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种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

2024-05-23 05:44宋玉荣吕成冬王诗蕙
科学文化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钱学森马克思主义科学

宋玉荣 吕成冬 王诗蕙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推动钱学森精神生成的三种文化,它们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基于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旨在从历史性、逻辑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之角度,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提供现实启示。

关键词:钱学森钱学森精神文化视角生成动因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关于钱学森精神的研究已有许多学术成果问世,既有学理层面的分析,也有实践层面的探索,均对钱学森精神的研究、传承和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钱学森精神读本》(钱永刚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钱学森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卢胜军等著,《科技导报》,2023年第17期),《钱学森精神的内涵》(顾吉环著,《钱学森研究》,2018年第2辑),《钱学森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马晓华著,湖南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涂元季著,《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等等。这些学术成果对钱学森精神的界定主要聚焦于对“构成”解读,即从科学家精神所涵盖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作出阐释,亦或从“爱国者”“科学家”“共产党人”三个鲜明标识,对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进行诠释。此种解读有助于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展示钱学森的生平、事功与思想,但随着学术界不断推动科学家精神研究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学术界已不再满足于此种“构成”式“了解”,而是期望于能够提供更进一步的理解和阐释路径,了解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它的科学内涵和丰富外延,为当下重新换位理解钱学森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文化视角,由此探究和解读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不仅契合了当下更为广阔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而且能够为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提供积极的现实启迪。

经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笔者认为有三个文化维度能够对“钱学森之所以成为钱学森”这一问题作出初步的逻辑解读,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钱学森精神生成动因的三种文化在钱学森同志一生中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同时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在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经久不衰的文化基因。钱学森身上最为彰显的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其生成原点可以追溯到他所接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钱学森精神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熏陶为钱学森精神描摹出厚重而隽永的“中国底色”。

1父母恩师的嘉言懿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纵观钱学森的成长过程,其父母的教育与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父亲钱均夫是一位博学多才、守正务实的教育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广泛的文史爱好。母亲章兰娟贤德善良、宽厚仁慈,她极少说教,“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儿子。钱学森父母的家庭教育为他提供了知识启蒙,给予他人文与艺术方面的熏陶,令他不仅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了厚植于心底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这也奠定了钱学森成为科学家的“思维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钱学森列出的影响其一生的17人里,有12位是老师[2]。“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众多恩师的栽培无疑也都对钱学森的兴趣爱好及日后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

2《钱氏家训》的塑造影响

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完成,而家训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和极富生命力的部分[3]。钱氏家族作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自古而今人才济济如满天繁星,究其原因离不开其所秉持、传承的家训。《钱氏家训》为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所立,钱家后人秉承祖训,将其作为成长训言传颂至今。家学渊源,钱学森自幼便接受以钱氏族训为核心理念的家族传统教育,深深影响着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塑造。特别是《钱氏家训》之“国家篇”所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4],对钱学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不言而喻,钱学森取得丰功伟绩的过程正是这一训言的生动写照。

传统文化特别是家训文化对钱学森有深刻影响。古之学者向来将“立功、立德、立言”视为人生“三不朽”,尤其立言被看得最重,所谓文章千古事。1991年钱学森作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唯一获奖者,在颁奖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两弹一星工程所依据的都是成熟的理论,我只是把别人和我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成熟技术拿过来用,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应该这样做,而系统工程与总体设计部思想才是我一生追求的。它的意义,可能要远远超出我对航天的贡献。”[5]

3社会时代的洗礼涤荡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人物,任何精神与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钱学森精神的生动因成必须被置于时代的洪流之中考察。近代以降,在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和文化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钱学森在多种文化和思潮不断涌现、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钱学森精神发轫于特定的历史图景,形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阵痛与新生之中。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之时,中华传统文化几乎陷入“有古而无今”之境,但这也是革命文化升起星星之火的时代,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黨的领导之下不断走上复兴的时代。从上大学选择机械工程专业(铁道门),再到出国留学学习航空工程,再到学成归国,都可以看出社会时代背景深深地影响着钱学森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他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二现代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的本质是理性思维,最为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实践检验。中华传统文化不缺实事求是的精神,但“祖宗之法不可变”、崇尚权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创新创造。而科学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质疑、挑战权威,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相对欠缺的。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实验科学和数理逻辑的兴起,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更加精准化、定量化,社会发展更加高效。钱学森所从事的工程科学,无疑在这几方面都是极具有代表性。

