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巧燕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学徒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它通过师傅与学徒之间的知识传递与转化,促进知识、技艺和技能的传承与发展,保持社会和文化的连续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特色学徒制作为一种基于传统又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师傅与学徒之间的互动与传承,为知识的传递与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将中国特色学徒制从政策层面提升到法律层面,为学徒制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法律遵循。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传递与转化,是学徒制中师徒互动的核心要义和精髓所在。在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隐性知识得以逐步外化为显性知识,从而使学徒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学徒通过实践和反思,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形成个体独特的经验和能力。
隐性知识也称为非明言知识、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是高度个人化的、难以明确表达和传授的知识,通常通过经验、直觉和实践获得,难以用语言明确描述,包括技能、技巧、洞察力、经验等。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书面记录和传授的知识,以文字、图表、公式等形式存在,易于传播和共享,可以被系统化、标准化和形式化,通常包括科学理论、规则、步骤、操作方法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一方面,个体理解、吸收显性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内化为隐性知识;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语言、行动或其他方式将隐性知识外化为可以明确表达的显性知识,便于与他人分享。
学徒制中师徒互动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传递与转化的过程。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外显化和明确化。师傅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便学徒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二是口述与记录。师傅可以口述经验和技巧,或者将其记录下来,供学徒学习和参考,这样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在传递过程中减少信息丢失。三是示范和演示。师傅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观察、可模仿的行为,帮助学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践。学徒通过实践,可以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学生可以将显性知识有效融入自己的经验和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二是经验积累。学徒可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并通过总结、反思,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独有的经验和洞察力。
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师徒互动的核心是师傅与学徒之间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传递与转化。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为分析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师徒之间的知识传递与转化提供了理论工具。SECI模型包含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个知识转化阶段,并在这四个阶段形成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在师徒互动中形成知识转化的良性循环。
社会化是指通过共同的经验和互动,将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体之间的共享经验和技能。在师徒关系中,这意味着师傅通过示范和实践,将技能和知识传递给学徒;学徒通过观察和参与师傅的工作,逐渐获得经验和技能,并通过与师傅交流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在师徒互动中,社会化阶段强调通过直接的经验交流和互动传递隐性知识。师傅与学徒之间的日常工作、实践和互动,包括师傅示范和演示技能、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面对面的交流等,可以促进知识的隐性传递。通过这类互动,学徒可以获得隐性知识,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外显化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外显化,个体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被表达和传授的知识。在师徒关系中,师傅可以通过口头讲解等方式,将隐性知识外显化为可以被表达和传授的知识,以便学徒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在师徒互动中,外显化阶段注重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师傅可以通过讲故事、做示范等方式,将经验和技能外显化为可以被理解和传递的知识,利于学徒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组合化是指将不同个体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个体可以整合不同来源的显性知识,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师徒关系中,学徒可以将从师傅身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成果相结合,形成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徒之间也可以进行知识分享与交流,推动知识优化组合。在师徒互动中,组合化阶段关注显性知识的优化组合。学徒可以通过讨论、项目合作、知识分享等方式与师傅交流和互动,将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优化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徒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转化,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内在化是指个体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在师徒关系中,学徒通过实践和反思,将从师傅身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内化。在师徒互动中,内在化阶段强调学徒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学徒通过实践、反思和经验积累,逐渐将师傅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这个阶段是学徒制中知识传递与转化的重要阶段,涉及学徒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过程,可以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承。
为了提升师徒之间知识传递与转化的效率和质量,可以遵循SECI模型的运行规律,从知识传递主体的传递、知识吸收主体的吸收和知识传递环境的优化三个维度分析中国特色学徒制师徒互动中知识传递与转化的策略。
师傅是实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重要教学力量。职业教育中大量的缄默知识只能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授。师傅作为知识传递的主体,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1.设定明确的选拔标准
从技术能力、专业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设定明确的师傅选拔标准,确保选拔的师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保证学徒能够得到优质的指导和培训。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评估潜在师傅的能力和素质,除了技术能力评估外,可以引入面试、案例分析、师徒互动等形式,综合评估师傅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师徒关系处理能力。
