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培潇 郑念 曹金
摘要:首先简述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阐述宗教极端化的表现形式,探究科学文化建设在消除宗教极端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文化与宗教极端化经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可以达到演化均衡,且收敛于稳定结点;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消除宗教极端化现象的发生。根据上述,提出继续加强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学文化宗教文化去宗教极端化演化博弈分析
一引言
科学文化(science culture)是人类精神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是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1]科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其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類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它在促进传统文化不断更新并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科学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同时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成为影响各类文化变革和演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science)是一种智慧,而宗教(religion)是一种信仰。爱因斯坦(Einstein)指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2]就科学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实用价值而言,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认为,在所有能够给予人类的社会福利中,就改善人的生活而言,没有哪一个可以像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商品那样重大[3]。培根还把科学文化当作是本质上的一种有远见的、协作的社会活动。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religion culture)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科学文化则通过一种客观的知识去解释世界,合理的宗教借助生活的意义去解释世界。汉伯里布·布朗(Hanbury Brown)指出,“科学和宗教各有各的目标、职能和方法,二者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只择其一,而是相互补充与促进。”[3]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二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
1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互不交融时期
在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些阶段,科学文化的威信是以损害宗教文化为代价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反对宗教世界观的并非只有科学家。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斗争在19世纪尤为突出,例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ng Feuerbach)认为,宗教文化中的观点只是一种虚幻[4];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也指出,宗教文化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的一种“权力意识形态”[5]。
在19世纪末期,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而且彼此不相关联的知识。所以,雅克·莫诺(Jacques Monod)指出,按照这样的主张,理性、观察和实验就被视为唯一的、值得信赖的权威,科学文化不再听从宗教文化的任意摆布了[6]。
20世纪初科学进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距离。在科学文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宗教文化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与此同时,宗教派却认为,科学文化是罪恶的源头,是宗教文化的劲敌。这一时期表现为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两者彼此不交融的趋势。
2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协调时期
人们一般受到两种最强烈的普遍力量的影响:一种是由宗教文化所引起的直觉力量;另一种是通过精确观察和逻辑演绎所引起的冲动力量[7]。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方,宗教文化会抵制各种科学文化观点,有时候甚至会篡改科学的结论,以此来让人们更加真诚地信奉宗教文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宗教文化反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刺激科学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支持科学文化的人同时也是信奉宗教文化的。
3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其借助于观察、实验、发明和理性等科学手段,试图逐渐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也是建立在一种信念——自然是合理的、是可以被认知和理解的,人们通过自由且深入地探索能够逐渐地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改造之——的基础上。
就宗教文化而言,其核心在于承认“存在的奥秘”,鲁道夫·奥托(Rudolf Otto)将其称作“一切另外的东西”[8]。宗教文化是对那些处在转瞬即逝的事物的短暂波动之外、之后、之内的某种东西的幻想,这种东西可能是实在的,但却是需要认识的;这种东西是一种“遥远”的可能性,但却是现存事实中最重大的;这种东西把意义给予逝去的一切,但却逃脱于理解;这种东西是一个终极理想和没有希望的追求[7]。宗教文化一直竭尽全力地用信念的体系向人们解释这个“存在的奥秘”。在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中,这种信念体系建立在神学家所宣称的创造人一生中“特殊启示”的基础上。大多数宗教文化立足在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之上:存在着神,由于神,人们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和目的;神会向人们保证,死后还会有来世。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才为当代社会创造了宗教观念与宗教文化,也正是这种功能去激励人们把宗教的观念变成现实中的行动。
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文化借助生活的意义解释世界,同时通过敬畏和善恶观念把人们与世界联系起来;而科学文化则是创造非个人的和客观的知识,并借助这些知识去解释世界,同时通过合理的认识把人们和世界联系起来。
其实,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没有哪一个能够独占“真理”,无论这个真理可能是什么。正如怀特海(Whitehead)所说,问题在于:这两种文化对同一个世界的解释是此消彼长的[7]。泰尔哈德·德·查丁(Teilhard de Chardin)也指出,为了达到一个让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能接受的世界观,这样的尝试即使是有,也没有对当代的主要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应该由科学文化范畴的知识回答,哪些问题应该由宗教文化范畴的认知回答;只有确保它们两者的界线清楚,才能够维护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相互尊重[9]。
