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角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策略

2024-05-22 16:40杨蕊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9期
关键词:编辑记者电视媒体

杨蕊荧

【摘要】电视媒体作为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介,提高电视台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能力,是提高电视台节目标准和要求的关键。本文基于融合视角,分析了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在融合视角下面临的问题,立足工作难题,探索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创新路径,提出了多元化創新措施。旨在引导编辑记者转变观念意识,重新构建新闻报道体系,实现对自身工作能力、新闻报道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融合视角;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多元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09.030

媒体融合理念的提出,我国媒体行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彻底打破了原有的行业发展格局,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与此同时,电视媒体编辑记者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工作形势,对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电视媒体编辑记者多元化创新的路径,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才能够满足媒体融合时代的要求,推动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

1. 融合视角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面临的问题

1.1 内容缺乏新意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新闻类型数量持续增多,新闻内容愈加丰富,新闻题材范围得到扩展,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喜好选择相应的观看渠道,电视媒体也呈现出受众分流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受众对常规类型、题材的电视节目产生审美疲劳,更倾向于收看题材新颖、视角独特、新闻形式丰富的电视节目,导致电视媒体受众规模缩小、影响力下降。主要是由于电视媒体编辑记者观念意识保守,对新闻内容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主动创新新闻内容,长期沿用早期编辑技巧,划定狭窄的新闻选题范围,无法为受众提供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

1.2 内容与流行趋势不匹配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流行趋势存在显著差异,流行趋势取决于社会经济、大众审美水平等多项因素。一般情况下,新闻内容、流行趋势二者的匹配程度是预测新闻传播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匹配程度越高,则表明广大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的接受度越高,更容易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体运营普遍存在新闻内容、流行趋势不匹配的问题,电视节目选题策划方案、新闻内容没有做到紧跟流行趋势,部分受众对新闻内容不感兴趣。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周期较长,在选题策划环节可以按照市场调研报告来明确流行趋势、制作受众更感兴趣的内容,但在节目播出阶段,流行趋势与受众关注点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得播出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一些编辑记者更侧重于体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没有兼顾新闻质量与受众需求,导致制作的电视节目深度和趣味性不足。

1.3 专业技能掌握不全

在媒体行业早期发展阶段,编辑记者仅需掌握面对电视播出渠道的采编工作技能,即可满足工作需求,为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与新闻报道价值提供有力保证。然而,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电视节目可以通过诸多渠道传播。这在扩展有效传播范围、增加受众数量的同时,也对编辑记者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1]。目前来看,一些编辑记者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途径,自身学习能力与学习意愿不强,并未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多项工作技能,知识结构较为落后,专业素质不高,导致了电视节目制作形式单一、受众审美疲劳、内容缺乏新意、媒介形态与传播渠道不兼容等一系列问题。

1.4 制作效率低下

在新闻报道体系,编辑记者占据了核心地位,人工完成线索汇总、素材提取、选题策划、内容编撰、视频拍摄剪辑、报道播出等多项工作,编辑记者专业素养与节目质量密切相关。从节目制作效率层面来看,由于高素质编辑记者数量有限,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效率与节目制作效率不达标,电视节目供给量与受众需求不匹配,出现供需失衡的矛盾。针对此问题,一些电视媒体选择创新新闻生产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辅助或完全替代编辑记者来生产新闻内容和制作电视节目,虽然可以提升节目制作效率,但也面临着冲击新闻传播理念、限制编辑记者主导作用发挥、新闻内容缺少深度等现实难题。

2. 融合视角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措施

2.1 提高编辑创新水平

在媒体融合时代,虽然拓宽了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电视节目可以面向更大规模的受众群体,传播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编辑记者仍要遵循内容为王原则,利用优质内容来吸引受众,而不是秉持渠道为王的错误观念。因此,当务之急在于提高编辑创新水平,通过调整切入视角、丰富新闻内容,从根源上解决内容同质化与受众审美疲劳问题,做到推陈出新。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尝试从参考新闻案例、丰富编辑角度、使用网络语言、强烈标题意识四方面着手。

