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理路

2024-05-26 23:15王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健康育人

■王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三全育人”是指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整合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育人元素,挖掘校内外资源,创新育人方式、搭建育人平台[2],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理念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高度契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模式和发展规律,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重视育心育德相结合,也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实践途径之一,在培育大学生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规划,培养理性平和的心理状态,引导青年学生调适人际关系,完善自我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有效载体,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全面的具体抓手。

探讨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如何有效部署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策略,创新、整合心理育人路径,是当前高校落实、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迫切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和实施,对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3]。

一、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增强全员参与工作力量,营造全员参与育人氛围

建立各部门各教育环节共同参与心理育人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促进各方力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上协同并进,同向同行。

(一)建立心理辅导和咨询专业教师队伍,培育具备核心胜任力的“协同型工作队伍”

专兼职工作队伍的胜任力建设是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的生命线保障。高校应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 比例配备专业教师,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工作队伍,发挥年级辅导员、班导师、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等角色的育人主体作用。积极促进辅导员队伍与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协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工作案例反哺专业研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队伍专职负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规划和方案的设计实施;分阶段有序开展各年级心理健康筛查,为问题学生分类别逐一建立成长动态心理档案。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诉求,调整课程实施和活动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和讲座内容,合理安排团体和个别学生心理咨询,根据全校心理健康普筛数据前置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危机干预。

(二)充分发挥学工战线核心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高校各二级学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思政辅导员和班导师组成的学工战线队伍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群。从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到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涯教育,从理想信念的交流到帮助学生就业择业观的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高校学生工作战线教师,是帮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在日常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心理状况摸排中,能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突发事件处理。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贴心朋友,通过对学生的真诚帮助,建立彼此间信任,有助于深度参与所带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用榜样的力量在日常交流沟通中传递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发展成熟且富有弹性的视野,修炼理性平和的心态。

(三)积极调动学校各层级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可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名新生配备全程导师。“导师制”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其专业提升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开拓视野,锻炼身心,多元发展。

学生的校园生活和专业成长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诸多部门相联系,构建一个安全、成熟、响应度高的学生心理成长的支持系统,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在各自的课堂和服务平台上渗透育人主体责任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通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竞赛交流等环节。带领学生对知识学习,成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作出主动思考,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努力在学生生活、学习、个人生涯规划、情感需求上帮助其克服困难和障碍,获得相应的支持和进步。

(四)发挥学生朋辈互助的积极力量,鼓励“1+X”帮扶形式,携手相伴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朋辈互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校成立心理协会、心理工作坊等专业社团,二级学院(系)成立心理服务站,各班设立心理保健员,学生社区设立楼栋心理驿站。选派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强,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学生担任“学生社区朋辈心理保健员”。组织开展专业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好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供情绪表达和情感纾解的渠道和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自我疗愈的可能,必要的时候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完备的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保障了班级心理保健员—宿舍长—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位一体”联动的危机干预运行更加高效。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精准帮扶,化解重点关注学生的困扰。充分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校实际,畅通“早识别、早研判、早干预”心理预警系统,帮助学生及时清空“情绪垃圾”,让危机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五)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提供专业服务的主体作用,构建“中心+”协同工作机制,贯通专业心理服务和日常教育帮扶

健全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筛查与跟踪反馈机制。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筹,组织大一年级进行普筛式入校心理测试,对其他年级进行常态化抽测。对报告中显示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做好档案的建立并持续追踪关注。中心对筛查数据进行分类,按预警指标分为健康状态、欠佳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通过心理云平台进行分级管理并及时将学生评估数据反馈给辅导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班级设立2 名及以上心理保健员(或心理委员),参与开展普知类心理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协助心理辅导员进行危机干预,善于洞察情绪引导情绪,保障院系一级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领域、全时段。

构建“心理筛查- 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 专业诊疗- 全程跟进”的临床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帮扶,构建“中心+家庭”“中心+学院(系)”“中心+职能部门”“中心+医院”的“中心+”四维协同工作机制,对学生各类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干预和转介。

二、坚持以全过程育人为关键步骤,建立阶梯式内洽递进服务体系

按照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递进逻辑,分析总结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标专业成长的达成度要求,统筹规划,递次推进,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完成心理育人工作。

(一)实践育人体系全程化

建构全过程综合实践课程育人话语体系。立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在要求,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的独特视域、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育人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积极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四年的各项实践内容,形成层层递进,各有侧重,多维度的育人体系。从大一、大二的“体验式见习”到大三、大四的“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正能量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内外体验中夯实专业认同感,收获价值感和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

