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智彬?聂宏如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连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使专业建设不断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专业建设是适配产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最大的矛盾,是工业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技能难以满足方兴未艾的后工业时代产业变革需求,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需求。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承担起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国家“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向的重要责任,以创新思维与方法推动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多元、智能、创新型综合素养与能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大量涌现,职业教育作为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的关键纽带,专业建设是适配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新质生产力要求职业教育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所急、人们生活所盼与社会进步所需,充分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新型产教融合实体机构的重要功能,建立校企之间紧密联系的有效机制。从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技术创新、技能积累与突破、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化设计,将社会经济面临的技术高移与产业技术难点突破问题,转化为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攻坚克难的职业教育方向,以协同创新、多方共赢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共生发展。
内涵建设是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新质生产力由产业深度转型、全方位升级而催生,产业结构规模性调整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失衡问题。一方面,由于多方面因素,部分职业院校发展初期存在专业“大、全、泛”的现象,导致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技术和需求变化较快,而教育的相对保守导致职业教育体系的响应速度较慢,无法在专业设置上即时体现发展变化、跟上发展需求,出现专业建设的滞后现象,新技术、新工艺难以即时融入教育教学,导致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因地制宜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则之一。我国职业院校曾经过度关注办学成本,盲目追求“市场热点”,忽视了自身教育资源的客观条件,也缺乏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了“千校一面”的办学格局,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专业建设存在宏观调控乏力、区域产教联系不紧密、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现象,专业设置缺乏系统性统筹管理和动态调控机制。
内涵建设是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适应性的关键,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难以发挥职业院校核心优势,难以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不足,缺少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结构都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三是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尚待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备,资源保障与经费投入跟不上产业进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
立足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强化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适应性。新质生产力理念先进、内涵丰富,基础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的全面升级。立足于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一方面,加快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理念的创新转向,改进专业布局,丰富专业内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发挥新时代工匠精神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专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融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树匠心、育匠人,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品质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调整专业设置思路,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要紧密跟踪产业发展趋势,深入剖析技术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动求变,调整专业设置思路。政府部门应积极优化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亟须的专业目录,完善并落实适应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促进专业育人的稳定性与专业需求的适切性协调发展。行业、企业应发挥主体作用,深入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各个环节,建立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建议的沟通机制,推进产教融合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应实时把握社会产业动态,运用大数据跟踪学校专业建设与市场的适配度,以及人才培养赋予产业发展的长效动能,发挥职业教育的前瞻性,充分论证专业设置“适度超前”的现实可能。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局面,推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共促新兴专业特色化、传统专业转型升级、老旧专业更替改造。
关注服务类专业建设,提高新质生产力适应水平。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与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以及围绕社会服务产业开展的生活性服务业需求也要进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视野。一方面,职业教育服务类专业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个性、定制化服务,建设“专精特新”服务类专业,打造具有地域和环境特色的专业群,促进当地“产教研”深度合作,推动服务业集群式发展。另一方面,服务类专业建设要勇于打破“被动服务”思维,主动拥抱数智化转型,同时勇于跳出国内“舒适圈”,为全球制造业提供现代生产性服务,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国际化的服务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扩大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能级跃迁。
规范专业建设过程,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一方面,规范学校专业建设流程,基于科学的市场、行业调研数据,统筹职业教育办学相关主体的利益需求,形成专业建设可行性发展报告。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切实完善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供给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需求监测与分析体系,形成动态调整专业机制,打通各部门职能壁垒,让职业院校能及时、准确了解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谱系,从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上与生产力相呼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专业数智化转型适应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数字化與智能化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专业建设的数智化转型,从智能升级和数字化认知基础上重新审视和解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问题,既包括专业设置的数字化升级,也包括专业内涵的数字化融合,从推动数字教材开发到数字课程资源平台建立,从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培养到VR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搭建高水平数字专业教学平台,形成整体、开放、动态、层次性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专业发展生态。
推动国际化专业建设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一方面亟须积极吸纳国际经验,吸取其他国家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教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标准,搭建专业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关注中国本土特色化专业建设,发挥基础设施与产业链集群优势,开放合作设置国际前瞻布局专业,构建国际交流合作的产教融合模式,培养更多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谙熟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