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05-24 09:36初志宇
高考·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高中历史

初志宇

摘 要:大概念是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将历史知识整合为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大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提炼单元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整体理解,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在确定大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以便更好地体现大概念的核心意义。同时,要关注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层次,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

一、提炼单元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单元主题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主线,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以大概念为抓手,将零碎的知识加以串联和整合,实现学生整体性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1]”单元主题能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将看似分散的历史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一)明确单元主题的提炼原则和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以此为依据提炼单元主题。同时,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注重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以提炼出具有核心意义和价值的单元主题。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将带领学生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起源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与巩固,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其次,提炼单元主题时应聚焦核心知识点,避免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一个有效的单元主题能聚焦核心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单元的内容,而不会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为例,核心知识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巩固以及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些知识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基础。通过提炼单元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

最后,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发展水平,提炼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单元主题。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周秦汉的统一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例如:可以通过解读甲骨文、探索古代建筑、分析历史文献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同时,通过深入学习周秦汉三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体现大概念理念

大概念理念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观念或理论,它能够帮助高中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在大概念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确定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以便评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需要分解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深入的知识。

首先,大概念是指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观念或理论,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大概念包括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对于政治格局的影响、元朝的统一等。如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从分裂割据到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再到统一的元朝,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复杂性。这一时期的多民族政权并立为后续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大概念之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个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导致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历史发展出现了多元性的特点。

其次,在大概念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确定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以评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程度。在本单元的设计中,目标之一为“对比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地图,说明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并绘制出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这个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的对比,了解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并通过绘制时间轴来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学生需要掌握各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并能够将其整合到一个整体的时间轴中。

二、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往往是按照章节进行划分,知识点相对分散,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根据课标定位,教师通过大概念可以挖掘教科书中内容编排之间的关联,实现教学内容的清晰化、结构化。[2]”而大概念则可以作为一个整合的框架,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中,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分析单元内容,找出内在联系

首先,梳理单元知识点,找出共同点和关联性。教师应仔细分析单元内容,梳理出其中的知识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关联性,以构建知识网络。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涵盖了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以及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等。从背景上看,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为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封建制度的衰落、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危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和不足,开始了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历程。这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探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强的侵略加剧了晚清时期的危机,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这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这些斗争旨在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其次,考虑大概念在单元内容中的体现。教师应关注大概念在单元内容中的体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大概念的理念。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3课为例,明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专制为主,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在经济方面,明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方面,明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等,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军入关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朝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封建专制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在经济方面,清朝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在文化方面,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文化传统。

(二)整合教材,构建教学框架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倡导教师要对整个高中历史教材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把握其整体结构和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大概念的教学中有机地整合这些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概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可以把相关章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围绕大概念的教学单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讨大概念,而不是零散地学习各个知识点。

首先,根据单元大概念,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教师应根据大概念的理念,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以突出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为例,在本单元中涉及许多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知识框架,突出重点历史事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可以进行与其他革命运动的对比分析。例如:可以将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背景、过程和影响上的异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可以通过展示辛亥革命时期的照片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們的活动。

其次,设计教学流程,突出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清晰的教学流程,突出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为例,在第1课时《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教学中,利用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中 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述,体现唯物史观。采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剖析日本侵华的原因。通过地图和时间轴,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体现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以及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性。通过阅读史料理解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群众性。最后,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三、设置探究问题,培养学科素养

通过将大概念融入历史单元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大概念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围绕重要概念规划主题,采取问题情境设计、构建单元问题框架的方式。[3]”问题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因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促进其对大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一)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首先,问题设置要符合大概念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大概念的理念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中对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的探究,可引导学生从特点、原因和认识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从特点方面看,因俗而治在继承汉族政治制度的同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原因则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是根本原因,因为辽、西夏、金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中原地区存在差异,民族习俗和社会生活有差异是直接原因,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俗和社会生活方式,需要适应和尊重。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这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通过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辽、西夏、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封建化,这有助于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同样是在本课时教学中对“辽与西夏”的探究,以契丹人引马图引入契丹族的起源,出示辽宋示意图以及阿保机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辽的基本位置以及阿保机建立辽的史实,借助史料《百官志》引出问题:“‘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说明了辽实行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其政治举措并追问“辽为什么会实行这样的一种制度呢?”由此促进学生对辽的两面官制度的理解。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实现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探究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大概念。

首先,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探究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如:在上述“辽夏金元的统治”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西夏的建立,小组合作分析辽、北宋、西夏形势,由小组代表结合图说出西夏的建国历史,结合地图交流西夏面临的处境,以角色扮演方式扮演党项首领元昊思考面临这样的处境会怎么做,用问题“为什么西夏能保持长期的独立呢?”引导学生小组交流,理解西夏首领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颁布秃发令,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如在上述“辽夏金元的统治”的“金朝入主中原”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什么金能够迅速崛起,并灭掉了辽、北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宋金对峙示意图展开交流,在学生表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金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军事力量、领袖和领导层等方面展开交流,教师适时总结并引出“猛安谋克制”。

结束语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旨在通过提炼单元主题、整合教材内容、设置探究问题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大概念理念的贯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出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东辉.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百科知识,2023(27):86-88.

[2]雷波.历史学科大概念凝练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5):78-80.

[3]赵超.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创设途径[J].考试周刊,2023(41):141-144.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高中历史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之我见
探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的开放式课堂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单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