第一,参考新闻案例。充分借鉴国内外电视新闻的优秀案例,从案例中汇总提取先进经验,汲取经验来丰富文本内容、改善视听体验[2]。例如,制作互动新闻,定期邀请各行业专家学者或是普通受众,特邀嘉宾围绕某一新闻主题、特定新闻事件展开交流,探讨多方观点意见,引导受众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新闻事件。也可选择在新闻现场设置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播报受众在网络社交媒体、留言区等渠道上的反馈意见,增强受众参与感与沉浸感。第二,丰富编辑角度。编辑记者不应局限于自身视角来解读新闻事件,在保证新闻信息真实性、报道客观性的基础上,代入到受众视角,重新解读新闻事件,尽量采取符合目标受众心理情感与文化水平的编辑手法。例如,在报道民生类新闻时,可以在文本中增加浅白词语,保持新闻结构工整状态,确保受众轻松解读新闻内容。第三,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下社会发展的产物,相比于普通词汇,网络语言更契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活动,有着新奇有趣、言简意赅的特点。在新闻编辑环节,编辑记者需要围绕新闻主题、新闻事件,在文本内容中添加相关联的网络语言,利用网络语言来直接点明主题、增强新闻报道趣味性、拉近编辑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重点考虑网络语言适用性问题,如果不合时宜的应用网络语言,容易给受众留下负面印象,降低电视媒体公信力[3]。例如,在报道先进人物事迹时,使用“点赞”等网络语言,可充分表达对新闻人物的溢美之情,进而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第四,强化标题意识。要求新闻稿件标题对新闻事件进行总体概括,受众通过标题即可明确大体的新闻内容。重点关注新闻标题的真实性和口语化等问题,不能因盲目追求稿件点击量而设定过于浮夸、与新闻事件有明显差异化的标题,这会降低新闻稿件乃至媒体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还会导致受众群体流失,也不能设计专业性过强的新闻标题,多数受众在信息选择层面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更青睐于阅读标题简单易懂的新闻稿件,可以适当增加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程度。

2.2 目标受众分析

为精准满足受众需求,在选题策划阶段,要求编辑记者创新策划思维,增设目标受众分析步骤,提前收集同类型电视节目的播出数据,统计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背景、教育背景受众的所占比例,从中找出主体受众,将其作为目标受众群体。随后,编辑记者要判定对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不同新闻主题的感兴趣程度,优先报道目标受众更感兴趣、接受程度较高的新闻事件。具体可采取问卷调查、受众意见反馈等调查方法,并在电视节目播出期间不断收集受众意见,统计受众满意度与关注度,将其作为后期策划电视节目的重要依据。编辑记者需围绕受众需求来策划、制作电视节目,要避免仅通过主观判断制定策划方案[4]。此外,流行趋势具备动态变化的特征,如果完全依靠编辑记者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会增加记者的工作量,且调研报告参考价值有待提升。因此,要求记者编辑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法,依托数据挖掘算法来建立长效化市场调研机制,大数据平台不断采集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导入算法进行运算处理,如果察觉到流行趋势或是目标受众关注点发生变化,会立即提醒编辑记者,从而调整策划方案内容。

2.3 提升综合素质

面临复杂的工作形势,编辑记者个人能力是新闻采编报道质量的关键,为提高电视节目质量与新闻价值,电视媒体机构必须加大对编辑记者的培养力度,倾斜资源来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按照编辑记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培养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以此来打造一支专业性、复合型编辑记者团队。最大程度地提升编辑记者综合素质,以掌握多媒体技能、整合多平台内容、数据驱动新闻报道作为实现方向。

第一,掌握多媒体技能。根据实质工作内容来确定记者编辑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包括新闻采访、视频拍摄、视频剪辑、排版、发布等。以短视频剪辑为例,短视频包含碎片元素比较多,尽管碎片来自生活,但若能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就能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想法,还能将画面中所包含的信息予以充分展示。新闻短视频短小精悍,若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就要保证视频具有亮点,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需对短视频进行精心包装,合理设置字幕、音效、音乐、图表等,通过合理的解释与渲染,更加清晰的展现主体,使分享人的意图更具说服力[5]。第二,整合多平台内容。编辑记者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不再完全依赖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打造由新旧媒体于一体的复合传播矩阵,新闻报道经过二次加工后,投送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渠道上。同时,提前了解不同渠道受众的阅读习惯,围绕受众习惯来量身定制新闻内容,提供丰富多样的受众体验。在新闻素材收集与选题环节,编辑记者借助新媒体平台主动查找网络热点事件、话题,突破地域因素对新闻选材范围造成的限制,或举办票选活动,将票选结果作为下期新闻稿件方向、主题风格的主要依据。第三,数据驱动新闻报道。引导大數据技术融入新闻报道体系,以素材提取、新闻事件走向预测、传播效果预测作为应用方向,为编辑记者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持。例如,在素材提取环节,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素材的新闻价值进行评判,选择一批新闻价值相对较高的素材,帮助编辑记者迅速掌握新闻事实、确定选题策划方案。

