但这些身份最终仍指向同一个具体的人。豆瓣帖子“闺蜜经常已读不回 ”的回复下,有网友询问帖主是如何判断微信中的“已读不回”,帖主的回复为:“没有,只是我知道她肯定看了的,因为我看到她周五周六都发了微博(发帖人:你午睡了吗,2021-3-28)。”尽管微信内并没有“已读”功能,但其他社交媒体的数字使用痕迹却暗示用户可能已经看过了消息。

对于个体而言,手机是一种综合的“可供性环境”。个体可以根据自身动机,在充足的媒介资源中切换功能不同的平台,进行“平台摇摆”。在线聊天需要连续性的整块时间,而发微博、发朋友圈只需碎片时间。对个体来说,复杂的考量被简化为有空却不回消息,这突出了可供性的另一面,即过度依赖状态的简单呈现,却将对他人状态的理解导向了单一。

二、创造“已读不回”

(一)消失的红点:“已读不回”的技术基础

社交媒体的可供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已读不回”。从做出“已读不回”行为的一方来看,“我有时候也不回,因为工作上的消息比较多,有时候电脑上打开朋友发来的信息,突然来个事,就点到别的或者关掉,红点消失后然后就彻底忘了,晚上才想起来,又很抱歉,但我又真得(的)不是故意的(发帖人:腌萝卜鸡爪汤,2021-3-29)。”“红点消失后然后就彻底忘了”指出消息即使被阅读也并不会被储存在脑海里。社交媒体提供的消息提醒和留存的服务,使得使用者不再需要自己记忆,只需要条件反射式地回复消息即可。不同于口语传播中转瞬即逝的声音符号,文字具有更强的空间偏向性,媒介将人在网络空间中的交流痕迹储存下来,符号得以被不断回溯,蕴含了可以随时继续交流的潜力。

然而,储存并不代表被记住。技术包含着特定的时间逻辑,例如书写这一行为包括了身体的在场、手部和眼部的物理运动,因此也受到速度和空间的限制。而媒介技术为我们的体验加上了层层中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和身体感受被削弱。其他网络碎片事件的叠加,也让还未回复的消息消失在时间中。

(二)无处不在:“已读不回”的社会规范

“已读不回”除受到技术可供性的影响以外,也受到社会规范,即社会可供性的影响。在互联网上关于“已读不回”的讨论中,也有不少网友将“已读不回”视为一个礼貌问题,例如“对对对!我就想说难道回复不是一个礼貌吗,感觉现在人都没有这种意识(发帖人:每天都认真学习,2022-7-03)”。

彼得斯 ( John Peters ) 在《对空言说》中写道,“触摸和时间,这两个我们可以共享但不能够复制和再生的东西,是我们真诚的唯一保证。”口语传播中,触摸和时间是同时的存在,但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我们只能依靠技术和自身的行动去一步步贴近在场。“秒回”是一种交流者主动控制的积极手段。“秒回”意味着双方身处同样的时间,对话题的继续有一定预期,从而保证了交流的顺畅进行。与“秒回”相反,“已读不回”则被视为对消息的拒斥,是对他人在场的忽视。

然而,网络社交始终不是真正的身体在场,使用者难以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软件。与电话等强制占据使用双方时间的媒介相比,在以文字作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中,“已读不回”是在技术上允许的现象。Kalman 等人也指出,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时间紧迫性,而这种不同源自媒介不同的回复时间规范和可用性期望(availability expectations),以及将速度作为印象管理和效率的基础需求。例如,如果事件紧迫,人们会倾向于打电话而非发微信。结合网络空间对“已读不回”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即时通信中的回复时间规范比技术提供的回复可能性要更为严格,个中原因,或许与即时通信的发展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有关。移动性(mobility)是手机较其他传播媒介最为根本的区别,移动性意味着随时可用。轻巧便携的设备保证了使用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与他人交流。手机上收到的消息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回一条微信被视为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的事,因此,回消息的低成本让“已读不回”充满了可想象的空间。

移动性同时也意味着束缚,手机使用带来了潜在的“可及性”,使用者被认为是向他人开放的。以网络社交为例,社交媒体提供了多种可供交流的方式,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社交账号进行的。社交账号既是个人存在的数字分身,也是交流的入口。身体可以加入或离开交流场景,社交账号却不会,一旦建立,除非主动删除好友以断绝联系,否则它会在界面内持续地成为一个交流入口。在交流中,交流双方可以分为主动方和被动方,主动方即最先开启聊天、在对话中承担了大部分内容输出的一方,当主动方“已读不回”时,也意味着他没有履行自己的聊天“责任”,引发对话者不满。

三、综述

社交媒体通过披露用户状态,提供了感知用户“已读”消息的方式。即时通信软件的信息储存功能则为“忘记”消息提供了技术基础。非言语信息的缺失引发了交流双方的不确定性状态,构成了对“已读不回”不满的心理基础;手机的移动性则推动了在线社交规范的发展,使“已读不回”成为对规范的背离。

彼得斯强调触觉是交流中无法被取代的要素。媒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传递遥远的信息,但无论“秒回”或“已读不回”多少条信息,我们都无法真正知道手机另一头那个人真实的状态。因此,对“已读不回”的价值判断也不应该仅由技术主导。

参考文献

[1] 吕梓剑,戴颖洁. 时间争夺战:“已读”背后的时间政治与异化感知——以钉钉App为例[J]. 新闻记者,2022(10).

[2] 高艺,吴梦瑶,陈旭,等.“可见性”何以成为生意?——交友类App会员制的监视可供性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2(1).

[3] 张志安,黄桔琳. 传播学视角下互联网平台可供性研究及启示[J]. 新闻与写作,2020(10).

[4] 巴克斯特,布雷思韦特. 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 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 胡泳,王昱昊. 个性时钟:复媒体环境中青年群体的平台摇摆与时间感知的关系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3(8).

[6] 罗伯特·哈桑. 注意力分散时代[M]. 张宁,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7]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M]. 邓建国,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8] Kalman Y M, Ballard D I, Aguilar A M. Chronemic urgency in everyday digital communication[J]. Time & Society, 2021(2).

[9] 季念. 手機传播中的时空重塑——2000年以来国外学者关于手机与时空关系研究述论[J]. 文艺研究,2008(12).

猜你喜欢
消息媒介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一张图看5G消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