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锻造的民间文艺

2024-05-22 20:34武宇超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民间文艺社会功能表现形式

【摘要】民间文艺立足民间,服务于人民,抗战时期,民间文艺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动员作用,艺术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本文主要从主题、形式、功能等三个方面入手,浅析抗战时期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民间文艺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文艺|抗战主题|表现形式|社会功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因民族、地域等的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体系,各具特色的文化异彩纷呈、灿烂辉煌。其中,民间文艺就像是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一颗颗珍珠,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藏,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民间文艺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兴于民间,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太行山上,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总有丰富多彩的文艺娱乐活动,文社火、武社火、扛桩、高跷、民歌、戏曲文艺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每逢表演,老百姓奔走相告,表演现场人头攒动。

抗战时期,在太行山的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文化工作者,与民间艺人一道,以“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利用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民主的新内容,在唤起民族觉醒,鼓舞人民斗志,揭露日寇罪行,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民间文艺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艺术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民间文艺的抗战主题:从“不自觉”走向“自觉”

民间文艺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集体创造的自发和自娱的通俗文艺,因而其有自生自发的特点。民间文艺形成与发展的几千年里,由于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未发生太大变化,民间文艺所表现的主题多以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诉求为主,相对稳定。因而抗战初期,民间文艺作品对抗战主题虽有表达,但多是“不自觉”的。随着八路军深入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对民间文艺作品加以改造、规范,同时,民众意识也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而逐渐觉醒,民间文艺的抗战主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自觉”。

以太行民歌为例,抗战爆发以前,广泛流传的民歌主要是以反映民俗、民风的抒情体民歌和诉述古代传说故事的叙事体民歌为主,都是普通老百姓用以消遣的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武乡民歌《五女观灯》《对菱花》《戏牡丹》等。抗战爆发后,日寇铁蹄践踏神州,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摧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太行人民开始用一曲曲凄惨的民歌诉说残酷的战争生活,比如《来了日本小熬胶》等,唱词中有“洞里头钻来圪崂里走,活到那地呀那拉呀倒”,从这一时期唱词中可以看出,老百姓更多的是痛苦、迷茫。这一时期的创作多是老百姓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对抗战主题是“不自觉”的表达。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总部等首脑机关开始进驻武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者充分利用民歌好学、好记、易于传唱的特点,发动组织群众,创作了大量的太行抗日民歌:歌颂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讴歌八路军的赫赫战绩、歌唱积极参军参战的热情等,如《数咱八路军好》《动员抗战小歌》《参军请茶歌》《当不了英雄别登门》《朱总司令在太行》《百团大战》等。歌以言志,每一首抗日民歌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战争亲历者和参与者的生死经验和生命体验,是血与火的交融,太行民歌的抗战主题在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走向“自觉”,在抗战时期发挥了有效的动员组织作用。

二、民间文艺的多元化表现形式:从“俚俗”走向“重塑”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民间文艺的表现形式呈多元化,盛行的民间文艺形式主要有民歌、戏剧、鼓书、秧歌、小花戏(文社火)、八音会、年画等。这些文艺形式都是农民自发创造的,而农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加之闭塞的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所以在抗战爆发以前,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给这些文艺形式带来太大冲击,这些民间文艺普遍呈现封建遗存浓厚、质量参差不齐的样貌。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战争改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动员抗战”成为时代主旋律。太行山腹心地区,聚集了大批的优秀艺术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旧有文化形式进行改造,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民间文化从之前的“俚俗”走向新的繁荣。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1]。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左权小花戏的改造。小花戏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原名“文社火”,抗战时期改称“小花戏”,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形式短小、舞姿如花、有戏剧性。著名教育出版家、剧作家皇甫束玉在小花戏的改造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小花戏的传统节目中,许多是表现旧社会男恋女爱的情节,有不少淫词滥调,甚至一些猥亵动作和低级趣味的东西。革命的内容要有相应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就为小花戏的改造提出了现实的任务。要求小花戏能反映新生活,歌唱新人新事,充分发挥小花戏载歌载舞的优点,更好地为抗战、生产和各项中心工作服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以及各方的协助下,我们从事文教宣传工作的同志为此开始了改造小花戏的尝试”[2] 。

“在改造的过程中,起初是用旧形式表演新内容,闹出来不像话,后来添上了简单的跳舞动作,老百姓又不爱看。改造的经验是:必须有新的创造代替旧的一套,不能一味的取消”[3]。经过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左权小花戏内容、形式、风格、目的等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并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太行民兵》《拥护八路军》《参军》等,经过改造的小花戏,民众易于接受,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三、民间文艺的社会功能:从“娱人”走向“育人”

抗战之前,民间文艺普遍处于一种较为自由的发展状态,乡村民众是参与者和支持者,因此,民间文艺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乡民。抗战爆发后,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主阵地受到极大重视。1942年初,在敌后抗日前线召开了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邓小平指出:“我们在文化斗争中与敌人相比处于下风” [4]。李雪峰也说,“敌人在文化宣传上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利用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旧有的文艺形式,向敌占区、游击区和根据地群众灌输腐蚀中华民族自尊心、消磨人民抗日情绪的毒素”[5]。为了夺回我们的文化思想阵地,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改造旧文艺,为抗战服务、为政治服务具有必然性。“凡是在一定政治斗爭要求下所产生的作品,能够起一定的作用与影响,非但是艺术,还要承认是好的艺术,因为它在当时或者鼓舞了人民与部队的战斗情绪”[6]。随着政府的干预和引导,民间文艺娱乐功能的主导地位被教育功能所取代。民间文艺是需要民众广泛参与的,虽然“育人”功能被强化,逐渐占主导,但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娱乐功能。经过改造的民间文艺其政治性要想真正被民众接受,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文艺作品的“娱人”功能也不可轻忽。

