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华
“问题导学”课堂是指以问题学习为主线,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从而也激活了数学课堂。
一、以问激学,让课堂有温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解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创造,并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意思后,师接着出示(3,1)、(3,2)、(3,3)、(3,4)、(3,5)要求相应的学生站起来,教师追问:“为什么站起来的学生是同一列?”学生认真观察数对片刻,就有小手举起了。即生:“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他们都是3,所以,这五位同学都是第3列。”师继续追问:“要想让同一列的人齐刷刷站起来,只要把数对的哪一列设计成一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一个数字。”教师又继续追问:“如果想让同一行的人站起来,你会怎么设计数对?谁来举例?”这个问题也没难倒学生。教师继续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道:“刚才我们用了好几个数对才让同一列的人或者同一行的人站起来,这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那谁能设计一个数对就能让同一列或同一行的人都站起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问题一抛出来,学生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有位学生悄悄地问:“能不能用字母表示?”老师欣喜地说:“想到用字母来帮忙,那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在这位同学的启示下,有几位同学突然也举起了手。生1:“老师,(5,x)就能让第五列的同学站起来,(x,3)就能让第3行的人站起来。”并完整地阐述了理由。教师继续追问,那谁能用一个数对来让全班站起来。有的学生回答:“(x,x)。”“(x,x)能让全班站起来吗?”教师反问道。学生通过争论辨析终于明白:同一个字母只能表示同一个数,所以(x,x)这个数对只能让列数和行数一样的人站起来。最终,学生明确用(x,y)这个数对才能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
二、以问启学,让课堂有广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数学本质,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本体性知识,直面学生的认知困惑,去提炼问题,问题也可以是由学生质疑时,教师筛选出来的,而问题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才能引发学生思维共振,进行深度学习。
如,在教学“探索规律(加法表)”一课时,在学生经历了填表、涂色的过程后,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发现规律,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发现了不同的规律。学生发现了出现次数最多的和是10,而出现的和为2与18的次数是最少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当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应追问“为什么出现次数最多的和是10?出现次数最少的和是2和18,而不是其他的数呢?”来引发学生思考:“是呀,为什么最多的是10,最少的是2和18呢?”并围绕着这个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观察和交流。慢慢地大家恍然大悟,因为能组成10的数字的组合是最多的,而能组成2的只有1和1,能组成18的只有9和9。因此,只有“精问”才能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助力。
三、以問促学,让课堂有厚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有效学习,利用经验迁移,以学生之间互相纠正和补充的互动形式,以点带面,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知识背后蕴藏的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通过课前谈话,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利用平移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在课中教师让学生准备两张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等学具,组织学生根据学习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学习单:1.独立思考:①怎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②尝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合作要求:试着说说自己这样剪的道理。在学生小组合作结束后,指名汇报。生1:“我们小组是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因为割补前后都只有两块,转化后的长方形面积就是转化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与表达,生1:“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顶点上的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平移拼补成了长方形。”生2:“我们小组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中间的一条高剪下两个直角梯形,平移后拼成了长方形。”师:“剪的位置不一样,但是有什么相同点呢?”生3:“都是沿着高剪,这样就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教师质疑追问:“不沿着高剪行吗?”生4:“不行,不然拼成的还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没办法计算它的面积。”
四、以问延学,让课堂有深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解决并不是一个学段学习的终点,它其实是一个更高的新的起点,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和探究,这时候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拔节而长。因此,当学习的问题得到解决时,不应浅尝辄止,而是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学生会不断感悟到知识之间的联结,发散自己的思维和完善自己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一课时,当教学3的倍数特征之后,学生掌握了判断3的倍数特征的方法,但是对其本质还不明晰,这时候可以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会有疑问:“为什么2、5的倍数特征只要看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上的和呢?”由表及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它的数学本质;又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中,留白:“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好奇:“有乘法分配律,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呢?”再让他们进行课后的探究和交流,提升自我探究能力的同时,发散他们的思维;再如,在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之后,在小结环节,教师可以追问“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每一次的问题解决后适当留白“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不断思考,即便刚开始提不出疑问或者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比较幼稚,但只要学生不断思考下去,发现、提出问题的种子就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他们才会从学会知识逐步走向学会思维,问题不仅“深”了下去,还“远”了开来,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