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优化策略探究

2024-05-22 22:56:01肖振南田宁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

肖振南 田宁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在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及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建设,应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科学分析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问题等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之上从拓展审计信息渠道,彰显审计制度中国特色;健全审计法规制度,推进国家审计法治建设;更新审计管理思想,提升审计监督治理效能;有效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审计体制改革进程等方面采取对策,实现审计制度的有效优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依法治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221

★ 基金项目:2023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项目编号:FJ2023XZB032。

作为由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国家各种形式审计活动的开展应在准确把握国家监督与管理工作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有序进行,其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适用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实践过程中,为推进审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保证各项审计监督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国家行政权力在审计部门及相关人员手中的有效行使,依托相应的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工作并使其发挥出“免疫系统”的作用[1]。针对审计工作中的客观审查、科学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常规工作,应以预警、抵御和预防为原则制定基于维护广大人民切身权益,有效监管各类经济活动,保证权力的合法合规使用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此,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取理论源泉,采取多方举措推进国家审计制度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利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价值内涵

(一)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

审计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通过依法推进审计服务,加快法律制度完善,能够充分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保障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在法治轨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框架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修改、废除、解释和授权法律条款等途径,稳步推进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2]。审计制度在国家法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两大法律法规文件相继确立了审计监督权及审计监督工作的标准、依据和程序。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建设不但能够依法查处国家财经领域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法律更具权威,还能够及时发现法律实践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策略,精准科学行使审计监督,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中应落实的具体任务,强调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工作应从思维理念、重要内容、价值功能、实践方法等维度加以推进,以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断完善审计制度,真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例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应主要做好对各项重大政策方针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确保每一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方面,应重点做好村居审计工作,保证国家审计监督体系和治理决策的全面覆盖;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应重点构建完善的审计容错纠错机制,客观、全面、历史地看待审计中发现的创新性错误、过程性错误和探究性错误。注重国际审计合作,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服务于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作为国家监督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承担着约束和监督治理执行系统实施情况的重要责任,进而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决策系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建议[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向第二个百年发展目标迈进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问题和困难,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贪污腐败现象频发和与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较多等,因此国家审计应充分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严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有效性、规范性,以及各类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真实性,及时发现弊端问题并针对性解决,发挥免疫功能,服务于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建设要求

(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家治理机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度正在逐步发展完善。广大审计人员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设和优化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观念和立场为基础,深入探究审计制度的演化进程,建立与国家治理目标相匹配的审计制度。

(二)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和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建设和优化,应以整改现有制度中的各项内容为主,深入探究制度建设时的核心思想和长效化解机制的构建过程,明确新时期审计制度优化的方向和理论支撑,为审计制度的优化和审计技术的更新提供保证[4]。在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中提取力量之源,形成科学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审计治理智库,逐步理清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证各项审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实现不同学科和产业领域的融合创新,提升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三)科学分析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建设与审计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为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应科学分析并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问题。举例来说,在实践过程中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立足社会现实发展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审计体系,进而真正满足国家审计发展目标,确实维护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另外,在进行审计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精准把握审计体系中的关键构成要素,打通符合审计操作规范的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提升审计工作能力和效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优化策略

(一)拓展审计信息渠道,彰显审计制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及与之相关的审计要素共同努力,而其中的一个关键便是审计信息的渠道问题。在国家审计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主体要精准把握其内涵要义、实践原则和可行路径,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审计信息获取渠道,进而为形成科学化的审计制度体系奠定基础。比如,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下,各级审计部门要注重发挥网络优势,善于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功能完善、共享开放的线上审计接访模块。近几年,我国在发生一些灾害险情时,国家审计机关针对救灾款物即在线上审计平台上设置了专项大数据审计功能,起到了拓展审计信息渠道的作用。另外,审计部门还应在准确把握审计工作整体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审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开展审计监督与信访活动,逐步形成由审计署统一领导和各级审计机关单位齐抓共管的审计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优化,既要不断总结以往在审计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还要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审计制度构建中汲取有益内容,让我国的审计制度体现出独特优势和显著的中国特色[5]。针对广大审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应做好对其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以党史学习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执行能力,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创全新的审计局面。