年画在社会功能的转变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年画是春节时老百姓家家必备的年货,也是老百姓喜爱的装饰,传统民间年画多是用木板水印制作的,木刻版画具有创作方便、携带便捷、流通迅速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优点,抗战时期民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木刻版画题材丰富、内容形象易懂,堪称抗战时期民间文艺“育人”典范,彦涵先生的木刻就被誉为“战歌”。1940年春节期间,彦涵在武乡发现,年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经研究后,采用传统木板年画色彩套印等方法,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抗战的“新年画”作品,当时的木刻艺术团还有胡一川、罗工柳等,团员们仅用20余天的时间就印好了几千张“新年画”,一经发售就被民众抢购一空,“新年画”不再仅仅是年节的点缀,变成了“传单”和“宣传画”,起到了重大的政治宣传作用,得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的表扬嘉奖。

四、民间文艺队伍:由“散乱”走向“重组”

太行抗日根据地民间文艺事业起步于戏剧、曲艺等。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民间文艺的创作和发展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基础,山西曲艺历史悠久,剧种繁多,被誉为“多剧种之乡” [7]。抗战爆发初期,八路军进驻太行,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在宣传抗战、发动群众等方面,大量借助戏剧、曲艺等形式。

抗战爆发前,太行山地区民间戏班大量存在,但大多都是自娱自乐的自乐班,赵树理曾指出当时的乡村戏班存在封建制度、剧目为帝王服务等方面的不足[8]。根据地创建以后,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下,传统的民间戏班显然不适合革命宣传动员工作,改造旧的民间班社,建立新的适应抗战需要的戏曲表演组织和文艺宣传团队,重组民间文艺队伍成为当时民间戏剧運动的主要任务。随着戏剧运动的发展,太行根据地普遍成立了农村剧团,这些剧团主要由农民组成,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旧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

以盲人宣传队为例,在太行,尤其上党地区,曲艺也称“说书”,大都是由盲人进行,抗战前他们的说书就是为了生存,在说书过程中穿插着算命卜卦。抗战爆发后,太行根据地建立盲人宣传队,盲人宣传队在建队之初,旧艺人的生活习性和旧的文化形式都影响着新文艺思想的传播,改造旧艺人以适应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再通过他们“把群众落后的思想内容加以改造和提高”,成为根据地文化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地政府通过改组内部组织,派遣新领导,建立新机构、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教育、改造。“到1938年十月革命节,他们即开了一个全体会员大会,正式选出了自己的干部、秘书,组织宣传,并分配了小组,划分了地区,规定了会议汇报制度,并通过三项决议:(一)说新书,下乡宣传。(二)取消刻八字、算卦。(三)新书不够,可以说旧书,但得说政府许可证上的书。”“队中订立了各种纪律和制度,入会的人都能实行。他们规定不算卦、刻八字,则能全部遵行。”部队和地方文艺工作者在政治上、艺术上给予盲人宣传队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改造后的盲人宣传队焕发了生机,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表演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在太行山的沟壑里,走村落,过山梁,进村户,宣传抗日,甚至开展情报传递工作,成为了太行山上的宣传“游击队”。

五、结语

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纳入到战争话语中,在战火纷飞的太行山上,曾经被视作“较低级的群众的文学和群众的艺术”的民间文艺在这一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宣传动员作用,民间文艺在战火的淬炼中获得新生,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不仅在宣传抗战、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抗战文化史上一座里程碑。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随着转型期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民间文化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流失,传统乡土中孕育生长的民间文艺经历着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传承人才断层严重束缚民间文艺的良性发展,自主创新意识不足制约民间文艺的推陈出新等[9]。不少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正在成为绝唱,有的资源业已消失,因此,抢救和保护散落在民间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0]。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和发扬民间文化,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跟上时代节拍,把握人民需求,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太行民间文化艺术永续传承发展。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皇甫束玉 .束玉文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大会纪念特刊.改造小花戏[A].山西文艺史料(第一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9.

[4]王维国.邓小平与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J].党的文献,2004.

[5]李雪峰.关于文化战线上的几个问题[A].山西文艺史料(第一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9.

[6]陈荒煤.关于文艺工作若干问题的商榷[A].山西文艺史料(第三辑)[C].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1.

[7] 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西戏曲概览[Z].1983:8.

[8]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1393.

[9]裘利军.浅析民间文艺的保护与传承[J].文艺生活,2015.

[10]新华网.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EB/OL]. [2016-11-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 c_129385198.htm.

(作者简介:武宇超,山西太行干部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为抗日战争史、抗战文化)

猜你喜欢
民间文艺社会功能表现形式
郑一民新作《河北民间文艺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