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024-05-22 20:34洪艳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重要性

【摘要】山西,作为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的故乡,厚重辉煌的山西革命历史长河中,山西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用献血和生命铸就了气贯长虹的革命老区精神,拥有众多革命文物和丰厚文化资源,属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为新时期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发挥两者协同育人的实效,将其全面纳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历史素材、文化素材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内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打造红色文化之旅。基于此,本文就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行探究,以此为参考。

【关键词】山西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实效性

教育是国之根本、国之大计,以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好地在育人成才的同时,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养人才。而在综合素养培养的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前提,只有怀揣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才能够将民族精神永驻。对此,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以思政教育作为载体,传承红色文化,能够将红色爱国因子得以延续,打好红色底色,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教育向导,从而能够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落实到实处。

一、山西红色资源教育价值分析

山西不仅是最早响应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建设地方党团组织的省份,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北方地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省份之一,还是最早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战动总会”和组建山西新军的省份,是全国的创举和范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着突出贡献。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下衍生的革命精神,更是山西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的体现,主要包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以及“右玉精神”等,新时期更是赋予这些革命精神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1]。

(一)“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都孕育于抗日战争年代,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太行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集中展现。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将山西作为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依靠太行山、吕梁山这一天然屏障,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提供坚固的后勤保障,而“太行精神”“吕梁精神”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而成[2]。新时代所赋予“太行精神”丰富内涵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拼搏不停、持之以恒的精神,以教育为载体,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能够让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具备勇于拼搏、敢于挑战自我、坚定理想信念的顽强意志,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二)“右玉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处在天然风口地带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曾是一片山川贫瘠、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在党中央及山西省委领导下,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用种树解决生态问题,将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而这一革命精神的形成,正是在该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于201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的报告》上,对右玉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新时期赋予“右玉精神”的内涵,即勇于开拓的创新理念,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谋划的协调发展理念,以及为民利民、成果普惠的共享发展理念,属于山西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进高校思政教育课堂,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本身具备较为先进的文化价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色故事,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精神和先进的思想品质,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谋而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像上述提及的积极向上、拼搏不停、持之以恒、敢于挑战自我的“太行”精神,以及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右玉”精神,在新时期赋予这些红色资源新的内涵和意义,使其成为思政政治教育的源泉,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丰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过去的奋斗史、认清中国的现实国情,感受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能够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为服务,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指明思政教育方向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奋斗的革命中形成,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进程中具有一定的教育导向性,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和本源性的思想理论支撑[4]。而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革命建设征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通过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点的历史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员,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的同时,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进程中,通过讲好山西红色革命故事,渗透山西红色革命精神,使得思政教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从而实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

三、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一)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精神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大学生创新人才发展的需求,还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通过潜移默化能够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和意识形态,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可凝聚成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帮助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通过以校园文化建设,从山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人”“物”“事”和“魂”几方面,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学生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更好地以爱国主义情怀引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像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大批革命英雄和革命英雄事迹,包括徐向前、高君宇、华国锋等,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民族的解放、社会进步等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通过在校园内建设文化长廊,书写革命英雄故事,并在高校成立“红色文化研究社”,不断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学生加入,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润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得这一隐性教育资源教育功能最大化[6]。

(二)依托于思政课堂开设,讲好红色故事

课堂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进程中,通过依托于思政课堂开设,用好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从而能够用一个个英雄故事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以高君宇这一革命人物故事为例,作为山西省第一个共产党员,在五四运动中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痛打张宗祥,在这一革命人物身上所体现的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以及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引领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发展。在高君宇的生平当中,他还曾担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同时协助创办了山西第一份传播进步思想的刊物《平民周刊》,成立了学习宣传社会主义青年小组,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敢于开拓、积极进取的新时代精神,正是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新时代创新精神。而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底,使得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了解家乡光辉的革命历史,从而能够不断激发大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热情,促进其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发展。

(三)依托于情景话剧演绎,再现革命历史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革命历史的震撼和惊心动魄,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进程中,通过依托于情境话剧的开展,帮助在再现革命历史演变过程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不同时期生动演绎老一辈革命先烈与列强顽强斗争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身上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以共产主义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升华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涵,在回顾历史长河的进程中,让历史照亮现实[7]。像“侦查英雄——赵亨德”的故事,1938年,赵亨德所在的平定抗日游击队被编入太行独立支队,他很快成长为一个吃苦耐劳、意志坚强、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同年5月,赵亨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赵亨德参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由于他作战勇敢,沉稳机智,很快就由战士、通讯员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自1937年日军控制了石家庄至太原的正太铁路后,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太行二分区决定成立以赵亨德为组长的四人敌工小组,仅1942年10月份,赵亨德敌工小组就创造了月爆破4次的记录,炸毁敌人机车4辆,车皮10节,毙伤敌20多人。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了大小战斗百余次,于1947年4月,赵亨德在解放平定城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5岁。通过再现这位革命英雄的故事,使得学生能够在演绎其生平故事的同时,深刻感悟赵亨德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职能,促进学生实现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四)依托于社会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依托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右玉”精神,不断激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为右玉发展献才献智、献计献策,成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此,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下乡实践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解国情、民情的社会实践机会,带领学生走进麦地梯田、乡野村寨,感知民生。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进程中,学生参与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通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听取当地种植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完成关于林场苗圃灌溉工程、灌溉方式、农业灌溉以及排水工程等相关文献的整理,并就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书写报告,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促进家乡发展的一份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坚定学生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终身的理想信念,以“右玉”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丰富思政教育内涵的同时,能够助力其教育功能最大化[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而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全过程,通过以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堂开展、情景话剧演绎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为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里打好基础,坚定学生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能够为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正确价值观,以此来培育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胡忠英,邢延慧.錦州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3):110-114.

[2]王童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大学生红色文化资源掌握情况报告分析[J].理论观察, 2019(2):3.

[3]刘建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2022(5):29-33.

[4]胡建松.兵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3,33(1):5-9.

[5]倪红.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3(4):59-61.

[6]何良,黄山,赵秀臣.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与研究[J].知识经济,2021(22):2.

[7]刘昊.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几所高等院校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6):5.

[8]李鑫.文化育人到文化内醒:红色校史文化精神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三重逻辑[J].教育进展,2023,13(7):4574-4579.

【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2023zsszsx023)】

(作者简介:洪艳,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重要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