(二)健全审计法规制度,推进国家审计法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指南,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此,对于审计制度建设而言,应注重坚持法治思维并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审计制度完善,具体来说,审计机关应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创新审计法组织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不断丰富拓展审计法组织模式,全国人大应着重对《审计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审计署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对国家审计工作的体制、原则和成员单位给予明确说明,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和审计程序等审计权行使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规范;其次,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在立法范围内国家审计机关应将《国家审计指南》中的相关内容纳入进来,对现阶段审计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弊端问题给出具体指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二元审计法规制度体系。目前《国家审计指南》是相关部门开展审计业务的指南,在内容上其应覆盖外资审计、固定资产审计、财政审计和金融审计等审计领域中的各项内容[6];最后,规范审计地方立法。地方审计立法机关可出台《审计地方立法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性法规文件,规定地方立法的可能空间,赋予地方立法更多权限的同时保证审计法制建设的先进和统一。立法进程中各地人大部门应提前做好论证研究,高效使用各类立法资源,避免出现在内容上和上位法重复。在人大常委会领导之下明确审计机关的重要作用,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审计地方立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三)更新审计管理思想,提升审计监督治理效能

审计思想是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体系的基本前提,各级审计监督机构在审计制度优化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更新审计管理思想,严格审查各级部门是否遵循法律和重大政策方针开展各项工作,针对审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审计人员应给出专业意见,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具体来说,一是审计活动开展中要合理合法地取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在审计工作中认真收集各项审计数据,为形成最后的审计意见提供数据支持;二是要注重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审计工作氛围。审计制度建设和优化应引导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既要让文化因素发挥出积极作用,又要切实提升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三是要引领全行业审计工作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审計精神,为审计制度的有序实施提供支持。在审计制度运行过程中,可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收集各级审计机关相关人员对制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如有问题存在应及时整改和完善,充分展现出审计制度的独立性、效率性和公平性。

(四)有效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审计体制改革进程

作为国家审计制度的核心纲领,审计体制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各种形式的审计活动才能够在其带领下有序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审计工作有序开展进程中行政模式的审计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暴露出了显著的“同体监督”问题。党的二十大针对如何有效优化和创新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性的决策部署,并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强调了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审计署的工作职责,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各项审计工作的领导地位,创新现有的审计监督管理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新时期各级审计机关的中心任务是加速推进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审计工作体制,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作用发挥到实处,保证审计工作的先进性和独立性。下级审计机关在审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上级审计部门的指挥和领导。现阶段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在各级审计主体的努力下已形成成熟的审计制度优化环境。应继续推进审计体制改革,构建能够真正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以立法机关领导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构建基于一府、一委、一署和两院的组织架构,审计署和监察委可共同行使审计监督权,前者从事的角度落实审计监督内容,各级单位和部门的经济活动都在其监管范围内,后者则是从人的角度开展监督工作,主要监督全部可以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彼此密切配合又各司其职,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管控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优化,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全面践行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审计规范化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强大的制度政策支持是促进审计活动高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审计监督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负责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实践中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真正意识到只有构建了更为科学且完善的审计制度,才能够取得理想化的审计效果。所以,审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为框架,审查、分析、处理和监管各类经济活动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保证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制度优化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应以其为基础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运行形式和发展规律,明确审计机关单位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以高效的审计工作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峰,孟维巍.审计制度及其功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3(05):129-134.

[2]杨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审计制度路径优化[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2,22(04):35-38.

[3]朱殿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十大关系”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1,37(04):46-58.

[4]汪德华,侯思捷,张彬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审计:百年历程与发展启示[J].财贸经济,2021,42(07):15-31.

[5]贾云洁,任炜.中国特色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构建研究——基于中美两国制度环境比较视角[J].财会通讯,2021(05):150-153.

[6]鹿斌,沈荣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70年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研究,2019(05):33-41.

责编:杨雪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与管理(2018年1期)2018-02-05 16:20:42
培育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质技能人力资源
文教资料(2017年28期)2018-01-25 01:17:42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北方经济(2017年11期)2018-01-09 11:15: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发展理念
前线(2017年11期)2017-12-07 14:29:37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9:13:07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5:05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23:59
从“五大发展理念”看习近平的创新思维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3:46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