(二)心理健康服务全程化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渗透全阶段的针对教育。大一阶段主要是环境适应和角色转变的问题,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新生团体辅导、个人成长小组等,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培养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积极的自我管理模式,实现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面临难度更大的专业课程或学业焦虑,合并此年龄阶段常见的情感困扰、人际矛盾等,可以让学生通过匹配的通识、基础类的心理学课程,让学生通过掌握记忆的规律、交替学习的意义等与学习相关的科学方法和认知策略,更深层次地了解个体的成长发展规律。通过专题心理健康讲座、两性关系沙龙,开设实用类的限选课,如积极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形式,提供情绪管理与疏导的方法,让学生自我疗愈,自在成长。大四年级学生主要面临考毕业分离的迷茫感伤,考研求职等人生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求职面试等的适应性心理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职业心理测评、就业形势分析等引导学生作理性的职业规划,有效改善学生毕业前的焦虑。

(三)心理跟踪教育全程化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普遍问题为依归动态调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不同学缘背景及家庭状况的差异,以问题为导向,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跟踪。例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构筑自信成长的平台;为有不同发展规划的学生提供职业心理测评和相关的职业心理训练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差别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完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通过入学初的心理普测,结合贯穿在校学习全周期内的心理跟踪咨询,动态了解、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一对一心理咨询,实现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帮扶和全程化的心理跟踪教育。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调适情绪,积极改变可控走向更加理性成熟的人生。

做好咨询后的跟踪整理。通过处理心理咨询服务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分析研究典型案例,找准问题成因和应对策略,建立模块化的心理治疗案例库,把心理[4]危机预警前置。为有相似背景和问题诱因的学生迅速匹配有效的疏导方法,让心理治疗走向预防与治疗并重的出口,让学生的全程心理跟踪更加规范高效。

三、坚持以全方位育人为重点手段,共建融合多途径育人机制,实施共同关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教师可在课堂中有计划地嵌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必拘泥于专业和学科性质,不必囿于普知性心理学知识,将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不改变专业课程原有属性,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给予情绪管理、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着眼于学科学习和自我价值的提升,描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美好画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类的通识必修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如可为大一新生提供规定课时的网上理论学习和线下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内容可涵盖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主题。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心理发展需求有侧重的开展贴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收获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高效学习、人际交往、两性心理,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技能,培养自我情绪管理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注重课程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发挥心理团辅、小组互助或工具性辅助(如沙盘游戏)等形式在实践学习中全方位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精神指引作用,实现了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纵深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将工作指针向教育类大学科领域内旋,纵深理论背景扎实育人基础,创新平台载体求育人实效。

高校可以围绕专业要培养的人才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目标开展顶层设计,注重育人目标整体性,在各类实践课程中进行德育要求全嵌入,形成课程体系思政元素的全覆盖,达到心理健康与课程思政的高度渗透。不断摸索高校在全方位育人领域的发展规律,相关参与教师定期开展案例研讨分析,提高条线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实战水平,为后续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系统支撑。

(二)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内涵,创新全方位育人途径

坚持以生为本,促进个性发展机制,让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是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菜单式发展体系,通过有机融合心理健康内容的社团活动,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多开展参与度高,实操性好,学生受益明显的讲座沙龙、工作坊、朋辈团辅,心理互助小组等。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的丰富性和参与度。

强化专业实践体认,推进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渗透融合,协同育人。积极开展主题明确,形式丰富的心理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兴趣指引下的专题活动参与度更高,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显著。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学科竞赛和文娱活动中,体会参与的快乐,收获荣誉带来的自豪感,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技能,提高自信和心理韧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发展的德行、品质和能力,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积极自信,理性从容的意志品质。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信息网络化正在深刻改变着这个世界,新媒体互动的优势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日益显现。当代大学生都是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的时代“原住民”,用网络获取信息、线上学习、交友、娱乐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用以“两微一抖”为代表的新媒体,打造更贴近学生生活,参与度更好,形式更活泼的“微教育”平台,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使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讲授式和知识的空洞堆叠,增加更多大学生愿意主动体验和互动的内容。

高校心理工作战线的教师要主动占领网络这块重要阵地,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励志、阳光的心理能量,完善网络载体的正向引导优势;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网络互动交流,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的平台,如开发线上智慧平台,打造甄别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评测系统,做到心理问题精准筛查并及时得到干预和跟踪疏导,最大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为不同学段,学情的群体随时、便捷地享受到心理咨询服务。让分享和沟通更贴近大学生的场域,利用互联网跟青年学生同频共振。通过充分把握互联网这个创新育人工作的新阵地,推进全方位育人实效。

“三全育人”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践逻辑。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施效果为目标。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建强工作队伍、把握关键节点、强化课程教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