从钱学森所接受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来看,他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而开展的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可以说,现代科学文化是钱学森精神生成的直接动因。

1接受系统性的现代科学教育

现代科学教育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而中国的现代科学教育则于1840年以后方才逐步建立。但当钱学森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北京接受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时,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体系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学校建立起来。例如,钱学森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经通过“三三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的教育体系,且授课老师普遍具有师范生“资格”;再如钱学森求学的交通大学建立的课程体系已经与世界知名大学接轨。他后来就读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更是世界顶尖学府。钱学森取得的一系列杰出科学成就是以接受系统的现代科学教育为前提,特别是青年时代经由“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训练而具备了成长为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2以创新精神不断拓展新视野

创新是钱学森精神的显著特征。无论是留美时期抑或回国之后,钱学森的每次人生选择或每个成就取得,都是一种敢于自我突破的创新实践。以“冯·卡门—钱近似公式”为例,青年时代钱学森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和体现。钱学森创新精神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得益于不同时期各位恩师的启迪,尤其是导师冯·卡门的训练。此种训练既包括学术基本功的夯实,同时还包括以理工结合为理念使钱学森逐步建立起的创新能力,即通过将实践经验总结为理论之际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双向作用,从而对“理”与“工”的辩证关系产生深刻认知。

正是由此,当1947年钱学森年仅36岁时就以提出“工程科学”思想而成为当时世界空气动力学领域内的杰出青年学者。当年7月至8月,钱学森回国期间在浙江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发表了以“工程和工程科学”为主题的演讲[6]。1948年他在《工程:中国工程学会会刊》发表《工程与工程科学》(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一文,阐述了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7]。不仅如此,钱学森于1954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论》更是一本凸显创新精神的著作,即将“控制论”与“工程”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3以系统论思想和大科学思维开展科学实践和学术研究

钱学森留美时期不仅成长为一位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内的世界级科学家,还在经由从事大量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位战略科学家。钱学森作为战略科学家的特质突出地表现在他对系统思想和大科学思维的运用,特别是在回国后领导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创业的起步阶段,凭借强大的跨学科理解能力、跨领域组织能力、跨机构管理能力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集中,并通过大力协同而在科研攻关之中完成导弹的研制任务。在此过程中,钱学森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又进一步丰富了对科学技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从而在1978年提出“系统工程”思想,即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将中国研制导弹的经验“理论化”这一历史任务。

此间,钱学森深刻地意识到科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之中存在着的还原论和整体论之辩证关系,尤其是系统工程思想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钱学森晚年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包含的11大科学门类以及由此构成的体系,即是运用还原论思维对世界整体从11大科学门类做出“各个击破”式的研究之后再以系统论为指导进行的整合。不宁唯是,晚年钱学森从事的其他诸如大成智慧学、总体设计部思想、复杂巨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等都深刻体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结合的系统论。可以说,正是晚年钱学森运用系统论方法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学术成就,实现了他从科学家到思想家的跨越。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

钱学森不仅是科学技术泰斗,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晚年钱学森通过治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在某种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研究不仅为钱学森提供了思想武装,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也成为钱学森精神生成的理论指引。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身学习和信仰

纵观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他从一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成长为一名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离不开持之以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钱学森在交通大学读书以及留美期间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经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直至晚年,钱学森还以极大的勇气和胆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探索和创新,提出诸多真知灼见的思想。

1989年钱学森在与孙凯飞、于景元合作的文章《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写道:“不管今天有些人怎么怀疑马克思主义,不管今天有些人怎样批判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共产主义文明更高阶段的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真正合乎人性的,是真正人道主义的,它确实是人类社会文明理想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一百多年来它吸引了千千万万人的原因,无数的志士仁人为此奋斗、獻身的原因。不管今天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中还有多少不尽人意、不文明的现象存在,它仍不能掩盖共产主义的光辉。这种共产主义的最高文明形态仍是任何一个真正追求人类解放,特别是任何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所应该追求的崇高理想。”[8]