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宗教文化主张自然界的真理可以用“神”的启示或“神”的权威来保证,而科学文化则主张真理只能用人的经验来保障。为了理解这种冲突至今仍在,有必要在下文分析宗教极端化现象。
三宗教极端化及其表现
人的正常思想与观念,一般来说是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长期被延续和继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但是在有些时候,人的思想与观念以及行为等都会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与平常所讲的触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在“非正常”时刻有意或无意地提出或做出一些超过正常的度的范围的观点或行为,那么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极端的情况”学者李兴华(2002)指出,中国社会已经表现出相当大的寬容度,只要爱国守法,就是正常的、允许的;另外,中国人民只对极少数实在是忍无可忍、情无可原、理无可谅的思想和行为才斥之为“极端”,是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和抵制的,更应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否定。[10]。
而极端和极端主义的区别在于达到极点的思想观念是否能够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只要这种成型的理论出现,就会指导某些人的行为,在发展壮大之后便形成所谓的极端主义。对极端主义的解释可以从两个基本层次来理解:第一,极端主义是与政治和宗教有关的极端的观点或主张;第二,极端主义也可以是采取或鼓吹极端行动,抑或是将极端的观点或主张和鼓吹的极端行动联合起来。
那么,宗教极端主义(也可称之为宗教极端化)在历史中时有发生。宗教极端化现象按其一般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暴力(或恐怖)式和非暴力式两种。其表现包括:和宗教相关的、拥有特别偏激的教义观念,并以很激进的方法去实现其教义主张的宗教行为活动;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激进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借助宗教的内容以宗教活动的形式进行一些极端社会活动。宗教极端化是在宗教信仰极端化引致行为激进化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宗教政治化和宗教组织诡秘化,最终导致宗教发生异化的一个过程。
宗教极端化是一种违背正常宗教文化的行为,在本质上与邪教无异,具有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性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但是,涉及信仰领域的行为,用传统的打击和镇压的方式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存在的土壤,才能使其没有生存的基础,才能真正消除宗教极端化。
四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的演化博弈分析
通过构建科学文化和宗教极端化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科学文化和宗教极端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现实活动中,博弈主体往往是有限理性的群体,所以,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科学文化和宗教极端化之间的博弈进行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分析。
1演化博弈简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梅纳德·史密斯(Maynard Smith)的著作《演化与博弈论》(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的问世,演化博弈理论开始被广泛关注。演化博弈理论起源于生物种群的演化现象,因此,完全理性在生物种群的演化研究中是行不通的,即表现为博弈参与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在此主要探讨参与者通过模仿学习的演化过程来实现稳定的均衡状态——即ESS(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进化稳定策略),这是一种复制动态的调整过程。ESS[11—14]在严格的演化选择压力下也是稳健的。
复制动态是演化博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选择动态,复制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dxi(t)dt=xi(t)[E(si)-],其中每一个参与者代表某一同类群体,其长期坚持采用策略si,E(si)表示采用策略si的那部分群体的期望收益,表示全部群体的期望收益。对于动态演化方程F(x)=dx(t)dt,演化均衡就是其具有局部渐近稳定均衡点。
2前提假设和变量定义及说明
假设(1):外部环境既定。
假设(2):有两个不同的博弈参与者,即科学文化和信奉宗教的群体(代表宗教文化)。
假设(3):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科学文化和信奉宗教的群体都采取复制模仿行动。
假设(4):科学文化有“被采用”和“不被采用”两种战略,信奉宗教的群体有“极端化”和“正常化”两种战略。
变量(1):科学文化的战略为:P=p,1-p,即科学文化被采用的概率为p,不被采用的概率为1-p,且0≤p≤1。
变量(2):信奉宗教的群体的战略为:Q=q,1-q,即信奉宗教的群体极端化的概率为q,正常化的概率为1-q,且0≤q≤1。
变量(3):科学文化被采用时的成本为Cst,且Cst>0。
变量(4):如果能够正确地利用科学文化,那么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在此用一个收益代替,设为R,R≥0。这里给定R大于或等于零,代表即便是没有效果,但至少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变量(5):极端化的宗教势力通过制造恐怖行动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为L,且L>0。
变量(6):极端化的宗教势力制造恐怖行动时的成本为Ckb,且Ckb>0。
变量(7):极端化的宗教势力进行破坏后所要付出代价为A,且A>0。
3局部均衡点的求解
根据上述假设和变量定义,首先求解动态演化博弈的局部均衡点(Locally Equilibrium Point,LEP),然后在下文进行ESS分析与相关探讨。表1为科学文化和信奉宗教的群体的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
下面继续讨论这4个LEP的稳定性特征。
4演化稳定策略求解与结论
局部均衡點并不一定就是ESS。ESS反映的是演化博弈均衡解的一种稳定状态,这样的策略在严格的演化选择压力下也是稳健的。当模仿者动态允许群体采用混合策略时,模仿者动态的稳定均衡就是ESS的[14]。
41ESS与稳定性判定方法
通过动态演化过程达到ESS是一个动态概念,也就是演化均衡(EE)。EE就是动态演化方程具有局部渐近稳定(LAS)均衡点。所以,利用EE分析动态演化方程的稳定性,需要先找出动态系统的LEP,再判断各LEP关于动态演化方程的稳定性。因为该动态系统是二维系统,所以先给出二维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42ESS分析与结论
科学文化和信奉宗教的群体博弈的动态演化二维系统所对应的雅克比矩阵是:
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可知,当科学文化被采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科学文化和信奉宗教的群体之间的长期动态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1,0),且是稳定结点,其动态收敛路径表现为持续稳定收敛。这表明,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在消除宗教极端化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利用科学文化这一软实力逐渐地矫正极端化思想,促使其回归应有之正规。
五继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可以从国家、科学共同体及公众等层面展开,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注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征的科学文化建设新思路。
