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策略

2024-05-29 17:33:08汪国益阮李全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娱乐政治思想

汪国益,阮李全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迈克·费瑟斯认为网络泛娱乐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是自我、本我、超我长期人格压抑中激起的一种反作用力。“泛”有着广泛、泛滥的含义,“泛娱乐化”即过度娱乐化,超过正常范畴。泛娱乐化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d)中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形态等特点,具有给人浅尝辄止的感官刺激、娱乐至上的欲望陷阱和算法编织的隐性牢笼等明显的危害表征。它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思潮”[1]。网络泛娱乐化背离了娱乐的本意。各种文化内容、元素和信息在娱乐化外衣的包装下加速涌动、快速编织形成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使青少年只能接受现象化或碎片化的信息,受到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形成“娱乐成瘾”心理,离散主流意识形态,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场域,将批判和认同都引向虚无意义和虚假反思。本文深入分析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成因,以期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泛娱乐化的隐蔽传播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理性判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去中心化、圈层文化和信息茧房等场域。

(一)去中心化:离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意识形态是自觉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着主流意识形态,以真善美铸魂育人。然而,在网络泛娱乐化的语境中,感性化、浅薄化的娱乐内容和快餐式、碎片化的形态营造着娱乐狂欢的镜中幻想,一些僭越道德、法律和准则的网络泛娱乐化信息甚至用色情、暴力和低俗等娱乐元素去换取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度,降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导致其娱乐心理“异化”。此外,网络泛娱乐化作为一种“愚乐”,过度放大着网络媒体的娱乐功能,善用戏虐、恶搞、吐槽和调侃等感性话语表诉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挑衅、对宏大叙事的蔑视。其现象不仅会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更会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凝聚力。

(二)圈层文化: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性、政治性、时代价值和社会综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重属性,其并融共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战略学专家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认为:“群体通过一个有效的交流网连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圈子”。娱乐化在网络媒介的传播中变一种娱乐圈层文化,并不断“异化”,形成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在虚拟和现实中不断破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一是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泛娱乐化借助于各媒介平台,通过“网、屏、端、微”和“图、文、声、像”等形式对大学生的生活进行全方位辐射,多角度地挤压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空间,使校园充斥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二是在传播速度上,网络泛娱乐化具有即时性、实效性等特点,并擅长以娱乐式说教、煽情式说教和潜隐式融入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洗脑”,从而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涵养等作用。

(三)信息茧房: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场域

美国学者凯斯·R·桑斯坦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并不是全方位的,只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令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长此以往,便会将自身束缚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3]。信息茧房对“网络泛娱乐化”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场域起到制约、限制的作用。大学生网络社交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网络泛娱乐化的冲击下,容易陷入互联网大数据形成的“信息茧房”,造成个体思维定势和群体间观念极化等危害,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场域。

二、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大量“泛娱乐化”现象。这种现象是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它受到网络泛娱乐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在商业资本运作、数字技术赋能和群体心理复魅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存在和发展。

(一)商业资本运作:催生网络娱乐化

“娱乐的本源意义上是人们趋乐避苦、向善寻美、丰盈生命本体的重要方式,是人的存在价值与人生意义的重要体现,是没有外在功利目的”[4]。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的社会支配权不断扩大,娱乐产业成为资本增值的重要载体。商业资本依托网络技术平台,使得网络娱乐成为资本积累的工具,把互联网“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5],最大限度地去攫取网络市场上的经济利益。商业资本根据“流量变现”的运用法则,对用户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定向信息投送,并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将青少年束缚于认知网络化、风格娱乐化和推送精准化等算法编织的隐性牢笼中,使网络泛娱乐化。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属性与娱乐功能随之走向极端化,让文化内容及形式变为套路化、可复制化和媚俗化,使之成为泛娱乐化的现实图景,沦为青少年娱乐消遣的“精神鸦片”。

(二)数字技术赋能:塑形“镜像世界”

数字技术赋能各网络媒介平台,催生了以影像为核心的网络视觉符号表达,塑形着社会新文化“景观”,拓展了泛娱乐化的延展空间。在数字技术赋能的算法推荐和娱乐狂欢性的推动下,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视等视频类娱乐平台“井喷式”的发展塑形着虚拟“镜像世界”,并以直播、游戏、动漫、弹幕和表情包等视觉影像符号侵蚀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现实感知能力。网络泛娱乐化范式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算法和区块链等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在“数字技术+数字符号+全息影像”下形成泛娱乐化思潮,通过万物联动、实时互动、线上线下等多向联动,建构着“万事皆可娱乐”的话语环境。网络泛娱乐化空间拒斥除了娱乐化外的所有“异质”内容,并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喜好偏向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信息,去拓展网络泛娱乐化的宽度和深度,在最大限度上去遮蔽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范畴,使其习惯于以“视觉实证”去盲目追捧,自缚于“娱乐茧房”中成为“单向度的人”,进而带来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