2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

钱学森在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深刻地感悟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技术科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揭示出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呼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同时,自己也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为我国许多重大航天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对钱学森产生思想影响的马哲著作中,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无疑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曾不无感慨地称,“动笔杆子”的人除要学好“马列主义的经典哲学著作”之外,就是要学好“毛主席的两论”[9]。可以说,钱学森之所以能从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发展成为一位具有深邃哲学思维和长远战略眼光的社会科学家,其重要驱动因素就有来自“两论”的影响。据秘书张可文回忆,钱学森回国后在阅读《毛泽东选集》的过程中,逐渐将精力和兴趣集中于“两论”[10],并在阅读过程中断然领会到,其“自鸣得意”的技术科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里都有”,且说得“更完全、更精细”[11],他还发自肺腑地宣称:“我以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技术科学家们都是自发的辩证唯物论者。”[12]他强调:“搞科学技术的人要深化、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有这个勇气,这是中国人的一项任务。”[13]

3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治学原则

钱学森领悟到马列经典著作对科研工作的启示指导作用,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工作,将其作为自己的治学原则,坚持“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联系起来”“从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角度来看问题”,真正做到了科学与哲学的融会贯通。晚年钱学森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体系中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科学最高概括”,“因而是指导人思维的明灯,是智慧的基础”[14]。

四三种动因的辩证统一与现实价值

综上,从三种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能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的实践力量,同时又清晰可见三种文化在钱学森身上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基于三种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为从历史性、逻辑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之角度提供了新时代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的现实启迪。约略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参悟。

从钱学森的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下的正心诚意的自我修炼,即始终将作为个体的自我放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大我之中,以知行合一的事业热忱为前行的动力,实现了将家国天下的生命情怀作为己任。

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的同时,也对当下统一科学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推动科技向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文化启示,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要系统和全面地理解现代科学文化的精髓。

现代科学脱胎于近代科学并以精确化和重复性为重要特征,由此又逐步形成求以真务实和敢于创新为核心的精神追求,而钱学森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正可谓是不断坚持此精神追求的结果。因而当代科技工作者和青年要敢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现代科学文化的精髓并为我所用。

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当下,科技领域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大国决胜的关键因素。广大青年和科技工作者更应以前辈为榜样,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三,要广泛和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科学研究和探索活动离不开科学哲学的指导和科技伦理的规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对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也包括科学实践的最高指导原则。尤其在当下前沿科技不断向未知领域迈进,哲学的指导不仅能够从方法论上给科学研究带来正向启迪,而且指导科技发展不背离初衷,不偏离方向。有责任的科学家不仅要想着能为人类带来何种新的科技,同样应该考虑这种新科技会给人类带来何种后果。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让这种思考更有预见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思想脉络和理论体系,由此在学懂弄通之际找到将自身追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立足点,进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科技栋梁之材。

还需指出的是,研究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为理解其他科学家的精神生成动因提供了参照。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看,钱学森精神虽未列入精神谱系之中,但钱学森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存在着显著共性,同时又有独特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值得学术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廓清钱学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从文化视角思考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也为我们思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无论近代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兴起,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都为中国迈向现代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越发熠熠生辉。如何从学理层面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加多维度、多视角的解读,需要新时代的理论工作者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为不断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二0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02-18: 2.

[2] 钱学森. 钱学森《教育理论、思维科学、脑科学》手稿[A]. 钱学森题写的“教育理论、思维科学、脑科学”资料袋[B]. 1988—1989年.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RW-钱学森-1888-001.

[3] 白现军. 传统家训的教化机理及其传承路径探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7(7): 31—34.

[4] 张仲超. 钱氏家训[M]. 北京: 线装书局, 2010. 200.

[5] 薛惠鋒. 钱学森: “系统工程才是我一生追求的”[N]. 光明日报, 2018-11-01: 13.

[6]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 钱学森与现代科学技术[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72.

[7] 黄欣荣, 朱昌彻. 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42—46.

[8] 钱学森, 孙凯飞, 于景元. 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 政治学研究, 1989, (5): 1—10.

[9] 史秉能, 袁有雄, 卢胜. 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 42.

[10] 张可文, 吕成冬, 张现民. 女秘书眼中的钱学森[J]. 文史博览, 2013, (1): 11—14.

[11] 钱学森. 谈对先专后红问题的看法[N]. 文汇报, 1957-06-14.

[12] 钱学森. 技术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1957, (1): 33—34.

[13] 钱学森. 创建系统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81.

[14] 钱学森. 钱学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笔记[A]. 钱学森题写的“智慧问题”资料袋[B]. 1986.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RW-钱学森-2227-002.

猜你喜欢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科学
钱学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钱学森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