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方言动词“噇”及其来源分析

2024-05-21 00:11许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泗洪泗洪县普通话

【摘 要】江苏泗洪方言中,“噇”的用法并不高频,但通常出现在80、90年代以前的家长口中,表达强烈的贬义,凸显说话人的不满、气愤等主观情感态度。结合历时语料发现,“噇”产生于唐代,特指没有节制地吃喝。保留到泗洪方言后,不断发展出其他意义,如“快速地吃”“被命令吃”“没有感情地塞饭”等,一个单音节词就能表达的意义,普通话则需要组合其它成分,体现方言的强大表现力。

【关键词】泗洪方言;“噇”;来源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226—03

引言

“吃”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其语法功能及词义较为复杂,因此“吃”类动词逐渐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对象。解海江、李如龙(2004)比较普通话与41地方言,分析“吃”类动词在组合、聚合上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也有学者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熊金星、谢晓明(2006)从民俗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吃”“喝”带宾语的现象,深入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同方言的“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徐珊珊(2018)从共识的角度对东北方言吃义动词分类,分析其表达不同意义时的形式标记;马军丽(2018)通过功能、范围、程度等方面,分析固原方言吃义动词的内部差异,以凸显其丰富的表达效果。泗洪县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方言属江淮官话。80、90年代以前的泗洪县几乎都是农村,城市的面积小、人口少,所以所说的方言更“古老”,也就保留了现代人认为的更“土”的地道说法。因此,本文将从语义、语用两方面描写动词“噇”在泗洪方言中的用法;结合历时语料探析其来源及特点。

本文所列的方言语料主要源于笔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发言人情况:韩某,女,1973年生,泗洪县青阳镇人,小学文化;许某,男,1977年生,泗洪县青阳镇人,小学文化。

一、泗洪方言中动词“噇”的语义

(一)吃

(1)“我看你都不噇了,喊多少声没有人来!”

(2)“都几点了,你还噇了?”

(3)一天到晚就知道戳那个破手机,比噇饭都急!

例句中的“噇”与“吃”在理性意义上相同,都表示进食,但“噇”带有贬义的色彩义,通常用于说话人情感态度差、语气急躁的情况。如例1的语境是:母亲炒好菜后,喊了很多遍吃饭,但无人理会,母亲就会很生气,最后忍无可忍;例2的语境是:餐桌上的家人饭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可孩子依旧在做自己的事,无视母亲的催促,母亲便会带有烦躁、无奈的情绪。例3的语境是:到饭点时母亲已经做好了饭,但看见丈夫还在若无其事地玩手机,心理就会感觉不平衡、气愤。因此在泗洪方言中,“噇”既有“吃”的理性意义,还有贬义色彩。

(二)快速地吃

(4)“你噇旱,要迟到赖!”

(5)“麻溜噇!噇过走广场。”

“噇”表示加快速度吃时,一般都是“吃”的施事受到说话人的催促而并非主观意愿。如例4“吃”的人临近上学迟到,但动作还是不紧不慢,说话人就用“噇”加以催促;例5“麻溜”(快速)作“噇”的状语,突出强调速度,由于后半句明确提出“去广场”,因此去掉状语也不会影响听话者理解。

(三)不加节制地吃

(6)“饭也不吃,我看你零嘴又噇饱了!下次不能买零嘴了。”

(7)“那么大包零嘴你都噇了唠!我下次也不买了。”

“噇”表示没有节制地多吃时,动作是由“吃”的施事主动发出,说话者的目的是加以制止。如例6的吃零食吃“饱”了,说明吃的零食很多,影响到了正常吃主食,例7的“了”(liǎo)指一大包零食全部被吃完,说明“吃零食”毫无节制,所以说话者提出“不买零嘴”来制止不加节制地吃零食的行为。

(四)用工具把饭塞进肚子里

(8)“吃不了我搁你头割往肚噇!”

(9)“吃不了拿搟面杖噇!”

