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小说的方法教小说

2024-05-25 20:41刘文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桅杆水手托尔斯泰

刘文娟

【摘 要】 《跳水》一课的教学,可从文体、语言、伏笔等角度进行课堂架构,通过问题思辨、迁移运用等教学策略,把课文当作写作的“例子”来教学,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思维。

【关键词】 小说 人物描写 写作方法

一、开门见山,关注文体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我们先通过一段文字介绍认识一下他。

出示摘录的毛姆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贵族,世袭伯爵,是衔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的。孩提时代,他的父母相继去世,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两所大学,但都未正式毕业,后去参军,因表现英勇,被提拔为中尉。他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如果能换取一副英俊的容貌,我愿意放弃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他这样遗憾地感慨道。和当时的贵族子弟一样,年轻的托尔斯泰放浪形骸,吃喝玩乐样样在行,但与其他纨绔子弟不同的是,他有良知,每次纵情享乐之后,都非常懊悔和自责。他极富才华,也很勤奋,参军期间就发表了多篇小说。三十四岁那年,他结婚了,婚后的三十年中,与妻子感情很好,生活幸福,并生养了很多孩子。三十六岁时,在一个作家的黄金创作期,他着手写《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般的巨著。后来,为了自己的信仰,他自力更生,与农奴们一起下地干农活,还专门请鞋匠教自己做鞋,但手艺却很差。为了信仰,他凭借顽强的毅力戒除了烟瘾和酒瘾。为了信仰,他为农奴的孩子办了一所学校,虽然只办了三年就失败停办。为了信仰,他放弃了所有的财产,并将自己的作品版权全部放弃。正是版权一事使得他和妻子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常常为此事发生激烈的争吵。信仰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使托尔斯泰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几乎笼罩了托尔斯泰人生最后的三十年。去世前一个月,他终于瞒着妻儿离家出走。在一个小站旅馆高喊着“逃吧!逃吧!”走完了他的一生。

2.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设计意图】教师把作家毛姆笔下的托尔斯泰的介绍进行了摘录压缩,试图给学生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立体的托尔斯泰。这可能比仅仅介绍托尔斯泰的头衔和代表作更能吸引学生。

二、聚焦船长,深入语言

1.浏览课文,找出小说中的人物。(水手、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

2.思辨:你觉得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船长)

3.对比讨论:文中有三个自然段描写船长的儿子追赶猴子时的表现,而描写船长时却惜墨如金,只用了短短的一百来字。为什么你还觉得船长是主人公呢?

总结:船长机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果断,其高大的正面形象符合小说主人公的特点。

4.发现语言特点。

(1)出示并朗读第5自然段。

(2)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船长机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果断这些品质(性格特点)的?(动作、语言)

(3)船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①语言精练干净,命令清晰,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使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语言形式高度统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语言的精练和船长的机智果断。

②对比:出示《跳水》一文中人物的对话,再次感受危急时刻船长两次语言的共性。

③讨论船长的两次命令式的语言中感叹号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试着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设计意图】在承接上一板块了解三要素后,迅速过渡到小说的主人公——船长,紧接着在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体悟)和形式的探讨(人物语言的特点)两方面重点展开教学。通过比较、体会感叹号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的解读,使学生深刻体会船长沉着冷静、经验丰富的独特人格魅力,学习作者在塑造中心人物时所使用的方法,感悟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写作技法,从而感受到这篇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不经意间,推波助澜

1.画出描写水手的句子,出示并交流。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大家哈哈大笑。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水手的句子的,说说这些句子分别出现在课文的什么位置。

3.了解小说的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4.出示水手们的具体表现和小说结构的对应关系。

起因: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大家哈哈大笑。

發展: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高潮: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结局: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5.总结:水手们的表现看似不经意,却是作者有意安排,用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要完成的两个教学任务,也是课后的两个习题,学生由此初步体会作家是如何通过对线索人物的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四、步步为营,巧妙伏笔

1.出示: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2.这一句话是描写什么的?(环境、人物、地点)

3.这句话与船长智救儿子有什么关系?(风平浪静和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为船长做出智救决定和孩子跳水求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样的笔法叫做伏笔。)

【设计意图】伏笔在小说中用得多,通常很简短,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小说开头看似轻描淡写地交代了故事的环境、人物、地点等要素,却是整个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引线,因为“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的心情一定非常放松,他们才有心情逗猴子;因为“这一天风平浪静”,猴子和孩子才能爬上桅杆的顶端;因为“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经验丰富的船长才通过采取威胁儿子跳水的方式救儿子。整个故事情节因为这一处伏笔,显得丝丝入扣、合情合理。而对这句伏笔的解读,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具体落实。

五、连动句式,重在迁移

1.出示文中连动句式:

◆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 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 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

◆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2.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1)每个句子都有连续的几个动词,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2)句子中没有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3)在你追我赶的激烈追逐中顾不上说话,即使有,也是很简短的。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内容是一致的。

3.写话练习:创设情境,完成一个连动句式的片段练习。

【设计意图】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课应该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语文教师必须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从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对课文深度解读分析到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转变。教学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除了从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人物情感的感悟进行解读,更应该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通过研读《跳水》一文,笔者发现,本文在故事发展环节,描写猴子和小孩的连动句式很多,将这些连动句式重点分析讲解,发现其表达密码,并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将自己的认知迁移到具体的语言实践运用中,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春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桅杆水手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
生命的桅杆
小水手的歌
生命的桅杆
半盏——第七话:水手们
幸运的水手
忘记自己的人
履带起重机超起桅杆替换性研究
对桅杆式起重机的几项革新改造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