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4-05-22 20:34阴蕾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实现路径思政教育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有效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重要作用。探索二者融合的实现路径,可以从基本要点、平台建设与效果评价三个维度展开。在基本要点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专题教育的重要作用、推动融入内容与案例相结合;在平台建设方面,重视网络媒体的渠道功能、建设校园网络学习平台、打造常态化主题实践基地;在效果评价方面,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与智慧评价体系。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伟大建党精神强大力量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由贫穷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历经百年风雨。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培育人的精神品格,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实意义。大力弘扬与传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念与精神品格培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正确的精神引领,引导其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十分广泛的内涵,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与精神指引。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与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揭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基础上,从基本要点、平台建设与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地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有效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精神品格的缩影与集中体现,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及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为民奋斗的精神品质。在此过程中,通过学习与领悟立德树人楷模的先进事迹,也可以激发高校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逐步引导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包含的优良作风付诸实践,这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直接体现。

(二)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其中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十分重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使其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是基本的底线与原则。伟大建党精神在每一方面均体现着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这一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深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目标与政治立场,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作用。

(三)激发大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各项素质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2]。习近平提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大学生只有树立强烈的探索意识,才能勇攀高峰、创造未来,才能更好地与时代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正是依靠不断求知与探索的精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抓取出体现求知与探索精神的典型案例与事迹,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激发大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与意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卡脖子技术”等难题攻关。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点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思政课堂的基本教学工作,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其中,关键在于不断丰富教材内容,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与完善。目前,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中新增了建党精神,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第四章和第十章中均提到伟大建党精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建党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第三章提到,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教材中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中提到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4]。上述教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参考与方向指导,要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紧密结合。

(二)重视专题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于高校教学活动,关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理论教材还是社会实践,均可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深刻性。比如,在为何建党的问题上,可以推出以“当时青年为什么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学习,通过多次的教学、互动与分享等,帮助大学生了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顾自我、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真实历史。再如,可以通过“四一二”政变等事件的专题教育,向大学生展示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惧怕屠刀,依然坚持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这种专题教育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培育大学生坚持理想与信念、敢于牺牲与奉献、勇于拼搏与奋斗的精神。

(三)推动融入内容与案例相结合

热点与时事案例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事迹,还要关注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实现历史与现实事件的有效连接,引导大学生在时代楷模中进一步学习与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从纵向对比来看,以初心和使命为主题,将大学生感受最深、体会最强的抗击新冠疫情的典型案列与历史上类似的事件结合,以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中,一直牢记初心和使命不动摇,从纵向发展角度让大学生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力量。从横向对比来看,可以开设融入国际关系的专题课程学习。比如,对比中国和西方某些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不同做法,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以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神品格指导自身行为。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建设

(一)重视网络媒体的载体功能

网络是当前大学生接受与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的交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丰富自我知识储备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合理使用当前比较主流的媒体。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需要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的重要功能。例如:引导学生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强国”平台是一个融学习、育人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学生能够在平台上阅读、评论和分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故事等,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互动功能。微媒体的创作内容简单易读,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也有助于大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转换为主动传播者。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在相应纪念日做好内容推广、加强互动交流。或者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创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号,学生可以分享与伟大建党精神有关的书籍、影视作品或者历史人物,由一学期分享获得的点赞数作为考核标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

(二)建设校园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建设校园网络学习平台,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方式,实现线上和线下互相联动。一方面,积极打造校园云课堂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工具的创新;学校管理者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平台。比如:学校可以自主研发思想政治教育云平台,由学生投票选择出思想政治教育最受欢迎的老师,录制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学习片,学生根据兴趣在思政课堂外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丰富校园网络学习资源。高校需要根据学生与教学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线上平台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为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平台。学校可以丰富电子书图书资源,电子图书便于携带,学生可以资源共享,突破了纸质版图书的同一时间不能共享的缺点。

(三)打造常态化主题实践基地

校内主题宣讲平台是大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传递知识的平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题,打造校园主题宣讲平台,有利于让优秀的学生展现学习方法、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定期的學习交流平台。比如:固定开展“青年有话说”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参加宣讲人竞选,通过宣讲人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交流,以此为大学生提供传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平台。在此过程中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沟通能力。

同时,也需要积极创建校外主题实践活动场所或基地。红色旧址和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都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当与这些场所加强联系、保持合作,不断挖掘其中潜在的育人机制,将其中更多的育人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立合作基地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带领高校学生定期参观,以便了解到具体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围绕红色旧址承载的伟大建党精神展开研究,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深化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一)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以某一时期获得的成绩评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注重短期成绩而忽视长远发展。在评价融入效果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目标需要明确。从宏观层面讲,国家总体教育方针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任何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不能够脱离这一个准则。在评价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一切都应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其次,评价过程需要动态化。评价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效果,不能只关注某一时期的结果,或是以一学期的成绩作为标准;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过程的发展变化,体现出评价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例如,设置学生德育成长个人档案,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德育课程、参加的伟大建党精神相关学习与实践活动、获得的成就均记录其中,从动态发展的过程做出评价。这也是确保大学生思想行为不出现偏差的重要措施。

最后,评价指标需要全面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衡量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需要综合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理解与应用方面的课程成绩、课堂外理论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成绩、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

(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体系需要多方力量参与,评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其他主体的反馈与评价。首先,关注学生的评价。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学生评价机制,每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都会对该门课程的质量以及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学生的评价多是流于形式,难以准确反映实际需求或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重视如何引导学生更加真实地反馈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获取学生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效果或学习感悟。

其次,重视高校教师的反馈。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反馈对于加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高校教师更加有动力发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方案,并且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教师的反馈与建议,以此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更高质量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最后,创新社会群体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相关基地或负责人建立有效沟通渠道,高校从多个方面提出衡量标准,相关实践基地或负责人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考察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伟大建党精神践行情况,并及时反馈至学校相关部门。高校相关部门接到反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完善或是经验推广。

(三)构建智慧评价体系

智慧评价是指在使用传统工具与方法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依托,利用数据更加客观地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提供二者融入方式的改善、优化措施。一方面,综合利用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現场观察与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以及不足,为今后发展方向提供支撑。比如:在学生学习之前了解学生知识结构以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了解,在学习之后关注学生行为是否有变化,具体的实践活动是否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工具。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数据技术必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数据能够尽可能地全面搜集与了解到学生、教师等多元主体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以及其他反馈,为提升融入效果提供精准化数据和方案,提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有效性和科学性。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2] 周希贤.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5-106.

[3] 本报评论员.以科技创新开启国家发展新征程[N].光明日报,2020-09-12(001).

[4] 阴蕾.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2.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2—2024年度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2DJSZ22);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202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编号:DJSZJY2023008)】

(作者简介:阴蕾,常州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实现路径思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