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轩
【摘 要】 初中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乐感,这对提升其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的多样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乐感成为教师面临的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价值,包括增强音乐审美能力、提升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以及增进审美情趣。随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如探索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等。通过文章的深入研究,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
【关键词】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乐感培养
一、学生乐感培养的价值分析
(一)培养音乐审美素养
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可以使他们更敏锐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要素,包括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欣赏音乐,还能提升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品位和品质要求。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益,还会影响他们对生活中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和理解。此外,培养学生的乐感还有助于增进他们的审美情趣,这意味着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美的力量和魅力,从而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这种审美情趣的提升不仅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和兴趣,还会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提升他们整体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水平。
(二)提升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
音乐在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生能反思并认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音乐也是一种情绪调节的工具。在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或情绪受挫时,通过欣赏或演奏音乐,他们可以释放情绪、舒缓压力,找到情感的出口和调节方式。最后,音乐还能促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合唱、合奏或音乐分享活动,学生能与他人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种情感联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使他们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传达音乐的情感,更是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他们通过编曲、歌词创作等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转化为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此外,参与音乐表演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可以通过音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情境和角色,展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探索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探索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学生可以培养更加丰富和广泛的音乐乐感。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教师介绍这些不同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可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观。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典音乐了解其优雅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通过学习流行音乐了解其朗朗上口的节奏和歌词,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了解其独特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此外,通过探索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学生还可以增加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当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欲望,引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当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时,会对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和欣赏中。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拓展音乐体验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资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积极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和多样化的音乐体验。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学生不仅能听到音乐的声音,还能看到音乐家的演奏过程和音乐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利用多媒体资源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和生动的音乐欣赏体验,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热情。此外,多媒体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电子设备观看和听取音乐作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方便地进行音乐学习和欣赏。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一扇窗户,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妙。
以《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一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培养他们的乐感。首先,通过播放歌曲的音频资料,学生可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从而初步培养乐感。其次,利用视频资源展示歌曲的演唱会现场,学生可以观看歌手的表演过程和观众的互动,以加深对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提升音乐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结构和编曲特点,分析旋律线条和和声编排,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或改编活动,鼓励他们使用音乐软件或乐器演奏歌曲,通过实践活动体验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过程,提高音乐实践能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乐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中的互动题目和音乐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引导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锻炼音乐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乐感。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和活动实施,学生可以多角度深入理解和体验音乐,发现音乐的乐趣,有效促进乐感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借助音乐表达情感
众所周知,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具有触动人心的能力,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练习,引导学生将内心情感转化为音乐语言,实现情感表达和沟通的目的。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学生能更深刻地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用音乐表达各种情感状态,如快乐、悲伤、愤怒等,丰富了情感体验和认知。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还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情感投入和参与度。此外,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有助于促进其情感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利用音乐释放和调节情绪,提升自我情感管理能力。这种情感表达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成熟。
以《歌唱祖国》这一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借助音乐表达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乐感。首先,教师播放《歌唱祖国》的音频,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流露的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接着,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分享听歌后的感受,进一步介绍歌曲的背景故事及其情感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歌曲不仅是旋律的组合,还是情感的传达。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音乐元素如何共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乐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尝试演唱或使用乐器演奏《歌唱祖国》,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体验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还可以掌握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或改编《歌唱祖国》,将个人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情感表达和乐感的进一步发展。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在理解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深化对音乐情感表达的认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乐感。
(四)渗透生活化的教育元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元素,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情感和体验融入音乐教学内容,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这些作品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例如,选取一些反映青少年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歌曲或音乐片段,通过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此外,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来体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校园音乐会、生活化的音乐创作等,引导学生参与此类活动,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好,提升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欣赏能力。
(五)利用故事情节讲解音乐作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具体的故事情节,将学生融入其中,使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故事情节成为学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与音乐作品相契合的故事情节,将其与音乐作品的讲解相结合。例如,讲述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或与音乐相呼应的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利用图像、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呈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此外,故事情节还可以作为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媒介。通过设计一些趣味的音乐故事情节活动,如角色扮演、音乐剧表演等,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音乐体验和感知能力。学生亲身参与故事情节的表演和体验,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还可以提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音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该经典爱情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之相关联的音乐作品。教学过程始于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简介,通过讲解故事背景,使学生了解这个悲美爱情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完成基础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播放与故事相关的音乐片段,如《十八相送》《化蝶》等,引导学生在听觉上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理解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在播放音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动机,如何表达了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例如,音乐如何通过升降调体现人物内心的喜悦与悲伤,以及音乐节奏的變化如何反映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与故事相关的音乐创作或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某一段落或情感用音乐形式表达。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或进行角色扮演,并用音乐伴奏增强表现力。学生通过此类活动,不仅能加深对故事情节和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还能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培养乐感,提高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
三、结语
综合而言,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的分析和探讨,教师可以认识到在实践中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用于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然而,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学生的乐感可以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奠定其音乐素养提升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岳菲菲. 培养音乐乐感,打造活力课堂: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研究[J]. 学苑教育,2022(08):47-48+51.
[2] 郑超.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J]. 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08):76-78.
[3] 石彬燕. 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0):74-75.
[4] 索朗旺堆.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J]. 散文选刊:中旬刊,2022(04):125-126.
[5] 成斯赟. 初中音乐课堂中乐感培养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2023(S1):133-134.
[6] 孟宪旭.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 启迪与智慧:下,2022(10):96-98.
[7] 吴燕. 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乐感的方法[J]. 中学课程辅导,2022(17):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