2.提供专业培训平台
从师徒关系管理、教学技能和知识传递等方面为师傅提供专业培训。师傅可以通过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优化知识传递技巧,更好地指导学徒。建立师傅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师傅文化,激发师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师徒互动中的知识传递与转化效果。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从知识传递、技能指导、学徒培养等方面明确评价指标,且评价指标应与学徒制的目标和要求一致,涉及教学能力、师徒互动、学徒成长等方面。实施多维度评估,综合考查师傅的教学质量和学徒培养成果。评估内容可以包括学徒的学习成绩、实践表现等。明确评估的具体流程、时间、方式和参与人员,形成全面的评估结果。评估应包括师傅自评、学徒评价、同行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环节,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励师傅积极参与知识传递与转化。奖励可以包括授予荣誉称号、发放师傅津贴、提供晋升机会等,以激发师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定期向师傅反馈评估结果,并主动、及时地与师傅沟通和交流。师傅应仔细查看评估结果,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学徒作为知识吸收的主体,是学习师傅传递的知识并进行内化和实践的核心。应建立学徒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对学徒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学徒成绩考核的依据,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传递与转化。
1.制订明确的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涉及知识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应与学徒制的目标和要求一致,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定期评估学徒的学习成果,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可以通过考试、实际操作、项目展示等形式开展,综合考查学徒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情况。评估应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师傅评价、学徒自评、同行评价等,以保证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估工作,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并提供客观的评估结果和建议。
2.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学徒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对师徒互动的观察、对学习记录的审查、对实习报告的评估等。对评估和监控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形成科学的报告,以为学徒制的管理和改进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学徒也应当得到评估反馈,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积极整改,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师徒传承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需要师徒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建立密切关系,允许学徒观察、模仿师傅工作。
1.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
师徒之间的良好情感和相互信任对知识传递有重要作用。学徒必须信任和尊重师傅,师傅也要关心和支持学徒的学习和成长,以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促进知识更好地传递。师徒可以定期交流、分享经验,以有效激发学徒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师徒之间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营造开放和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促进知识更好地传递和转化。
2.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可以建立内部知识共享平台,供师傅和学徒上传资料、分享经验和相互讨论,促进知识沉淀和传递,帮助学徒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时间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和指导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路径,帮助学徒在师傅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转化和实践;提供学习支持,及时反馈评估和监控结果,促进师徒有效交流和反思。师傅可以给予学徒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鼓励学徒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积极创新和实践;学徒可以主动向师傅提出问题、寻求帮助,促进知识传递。学习型组织可以提供创新项目和实践机会,让学徒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积极创新。
3.建立学分认定与转化机制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有效推进需要在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技能资格证书与行业对接、工作经历与教育经历融合的学分认定与转换机制,以激发学徒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学徒制的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各参与主体的参与主动性,促进知识的传递与转化,增加学徒制的吸引力,促进学徒制可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学分制度,将学徒在师傅指导下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量化为学分。学分可以根据学徒完成的任务、项目和评估等情况确定,以帮助学徒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激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成长。二是确定学分转换规则。规则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制订,确保学分转换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激发学徒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三是成立独立的学分认证机构,负责对学徒获得的学分进行认证和评估。认证机构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和评估程序,对学徒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估,确定学分的有效性和转换价值,以增加学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让学徒的学习成果得到公正的认可。四是推动教育机构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建立学分转换对接机制。这个可以通过制订共同的学分认定标准、建立合作框架和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
中国特色学徒制为师徒之间知识的传递与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利于师徒互动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各行各业的师傅们掌握的专业技能往往包含一些非显性的知识,可能涉及特定动作的协调、细致的观察、微妙的手感等,这些都是在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在师徒之间传递,通过实际操作、互动交流、模仿等方式转化为学徒的知识和技能。在师徒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递与转化,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知识传承方式,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背景下,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学徒通过学习师傅的经验、技能和知识,能够完成从学徒到“工匠”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