例句中的“噇”不是“吃”,而是通过食道机械地向肚子里填塞食物,类似于“捣”。此用法一般为假设,即说话者不会真的作出该动作,只是起到对当事人震慑的作用。如例8的“割头”、例9中的“拿擀面杖噇”都太过于暴力,说话人只是借言语威慑听话人,使其主动吃饭。

“噇”与“吃”有着相同的理性意义,但“噇”有其独特的色彩义。“噇”本指把吃饭当作任务而非品尝,多用于牲畜,如“猪又噇食了。”人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品尝、欣赏的高雅乐趣,而猪、狗等低等动物则没有,于是将用于牲畜的词用到了人的身上,带有一种侮辱、贬低的含义,所以“噇”都出现在说话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例1—3用“噇”不用“吃”是说话人在发泄内心的不满;例4、例5强调“快速”,说明当事人动作迟缓使得说话人感到愤怒,于是通过言语加以催促,整个话语的感情基调是负面的;例6、例7说话人觉得听者吃得太多了,由此态度变得强硬,所以“噇”兼有“不加节制地吃”和贬义色彩;只看例8、例9的释义就能感受到动作的粗暴,反映出说话人的强势态度和愤怒心情。

二、泗洪方言中动词“噇”的来源

“噇”产生于唐代,直到清代都活跃在文学作品中,且大多数都是“话本”“戏剧”“小说”等体裁,较完整地保留了口语表达。“噇”在中古有“没有节制地吃”的意思,例如。

(1)唐张鷟《朝野佥载》:“噇却,作个饱死鬼去。”

(2)元《元曲选》:“鲁智深云:‘你看这厮。到山下去噇了多少酒。”

(3)明吴承恩《西游记》:“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

(4)清《荡寇志》:“你还好,你那夫人着实噇多了。”

(5)北宋《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六《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古今,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根据语境可以看出,例句中的“噇”都表示摄入的食物超过了“恰当”的标准,已经属于过量。例1当事人要作“饱死鬼”,说明其做好了要大吃特吃的准备,再由“却”即“完毕”得知,“猛吃”的想法已实施并结束;例2“这厮”的醉酒程度让鲁智深分辨不出所喝酒的量,说明量大得惊人;例3“乱”和猪八戒请求添饭的动作都体现其饭量大、吃得毫无节制;例4“噇”直接与“多”连用补充“吃”的结果;例5“无意智”指吃饭不知满足、没有“饱”的标准,通常容易吃得过量。

“噇”还表示一般地“吃”,并不强调是否节制,有时在对偶的句子中“噇”与“吃”对应,例如。

(6)宋《全宋诗》:“知恩以此报深恩,大家赢得噇斋粥。”

(7)元《元曲选》:“你吃了酒噇了食。”

(8)明《清平山堂话本》:“总然亲戚吃不了,剩与公婆慢慢噇。”

(9)清《五灯全书》:“晨朝有粥噇。斋时有饭吃。”

例6“噇斋粥”被当作一种恩情,那么粥就是布施给大家的,所以量不会太多,但尽管如此,“赢得”一词表现接受者已经万分感激;例7为了用不同的词表达吃,就选择“吃”、“噇”连用,避免重复;例8“慢慢”代表吃的速度,也可以由此推断出每次吃的量很少;例9就是对偶句,虽然不是严格的诗文对仗,但也是成对出现且有对应关系,“晨朝”对“斋时”、“粥”对“饭”、“噇”对“吃”,对仗句中为了避免实词重复使用,就会选用意义相同或相近且音近的词来代替。因此,上述例子中“噇”与“吃”同义。

“噇”除了理性意义,在一些具体的语境下还表达贬义,例如。

(10)清《五灯全书》:“……噇饭第一。”

(11)清《綴白裘》:“老老,多应他犯着独噇病来,他背地里自买些鲑菜。”

(12)宋《水浒传》 :“畜生!你却不径来见我,且在路上贪噇这口黄汤。”

例10说话者明显表现出对当事人的厌恶,认为他只把吃饭放第一位;例11“独噇”指吃独食,说话者将这种行为看作一种病,加深“噇”的负面作用;例12从“畜生”一词感受到说话人愤怒的情绪,“贪”带有贬义的意味和“噇”组合体现说话者对当事人即他侄子的失望。中古时期表示“吃”的词有“噇”“喫”“吃”等,说话人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及情态选择适合的动词,在上述例子中“噇”和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连用,读者或听话人就能根据这些态度鲜明的词感受到说话人的情绪。

一个词从产生至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可能与其他词的词义合并而逐渐消失,也可能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而成为该类动词的核心词。正如中古时期的“噇”“喫”“吃”三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就更倾向于从中选出一个词来表达全部意义,因为“吃”在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可搭配的受事对象范围宽泛,因此“吃”就逐渐取代了其他表示“吃”的动词,甚至其他表示“喝”的动词也都可以被“吃”代替,如“饮酒”——“吃酒”、“喝粥”——“吃粥”,可见“吃”的词义范围很广。普通话中也是只保留了“吃”这一个表示“吃”的动词,但“噇”的用法在泗洪方言得以延续。