(三)群体心理复魅:衍生娱乐狂欢思潮

作为“Z时代新青年”,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娱乐生活被各类网络应用平台“同质化”,“在表面上享受着各大平台带来的‘娱乐自由’和‘娱乐狂欢’,但却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接受着平台资本力量的持续规训和隐蔽诱导”[6]。网络泛娱乐化的衍生主要通过群体的两种心理:一是猎奇心理。各媒体平台和商业资本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炒作绯闻隐私、炫富享乐、低俗网红和负面热点等社会现象,以此来满足青少年猎奇心理,让青少年陷入“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等困境。二是避世、恐惧心理。在后工业社会,人在社会中被不断异化。在压抑性、原子化的社会环境中,泛娱乐化成为青少年纾解情绪、宣泄压力和逃避现实的“乌托邦”,使其可以在网络泛娱乐化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日常融入式’传播模式‘复魅’网络泛娱乐主义,这种魅惑‘既是感官的刺激,又是心灵的沉迷,它带给人们一瞬间的销魂,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7]沉溺于去中心化、圈层文化和信息茧房等空间内,高校大学生会“集体无意识”陷入“娱乐狂欢”并逐渐麻痹,进而丧失理性思考能力。

三、消弭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网络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督和治理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陈述:“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9]面对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网络泛娱乐化的雾霾生活,需从两个方面净化网络空间。一方面是网络新媒体行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完善和健全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政策法规,更好地提升网络生态文化环境,提高对网络泛娱乐化的治理水平,努力依法践行好、管理好和治理好网络生态环境,为青少年使用网络新媒体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是在数字化赋能网络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高校要做好娱乐信息的质量“把关人”,利用好学校的防火墙、安全管理、网络警察等技术,夯实关于网络新媒体的监督和治理,做到全方位、全面化的管理,减少网络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劣质化内容。

(二)增强学生的甄别能力和主体意识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0]。高校作为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场域,是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活跃地方。在面对网络泛娱乐化下的海量般信息,一是需要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与引导,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Z时代”,主流媒体该重点着眼于报道国家时事和民生热点等问题,对于过度泛娱乐化的行为要即时矫正和守正引导,将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网络短视频等作为引导舆论的催化剂,抢占舆论传播的制高点,有意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主体意识,让学生面对网络泛娱乐化语境下,可以实现理性娱乐价值回归;二是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头脑,增强学生的甄别能力,增加对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的提抗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辩证认识网络泛娱乐化思潮,加强学生对于网络泛娱乐化传播中海量信息的辨别、分析和运行能力,减少网络泛娱乐化对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渗透力。

(三)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重要场域,又是直接影响学生价值判断的信息来源。在去中心化的“网络泛娱乐化”社会思潮中,学生的甄别能力弱化、思辨能力减退、精神受到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厚植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1]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故事”资料来源的重要信息库,也是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社会面貌的现实标本。另一方面,在“网络泛娱乐化”的冲击下,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减少新媒体道德失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去把握好、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2]为了更好地优化网络泛娱乐化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多采取幽默风趣、通俗具体的话语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调整对话的方式,运用音频、短视频、快闪、动漫、直播、广播、校园剧等多元化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和现代化因素相结合,也可通过打造一批“思政IP网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同时破除网络泛娱乐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二是巧用娱乐素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结合运用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娱乐因素,如选秀节目中的成长励志故事、影视演员抗震救灾公益事迹、励志表情包和流行用语等,把那些值得歌颂、赞美和发扬的闪光点加以提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泛娱乐化”成为商业资本支配下的大众媒体传播产物,变为受众需要和资本利益间遮蔽的联结点,在海量传播市场中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受众的娱乐需要,不断渗透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场域。在“网络泛娱乐化”社会思潮的范式影响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了多维度、多领域和全方位的冲击,面临着许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网络泛娱乐化”在高校中易离散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此,高校亟需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督和治理,积极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增强主体意识,以适度、健康的娱乐方式获得全面发展。此外,在以信息技术媒介为引擎的“网络泛娱乐化”冲击下,高校应积极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学生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了解与认知,令其提高思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娱乐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娱乐眼
都市丽人(2016年7期)2016-08-03 09:57:49
娱乐眼
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