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2024-05-24 09:36贝翠莉
高考·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互联网+

贝翠莉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影响着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在这种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有效转变。因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转变分析,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高中教育阶段中,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从而满足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程提出的要求。

一、“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结合,创造新经济形态。这种先进生产方式挑战了传统商业模式,许多企业利用互联网推动自身发展。同时,“互联网+”也为教育行业带来巨大机遇,教师需引导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结合实际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1]。

“互联网+”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从自身教学观念上进行更新和改变,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信息技术基础,认识理解学生的差异性存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因材施教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体现,积极融入课堂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在课堂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也能增强;第二,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探索,对课堂进行有效延伸,思考多方位的角度,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可以发现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学习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设备和系统以及平台,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学科间的包容性得到发展,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使得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也比较多,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发展与变革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但目前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较高的学习兴趣,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不深,在课程学习上认可度不高,难以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其次,大部分高中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实践能力较弱,从而产生学习的懈怠,对信息技术知识认知的局限性也导致减少学习主动性。

(二)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有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课堂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由于小初年级基础学习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匮乏,操作的不熟练,在高中课堂上接收到的知识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刻板学习的复制性使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更加难以展开,教师如果在课堂前对教学内容不加以分析、不加以整理与总结,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仅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能力;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缺乏合理把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受到影响,不能增强自主学习的“黏性”。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对策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在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达到整合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据与信息”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区分数据、信息、知识,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在课后将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教学反思。从互联网平台上获取有用的资源,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对后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二)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可以自主学习。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掌握,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积极探索构建学习平台,例如:在学习《可以复用的代码》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在希沃学习平台上展示给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随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学生容易接受。

(三)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当前,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都会借助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的资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讲解《网络安全知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设备来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找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移动终端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开展一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手抄报比赛等。

(四)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电子邮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子邮件存在哪些不同之处,从而为学生搭建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方式转变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的发展是高中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并不相同,所以高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认知和学习态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自主设计网页页面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同提升[3]。例如: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自主设计网页页面、自主查找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相关视频、课件等。另外,在“互联网+”时代,高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但是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将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这一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信息技术基础》这一模块内容中有一个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知识,这一知识点涉及视频的剪辑、图片的编辑、音频的处理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视频剪辑这一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了解,比如Word、PPT、Excel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些软件分别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先對这几种软件进行了解。然后教师再引入新的学习内容:Word文字处理软件主要应用于日常文档处理、排版设计等工作中,而PPT则主要用于日常演示,Excel主要用于数据管理等工作中。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应用软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学习。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可以将Word文档插入PPT演示文稿中进行演示教学;而在学习 PPT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将PPT演示文稿插入Word文档中进行演示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这几种常见的应用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这几种软件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到网络环境的优化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4]。

首先,教师应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以优化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慕课”和“微课”等资源,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应积极进行课后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指导。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设一些线上课程。例如:在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将一些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或PPT课件进行教学。总之,“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必要和迫切的。教师应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兴趣和动力。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转变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教师需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校需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转变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成文清.“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新通信,2023,25(4):126-128.

[2]王伟.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8):4-6.

[3]刘剑锋.“互联网+”时代下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4):147-149.

[4]庞霞.“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2):18-19.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互联网+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