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刚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进而开展过程性研究,体验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知与解释,获得沉浸式体验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小结三个阶段进行相应设计,通过“探、找、定、变、践、展、悟”等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2-0081-03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因此,小學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进而开展过程性研究,体验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知与解释,获得沉浸式体验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纲要,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并据此制订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从课程背景、理念、目标等维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就是发现真实问题,并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学校在充分考虑纲要推荐主题的基础上,关注课程主题的生成性与选择性,确保学校教育与真实社会的链接,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学校组织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以考察探究为主。学生可以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重组和融通,优化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进一步激发学生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欲望和动机,通过创设跨学科、跨领域、无边界、高度融合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创造活力,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是教师进行开放性教学设计的天地。学校在原有的《指尖智慧》特色工艺劳动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逐步形成了长短课时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课程基于学生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作为开展活动的逻辑起点。下面,笔者以六年级“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一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二、“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教学设计
本次活动和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食品有关。活动要求学生先通过“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整理数据—统计结果”一系列活动,初步了解垃圾食品的相关信息,学会搜集整理与统计分析;再运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小报、演示文稿等,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垃圾食品的信息,培养了表达、倾听、记录、归纳等关键能力。通过成果分享,学生明确了垃圾食品的好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全校或社区进行宣传与推广。
“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探究实践活动涉及人文、生活、信息技术等领域。因此,笔者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内容,以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参与和自我体验。
三、“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教学实践
“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为长课时的探究实践活动,总计6个课时,每周安排一次。笔者在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将重心下移,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项目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实施的过程:“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交流评价”。
1.确定研究主题,明确活动任务
(1)探——垃圾食品
教师先从定义与分类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垃圾食品,并提问:“这类食品为何被称作‘垃圾,它们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再引导学生思考活动主题中存在的有价值的共性问题,使研究更有指向性。然后,以课件的形式阐述问卷调查的流程,并引导学生对问卷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归纳整理,围绕几大类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形成预设调查内容如下:
①垃圾食品种类的对比;
②吃垃圾食品时间的对比;
③每周吃垃圾食品频率的对比;
……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设计,并强调问卷设计要点。
(2)找——探究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明确了以下探究方向:
①垃圾食品种类和品牌的研究;
②垃圾食品成分对人体影响的研究;
③垃圾食品受欢迎程度的研究;
④垃圾食品宣传手段和促销手段的研究;
⑤国内外垃圾食品占人们饮食的比例及对身材影响的数据对比研究;
⑥将垃圾食品变得不“垃圾”而又美味的研究;
……
学生自行分成五个小组,并明确了本组的探究主题(见表1)。
表1 “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小组探究主题
[序号 小组名称 探究主题 1 猎鹰小队 垃圾食品的“元凶” 2 雄鹰小队 垃圾食品的新看法 3 胜利小队 如何让垃圾食品变得不“垃圾”? 4 雏鹰小队 “小胖子”与垃圾食品真的有关系吗? 5 探索小队 垃圾食品的“好”与“坏” ]
2.设计探究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1)定——制订计划
各小组确定主要负责人,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明确分工,并制订探究计划表(见表2),细化研究步骤,明确资料查找方法、信息汇总时间节点、成果汇报呈现方式等。
表2 “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小组探究计划表
[垃圾食品探究计划表
(小组名称) 组长 组员 探究主题 实施步骤 探究成果 ]
(2)变——完善计划
在完成计划表后,教师让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计划,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从汇报内容、表达交流、团队协作、特色创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使交流价值最大化,避免无效讨论的出现。优点的总结和意见的梳理有助于各小组取长补短,升级探究计划,使计划的可操作性更强。
(3)践——实施计划
计划的实施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整理资源包
按照完善后的探究计划,各小组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调查、动手实践、专家访谈等方式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各小组按主题、按要求,对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形成探究活动资源包。
【阶段二】阶段性汇报交流
各小组根据目前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汇报交流。针对遇到的困难,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教师要重视阶段性汇报的作用,在确保学生研究方向正确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探究能力。
【阶段三】确定汇报方式
学生根据本组的探究主题进行讨论,确定成果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如资料选用、内容安排、图片布局、技术运用等。教师给予引导,如“展示的成果要包含哪些内容?”“怎样的主题介绍更吸引人?”“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等。
同时,提出汇报要求:
①展示的成果要和探究主题相吻合;
②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③展示的成果能体现探究活动的过程;
④展示的成果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3.合作取得成果,组织交流展示
1. 展——分享成果
各小组先从图画、实物、文字等方面对交流展示的内容进行初步整理,再分工协作,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加工,完成成果的制作。
课上,各小组依次展示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呈现了多媒体视频、PPT演示文稿、小报等形式的汇报作品。汇报过程中,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表(见表3),从作品完整、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特色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使互评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表3 “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小组探究评价表
[序号 评价内容 标准描述 优点 不足 1 作品完整 资料与主题吻合,探究过程完整 2 团队协作 整个探究活动分工明确、合作有效 3 表达交流 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充分 4 特色创新 形式新颖,有吸引人的獨特之处 ]
学生从整个探究过程,即“活动准备—资料收集与整理—成果制作和展示”中,总结出探究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研究方法,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归纳、总结等高阶思维能力。
2. 悟——总结感悟
班级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部进一步自评和互评,从探究能力、探究效率等方面,回顾、反思整个探究过程,内化所学。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对自身发展产生了正迁移作用。
四、教学反思与实践启示
教师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问题设计和实施“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沉浸式体验。该课时跨度较长,学生认真且有条不紊地按照步骤进行探究,分工明确,从中了解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交流调研数据、收集整理资料、制作手册小报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等,学生感受到探究实践活动的魅力,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课后,学生开始自发主动地宣传健康饮食理念,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健康食品代替美味的垃圾食品。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建立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多由各学科教师兼任,由于缺乏相关培训,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且往往不重视课后的反思与改进,内在学习和发展动力不强。因此,重构教师角色迫在眉睫。此外,学校也要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阶体系。
基于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聚焦真实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在“垃圾食品真的是垃圾吗”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合理运用科学知识与研究方法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而且通过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实现了学以致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季苹,陈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实现“综合”:“以问题和概念为两端”的设计框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98-103.
[3] 许萍.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主题开发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20(32):44-46.
[4] 余向红,祝文敏,秦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中指导的“点”与“线”[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6):107-109.
[5] 李传庚.综合实践活动中场景思维新探[J].上海教育科研,2020(1):85-88.
(责编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