第一,科学文化建设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文化是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产生的土壤,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越浓厚,越可以最大化破除宗教极端势力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调研发现,科普是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际上,越是在村和社区等基层层面,其科普工作与当地传统文化结合越是紧密。在基层科学文化建设中,除了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向社会传播普及以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身也会产生符合科学理性要求与具备科学文化内涵的文化,因此,广义上理解,科学文化建设应该使科学理性成分更多融入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中的科学成分越来越高,含量越来越多。
第二,进一步完善科学文化宣传教育体系。面向青少年群体进行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是最为迫切和必要的。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信仰观。推动科学文化课程纳入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的思维。要通过科学精准的传播体系和手段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在普通公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中宣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塑造浓厚的科学理性社会氛围。
第三,打造社会化的科学文化宣传网络和阵地。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和人阵地一方面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和阵地包括科学文化设施的建设、科学文化理念的宣讲以及科学共同体信念面向社会的扩展等。
第四,进一步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基础设施是科学文化器物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文化必不可少的支撑。科教基础设施为公众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供了物质载体。科教设施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不断扩大科普场馆等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科教设施的内容建设,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对于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建立“站馆校、屏栏园”、手机推送、微信覆盖等,使广大公众根据自身所需所要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科学知识的大餐,处处时时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
第五,稳固推动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进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要研究、发现、选择传统价值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提取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科学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要研究普及科学理性的方式、途径,及时开发科学精神食粮,适时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用新时代社会的价值理念改造传统价值体系;要前瞻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价值走向,把握主流,积极引导,不断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武装和提升公民的理性意识。
六结语
在有限理性框架下,运用演化博弈的有关知识,着重对科学文化与信奉宗教的群体的长期动态博弈进行了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主要结论和观点是:第一,科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其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科学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同时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成为影响各类文化变革和演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宗教极端化是某个人或某群体的激进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一些极端的社会活动。不能不加以区分地将宗教、宗教极端化、恐怖暴力等混淆看待。第三,在现实中,最大化加强科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最大化限制宗教极端化思想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 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2]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 许良英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3] 汉伯里·布朗. 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M]. 李醒民译. 辽宁: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4] 罗来文.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J]. 理论月刊, 2016, (12): 64—69.
[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M].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 罗素. 宗教与科学[M]. 徐奕春, 林国夫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7] Whitehead, A. N..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6.
[8] Otto, R.. The Idea of the Hol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3.
[9] Chardin, T.. The Phenomenon of Man[M]. London: Collins, 1959.
[10] 李兴华. 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概要[J]. 西北民族研究, 2002, (4): 75—80.
[11] Maynard, S. J. , Price, G. R.. 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 [J]. Nature, 1973, 246 (5427): 15—18.
[12] Maynard, S. J.. The Theory of Game and Evolution of Animal Conflict [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74, 47 (1): 209—221.
[13] Maynard, S. J.. 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4] Bomze, I. M.. Non-cooperative Two-person Games in Biology: A Classifi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 1986, 15 (1): 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