2.4 编辑记者与AI协同制作

在媒体融合视角下,随着受众需求与行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传统新闻制作模式不再适用。对此,电视媒体必须构建一套更加高效的新闻制作模式,以编辑记者+AI机器人的协同制作模式为首选,重点关注协同制作范围、主导地位两项问题。第一,协同制作范围。一般情况下,以新闻生产、个性化服务、人机交互作为新闻采编报道流程中编辑记者、AI写作机器人二者的协同制作内容。例如,在新闻生产阶段,AI机器人负责协助编辑记者开展视频处理、语音处理、文字处理等工作。视频处理是把模糊不明的低质量视频素材进行影像增强处理,从中提取语音图像等元素,剪辑加工形成特定时长、包含特定内容的视频片段,或是在视频中生成3D人像作为虚拟主持人[6]。语音处理是把语音素材经过识别分析后转换为文字内容,或是根据内容生产要求来变更音色、调整语调,使得节目内容更具备感染力。文字处理是在编辑记者确定稿件标题、叙事风格等基本要求后,自动撰写文本内容,获得符合新闻叙述语体的专业新闻稿件。第二,主导地位。无论是在传统制作模式还是新型协作制作模式,编辑记者都将无可争议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AI机器人作为一项辅助技术手段,而不是由AI机器人取代编辑记者。简单来讲,要求记者编辑明确自身职能定位,扮演新闻编辑活动的主导者与“守门员”身份。

2.5 创新写作方式

不同类型新闻稿件的受众群体、题材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仍采取单一的写作方式,会导致新闻稿件失去活力,很难满足受众需求。因此,编辑记者要推动新闻写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科学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倒金字塔写作方式,即稿件首段描写重要新闻信息,引导受众短时间内了解新闻事件大体走向、抓准新闻重点,再详细展开新闻事件的具体走向,这种方式能够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在新闻特写时,编辑记者则采取正金字塔方式,根据新闻事件时间发生顺序来确定行文结构,稿件内容依次由引言、过程、结果等部分组成,这种方式多用于事件特写、人物特写、工作特写、场景特写以及景物特写,其稿件内容生动形象,现场感强烈。在发表各类声明时,编辑记者应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直线形叙述事件发展顺序,重点把控行文起、承、转、合,以文字流畅精准程度作为稿件质量的衡量标准。此外,为保证新闻稿件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编辑记者还应明确掌握行文写作和采访二者的辩证关系,合理设计新闻写采顺序。例如,编辑记者应提前做好一线采访工作,收集更全面且真实的新闻素材,在其基础上撰写新闻稿件,将新闻报道视为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手段。同时,为协调事件客观存在、稿件观点主观意图间的矛盾,应采取事实说话、再现场景、事件横纵向对比等多项手段。

3. 结束语

为有效应对媒体融合发起的挑战,充分实现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职业价值。电视媒体机构与个体编辑记者都应树立创新发展观念,以解决工作难题作为主要创新方向,积极落实提高编辑创新水平、目标受众分析、提升综合素质、编辑记者与AI协同制作、创新写作方式五项创新措施,为媒体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献菊.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J].科技传播,2017,9(21):1-2.

[2]叶含秀.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J].传媒论坛,2018,1(02):125,127.

[3]袁睿.融合与电视记者的转型之路[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林晶晶.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9):154.

[5]郑佩.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编辑记者的多元化创新探讨[J].中国文艺家,2020(05):270-271.

[6]刘转红.融媒体中心电视编辑记者创新研究[J].中国报业,2023(10):108-109.

猜你喜欢
编辑记者电视媒体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研究
报纸编辑记者在多媒体时代行业的素质要求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编辑记者做好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