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2024-05-22 08:55:11高洁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必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体现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同向而行、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和重点突破。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体现在价值定位和实践指向,它以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根本立场,高质量发展是基本要求,守正创新是发展灵魂。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体现为全方位统筹全局,聚焦德育主题,坚持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推动科技相融合的创新变革。

【关键词】精神文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与重点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突破创新。思政教育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锻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思政教育要实现重点突破、价值彰显和效能提升,就要在历史的进程中深刻把握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价值定位和实践路径。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开启了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实践。国家领导人深刻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实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总路线,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1]。“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提出,确定思政教育是党的中心工作和基本原则。思政教育在现代化的探索道路上萌芽和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深入探索现代化道路正式开启。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国家领导人提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建设有了本质的认识[1]。此后十年间,现代化的探索持续精进和深入到概念和内涵的完善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直到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思政教育在这时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包含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相继趋向完善。然而,思政教育因左倾的错误思想尤其是文革时期,遭受了一段时期的严重挫折,尽管探索道路上历经艰难,依然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创新探索和建设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家领导人强调要立足中国国情,提出“四个现代化”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江泽民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历代领导带领中国人民成功開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政教育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推进和新模式探索是关键,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两手抓,两手硬”的指导和激励的功能,服务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国家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党的二十大壁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系统深入阐释了其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大原则和本质要求。《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将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德育的优先性和全局性。思政教育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以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与实践指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强了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持续强化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性文件。“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强调教育事业位于战略地位。从价值定位与实践指向深刻诠释中国式思政教育理论逻辑,有助于把握其鲜明特征从而将不断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一)坚持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国家领导人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行为指导,解决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是思政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南,并将其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思政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通过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培养学生从政治、思想、理论和感情的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学习“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坚持准确把握规律和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一切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实际问题。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场

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思政教育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红线,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示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一致性[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阐明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依靠人民这一根本主体力量。一方面,思政教育要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基础,以探索历史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握历史主动和增强历史自信。另一方面,中国式思政教育要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区别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取向,致力于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紧依靠人民,站稳人民立场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守正创新是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灵魂

守正创新是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灵魂,其核心在于“中国式”。中国式思政教育要牢牢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确保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丰富理论创新研究和推动教育实践创新。

一是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将内容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健全中国式思政教育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内容。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落实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推动思政课程深化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原则,推动“大思政课”向“优思政课”的升级转变,使“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落到实处。三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予“教”与“学”更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数字技术拓宽了思政教育的供给渠道,推动由学校线下供给优质资源转变为学校、社会等多方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供给。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网络载体实现名师、名家、名校、名课等资源的共享。四是统筹和推进内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发展,面向“两个大局”,赓续且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厚支撑。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扎实推进中国式思政教育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充分彰显思政教育在中國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地位和功能,必须深刻领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中国式思政教育要立足全局视野坚持党的统领地位,聚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科技创新的赋能模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一)全方位统筹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引领思政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石,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教育日程的主体地位稳步提升,坚持党全方位总览全局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做好中国式思政教育的根本保证。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坚持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通过梳理中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和中国百年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坚定学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自信。其次,发挥中国式思政教育对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引领。一方面通过宣传推广活动发挥正面引领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政治情感、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另一方面加强规章制度的意识,辨析社会思潮与观念,加强法制宣传和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等等。再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魂育人关键作用。中国式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引领并融入新时代学生的培养。例如,培养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等。

(二)聚焦德育主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以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德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必要环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首先,充分认识中国式思政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国式思政教育承担着精神层面的德育使命,注重培养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其次,中国式思政教育助力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观念。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的价值观念背景下,中国式思政教育肩负着将主导优秀的文化融入主流思想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是践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道路上的精粹。再次,坚持新技术赋能中国式思政教育。通过新方式和新载体,例如,自媒体等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分清意识形态主流和支流,提高精神境界和文明程度,培育良好道德品行,提升中国式思政教育的效能。

四、结语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高质量的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议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加快推进建成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政教育必须立足高远、放眼未来,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促进教育强国目标实现,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强国。

将思政教育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审视,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式思政教育,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内核的教育体系将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注入更多的动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站稳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守正创新构成思政教育的功能指向和实践指向,而依托于信息科技赋能教育现代化的变革创新,中国式思政教育将统筹建立包含创新思想、机制建设、师资培养、教育资源、评价体系的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元素,促进以学生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创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002).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5):4-10.

(作者简介:高洁,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18:28:21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2:23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