三、泗洪方言仍保留动词“噇”的原因

泗洪县隶属于江苏省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从唐朝开始,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在北方,唐代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北宋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代在大都(今北京),明代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代在北京,各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不少“噇”的用法,说明“噇”在中古的传播范围还是很广的,因此受到当时语言习惯的影响,“噇”就进入了泗洪方言。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方言受到严重冲击。父辈偶尔会操着夹杂方言的普通话与旁人交流,外出求学的学子那怕是在家乡也说着流利的普通话,刚学说话的婴儿被教授的也是普通话,长此以往,方言的特色将逐渐模糊。

四、普通话的“吃”与泗洪方言的“噇”的差异

(一)数量

普通话“吃”类动词很少,如今“吃”运用的范围较大,既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即包括了“吸”“喝”的意义,所以“吃”“喝”的界限较模糊。其次,“吃”不仅用于具体的食物,其他抽象的事物及原则上无法直接吃的东西也可以做“吃”的宾语,如“吃亏”“吃食堂”“吃大碗”“吃父母”——“啃老”。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旧词产生了新义,逐渐被多数人接纳,如“吸”的对象本是液体的或气体的,吸水、吸烟,但状中短语“暴风吸入”的出现,让“吸”的词义范围扩展到所有食物,它指“大口吃、多吃”。由于只在网络流行,所以仅当其整体出现时,“吸”的对象才能指所有食物,如果单独出现,则没有这重意思。

方言“吃”类动词很多,如“吃”“噇”“捣”“扒”“胀”,理性意义相同,都表示“吃”,但色彩意义不完全一致,“噇”“捣”“胀”都有浓厚的贬义色彩,“捣”和“噇”意义和用法类似,都表示快速地吃,“捣”和“醪什”经常连用表“吃饭”;“吃”较为中性,可以用在平常用餐,如“吃饺子”,也可以用在正式场合与其他词连用表示尊敬,如“您慢吃”,无贬义。“扒”作“吃”类动词表示具体的吃饭动作,即用勺子或筷子等工具把大量的饭送入口中,如“大口扒”,也表示用相同的动作把碗里剩下的少量饭吃干净,如“搁剩的那点扒了”。

(二)功能

动词“噇”的表现力强于“吃”。“噇”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能够供说话人更准确地表达当时的情绪,也能令听话人通过“噇”迅速接收其中的警告义。例如:母亲饭已经做好,喊正在看电视的孩子吃饭,喊了三声无人应答,最后忍无可忍,吼了一句“你几个不准备噇了是吧!”孩子们就乖乖洗手吃饭。可能前面喊的三声用的是“吃”,孩子觉得无所谓,但最后的“噇”让他们明显感受到母亲生气了。如果把最后一声的“噇”换成“吃”,一般来说孩子还是会无动于衷,继续无视母亲,但如果第一声就说的是“你几个不准备噇了是吧!”孩子会立刻关掉电视去吃饭,这就是“噇”字所蕴含的强势力量。

五、结语

古汉语的生命力在方言中得到延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迹可循。普通话的普及固然有利于交际,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方言发展造成了影响,其中饱含特色与美感的成分在逐渐消失,如不少地区的方言分为新旧两派,由于旧派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会同化一些表达,于是称变化之后的方言为新派方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远超方言,因此语言保护迫在眉睫。普通话也有方言借词,但毕竟是少数,方言是现代人接触古汉语相对较近的途径,它的语音和意义仍然活跃,可以说是现代人和古人的隔时空交流。如本文的“噇”,《广韵》“宅江切”、《集韵》“傳江切,音幢。”今音[t??ua?21],与“幢”发音相近;中古时期的“噇”有“吃”“不加节制地吃”的意思,今泗洪方言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贬义的色彩,引申出新的意义,所以中古汉语的“噇”在泗洪方言得到保留和发展,它的功能无法被普通话取代。

参考文献:

[1]褚瑞莉,张京鱼.“吃+NP”的认知和生成综观研究[J].外语研究,2021(5).

[2]马军丽.固原方言“吃”义动词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

[3]解海江,李如龙.汉语义位“吃”普方古比较研究[J].语言科学,2004(3).

[4]徐姗姗.东北方言中“吃”类动词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8).

[5]褚瑞莉,张京鱼.“吃+NP”的认知和生成综观研究[J].外語研究,2021(5).

作者简介:许欣(2000—),女,江苏泗洪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泗洪泗洪县普通话
泗洪县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
泗洪县“三个到位”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
宿迁市泗洪县:融入长三角助推工业经济大突破
江苏泗洪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泗洪县彩叶植物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及研究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关于泗洪县国有林场发展规划的研究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杨泗洪文化的阐释与建构
17